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拔一條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拔一條河
圖片來自bookzone

拔一條河》是由台灣導演楊力州執導拍攝的一部紀錄片。該紀錄片主要以八八水災後的高雄縣甲仙鄉(今高雄市甲仙區)為取景地。

拔一條河》內容是記述災後的甲仙國小拔河隊的集訓與比賽過程和當地居民的災後生活。

該紀錄片於2013年9月6日上映,是2013年台北電影節的閉幕片。並入圍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1]

剧情简介

在高雄甲仙这个饱受八八风灾摧残的山中小镇,灾区环境重建容易,居民心理重建才难,面临巨大灾变还有人走不出阴霾。孩子们努力为拔河队争取荣誉,试图唤回被摧折后的信心与勇气。妈妈们则用一道道异国美食,凝聚留在故乡打拚的坚实力量。被台风冲垮的甲仙大桥,不到一年时间就修复成亮丽新景。但甲仙人心中的痛,却不知何时才能真正抚平。

幕后制作

2012年初,导演杨力州接触到该片片中的人物。一开始杨力州并不是要拍拔河,当初是一间超商企业找他谈合作,希望杨力州可以帮他们拍一部关于发生在分店小故事的微电影,并给了杨力州一份资料,让他们从中间挑一个适合的分店来拍。摄制组选择了“甲仙”作为拍摄地,杨力州到了当地后产生了新的创作想法。在拍摄该片时,杨力州为了让镜头下的人们卸下心防,展现出自己最真实的状态,他便是在甲仙住下一年多,身临其境体验甲仙居民的喜怒哀乐。当地人的热情、朴实让生于农村的杨力州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该片的拍摄周期长达一年半的时间。

作品评价

纪录片《拔一条河》的出现再次明确了杨力州的创作主张,纪录片是推动社会进行良性改造的工具。该片一如既往地关注易被主流社会忽视的小人物。杨力州不仅与被摄对象密切互动,更介入到纪录事件发展进程中大胆表露自己的情感态度。在该片中导演将与被摄者相处的情感毫不遮掩地呈现出来,甚至亲自为影片配上画外音表达自己对纪录对象的情感态度。这种带有浓浓人情味的主观介入和情感表达不仅不会让观众感觉突兀,而且容易引发情感共鸣。(王蕾评)

參考文獻

  1. 展現堅毅重建精神 甲仙重建區民眾獲掌聲. [201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