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打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打歌

 

 

 

打歌是男女在或结婚时跳的一种以彝族为主的彝语支民族的一种自娱性舞蹈,有芦丝笛子三弦伴奏,边跳边唱。跳法有“直歌”、“穿花”、“啊妹跳”、“倒置歌”、“三摆手”、“脚跳”、“喂猪歌”、“四摆手”等,各自有固定的伴奏舞曲,随意性大,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孤儿舞和青年舞。

简介

它是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中名称最多的品种之一。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这种民间自娱性的歌舞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名称

“打歌”在各地又有“跳歌”、“踏歌”、“跳乐”、“跳月”、“跳笙”、“跳鼓”、“跳锣”、“跳脚”、“对脚”、“左脚”、“叠脚”、“跺脚”、“辗歌”、“纵歌”、“打跳”、“打转”等十多个名称。

这些名称之所以都可统称为“打歌”,其情况有三种:

1.本民族自古以来就自称这种艺术形式为“打歌”,而很少再用其他名称。如“彝族打歌”、洱源西山“白族打歌”、碧江“勒墨人打歌”等。

2.本民族对这种艺术形式有几种不同的名称与“打歌”混用,意义都相同。如牟定彝族的“左脚”,当地彝族也称之为“打歌”、“跳歌”等。

3.本民族原来并不称为“打歌”,由于其他民族长期称其为“打歌”,本民族也认可或接受了这种名称。如彝族地区的“跳乐”、“跳笙”,后来也称为“打歌”了。

关于“打歌”的名称问题,有些地区还存在自称、别称、他称的问题,而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其自称、别称、他称的情况又十分不一样,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打歌”的多种名称中,有些产生于对“打歌”时动作的描述,如“跺脚”、“叠脚”、“纵歌”、“踏歌”、“跳歌”、“打转”等,另有一些则产生于“打歌”时的环境、气氛或使用乐器,如“跳月”、“跳乐”、“跳笙(吹着笙跳)、“跳锣”(敲着锣跳)等。而“左脚”,则是由于这种歌舞的每一套动作开始多先出左脚,因而得名。

不少彝族群众认为,“打歌”的“打”是“跳”的意思,“歌”是“舞”的意思,“打歌”就是“跳舞”。而另外一些群众则认为“打”是“跳”,“歌”就是“唱”,“打歌”就是“跳唱”或“歌舞”。

许多白族群众还认为“打歌”是白语的一个词(音译),它的含义相当广,“打”有“开展”、“进行”的意思,“歌”有“游戏”、“项目”的意思。李赞绪在《白族“打歌”及作品分析》中说:“‘打歌’,白语译音,是娱乐、游戏、玩耍的意思。”碧江县白族勒墨人歌手阿鲁庞介绍说:“‘巴打歌俄’是勒墨人特有的民间艺术,‘巴’是‘白’,‘打’是‘踩’,‘歌’是‘舞’,‘俄’是‘歌。或‘节目’的意思,‘巴打歌俄’就是白族勒墨人的歌舞节日。”

《白族文学史》认为:'打歌’二字是白语译音,‘打’就是‘踏’(有人译为‘跳’,但严格说来应译为‘踏’),‘歌’就是‘唱’,‘打歌’即‘踏唱’之意……”白语“打歌”既包含歌舞,又不局限在歌舞的范围之内,这是完全符合民族民间“打歌”的实际含义的,如有些白族地区把“耍龙”也称为“打龙”,碧江勒墨人把他们自己弹着“起奔”(一种四弦民族乐器)跳舞称为“打起奔歌”,这里,白语在“打”与“歌”之间还可以加上一个词。

湖南省桑植县的白族演花灯也称为“打花灯”。在很多地区(如巍山、大理、南涧、祥云、弥渡、云龙等县),“打歌”和“踏歌”两词通用,意思一样。

在古今汉语中,“打”和“踏”是谐音字,意思是相通的,“打”是多义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打”就有二十四个义项,它表示某种动作和行为,发生、进行某种活动,做某种游戏等意思。可见,“打”不一定只是“跳”的意思,“歌”不一定只是“舞”的意思,更不一定只是汉语“唱歌”的意思。所以“打歌”就不仅含“歌舞”之意了。

形成原因

造成这种多名称混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历史上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起了主要作用。

“打歌”流行的地区为古代“蜀身毒道”必经之地,历代“改土归流”、“军屯民屯”、“夷汉合流”等社会历史变迁,促成了各民族语言的交叉借代,这样就形成了多名称混用的复杂局面。

