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手柄(Grasp)又称把手、柄,是物体的一部分,通常人们可以用手抓住手柄并通过手柄来操控(Object manipulation)物体。
- 许多类型的手柄设计都涉及到大量的人体工程学。
- 例如工具的手柄是工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透过工具手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具的作用。
- 游戏手柄是一种手持式的游戏控制器,以电子讯号作为其输入。
- 大部份的游戏手把设计,左边是方向键,右边则为动作键。
- 在红白机发行的电子游戏第三世代里,游戏手把取代了摇杆、paddle及键盘成为系统所包括的预设游戏操纵器。
- 一个备8个方向的十字键和2个或以上的行动键的游戏手把设计成为了当时的标准。
- 手柄是一种电子游戏机的输入设备,通过操纵其按钮等,可以实现对电脑上模拟角色等的控制。
- 手柄在英文中有Gamepad和Joystick两个词,区别在于Gamepad是手握的,Joystick是平放在桌上(和街机一样,主要用于街机模拟器和飞行类游戏)。
- 家用游戏机式的手柄设计,左侧为方向键、右侧有4~6个功能键,根据需要还可能在别的部位加入更多的功能键,实现不同的功能。
- 采用手柄比较适于进行模拟器类游戏,特别是一些滚屏类游戏。
- 几乎所有家用游戏机都使用手柄进行操作。Wii主机采取了新式的操纵杆,但也支持GameCube风格的手柄操作。
- 手柄也常用于电脑模拟器、电脑上的赛车等类型游戏。
- 手柄在英文中有Gamepad和Joystick两个词,区别在于Gamepad是手握的,Joystick是平放在桌上(和街机一样,主要用于街机模拟器和飞行类游戏)。
xbox手柄萌新常见问题
- 前几天趁著gpx打折,接著steam夏促入手了终结版,确定连线没问题了以后入手了xbox one s 手柄,到货以后心想著爽一把,没想到手柄居然连不上电脑!
- 折腾了一晚上终于弄好了,期间也是遇到了好些问题,网上查知乎查各种查最后也是搞定了,所以写篇文章记录一下,hxdm如果新买手柄遇到问题也可以参考一下:
- 问题1:用资料线连pc连不上怎么办?
- 第一步:先检查资料线是否可以传输资料!
- 现在很多电子产品像蓝牙耳机,小电扇,小玩具等都会附赠资料线,但不一定带传资料的功能!可能只是可以充电,这种情况下xbox的西瓜灯是会亮(闪烁),但是无法与pc连接,所以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否则会浪费很多无用的时间!
- 像我就是试了家里3根线,都没法被xbox配件检测到,最后出去买了一根就行了
- 第二步:更新固件:如果资料线能够正常传输资料,那么被xbox配件检测到应该是没问题了,这时候在应用里找到更新固件,把手柄固件升级一下,大概率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 问题二:用无线适配器连接不上?
- 我是买了二代无线适配器的,适配器尾部有个按钮,正常按下会有小白灯亮起,但是我的除了微微发热都没有任何反应,一度怀疑我买到残次品了。
- 适配器只能在win10上使用,我的也是win10怎么就没反应呢?
- 别急,更新一下win10,之前很有可能因为玩游戏或者其他原因把系统更新禁止了,手动检测一下升级,就可以正常启动无线适配器了,我就是这样的,好家伙下载加安装花了了2个多小时(很久没更新了)
- 更新好系统会自动识别无线适配器,再用手柄按按小按钮识别配对吧
- steam版板机震动修复
- 地平线4steam版板机震动修复, 最后买正版手柄!不然出了售后问题,吃亏的还是自己,听说xbox手柄一用能用好几年,摊下来也不多,省心。 [1]
游戏手柄的进化
- 主机玩家最在意的是什么?除了主机的性能独占的游戏之外操作是否舒适,交互是否舒适一定是玩家们考虑的一大重点。
- 每一代新主机发布除了讨论主机的性能以及独占游戏之外,大家最关注的就是新的控制器有什么新功能,能不能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在公布性能参数之后,索尼 PS5 终于发布了新一代游戏手柄。
- 新的 PS5 手柄被称为 DualSense,布局还是我们熟悉的索尼手柄布局,但它的外形相比上一代更加圆润,当然也更像 Xbox 手柄了。
- 仔细想想,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主流手柄外观都在向圆润的 Xbox 的手柄趋同。
- 即使是特立独行的任天堂,也提供了类似 Xbox 手柄的 Switch 手柄。为什么所有厂商都要把手柄做成这样子?这个故事,要从 1961 年讲起。
- 上古时期,人们用什么玩游戏?上世纪 60 年代,麻省理工学院铁路模型技术俱乐部的史蒂夫·罗素,在 DEC PDP-1 小型机上开发了一款名叫“太空大战”的视频游戏。
- 游戏的玩法很简单,两个玩家分别控制两个单位互相发射子弹。
- 由于玩这个游戏需要四个开关,起初他们是通过小型电脑前面板的测试开关进行控制的,但测试开关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所以他们开发了一个独立的控制设备。
- 这个控制器拥有一个向左或向右旋转的开关,用以控制飞船左右移动。
- 两个按钮用来发射鱼雷和开启超空间,这可以算是第一个专为游戏而生的控制器。
- 1972 年。世界上第一台游戏主机奥德赛上市,这一时期的游戏主机并没有太多的功能,支援的游戏也极为有限。**所以他们针对不同的游戏,创造了不同的控制设备。
- 比如 Home Pong 专用的旋钮控制器,两个不同的旋钮上下控制于左右控制分离开来。
- 想像一下,左手只能控制物体的上下,右手只能控制物体的左右移动,想要用双手完美控制物体的运动轨迹,你需要经过多少练习?
