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戴念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戴念祖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戴念祖

国籍; 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长汀三洲

出生日期;1942年11月

性别;男

戴念祖, 研究员、教授。于1942年11月出生,长汀三洲人。 戴念祖从事科学史研究50余年,尤以中国物理学史见长,著作十余部,论文百余篇,他不仅培养了许多研究生,在大专院校、学术团体、甚至在音乐界,受其学术影响、启迪的师生不可胜数。[1]

人物经历

1960年长汀一中高中毕业。196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一直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从事科学史、中国物理学史的研究,是我国资深科学史家和中国物理学史学科创建者,2005年被北京市教委聘为讲座教授,现为中央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讲座教授

学术任职

1978年起先后为副研究员、研究员,物理学史和化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乐律学会常务理事,兼任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学研究所教授;曾任《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料》两刊编委,《物理通报》常务编委,《力学与实践》杂志顾问编委,《物理》学报编委,美国物理学会物理学史分会会员。多次参加国际科学史和国际中国科学史学术会议。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编委,综合版副主编;《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委;《潜科学》杂志编委。中国科协组织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编委会编委、物理学卷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八·五"重点课题《中国科学技术史》30卷本大书常务编委暨《物理学史》主编。

社会兼职

1980--l994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

1990--1994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

1985--1995 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9--1996.6《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编委

1988--1999《中国科技史料》杂志编委

1981--,《物理通报》常务编委

1993--,《力学与实践》杂志顾问编委

1998--2001中国音乐家协会乐律学会副会长

1999--,上海交通大学兼任教授

1999--,中国科技大学兼任教授

2003--,中国大百科全书综合版物理学副主编

2003--,《物理》杂志编委

主要贡献

戴念祖先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传略辑入《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国家人事部《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人物辞海》、《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以及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编《世界文化名人辞海》、香港《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和美国传记研究所编撰的名人录;其相关科学史文章收入《细推物理--戴念祖科学史文集》(王士平、李艳平、刘树勇著)一书中。

获奖记录

主要著作有《朱载育-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获全国优秀图书奖,1989年全国科技史优秀图书一等奖,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力学史》(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古代物理学》、《中国声学史》、《物理学与机械志》、《文物与物理》等。主编有《原理-时代的巨著》获全国优秀图书奖,首届全国科技史优秀图书一等奖;《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论文集粹》获199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主编《中国物理学史大系》,获2003年国家优秀图书奖等。译作有:德国劳厄《物理学史》,美国卡约里《物理学史》,美国霍尔顿《物理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导论》。撰写有关中国科技史、音乐和乐律史、科学与社会方面论文百余篇,获1987年全国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奖。1992年获科学史优秀论文作者奖。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授予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1978年授予"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0年因"朱载堉课题"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1年因"力学史课题"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5年因"20世纪上半叶物理学论文的收集与研究"课题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6年授予"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2003年因《中国物理学史大系》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