历史

“打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在巍山县城郊的巍宝山龙潭殿内有一幅清代画的《踏歌图》,画面上,男女十余人围成圆圈,在一棵大松树下歌舞,圈内有人吹芦笙并舞之,圈外一人吹笛,一人弹弦子,另一人拿扇子做表演状。这幅画十分清楚地说明,现在巍山等地的“打歌”同那时的“踏歌”,在表演形式方面是基本一致的。

今彝族“打歌”时,仍喜欢在场地上竖立一棵高大的松树,人们围在松树附近“打歌”。而且现在大部分地区的“打歌”,仍使用葫芦笙和笛子伴奏(如巍山、祥云、弥渡、姚安、大姚、南华等地)。

从这幅画看,起码在清代,“打歌”和“踏歌”这两个名词就已混用了。

另外还可以看出,“打歌”所包含的形式,除歌舞以外,有可能还包括某种曲艺表演形式,亦未可知。假如结合“打歌”与“踏歌”含义的一致性来考虑,那么,追述“踏歌”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赠汪伦》一诗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关于此诗中的“踏歌”,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云:“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咏方式,一边走一边唱,依着脚步的节拍作歌。”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的《中国音乐词典》也说:“踏歌,汉唐间的风俗性歌舞。”书中除引用李白《赠汪伦》诗外,并录《西京杂记》“汉宫女以十月十五日,相与联臂踏地为节,歌《赤凤来》”句。从以上情况看,似乎可以认为唐代以来的“踏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边走边唱”,与现代一般认为的“打歌”(歌舞)区别较大;另一种则为“相与联臂踏地为节”,这种“踏歌”与现在的“打歌”十分相近。

至北宋时,沈括《梦溪笔谈》中“大遍与摘遍”一节也提到“踏歌”,并明确认为是一种又歌又舞的文艺形式。在云南历代文史著作中(如《云南通志》、《滇志》及各地州府等),记述“打歌”场面的段落不少。

不过把“打歌”这一名词最明确地叙述出来的是清代道光年间大理诗人周之列写的《打歌行》。在这篇诗作的题记中写道:“癸卯正月五日,余寄居霁轩傍舍,村农男妇就屋前隙地吹芦笙竹笛,跌足鼓腹为长夜之乐,名日‘打歌’,殆击壤之遗俗也。” 目前,虽然还没有确实的史料来证明唐代以来中原一带的“踏歌”云南的“打歌”有何渊源关系,但是,类似唐代的两种“踏歌”,在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还能在云南一些民族地区找到它明显的痕迹。如现在洱源西山打歌非常类似唐代“边走边唱”的“踏歌”,常在喜事或庙会时围着篝火慢慢走动着唱的一种叙事歌。

演唱者手端酒碗分成甲、乙两方进行对答(其他如泸水、兰坪等地亦有此类型的“打歌”)。又如现今碧江县白族勒墨人的“打歌”非常类似“相与联臂踏地为节”的“踏歌”,即既不歌唱,也不用任何乐器(包括不用打击乐器)伴奏,人们围成圆圈手拉手就开始跳这“无声”的舞蹈。当然,上面说的相似,主要是指表演形式方面。 关于“打歌”的起源,各地都有一些民间传说,这些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虽然大部分无可考证,但对我们研究“打歌”的历史沿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彝族传说:古代一个彝族部落,在一次敌强我弱的外族入侵的战争中失利,彝方被围困在哀牢山某山头上,部族的命运危在旦夕。当晚,为了冲出重围,人们组织起来,每人手上都拿着火把和刀枪,在山上来回不断地跑动、跳跃,口里大声喊着唱着“阿社者,瞧着”(参看例1)。此时外部族误以为彝方援军已到,因而放松了包围,彝族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冲出了重围……为了纪念这次决定生死存亡的胜利,彝族人民每年都要在这一天(农历6月24日)聚集山野,点燃火把和篝火,又唱又跳连夜欢庆,后来就演变为现在的“打歌”。

类似的传说在大理州、楚雄州、保山地区、I临沧地区、思茅地区,玉溪地区等均有流传。结合上述传说和“打歌”的内容、形式等可以初步推断,“打歌”的起源可能追溯到云南省一些少数民族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时代。[1]

参考文献

  1. cosplay:Claris条纹打歌服,网易, 2021-07-16 21: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