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托马斯·潘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年1月29日-1809年6月8日)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生于英国诺福克郡,曾继承父业做过裁缝,后来做过教师、税务官员,后来投身欧美革命运动。1792年他被选入法国国民公会。1802年在杰斐逊总统的邀请下,潘恩返回美国。1809年6月8日在纽约格林尼治村林苑路59号去世,享年72岁。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撰写了铿锵有力并广为流传的小册子《常识》极大地鼓舞了北美民众的独立情绪,也被广泛视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后来受到法国大革命影响,潘恩撰写了《人的权利》,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作品之一。

今日之美国是自由民主的代名词,而最早提出"自由民主论"的,便是这位"美国体制之父",他将半生心血,都倾注在《常识》这本不到50页的政论小册子里。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名称也出自潘恩。

托马斯·潘恩
Pen.jpg
出生 1737年1月29日
英国诺福克郡
逝世 1809年6月8日
国籍 英国
别名 Thomas Paine
职业 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
知名于 伦理学、政治学

目录

1、人物简介

2、个人思想

3、生平经历

4、主要作品

5、影响贡献

人物简介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年1月29日-1809年6月8日),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生于英国诺福克郡,曾继承父业做过裁缝,后来做过教师、税务官员,后来投身欧美革命运动。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名称(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也出自潘恩,也被广泛视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37岁前在英国度过,之后移居英属北美殖民地,之后参加了美国独立运动。在此期间他撰写了铿锵有力并广为流传的小册子《常识》(1776)极大地鼓舞了北美民众的独立情绪,并在战争期间完成了系列小册子美利坚的危机(1776—1783)。

后来受到法国大革命影响,潘恩撰写了《人的权利》,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作品之一。尽管不会讲法语,他依然于1792年被选入法国国民公会。由于吉伦特派视其为盟友,山岳党人,尤其是罗伯斯庇尔则将其视为敌人。1793年12月,潘恩被逮捕并投入监狱,1794年被释放。由于主张自然神论,在1793—1794年间他创作了《理性时代》一文,文中反对基督教条,主张理性和自由思考,但此文一出却为美国人所不齿,强大的反对之声使得潘恩变得恶名昭著。

拿破仑上台后,潘恩依然没有离去,但他却谴责拿破仑的独裁,称其为“前所未有的江湖骗子”。1802年在杰弗逊总统的邀请下,潘恩返回美国。

1809年6月8日潘恩在纽约格林尼治村林苑路59号去世,享年72岁。由于忌惮他的宗教观点,只有6个人出席了他的葬礼。他被葬于1802年重归美国后的居住地,位于今天的新罗谢尔,也就是后来的潘恩小舍。然而他的遗体却被一位名叫威廉·克伯特的仰慕者掘出,这位仰慕者期望将其骸骨重归英国故里荣誉下葬,但后来却不知所终。潘恩最后下葬地也因此成为了未解之谜。

个人思想

潘恩是激进的民主主义和自然神论者,他的“世界公民”理念宣传建立“世界共和国”,他也是公共教育、最低工资限额的提出者之一。在潘恩思想体系中,国王与贵族不存在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他对教会持极为严厉的批评态度。他说,““宗教里的基督教体系是对常识的一个侮辱。”

“至于称为《圣经》的书,说成是上帝的话,是一个亵渎。那是一本充满谎言和自相矛盾的书,记录很坏的时代和很坏的人的一段历史。”

生平经历

1737年1月29日,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负有盛名的宣传鼓动家托马斯·潘恩的生日。他出生在英国诺福克郡,父亲是裁缝、由于家境贫寒、他只上过中学。青年时期当过教师、店员、税吏等,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1765年潘恩在列易斯当税吏时就关心政治,1772年写了小册子《税吏事件》,描写英国税吏的苦恼。1774年4月,他因有“反政府”思想被免职。同年10月,潘恩被作为契约奴来到美洲。在费城担任《宾夕法尼亚》杂志的编辑。

当时,正值北美人民反英斗争风起云涌,但是,人们的君主制观念还根深蒂固、连华盛顿、富兰克林、亚当斯这些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都不明确提出北美独立。就在这样的形势下,潘恩发表小册子《常识》。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问题。小册子痛斥世袭君主的罪恶:“在上帝眼中,一个普通的诚实人要比从古到今所有加冕的坏蛋更有价值。”潘恩这篇文章,成了独立战争时期人民大众的教科书。

潘恩为美国独立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作为出身低微的异乡人。受到了排挤和打击,成为失业者。1788年回到英国。不久他写了歌颂法国革命的小册子《人权论》,认为攻陷巴土底狱是“世界性的事件”。这本小册子遭到查禁,潘恩被迫旅居法国。他参加了法国大革命,法国的这场革命的激烈程度和彻底性,较之美国的独立战争要深刻的多,潘恩思想跟不上,他反对处决路易十六,雅各宾派执政时,潘恩说:“共和国死了”。因此,公安委员会以“图谋反抗共和国”的罪名逮捕了他,在美国驻法大使门罗的干预下才获释。

1802年,潘恩回到美国,在默默无闻中于7年后死去。

主要作品

常识

1776年1月10日,潘思在罗什等人的鼓动下,匿名发表他那篇惊骇世俗的小册子。在这本不过50页的小册子中,他宣称这些真理如常识一样自然可信:

1."乔治三世只不过是大不列颠皇家畜牲",他是北美事件的首恶之源。英国王室并不神圣,因为据英伦三岛征服史记载,英王的"始祖是某一伙不逞之徒中的作恶多端的魁首。"。

2."和解与毁灭密切相关",独立才是唯一的出路。"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本身","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3.独立之后,实行共和政体。"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推翻国王这一称号,把它分散给有权享受这种称号的人民"。"只要我们能够把一个国家的专权形式,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的政体留给后代,花任何代价来换取都是便宜的"。

《常识》不出三个月,发行12万册。总销售量达50万册以。当时200万北美居民中几乎每一个成年男子都读过或者听过别人谈这本小册子。当时在许多乡村茅舍,如有幸拥有一本藏书,那自然是《圣经》,可是如果拥有第二本,那就是《常识》。在许多大陆军士兵的背囊中,都有一本读得皱巴巴的《常识》。一家英国报纸惊叹:"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改变了态度,哪怕是一小时之前,他还是一个强烈反对独立思想的人。"华盛顿曾承认这本书在"很多人心里,包括他自己在内,引起了一种巨大的变化"';《常识》一书还为《独立宣言》及其在国内铺平了道路。历史学家们发现,在《独立宣言》中强调的那些民主原则早已为《常识》以更酣畅淋漓的语调阐述过。《独立宣言》的那位作者也曾坦率承认,他引用过《常识》,并对此"引以为荣"。

人权论
即《人的权利》

当柏克起而攻击法国革命时,1791年3月,他在伦敦出版《人权论》,激烈抨击柏克的《法国革命感言录》,引起英吉利海峡两岸舆论界的轰动。在书中,他在一个比柏克视野远为广阔的背景上,突出勾勒法国革命的划时代意义。它冲破了当时笼罩于整个西方先进思想界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迷信,深刻地批判了这一政体,给当时还处于摸索状态的法国革命指明了共和主义的崭新方向。

影响贡献

潘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区分开来。他认为前者是由人们的欲望产生的,目的在于维护幸福;而而者是由人们的邪恶产生的,是为制止人们的罪行。

他指出政府的作用最多在于解决社会与文明所不便解决的少量事务,正式的政府不过是人类文明中的一小部分。这种重视市民社会自治功能的思想间接地影响并反映了美国的国家政治理念。

相关视频

托马斯·潘恩:常识[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