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拔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拔罐

罐具: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明星拔火罐事故

女演员曝拔火罐被深度烧伤

2019年12月15日,女演员邓莎,出演过《美人心计》、《笑傲江湖》等作品,在14日在微博分享了自己拔火罐被烧伤的动态。

文中说到:拔火罐被烧伤了,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拔火罐烧伤,会是什么样子。并晒出了自己受伤的图片。

2011年在2011年,歌手齐秦也因为在北京的家里拔火罐进行理疗时,意外烧伤,当时理疗师不小心将酒精撒到了齐秦的背上,引起齐秦面部、背部和躯干大面积被烧伤,事后齐秦还曾做过植皮手术。[1]

概述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常用工具

目前常用的罐具种类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

竹罐

1. 材料与制作 竹罐是采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 制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 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 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整即可。

2. 竹罐优点: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轻便耐用、便于携带、经济实惠、不易破碎;竹罐吸附力大,不仅可以用于肩背等肌肉丰满之处,而且应用于腕、踝、足背、手背、肩颈等皮薄肉少的部位,与小口径玻璃罐比较,吸附力具有明显优势;另外,竹罐疗法在应用时可放于煮沸的药液中煎煮后吸拔于腧穴或体表,即可通过负压改善局部血液循化,又可借助药液的渗透起到局部熏蒸作用,形成双重功效, 加强治疗作用。

3.竹罐缺点:易燥裂漏气;且不透明,难以观察罐内皮肤反应,故不宜用于刺血拔罐。

玻璃罐

1. 材料与制作 玻璃罐由耐热玻璃加工制成,形如球状,下端开口,小口大肚,按罐口直径及腔大小,分为不同型号。

2. 优点 其优点是罐口光滑,质地透明,便于观察拔罐部位皮肤充血、瘀血程度,从而掌握留罐时间;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罐具,特别适用于走罐、闪罐、刺络拔罐及留针拔罐。

3. 缺点 导热快,易烫伤,容易破损。

抽气罐

1.材料与制作 抽气罐为一种用有机玻璃或透明的工程树脂材料制成,采用罐顶的活塞来控制抽排空气,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于选定的部位。

2. 抽气罐优点:抽气罐不用火、电,排除了不安全隐患且不会烫伤皮肤;操作简便, 可普遍用于个人和家庭的自我医疗保健,是目前较普及的新型拔罐器。

3. 抽气罐缺点:无火罐的温热刺激效应。

临床应用

拔罐的方法

闪火法操作要点: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在罐内绕一圈再抽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拔罐的应用

  • 留罐 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钟;多用于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疼痛。
  • 走罐 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住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于感冒、咳嗽等病症。
  • 闪罐 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多用于面瘫。
  • 刺络拔罐 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叩刺或点刺出血;再拔罐使罐内出血3~5毫升;多用于痤疮等皮肤疾患。

拔罐注意事项

  • 操作禁忌 拔火罐时切忌火烧罐口,否则会烫伤皮肤;留罐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否则会损伤皮肤。
  • 部位禁忌 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部位,孕妇的腰骶、下腹部,均不宜拔罐。

预防保健

  • 咳嗽拔罐疗法

主穴选定喘穴、肺俞穴;风寒咳嗽配风门穴;风热咳嗽配大椎穴。用闪火法拔罐,留罐8~10分钟(年龄较小的小儿罐内负压宜小,负压过大易伤患儿皮肤),小儿也可采用闪罐法,每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

  • 颈肩综合征拔罐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在酸胀、麻木及疼痛的颈肩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外上缘处皮肤上涂抹适量跌打万花油,将火罐吸附于皮肤上,并于病变部位来回推动火罐,以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紫黑色痧点为宜。走罐后采用三棱针在痧点局部点刺,选口径适中的火罐用闪火法在上述部位拔罐,留罐约10分钟,每处出血约2~3毫升,隔日一次,5次为1个疗程。

  • 膝关节炎拔罐疗法

可采用药罐疗法:将羌活、独活、防风、木瓜、桑枝、川断、牛膝、杜仲、艾叶、鸡血藤、川芎、当归各15克装入布袋内,加清水煮沸5分钟,再把小号竹罐投入药汁内煮10分钟,使用时用镊子夹起竹罐直接叩于患侧内、外膝眼及鹤顶穴处,每次1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中医医理

拔罐颜色意义 原图链接

人之所以生病,就是在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等外界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以及体内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紊乱所致。同时疾病的发生还与人体的免疫力有著密切的关系,当人体免疫力不足,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传导障碍等各种病理表现。中医拔罐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对人体体表穴位的局部刺激,利用经络的传导功能和双向调节作用,扶助正气,祛除体内的病邪,以通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致病健身之目的。[2]

1.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著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负压效应

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瘀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血球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3.温热作用

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菌的良好环境。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词条相关图集

相关讯息

拔罐的手法大体上分成三类:定罐、滑罐、以及刺络放血拔罐,这篇文章要讨论的主要是定罐、滑罐所产生的“黑青”或“微小出血”(后续统称瘀血)对伤害部位或人体的作用。[3]

拔罐疗法就是以各种罐子为工具,利用燃烧或者挤压的方式造成罐内负压,从而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的现象,已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那么,拔罐有什么好处和禁忌呢?[4]

一般人认为中暑、腰酸背痛做拔罐,拔罐数愈多愈好、出痧愈红愈好,医师则说,这是错误迷思。[5]


视频

拔罐的神秘力量
中医拔罐刮痧教学

刺血拔罐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