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戴维·巴尔的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戴维·巴尔的摩
戴维·巴尔的摩照片来自

简表说明

姓名    戴维·巴尔的摩
原文名   David Baltimore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西元1938年3月7日
职业    生物学家   
出生地点   美国纽约州纽约    
亲属    黄诗厚 (妻)
星  座  双鱼座 
毕业校院  洛克菲勒大学
主要成就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5)

戴维·巴尔的摩

戴维·巴尔的摩(英语:David Baltimore,1938年3月7日-),美国生物学家,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并曾在1997年到2006年期间担任校长。

早期生活

巴尔的摩于1938年3月7日出生于纽约市的格特鲁德(Lipschitz)和理查德巴尔的摩。在皇后区的Forest Hills和Rego Park的皇后区附近长大,他和家人一起搬到纽约郊区Great Neck,因为他的母亲认为城市学校不合适。他的父亲是一名正统的犹太人,他的母亲是无神论者,巴尔的摩观察了犹太人的假期,并将通过他的成年礼拜与他的父亲一起参加犹太教堂。他毕业于Great Neck North高中1956年,并将他对生物学的兴趣归功于在缅因州巴尔港杰克逊实验室的夏季学生项目中度过的一个高中暑假。

巴尔的摩获得了学士学位,在高荣誉斯沃斯莫尔学院于1960年。他相信他的兴趣分子生物学到乔治·斯特雷伊辛格在其导师,他曾一个夏天在冷泉港实验室。巴尔的摩未来的承诺在他1960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研究生课程时作为一名研究生的工作中显而易见,他以一种勇敢而卓越的学习科学的方法。他对噬菌体遗传学的早期兴趣很快就产生了对动物病毒的热情。1961年,他参加了动物病毒学的冷泉港课程,并转到纽约市洛克菲勒研究所的理查德富兰克林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为数不多的开创动物病毒学分子研究的实验室之一。在那里,他对病毒复制及其对细胞代谢的影响做了基本的发现,包括对RNA复制酶的首次描述。他于1964 年完成了博士论文工作。

奖项和荣誉

  • EMBO成员(1983年)[1]
  • 沃伦·阿尔珀特基金会奖(2000年)
  • 国家科学奖章(1999)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75年)
  • 该研究员美国文理科学院(1974年)
  • NAS分子生物学奖(1974年)
  • 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1974年)[2]
  • 古斯塔夫斯特恩病毒学奖(1971年)
  • 沃伦三年奖(1971年)
  • Eli Lilly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奖(1971年)

影片

Professor David Baltimore - 1975 Nobel Laureat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参考资料

  1. "EMBO Profile David Baltimore". people.embo.org.
  2. Center for Oral History.[https://oh.sciencehistory.org/oral-histories/baltimore-david "David Baltimore"

外部连结

  1. Baltimore D. R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in virions of RNA tumour viruses. Nature. June 1970, 226 (5252): 1209–11. Bibcode:1970Natur.226.1209B. PMID 4316300. doi:10.1038/2261209a0. 
  2. Temin HM, Mizutani S. R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in virions of Rous sarcoma virus. Nature. June 1970, 226 (5252): 1211–3. Bibcode:1970Natur.226.1211T. PMID 4316301. doi:10.1038/2261211a0. 
  •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Departmental Appeals Board, Research Integrity Adjudications Panel Thereza Imanishi-Kari, Ph.D. appeal ruling (Docket No. A-95-33, Decision No. 1582, 21 June 1996; Presentation missing footnotes 169–235 & footnote reference nos. 17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