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戴潮春

移除 324 位元組, 4 年前
生平
{{main|戴潮春事件}}
戴潮春因身為[[地主]],家境十分優渥。1861年,戴潮春所在地的[[彰化縣 (清朝)|彰化縣]][[知縣]][[高廷鏡]]委由戴潮春組織[[鄉勇]],以遏止當地盜匪。戴潮春藉以發展[[天地會]]組織,不到數月,[[團練]]人數擴充至十餘萬人,為了避免官府注意,改稱[[八卦會]]。1862年初,知縣高廷鏡離職後,繼任的新知縣[[雷以鎮]],仍繼續將維持[[治安]]的任務交由戴潮春,天地會眾已經積極準備起義。1862年[[四月]],該會洪姓[[總理]]遭巡視彰化的[[臺灣兵備道]][[孔昭慈]]處死,此舉使戴潮春與會眾義憤填膺,正式起義。同月,戴潮春順利攻下[[彰化市|彰化街]],孔昭慈不降,仰葯自盡。隨後,戴潮春建立政權,擴大戰果,獲得許多地方響應。但是因為戴潮春與[[霧峰林家|霧峰望族林家]]有宿怨,加上官府蓄意挑撥[[泉漳械鬥|漳泉不合]],因此並未獲得[[中臺灣]][[霧峰區|霧峰]]與[[鹿港區|鹿港]][[門閥]]勢力的回應,會中部分[[泉州]]人也叛逃天地會。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class="wikitable"|-! '''戴潮春'''|-| '''漢字''' 戴潮春|-| '''白話字''' Tè Tiô-chhun|-| '''臺羅拼音''' Tè Tiô-tshun|-! '''號'''|-| '''漢字''' 萬生|-| '''白話字''' Bān-seng|-| '''臺羅拼音''' Bān-sing|-|}</div>
1863年,戴潮春持續攻打[[嘉義市|嘉義]]與鹿港。同年十一月,清派[[福建提督]][[林文察]](出身[[霧峰林家]])與新任[[臺灣兵備道]][[丁曰健]]會辦軍務,以數千清軍,趁著彰化縣城的天地會眾前往攻打鹿港,城內空虛,乃以偷襲手法佔領[[彰化縣城|彰化城]],1864年[[正月]],戴潮春眼見勢不可為,為了保全會眾,投降丁曰健,但言語不屈,丁曰健怒命部下[[陳捷元]]將他斬殺。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