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技术元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我会将我不成熟的想法、笔记、内心争论、草稿以及对其他文章的回应都写在《技术元素》中,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KK

“技术元素”(technium)是凯文•凯利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技术元素不仅仅包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它还包括文化、 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KK把这种科技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产生自我动 力的整体。

本书继承了《失控》和《新经济的新规则》的思考体系,谈到了文明进化、数字出版、免费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化生活等热议的话题。而更深层次的是,KK希望借此讨论:技术元素的本质是什么?人类应该拥抱还是拒绝它?人类对它本身的未来发展究竟有多少把握?KK把对这些疑惑的理解都写在了《技术元素》里。相比于KK之前的著作,本书将更通俗易懂,文章中涉及到的领域、所举的事例都更贴近当下人们的生活体验。而阅读这样一本书,将能最贴近地了解到KK在思考什么。

试读: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7736184/note/210517634/

作者简介

凯文·凯利(Kevin Kelly),出生于1952年。他是著名杂志《连线》(Wired)的创始主编,也常被看作是“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他犹如硅谷当中的一位“游侠”,当媒体聚焦于某种具体应用、聚焦于路演和IPO、聚焦于科技公司市值的时 候,他却一如既往地将目光投向了广袤的未来--这位睿智的未来学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就预见了Web2.0时代的到来,预见了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发展趋势。

代表作:《失控》、《科技想要什么》。中文电子版均由“唐茶计划”出版。

作者网站:http://KK.org

关于东西文库:

东西文库(West & East Library)致力于“第三种文化”(TTC)的思考、传播与交流;注重在互联网、科技、商业、媒体、电子阅读等领域的互动;包括但不限于:纸质、电子出版,版权引进、策划,文化论坛。

已出版《我手机》、《奇怪 @ 壹》、《十三亿》、《创业者对话创业者》、《失控》等图书。

敬请关注第二届“东西论坛”(W.E. Conference)

原文摘录

当复制品免费时'你就要去销售那些无法复制的东西。 无法复制的事物有很多。比方说"信任"。 我发现,当我们购买那些本就免费产品的时候,看中的差不多是8种无形的特性。 8种比免费更好的原生性。 1.即时性(Immediacy) 2.个性化(Personalization) 3.解释性(Interpretation) 4.可靠性(Authenticity) 5.易用性(Accessibility) 6.实体化(Embodiment) 7.可赞助(Patronage) 8.可寻性(Findability) “欲增加生产力(和财富),先增加连接。就这么简单”

书评

几年前,有一段时期的我特别迷茫,对周围变化中的世界感到既熟悉又很陌生。那时候的我以为回归传统也许可以帮助我找到答案。于是我开始自学拉丁文、上圣经希伯莱文的课,整天窝在图书馆,也不怎么过问世事,更是远离最新的科技,除了我经常听的podcast以外。有一次在巴士上听到一段podcast,说的是某位美国人年起的时候为了寻找到一种更具挑战性的生活,就不去念大学,直接就去到亚洲当背包客,并且在亚洲的那段经历还塑造了他的一生。这个人后来还跟《地球概览》(又译《地球目录》)的主编Stewart Brand认识了,于是就去了那个杂志工作,据说他还是当时第一个通过网络投简历而获得工作的人。而这个人就是这本书的作者Kevin Kelly(大家都称他为KK)。

KK绝对算得上是一位网络侠客,那天听完了那段podcast之后,我觉得这个人很有趣,就回去搜这个人。结果就搜到了他的博客。当时KK开始了一项关于科技的研究,并且他还把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发现随时通过博客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大家可以看到他最新的思路,而网友也可以提出他们的见解和补充。我当时大致阅读了其中一些文章,简直是越读越带劲,甚至每次遇到灵感匮乏的时候,我都会去阅读KK的博客,久而久之,还放弃了拉丁文,但慢慢的却找到了如何适应这个不断变化中的世界的一些方法。更准确的说,KK让我学会了如何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个千变万化中的世界。

《技术元素》这本书其实是由KK写的 The Technium 这个博客里的一些文章精选翻译过来的,这些文章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到底我们所面对的变化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可以怎么去面对它们。


书的内容其实挺多的,我先不谈内容,先说说阅读方法。

如何阅读这本书?

