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ref>
打包袋塑料袋
塑料袋(Plastic bags)是以塑料(常用塑料有聚丙烯、聚酯、尼龍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來裝其他物品。因其廉價、重量極輕、容量大、便於收納的優點被廣泛使用,但又因為塑料袋降解周期極長、處理困難的缺點而被部分國家禁止生產和使用。 自2008年6月1日起,中國實行限塑令:「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並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中文名 | 塑料袋 | 發明者 | 馬克斯·舒施尼 |
外文名 | Plastic bags | 分類 | 1mm;1.5mm;2mm |
發明時間 | 19世紀50年代 |
發展歷史
塞伯坦發現硝化纖維的可塑性,而且,用它製造出來的東西還不透水。他饒有興趣的用它製造了一些美麗的飯碗、杯子、瓶子和茶壺。他很欣賞自己的這些傑作,還特意寫信給自己的好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這個意外收穫。可惜當時法拉第並未在意,直到一名攝影師的出現。攝影師亞歷山大·帕克斯有許多愛好,攝影是其中之一。19世紀時,人們還不能夠像今天這樣購買現成的照相膠片和化學藥品,必須經常自己製作需要的東西。所以每個攝影師同時也必須是一個化學家。 這種神奇的材料的「祖先」是植物中最豐富的纖維素。 1845年,居住在瑞士西北部城市巴塞爾的化學家塞伯坦一次在家中做實驗時,不小心碰到了桌上的濃硫酸和濃硝酸,他急忙拿起妻子的布圍裙去擦拭桌上的混合酸。忙亂之後,他將圍裙掛到爐子邊烤乾,不料圍裙「噗」的一聲燒了起來,頃刻間化為灰燼。塞伯坦帶着這個「重大發現」回到實驗室,不斷重複發生「事故」。經過多次試驗,塞伯坦終於找到了原因:原來布圍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它與濃硝酸及濃硫酸的混合液接觸,生成了硝酸纖維素脂,這就是後來應用廣泛的硝化纖維。 攝影中使用的材料之一是「膠棉」,它是一種「硝棉」溶液,亦即在酒精和醚中的硝酸鹽纖維素溶液。當時它被用於把光敏的化學藥品粘在玻璃上,來製作類似於今天照相膠片的同等物。 在19世紀50年代,帕克斯查看了處理膠棉的不同方法。一天,他試着把膠棉與樟腦混合。使他驚奇的是,混合後產生了一種可彎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稱該物質為「帕克辛」,那便是最早的塑料。 帕克斯用「帕克辛」製作出了各類物品:梳子、筆、紐扣和珠寶印飾品。然而,帕克斯不大有商業意識,並且還在自己的商業冒險上賠了錢。20世紀時,人們開始挖掘塑料的新用途。幾乎家庭里的所有用品都可以由某種塑料製造出來。 繼續發展帕克斯的成果並從中獲利就留給其他發明家去做了。約翰·韋斯利·海亞特這個來自紐約的印刷工在1868年看到了這個機會,當時一家製造檯球的公司抱怨象牙短缺。海亞特改進了製造工序,並且給了「帕克辛」一個新名稱—「賽璐珞」(假象牙—譯註)。他從檯球製造商那裡得到了一個現成的市場,並且不久後就用塑料製作出各種各樣的產品。 早期的塑料容易着火,這就限制了用它製造產品的範圍。第一個能成功地耐高溫的塑料是「貝克萊特」(即酚酣塑料—譯註)。利奧·貝克蘭德在1909年獲得了該項專利。 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紀30年代,尼龍問世了,被稱為是「由煤炭、空氣和水合成,比蜘蛛絲細,比鋼鐵堅硬,優於絲綢的纖維」。它們的出現為此後各種塑料的發明和生產奠定了基礎。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製造業也得到飛速的發展。 塑料是一種很輕的物質,用很低的溫度加熱就能使它變軟,隨心所欲地做成各種形狀的東西。塑料製品色彩鮮艷,重量輕,不怕摔,經濟耐用,它的問世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也極大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 然而,塑料的發明還不到100年,如果說當時人們為它們的誕生欣喜若狂,卻不得不為處理這些充斥在生活中,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極大威脅的東西而煞費苦心了。 2008年超市對塑料袋說NO 塑料是從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學石油產品,一旦生產出來很難自然降解。塑料埋在地下200年也不會腐爛降解,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填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的生長。如果家畜誤食了混入飼料或殘留在野外的塑料,也會造成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 2012年起,匈牙利將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2012年匈牙利平均每人使用160至170個塑料袋,而在2018年,匈牙利人均使用塑料袋的個數是80個。
塑料用量