- 也正是因为旋钮控制太反直觉,普通消费者对这种游戏机并不是很热情。
- 为了解决控制问题,当时的街机业将工厂的操作杆搬上的游戏机。
- 有了操作杆,人们操作游戏角色时想上就上,想下就下,不需要再经过大脑判断控制器的逻辑。
- 与此同时,操作杆还可以同时启动 X 轴开关和 Y 轴的开关,侧向移动也得以实现。
- 70 年代投币式街机游戏的爆火,让操纵杆设计已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成为所有游戏机的必备设计。
- 第二代最流行的家庭游戏主机雅达利 2600,也理所当然的采用了一根操纵杆加一颗按钮的控制器,这种设计可以让操作角色在平面空间上自由移动并执行动作。
- 但只有一个按钮,极大地限制了游戏开发者的功能设计。
- 遗憾的是,1983 年北美电子游戏崩溃事件,击垮了所有第二代电视游戏机,这种操作杆式控制器随著雅达利 2600 走进了博物馆。
- 雅达利 2600 控制杆 (十字按键出现,手柄初见雏形)
- 1983 年,任天堂在日本发布了 Famicom,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红白机。
- 功能和游戏暂且不论,它带来了历史上最经典的游戏控制器设计——十字按键。
- 从功能实现来讲,十字按键可以完美代替传统操作杆的所有功能。
- 上下左右四个维度的按键依旧符合人对空间判断的直觉。边缘翘起的设计,可以让人们准确的判断按键的方向。
- 从舒适性的角度来看,十字键也远超操纵杆。
- 试想一下,如果让你选择用一只拇指或者一只手控制方向,哪个玩游戏会更轻松呢?
- 除了功能和舒适之外,控制器的成本也是游戏机公司考虑的一大重点。
- 制造一个控制杆需要更多的塑胶和金属。
- 而是到一个十字键只需要一小块电路板和几个导电的胶垫。
- 很显然,十字键的成本更低,兼顾了体验与成本,是厂家与用户的双赢选择。
- 3D 时代,模拟摇杆来了:至此现代手柄的设计就已初见雏形。
- 这里必须要提一下任天堂 64,作为首款 64 位主打 3D 游戏的家用主机,任天堂很早就意识到 3D 时代即将到来。
- 但当时的游戏手柄对 3D 游戏的支持并不是很好,原因有二。
- 第一个是当时大部分手柄都采用了十字键控制方向的方案,十字按键只有八个方向控制维度,游戏角色只能在场景中以 45°变换方向。
- 这种方向控制法对 2D 游戏来说是足够的,但放在 3D 游戏中,僵硬的方向控制经常造成角色被场景卡住的情况发生。
- 传统的摇杆只能识别 8 个方向: 如何让游戏角色在 3D,世界中可以自由的转身?任天堂给出的答案是加入一个模拟摇杆,这个摇杆与之前街机厅的不同,可以检测 XY 轴的向量信号。
- 它不仅有上下左右+45 度角的 8 个方向,还可以通过向量信号,换算出摇杆旋转的具体角度,并推算出摇杆在某方向的动作幅度。
- 总体来说,以 Xbox 手柄为主的传统的游戏手柄已经进入了“小修小补”的情况。
- 手柄现有的按键足以满足当前的游戏功能。
- 想添加更多的功能时,却发现玩家已经没有多馀的手指可用。所以游戏巨头任天堂直接选择了另一条路。
- 到了第八世代,游戏主机只剩下三家,任天堂放下了激进的体感控制,重新回归传统手柄,不过依旧在手柄中采用了重力感应设计。
- 索尼也在手柄中加入了重力和触控板,用来丰富手柄的操作功能。
- 即将来临的第九世代中,索尼和微软已经公布了 PlayStation 5 和 Xbox Series X 的手柄设计。
- 这两款手柄都是在过去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修补,比如将跑马灯换一个位置、减少手柄能耗、换更好的震动马达、为扳机键加入自我调整阻尼、内置麦克风、更换 USB type-c 介面、优化人体工学等等。
- 它们在对话模式和内在功能上相对传统手柄并没有质的变化,更多的是改善功能的体验,并优化各个功能的联动效果。对于开发商来说,传统的设计意味著不会有太大的商业风险,对于玩家来说,设计继承适应起来更加轻松。
但这样的改进终究还是太慢了些,代表未来的体感设备何时才能彻底成熟?
- 游戏对话模式会有新革命么?传统游戏手柄会不会被其他交互设备替代?
- 如果会,我希望能早点看到这一天。 [2]
参考来源
- ↑ 大螺丝. 蒲松龄前世与后身的传奇. 知乎. 2021-07-11 [2022-06-29] (中文).
- ↑ 李浩然. 游戏手柄是怎么进化到今天这样的?. ifanr.com. 2020-04-10 [2022-06-2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