方法一、浏览标题,选你感兴趣的章节来读。

这是最省时间也是最偷懒的办法,但是因为KK的东西实在是太有趣而且富于启发性了,任何一篇文章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方法二、从头到尾读。

这是最传统的读书办法,这样你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KK关于 technium 的看法。

方法三、与同样是KK写的《科技想要什么》对照着读

《技术元素》可以看作是《科技想要什么》的草稿和笔记,因此可以两本书对照着来读。

方法四、看完每一章节之后,找出其英文原文,看正文中的超链接以及正文后面的网友评论(需要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

KK的博客文章本身内容很棒,他的博客文章里大凡提到一些别的概念/文章/言论等,基本都会带上超链接,可以循着这些超链接去进一步了解KK的思维脉络(Stewart Brand写完了《Whole Earth Discipline》之后也把他写书期间所查阅的所有相关文献的超链接放到了网上供人们去查阅)。而且KK的文章后面的那些留言很多也很值得看,有些留言甚至会是一些你在别的地方难以找得到的背景信息的披露。

方法五、把KK书里多次提到的一些人的著作找来看。

其实KK所“预言”的很多东西并不是从虚无中产生的,很多时候他也是受到了其他人的研究/言论的影响。在他的书里就多次出现了像 John Brockman, Howard Rheingold, Danny Hillis, Alan Kay, Cory Doctorow等人的名字,其实这些人写的东西也蛮值得一看的,不妨找来看看。假如你是出版社里的编辑的话,也不妨考虑引进这些人写/编的书的中文版,我们也同样非常需要聆听这些大牛的故事。


要给《技术元素》这样一本书写书评是挺困难的一件事,我还是挑选书中的几句话来谈谈我的感想吧。


前面我提到说“KK让我学会了如何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个千变万化中的世界”,为什么这么讲?《技术元素》中文版第317页有一句话可以作为回答:

“面对一项愚蠢的技术,合理的应对方法是自己创造一项更好的技术;正如面对一个愚蠢的观念,合理的应对方法并非取缔它,而是用更好的观念代替它。”

很多人面对今日之最新科技,第一反应会是抵触的心态,认为新的东西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坏。例如,很多人会说,电子游戏(或网游)使得今日的年轻人无心向学,思想败坏,甚至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但其实为什么我们不去创造出更好的电子游戏/网游,去以这些更加互动的技术去改变传统课堂(甚至是传统的政府/工作)?KK在他2005年的TED演讲里就举了一个例子说,要是莫扎特生活在没有钢琴、凡高生活在没有油画的年代,那将是多么大的遗憾啊!现在世界上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人出生,也许他们当中会有很多不同领域的莫扎特和凡高,只是也许能够让他们发挥出其天赋的技术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啊!


另外书中有一篇题为《中国的DNA》的文章,文章从关于深圳华大基因的一则新闻开始,谈到了关于科研以及创新的一些想法。KK写道,“相比于自主创新,中国更乐于照搬现成的想法,复制文化在这里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而美国在建国最初的100年内也是如此。”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观察,估计也只有作为老外的KK才会得出这样的判断,而我们中国人自己则更多是“当局者迷”了。几十年前,KK正是在亚洲的一些穷乡僻壤里看到了另一种世界,并且锻炼出了他看事物的独特视角。如今,他再次来到亚洲,把这里的草根创新的故事带回美国(KK今年4月就到访了亚洲多个国家,包括中国)。而身处其中的我们,又是否能够以不一样的视角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故事,并且从中得到不一样的启发呢?

技术元素·技术生态·技术之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我看来,也许《The Technium——技术之神》这个书名更适合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技术发自内心的赞叹和敬畏,它先于文明出现,甚至肇始于宇宙诞生之初,它创造—切,又改变一切,涵盖过去、现在和遥远的未来。 而关于Technium这个词的译法,尽管在《科技想要什么》和本书里将其译为“技术元素”,我还是更倾向于将其译为“技术生态”,或者另一个更时尚的名字——技娘,即技术之母。豆瓣有豆娘,百度有度娘,意思嘛,你懂的。