中國塑料年產量為3000萬噸,消費量在600萬噸以上。塑料袋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廢棄量計算,全世界年塑料廢棄量就是1500萬噸,中國的年塑料廢棄量在100萬噸以上,廢棄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占到40%,這樣大量的廢棄塑料作為垃圾被埋在地下,無疑給本來就缺乏的可耕種土地帶來更大的壓力。 塑料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難以收拾的後患,人們把塑料給環境帶來的災難稱為「白色污染」。 很多國家都採取焚燒(熱能源再生)或再加工製造(製品再生)的辦法處理廢棄塑料。這兩種辦法使廢棄塑料得到再生利用,達到了節約資源的目的。但由於廢棄塑料在焚燒或再加工時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污染環境,所以可以說廢棄塑料的處理至今仍是環保工作中令人頭疼的一大難題。
塑料用途
(1)高壓聚乙烯塑料袋 塑料袋的發明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是越來越多的人不懂得如何有效的環保使用,導致了塑料袋污染的全球化。 與傳統塑料袋相比,環保袋所擁有的優勢:
1、水溶速度可設計選擇,完全溶解於水,無毒無污染;
2、拉伸度強,張力好;
3、透明度高,光澤好;
4、柔軟度高,觸感好;
5、耐油、耐溶劑性好,可熱封、可印刷;
6、透氣係數低,阻氣性好;
7、可加塑料子母扣或自粘膠袋;
8、抗靜電性能優良,不吸塵等。
9、可被水、空氣、陽光和生物降解。通常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分解為無害物質。
塑料危害
塑料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但一時的方便卻帶來長久的危害。 塑料袋回收價值較低,在使用過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遊區、水體中、公路和鐵路兩側造成視覺污染外,還存在着潛在的危害。 塑料結構穩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環境中長期不分離。這就意味着廢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將在環境中變成污染物長期存在並不斷累積,會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 據統計,全球一年使用2.6億噸塑料,其中1.7億噸屬於一次性使用。 儲存水果 蔬菜、水果放在塑料袋內貯存,是人們在冬季常用的一種科學保鮮方法。其原理是降低氧的濃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使蔬果處於休眠狀態,延長貯存期。然而,貯存的時間不能過長。 因為蔬菜水果為有機食品,含水分較高(60~95%),並含有水溶性營養物質和酶類。 在整個貯存期間仍進行着很強的呼吸活動。在一般情況下,每上升10℃,呼吸強度就增加1倍。在有氧的條件下,果蔬中的糖類或其他有機物質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分,並放出大量熟量;在缺氧的條件下,糖類不能氧化,只能分解產生酒精、二氧化碳,並放出少量熱量。 但是,二氧化碳濃度不能無限度地上升,只能提高10%,氧濃度的下降也不能超過5%,否則果疏在缺氧時為了獲得生命活動所需的足夠的能量,就必須分解更多的營養。同時,因缺氧呼吸產生的酒精留在果疏里,會引起果疏腐爛變質,所以果蔬放塑料袋內存放時間不宜過長。 要想將果蔬放在塑料袋裡貯存,最好隔2~3天把塑料袋口打開,放出二氧化碳和熱量,再把口紮上,這樣就會減少腐爛變質現象的發生。 農業影響 廢塑料製品混在土壤中不斷累積,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動物威脅 拋棄在陸地上或水體中的廢塑料製品,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青海湖畔有20戶牧民共有近千隻羊因此致死,經濟損失約30多萬元。羊喜歡吃塑料袋中夾裹着的油性殘留物,卻常常連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於吃下的塑料長時間滯留胃中難以消化,這些羊的胃被擠滿了,再也不能吃東西,最後只能被活活餓死。這樣的事在動物園、牧區、農村、海洋中屢見不鮮。 由於塑料的無法自然降解性,已經導致許多動物的悲劇。比如動物園的猴子、鵜鶘、海豚等動物,都會誤吞遊客隨手丟的1號塑料瓶,最後由於不消化而痛苦的死去;望去美麗純淨的海面上,走近了看,其實飄滿了各種各樣的無法為海洋所容納的塑料垃圾,在多隻死去海鳥樣本的腸子裡,發現了各種各樣的無法被消化的塑料。 五顏六色的塑料碎片被衝上了沙灘,海島上黑信天翁錯誤的將樂高玩具當成食物,它的消化系統被阻塞,最終不幸餓死;一頭海豹被藍色的塑料網纏住了身體,無法回到海中;一隻褐色的海龜開始慢慢啃食一片薄薄的塑料袋。一家環保組織曾發布報告稱,他們發現至少267種海洋生物因誤食海洋垃圾或被垃圾纏住而備受折磨。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資料,塑料殘骸每年會導致100多萬隻海鳥與10萬多隻海洋哺乳動物死亡。 處理困難 廢塑料隨垃圾填埋不僅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長期得不到恢復,影響土地的可持續利用。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製品如果將其填埋,200年的時間才能將其降解。而且,塑料袋以石油為原料,不僅消耗了大量資源,還不能被分解,埋在地下會污染土地、河流。 其它 塑料袋本身會釋放有害氣體,特別是熟食,用塑料袋包裝後,常常會變質,變質的食品對兒童健康發育的影響尤為突出。
