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担保公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担保公司是指个人或企业在向银行借款的时候,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不直接放款给个人,而是要求借款人找到第三方(担保公司或资质好的个人)为其做担保。

12天5家担保公司被曝出问题:一个教训看清担保公司风险

担保公司根据银行的要求,让借款人出具相关的资质证明进行审核,之后将审核好的资料交到银行,银行复核后放款,担保公司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为何担保公司又出事?

今天上午,平顶山市又有一家担保公司出事了,愤怒的储户又一次上演了堵路,谈判,不行再谈判的一幕。为何平顶山市担保公司总出事,幕后黑手是谁?今天上午本人作为客户代表探寻出了些原因。 担保公司上演出事这一幕,谁最后收益最大,谁就是幕后黑手。大家想一想,担保公司幕后都有一个房地产公司,房子滞销,担保公司利息越滚越大,资金被占用,被套牢。担保公司为何集体通知客户集体到公司说谈判呢?不是自寻死路么? 最终在所有客户到担保公司,再联系客户经理,结果客户经理躲猫猫,闹失踪,所有客户开始出现恐慌心理,担保公司出事了,大家都在担心自己的老母鸡安全。最后,担保公司提前做了预案,把最不合理的承诺书抛出,分期还老母鸡,并且利息是低于银行利息支付,又一次激怒客户,愤怒的客户被彻底激怒?为何?堵路!政府工信部出面,担保经理跑不了,只是老母鸡能保住就不错了,经理开始漫长的谈判,经理与客户代表艰难的谈判,逼着经理咬牙割肉承诺,一年内还本,只是利息没了。政府高兴,又是在最关键时刻政府救了老百姓的血汗钱,担保公司高兴,数千万,甚至数亿的利息免了,企业活了,又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了。老百姓高兴,大家忙着改合同,老母鸡总算回来了。皆大欢喜,又是一片太平景象! 最终谁是最大的受益者,不言而明!担保公司上演了一出险棋!等不及的买了房子,等及的钱白白被担保公司无偿使用,并且还得求着担保公司可以延期偿还。一出大戏啊!我如果是担保公司经理我也会上演担保公司出事! 我们的合同了,我们的合同了!我们的法律了!如果大家都相信法律的话,这是典型的合同诈骗,可是在滚滚红尘中,谁有真正拿起法律的武器呢?只有让老百姓默默承受这苦难的骗局吧!

11月14日、21日、24日,华商报连续报道了西安市民在担保公司的投资款难追回的新闻,涉及4家担保公司。近日,位于丰登南路丰庆公园西门附近的陕西富民达工程履约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民达担保公司”)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短短12天,已有5家担保公司被媒体曝光出问题。

投资者:现在只想要回本金

李先生今年65岁,去年8月开始将多年积攒的12万元投资到富民达担保公司,公司每月给1.5%的利息,一直以来他每月20日都能按时拿到利息。11月20日,李先生去取利息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暂时取不了。次日,李先生再次到担保公司要钱时,工作人员说公司资金出了问题,已经没有钱给他了。当天,李先生在担保公司见到了另外几十位投资者。

市民刘先生在富民达担保公司投资了5万元,他是11月23日知道情况的。“我的钱都是打工赚来的,现在我只想把5万元本金要回来。”刘先生说。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和刘先生有同样的想法。

昨日上午10时许,华商报记者来到富民达担保公司,公司大门显眼处贴着填写报案材料的统一表格和报案所需的材料明细,几位投资者正在前台填写报案材料。不远处还贴着部分代表的联系方式,以及公司法人代表的电话及其所委托律师的电话。 员工:总经理取走投资引发恐慌 华商报记者在现场遇到一位富民达担保公司的员工。该员工称,公司共有20多名员工,除了极个别的人外,大部分都在公司有投资,他和亲戚朋友一起投资了60多万。一位女士表示,她也是公司的员工,她和亲戚朋友在公司投资了600多万。这两位员工均表示,共有300多人在富民达担保公司投资,总金额9000多万元。不止一位富民达担保公司的员工表示,内部员工的投资超过了2000万元。

据富民达担保公司员工透露,老板不在公司办公,一两个月才来一次,每个月的利息都会按时打到公司,公司每月20日发放利息,一直都很准时。 “11月份的利息已经到账了,本来可以正常发放的,但公司总经理突然取走了其十几万元未到期的投资,看到这种情况,公司两名财务人员也把自己和朋友的投资转走了。本来是发放利息的钱,就这样被转走了,而且老板短期也没能拿钱补充上来,导致了现在的局面。”一位员工说。