这不仅是一本技术极客才看的书,你我这些对未来还有憧憬和期待的普通人都值得一看。它所描述的未来其实并不遥远,有些是当下已经存在的,所谓“Present Future”。有些是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所谓“Near Future”,我们,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下下一代,没准儿都会经历。这可以算作一次时空穿越之旅,是今天的我们与未来的我们、当前一代与未来后代的隔空对话。 与激进的技术主义者比起来,KK要温和许多,他所认为的技术的奇点时刻是计算机拥有人类大脑计算能力的时刻,他将梅斯和加罗的发现总结为“梅斯―加罗定律”,将奇点时刻的预测与预测者个人联系起来,与当下联系起来,依稀又闪耀着麦克卢汉“后视镜”思想的智慧之光。在他们看来,过去将光影投射到现在,而现在又将光影投射到未来。 这是一个连接的时代。从统一体机器(One Machine)到自我跟踪(Self-track),从外到内,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做为《连线》一代的先驱和呐喊者,KK一定对此有特别的感触。才不过三十年,有线的连接便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连接技术所取代,它是有线与无线更加复杂深刻的智能融合。它将把世界融为一体。许多数年前还与世隔绝的所谓世外桃源,一下子就被纳入了文明社会,在从前无论如何都不会有生活交集的人,通过各种社交网络,不论是基于真实生活圈的还是本地签到式的,抑或基于兴趣的,一下子就有了某种比面对面交往更加深刻广泛的联系,就像克莱·舍基(Clay Shirkey)所感叹的“ 大家都来了(Everybody Comes)!”。天知道他们能做出什么事来! 这是一个连接的时代。拜个人信息流跟踪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所赐,我们从未像今天一样对自己有如此深入的了解。为了获得更好的体验或者更有价值的信息内容,我们甚至愿意放弃部分隐私权,将自己置于某个搜索引擎或堆荐引擎的透明监视之下,只要它是善意的,只要自己对此有控制权。KK把这比作“小镇居民彼此公平透明的监督”。 这是一个技术进步继续以指数级速度向前飞奔的时代,尽管似乎暂时没有像上世纪相对论出现时那样高歌猛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个技术进步的乐观主义者,他看到技术天平的积极倾向,他拥抱信息对称的对称性技术,他时时流露出—种技术之爱,并且把这种技术之爱作为生活、创意、创新乃至技术进步所应有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他赞赏阿米什人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敢于尝试,不轻易否定,只要坚持自己的生活价值底线。

这也可以说是一本关于创新的书。 乔布斯,创新奇才,是把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亘古未有第一人。他对创新的敏锐嗅觉和巨大的商业成功吸引了众多跟随者和模仿者。然而这其中成功者寥寥,更多的是殉葬者。我的创意超级棒,我的产品没得挑,我不仅看孙子兵法博弈论,我还把长尾理论研究了个透,我懂得避开狮子老虎发掘自己的小生境,与自己商业生态链里的其他物种和谐共生,为什么我的商业发展还是愁云惨淡,凄风苦雨? 你可以以本书的观点来解读乔布斯缔造的苹果奇迹,或者来回答上述问题。首先,从技术的种子萌芽那—刻起,技术从来就不是以个体的形式孤立存在的,而是以技术生态的形式存在的,它具有建立在自指性与自组织性基础之上的上行创造的能力,也就是说,技术对于创新的方向有其天然的倾向性和决定权,并且由此导致一个结果,创新总是接二连三出现的,—个创新引起连锁反应式的创新,甚至引起并行爆发式的创新结果。其次,一个创新的出现是由多种技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是技术的共时性,创新的成败与否,关键不在其最精彩的地方,而在其最大的短板,有没有致命的技术缺失,哪怕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注定你只能是先烈,而不是先驱。

在本书中,KK从信息定义的新知出发提出了技术元素的见解,对比分析了自底向上的蜂群思维与维基百科式的自顶向下的“精英控制”,论述了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塑造与影响,更有价值的是,尽管未尽其言,技术生态的提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视角,让我们把眼界从商业和商业生态上回到技术和技术生态上面。乔布斯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创造全新商业链打通产业链,而是基于他对整个技术产业趋势的细节化掌控和技术生态的完美布局。用闪存取代硬盘光驱的先知先觉,网卡、摄像头的取舍,视网膜显示屏的一再推迟采用,收购Siri语音服务,看似剑走偏锋,却无不显示其技术智慧的深谋远虑。 而关于城市,KK也有话说。硅谷为什么成功?“贫民窟”也在推动城市创新?为什么城市需要引进“疯子”?同在伦敦,为什么硅环(Silicon Roundabout)比科技城(Tech City)更有活力?什么是真正的“智能城市”?要解答这些问题,你需要先了解技术生态的脾气,了解技术想要什么。

与其说KK是个纯粹的技术主义哲学思想家,不如说他是先哲思想的传承者和拓展者,当今顶尖技术圈中的卧底观察者,各种技术主义思想的跟踪者和集成者。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对KK的影响就不必说了,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以及“后视镜”的媒介理论与技术观,鲍德里亚关于拟像与超真实的反思,在KK这里得到共鸣与发展,而KK对技术共时性的阐述,又赋予了“内爆”以不同于前两位高人的新涵义。

KK交游广泛,朋友中不乏各前沿领域的怪才大师,其关注对象也是如此,克里斯·安德森、霍华德·莱茵戈德、斯图尔特·布兰德、约翰·霍兰德、弗里曼·戴森、克莱·舍基、杰伦·拉尼尔、詹姆斯·格雷克、雷·库兹韦尔……个个鼎鼎大名,如雷贯耳。这些天才大脑对技术与未来的设想尽管也许有异想天开的地方,但就算只能实现百分之五十,对我们的未来也绝对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