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抗日烽火(李英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抗日烽火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抗日烽火》中国当代作家李英利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抗日烽火

这年冬天,敌人到处安岗楼,村村镇镇都住下鬼子伪军。游击队就铺着苇叶在冰上坚持斗争。大家满怀胜利的信心,一边擦枪一边唱歌。宋铁柱在同志们的照顾下,伤渐渐地好了。

寒风呼呼地刮着,河里结冰了,宋铁柱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可是敌人到各村来搜查,他们只好在苇塘里的冰上过日子。

饿了,吃点老百姓偷偷地送来的干粮。渴了,就嚼冰块。大家“咯吱吱,咯吱吱”地嚼得怪起劲。宋铁柱逗趣道:“这是冰糖哪,一人一块,不花钱。”

程小兰穿着破棉裤,膝盖上吊着一块破布,西北风吹来,破布儿一掀一掀的,杨彩凤说:“哈,你的裤子上还吊着个门帘儿呢!”大家都“哄——”地笑了。

游击队员们成堆地坐着,有时开讨论会,有时擦枪,有时唱歌:“枪声响,大炮轰,残暴的敌人来围攻。不怕枪声,不怕炮轰,我们要粉碎敌人的围攻……”

一天夜里,雪花飘飘。一阵儿功夫,雪就把游击队员们埋住了。同志们蒙着席子,都冻得发抖。

就这样,游击队员们在冰上坚持了七天七夜,鬼子大部分撤离了,只留下伪军守岗楼,游击队员们就进村活动

这时,有个名叫汪斜眼的伪军小队长,到村里抢夺粮食,打骂老百姓,惨杀村干部,恶性难改,真是无恶不作。

一天,汪斜眼带领一个伪军,又到村里向老百姓要这要那。最后,还要两个冰溜子船,派两个民夫送他们回去。

冰溜子船一前一后,在黄河的冰块上溜得很快。汪斜眼忽见一片苇塘,回过头问道:“老乡,走错路了吧?”

两个老乡都笑着说:“汪队长,你放心吧。这是条近路,我们就是闭着眼睛也不会走错的。”

后来,冰船溜进苇塘里的壕沟里了。汪斜眼正想问,忽然后脑勺上碰了个凉冰冰的东西,吓得一动也不敢动。

身后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别动!你这狗汉奸,太作恶多端了,经咱们县上批准,今天执行枪毙你!”

原来两个老乡,一个是高亮儿,另一个是郝长海。高亮儿把汪斜眼押进苇塘里,照着后脑勺就是一枪。

另一个伪军站在郝长海面前,吓得浑身发抖。郝长海郑重地说:“你别怕,咱们只杀最坏的人。你以后不要给敌人做坏事了。你先帮我们做一件事,再放你回去。”

“是,是。”

当天晚上,游击队员们暗暗地把岗楼包围了。郝长海穿着汪斜眼的衣服,到岗楼下,吩咐那个伪军叫喊,那个伪军喊道:“快放下吊桥,队长回来了。” 岗楼里的伪军连忙放下吊桥。大家跟着郭长海进去,一枪也没打,全缴了伪军的枪械,把岗楼用火烧掉。

游击队员们把各个伪军据点击破,打开局面。第二天下午,郭长海、宋铁柱等四名游击队员,假装捉鱼的,撑着两只冰船儿,来到小荷村。

高亮儿的鱼叉上,吊着一条大鲤鱼,活蹦乱跳地甩着尾巴。岸上岗楼底下的伪军见了,都纷纷地跑过来。

二十八

两个冰船儿,在一棵大柳树下靠了岸。伪军站在岸边说:“我们班长正想吃鱼,就留下这条大鲤鱼!”

高亮儿连忙摆手说:“老总,这条鱼前面岗楼上已经订下了。”伪军说:“要大的,小的可不要!”郝长海说:“先生,别着急,你要大鱼,篓子里还有呢!”伪军大模大样地弯下腰来看。

郝长海不慌不忙地从鱼篓里掏出手枪,对着伪军说:“别作声!”高亮儿过来,一把夺了伪军的枪。

那个伪军正在上牙打着下牙,告诉岗楼里的情形,又有一批捉鱼的人撑着冰船儿来了。郭长海连忙向他们招手。“来吧,来吧,老总叫咱们送鱼呢!”

大家集合后,留下郝长海看着伪军。宋铁柱、高亮儿左手藏枪,右手捉鱼。大家跟在后面,进岗楼里去了。

岗楼里的伪军班长身上罩了块大白布,正在剃头。他斜着眼看见有人送鱼来了,笑着说:“哈!送鱼来啦!”

高亮儿走到伪军班长跟前,忽然拔出手枪,伪军班长吓呆了。剃头师傅知道游击队来了,剃了半个头就溜走了。

游击队员们只一阵功夫,把班长和一班伪军都捉住,连同所有的长短枪等许多胜利品都带走了。

宋铁柱和高亮儿,放火烧岗楼。附近的老百姓都来帮忙,还说:“不曾见游击队来,怎么就拿下岗楼啦!”

当天晚上,陈老耿来了。他跟大家商量,要拿下江家屯的大岗楼。那儿的伪军队长就是候世昌。

可是这岗楼造得很坚固,候世昌又提防得紧。大家想不出什么办法,后来,程小兰说:“我的姥姥就住在那儿,我进去看看。”

开始大家不放心,因为程小兰坚决要去。陈老耿马上派人送她到江家屯村外,程小兰独自偷偷地进去。

程小兰的舅舅,在岗楼上当差。可是程小兰去了三天,没有回来,第四天半夜里,大家正在着急,她回来了。

程小兰的手已经冻僵。脸上却喜洋洋的,她叫杨彩凤拿来剪刀,撩开她的棉袄大襟,把底襟的角儿拆开。

程小兰取出一张纸来,大家凑在豆油灯前看,只见用铅笔画着横一道,竖一道,还有小方块和小圆圈。

大家看得莫名其妙。原来这是一张岗楼的详细地图。经过程小兰指着一一说明,大家都欢笑了。

第二天晚上,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游击队员们就向江家屯出发。走到村外苇子地里,由程小兰一人,提着小油瓶进去。

岗楼的后院,是朱家的住宅。程小兰轻轻地推开朱家的大门进去。不一会儿,就有人来把门关好。

等到半夜里,程小兰悄悄地出来,用鹅毛在大门上下的转轴上抹了油,一点儿也没声音了,她拉开大门出来了。

她又把大门轻轻带上,她急忙回到苇子地里说:“门开了,快去吧!”大家都跟着她转弯抹角地进去了。

岗楼与朱家是邻居,是隔绝的。搭了梯子上去,用铁锉卸开窗棂,把窗上塞住的砖头抽出来,一块一块往下递……[1]

作者简介

李英利,1964年出生于山西临猗,运城市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