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技术委员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标委”),原全国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3年,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共同领导下,从事全国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1]

[]

发展历史

原全国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3年。2015年取消8个分技术委员会:词汇分技术委员会、非键盘输入分技术委员会、磁盘分技术委员会、柔性磁媒体标体分技术委员会、数据元表示分技术委员会、开放系统互联分技术委员会、微处理机系统分技术委员会、中文平台特别技术分技术委员 == 会。 组织体系 == 组织结构 新一届信标委成立后,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根据信息技术标准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修改和完善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与此同时,依据《章程》适时制定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机构管理规定》和《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制修订程序》两项规章,为信标委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各级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信标委采取政府引导、需求牵引、市场推动的方式,从强化组织管理入手,结合产业重点、市场热点,信标委已发展成为下设22个分技术委员会和18个直属工作组的国内最大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之一,拥有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分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分技术委员会,以及云计算标准工作组、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标准工作组、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标准工作组、电子书标准工作组、游戏游艺机产品标准工作组等一批与市场结合紧密、顺应产业发展的分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工作组,在国家和行业标准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分技术委员会介绍: l 信息系统用户界面分技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林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秘书长:孙文龙(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 负责信息系统用户界面,包括键盘与输入接口、图形用户交互界面、移动设备用户接口与界面、特殊需求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对象作用和属性、远程交互用户界面等相关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ISO/IEC JTC 1/SC 35。 l 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赵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秘书长:吴国纲(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 负责生物特征识别通用文档框架、应用编程接口、数据交换格式、生物特征识别轮廓、技术评估、性能测试与报告方法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ISO/IEC JTC 1/SC 37。 l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分技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梅宏(北京大学信息学院) 秘书长:袁媛(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负责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WEB服务和中间件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ISO/IEC JTC 1/SC 38/WG 1、ISO/IEC JTC 1/SC 38/WG 2、ISO/IEC JTC 1/SC 7 SOA SG。 l 信息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分技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赵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秘书长:王立建(北京赛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负责信息技术相关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ISO/IEC JTC 1/SC 39。 l 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大方(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秘书长:尹洪涛(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 负责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ISO/IEC JTC 1/WG 8、ISO/IEC JTC 1/SC 7/WG 6、ISO/IEC JTC 1/SC 7/WG 25、ISO/IEC JTC 1/SC 7/WG 27。 l 字符集与编码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信息交换用字符其编码表示及控制功能的标准化。 l 数据通信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远程通信、局域网和OSI的1~3层的标准化工作。 l 软件工程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软件产品和系统工程方面的过程、支持工具以及支持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l 数据元表示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数据元表示方面标准化工作。 l 开放系统互连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OSI体系结构、OSI管理和OSI的4~7层的标准化工作。 l 程序设计语言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程序设计语言和系统软件接口的标准化工作。 l 光盘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信息处理系统间媒体和信息交换用的盒式光盘的标准化工作。 l 办公机器、外围设备和耗材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各种与信息技术产品有关的办公机器、各种计算机外围设备、电源、机房及机房设备、信息设备用消耗材料和字形的标准化工作。 l 多媒体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制定静态图像、动态图像、超媒体数据的压缩编码的标准化工作。 l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条码、射频等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应用等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 l 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标准化及远程教育应用技术的标准化(不包括教学设备和仪器)。

业务范围

信标委的工作范围是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涉及信息采集、表示、处理、传输、交换、描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及其技术,系统与产品的设计、研制、管理、测试及相关工具的开发等的标准化工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构建一套先进、科学、完整的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围绕信息采集、表示、处理、传输 、交换、管理、组织、存储、检索、服务等方面,按照“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试验验证、知识产权处置、产业推动和应用”五个环节推进标准化工作,构建信息技术标准体系。 制定国家标准、电子行业标准800余项,覆盖中文信息处理、软件、IT服务、通信与网络、IC卡、射频识别(RFID)、设备互连、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移动智能终端、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生物特征识别、教育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信息技术设备能效、数据中心、大数据等领域。 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迫切需求,重点推动电子政务、大数据、智慧城市、电子书包、全球对象标识符(OID)、物联网、信息无障碍等领域标准化工作。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文编码、设备互连、数据管理、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传感器网络等领域的13项自主创新标准已成为国际标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