1.回收利用廢棄塑料時,分類十分困難,而且經濟上不合算。
2.塑料容易燃燒,燃燒時產生有毒氣體。例如聚苯乙烯燃燒時產生甲苯,這種物質少量會導致失明,吸入有嘔吐等症狀,PVC燃燒也會產生氯化氫有毒氣體,除了燃燒,就是高溫環境,會導致塑料分解出有毒成分,例如苯環等。
3.塑料是由石油煉製的產品製成的,石油資源是有限的。
4.塑料無法被自然分解。
5.塑料的耐熱性能等較差,易於老化。
按照英國《衛報》一位女記者的推算,如果將世界上所有的廢棄塑料集合,足夠把中國的土地包起來,而且「還是每年包一次」。絕大部分塑料垃圾無法被降解或循環利用,人們將它們與其他垃圾一起,堆填在垃圾場的深處,或是就地焚燒,任由有毒氣體散發、釋放。 有些廢棄塑料甚至沒能走進垃圾場,就被隨手丟在海灘或下水道。垃圾們你推我搡地進入海洋,最終因洋流作用匯集在一起,形成海洋上的巨型垃圾場。 人們總是很難相信,隨手丟棄垃圾的個人惡習可能影響整個自然界。1997年,海洋學家查爾斯·摩爾在駕船穿越北太平洋環流系統時第一次發現海上垃圾場,那裡匯集着大量被陽光和海浪分解成碎片的塑料瓶蓋、塑料袋、打火機,以及已經無法辨別本來面目的塑料垃圾。 一位美國海洋研究者強調:「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垃圾太多的概念基本就是堆成一座可以爬上去的小山。但太平洋里的垃圾更像是一大盆垃圾湯。」摩爾相信,身處北太平洋的垃圾數量很可能已經超出了人類的想象,接近1億噸。由於難以降解,甚至50年前的塑料玩具也可能留存到今天,成為「古董」垃圾。 而埃貝斯邁爾——另一位漂浮物研究界的權威人士——已經追蹤海洋中積攢的塑料製品超過15年。在他看來,「垃圾湯」的移動方式「就如同脫韁的巨獸」,這個猙獰的巨型怪物四處遊走,當它靠近陸地時,就會肆意地向海灘「嘔吐」。 這一次,人類無法禮貌性地對海洋生物致以同情後就高高掛起。就算排除塑料製品對溫室效應的影響,塑料的毒性也將通過食物鏈層層上移,最終被端上人類的餐桌。 早在幾年前,一家英國媒體就將塑料評為「人類最糟糕的發明」。那麼,到了該拋棄塑料的時候了?對此,奧地利的一家環境顧問公司並沒有給出肯定答案。如果一個世界沒有塑料,農夫和零售商就會用木頭、陶罐或紙板來包裝他們的物品,這將使包裝物總量增加3.6倍,在生產中耗費過去兩倍的能量,還將產生比過去高2.7倍的溫室氣體。 《衛報》引用歐洲包裝和膜料協會的一項數據稱,食物從在農場中被收穫到送上餐桌的過程中,在發達國家的變質比率僅為3%,而在發展中國家則高達50%。該協會推測,這是因為發展中國家的塑料箱、塑料薄膜沒有得到廣泛使用。比起陶罐這種笨拙又古老的包裝方式,塑料包裝自然更輕便,它大大減少了運輸時所需的燃料。
限制使用
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此外旅客列車、客船、客車、飛機、車站、機場及旅遊景區等也不得向旅客、遊客提供超薄塑料購物袋(包裝袋)。 塑料購物袋必須明碼標價鼓勵企業免費提供布袋子。 塑料購物袋必須明碼標價,並另行收款。通知規定,商品零售場所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料購物袋含在商品總價內收取。同時相關部門將制訂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的具體管理辦法,逐步形成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的市場環境。 通知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重複使用耐用型購物袋,減少使用塑料袋,同時企業也應簡化商品包裝,多選用綠色、環保的包裝袋。通知還鼓勵企業及社會力量免費為群眾提供布袋子等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 全國禁止生產、銷售超薄塑料袋,從2008年6月1日起將制訂抑制廢塑料污染稅收政策,在全國範圍內也將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超薄塑料購物袋)。
國際禁用規定
愛爾蘭(Ireland)於2002年起,對消費者購買塑料袋收取0.15歐元的稅費,從執行已經把塑料袋的使用量減少了 90% 。 盧旺達(Rwanda)於 2005 年放棄了塑料袋的使用。 以色列、加拿大、印度西部、博茨瓦納、肯尼亞、坦桑尼亞、南非、中國、新加坡等都已禁用或準備禁用塑料袋。 2007 年 3 月 27 日,舊金山成為了美國第一個禁用塑料袋的城市。 美國城市奧克蘭和波士頓也在考慮是否要禁用塑料袋。 由於塑料袋的原料里包含石油的一些成分,中國在禁用免費塑料袋後每年可以省三千七百萬桶石油! 2008 年 6 月 1 日,中國實行禁用免費塑料袋。禁用質量小的塑料袋 2014年10月1日,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傑里-布朗(Jerry Brown)周二簽署的一項新法規,一次性塑料袋將在2016年以前逐步被該州的雜貨店及其他零售商所淘汰。
參考文獻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1%91%E6%96%99%E8%A2%8B/1354732?fr=aladdin
2.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