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格罗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戴维·格罗斯 | |
---|---|
戴维·格罗斯 | |
原文名 | David Gross |
出生 |
美国华盛顿 | 1941年2月19日
国籍 | 美国 |
职业 | 物理学家 |
知名于 | 诺贝尔物理学奖 |
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1941年2月19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美国物理学家。196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 。200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
个人简历
- 196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 。
- 1972年被普林斯顿大学聘为教授。
- 1985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 198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 1997年1月,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卡夫利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个人荣誉
在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几十年间,他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和一些私人基金会的多项科学大奖。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David J.Gross)、戴维·波利策(H.DavidPolitzer)和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Wilczek),以表彰他们对量子场中夸克渐近自由过程中的开创性发现,他们发现量子场中夸克渐近自由现象,构建适用于所有物质的“万有理论”。
研究成果
弦理论
弦理论,又称弦论,是发展中理论物理学的一支,结合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为万有理论。弦理论用一段段“能量弦线”作最基本单位以说明宇宙里所有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及夸克都由这一维的“能量线”所组成。
较早时期所建立的粒子学说则是认为所有物质是由零维的点粒子所组成,也是目前广为接受的物理模型,也很成功的解释和预测相当多的物理现象和问题,但是此理论所根据的粒子模型却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比较起来,弦理论的基础是波动模型,因此能够避开前一种理论所遇到的问题。更深的弦理论学说不只是描述弦状物体,还包含了点状、薄膜状物体,更高维度的空间,甚至平行宇宙。弦理论目前尚未能做出可以实验验证的准确预测。
渐近自由
在物理学中,渐近自由是某些规范场论的性质,在能量尺度变得任意大的时候,或等效地,距离尺度变得任意小(即最近距离)的时候,渐近自由会使得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变得任意地弱。
渐近自由是量子色动力学的一项特性,量子色动力学乃描述夸克和胶子间的核相互作用,而这两种粒子是组成核物质的基本构成部分。在高能量时,夸克与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因此可以通过粒子物理学中的,深度非线性散射的截面DGLAP方程(描述QCD的演化方程),来进行摄动计算;低能量时会进行强相互作用,来防止重子(由三个夸克组成,如质子及中子)或介子(由两个夸克组成,如π介子)分体,这些都是核物质内的复合粒子。
渐近自由的发现者为戴维·格罗斯(David J.Gross)、戴维·波利策(H.DavidPolitzer)和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Wilczek),他们在2004年因这项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