律师:会与公司负责人商议还款方案

事情发生后,富民达担保公司负责人委派了一位律师从河南来西安了解情况。昨日下午,华商报记者联系到了这位郭姓律师。郭律师表示,他受公司老板委托到西安了解情况,目前他掌握了一些情况。“老板会寻求办法解决问题,我回去后会和他商量还款方案,尽量寻求一个投资者和老板都能接受的方案。”对于何时能给投资者一个答复,郭律师没有正面回答。

目前,部分投资者已向辖区警方报警,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西安多家投资担保公司“崩盘”两年前警方就曾预警 连日来,西安多家冠以“投资”、“担保”的公司出现法人代表失踪、机构关停的状况,众多投资者遭受巨大经济损失。针对近期连续发生的类似事件,华商报记者昨日走访了西安市金融办、西安市工商局和西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

大量河南投资担保公司两年前进入西安

“河南人在西安开办的担保公司还比较多。”昨日上午,西安市金融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河南曾在2012年左右,对当地的非法融资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此后一些被打击的投资担保机构就将目标转向了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据了解,2012年西安市政府曾接到西安警方提供的情况汇报预警提示:有大量河南洛阳的投资担保公司进入到西安,这些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打着“担保”的旗号,以高息为诱饵,从事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资、非法理财、高利放贷等行为,严重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也存在潜在的巨大的风险。当时政府部门要求对这些非法融资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其间非融资性投资担保公司一律停止注册登记。

工作人员表示,2010年之前,国家对融资性担保(投资)公司和非融资性担保(投资)公司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统称为担保公司。 2010年,中国银监会出台规定,明确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概念和业务范围,并且明确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属于前置审批,必须先有银监会颁发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如果没有该证件,就不得从事融资业务。从业务合作对象上来说,这些机构是与金融机构开展担保业务,与一般的老百姓并不发生业务。

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没有银监会颁发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其监管处于一种游离状态。 西安今年3月初开始加大力度打击非法融资机构 2012年起,陕西省要求各市逐步清理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西安市也设立了打击和处置非法融资的办公室,机构就设在西安市金融办。今年3月初开始,根据陕西省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统一部署,西安市又加大了打击处理非法融资机构的力度,对这些机构的名称、业务范围、从业人员等,进行了全面的规范。 “但是一些投资担保公司直接到省工商局注册登记,监管权也随之到了省工商局。为了打击这些经营机构的非法经营行为,陕西省工商部门又出台规定,要求对已经在省工商局注册的投资担保公司进行属地管理,同时要求工商部门在检查中发现非法集资和非法公众存款等行为,要及时移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处理。检查发现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金融办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年初,西安市金融办再次要求全市行政区域内企业名称中包含“担保”字样,但未取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公司,在今年8月10日前主动到原工商登记机关办理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变更登记。“专门经营工程履约担保、投标担保业务的,应在名称中标明‘非融资性担保’等,并且也要注明‘不得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等字样,避免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上当受骗。”

115户非融资性担保公司信息被预警锁定=

金融办的工作人员提醒:凡不具有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担保公司,均不能打着“投资”、“理财”、“担保”、“咨询”等旗号,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以高息、高回报为诱饵面向社会公众吸纳存款,发放贷款。凡有此类行为,均属于违法违规。

记者从西安市工商局了解到,西安市工商部门也曾多次针对街头大量出现的“投资”、“担保”公司发布过风险提示。2013年4月23日,工商部门曾经联合西安市金融办联合发出通告称:“百姓市民参与上述违规理财业务,不仅涉嫌违法违规,而且一旦出现风险,损失自行承担。” 西安市工商局注册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仍在清理整顿阶段,在此阶段,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停止注册。但是对于市场上已经成立存在的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清理、整顿、监管等情况,需要由工商局企业监管处具体负责。 记者获悉,截至今年9月28日,西安市工商局掌握的全市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有253户,其中原市(含区、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的40户,省工商局移交的213户(其中8月份移交的215户中有2户登记住所在沣东新城区域,不属于西安市工商局系统管辖)。截至目前,清理规范工作中,已办理注销登记的2户;正办理注销登记的4户;已办理变更登记36户;因地址查无等原因,其信息被预警锁定的115户;其余96户已全部告知,督促其按照要求和程序办理变更登记中。

大量受害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受害者

昨日下午1时,在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经侦大队的接待室门口窗户上,张贴着报案材料制式表格。一名中年妇女拿着报案材料进到会议室,在表格上登记了名字,同时递交了报案材料以及借款合同、打款凭证等。

记者注意到,这位薛姓女子填报的被骗资金数额为6万元,她是中诚永安投资担保公司的受害人之一。记者实地查看发现,位于经发国际大厦的中诚永安投资担保公司11月24日已被西安[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