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拜年客(鄢东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拜年客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拜年客》中国当代作家鄢东良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拜年客

步入“鬓毛衰”的年纪,常常会想起少年时跟随嬷嬷拜年的一件事情。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因父母都在外地工作,被寄托在嬷嬷家里。在浙中我生活的那个小城,百姓方言里的“嬷嬷”就是对奶奶的称呼。她并非是我的亲奶奶,用时下的说法,她是我家雇佣的“阿姨”或“保姆”。她得到的是每月10元人民币的开销,这10元钱既包含了她的“工资”,也包含了我和兄妹的伙食费。不知什么原因,嬷嬷终生未育没有亲生子女,但待我却胜似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儿女。

她已经故去四十几年。我记忆中的这个女人身材高挑,胖瘦适中。头上盘着乌黑的大发髻,说话声音响亮,说话办事精明利落。她善心重肯帮人,人们都喜欢叫她“翠芸姑”。在我们居住的城墙根下那座叫“大屋”的大古宅里的十几户人家中,数她威信高人缘好。

美中不足的是她虽然拥有美女身段,但脸上两侧颧骨处却分别烙印着几颗浅浅的麻子,尽管如此,那时我也从没有听到有人对她有不恭的言语。

她目不识丁,但待人处事都极认真,很会替别人着想。那年正月里,她带我到离开县城十几里路远的一个小村子拜年,那敲在我头上重重的一记“爆栗子”,让我记到了现在。

拜年这一习俗,也许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东方人的独特拥有。拜年的客人来了,即使是再穷的人家,也会拿出百分百的客气招待一番的。

那年是中国遇上的一场很大的自然灾害的第二年。嬷嬷解放初嫁到那个村的大姐翠兰家吃口多,生活条件是村里数得着孬的一户。正月初四晌午,我们是大姨家的第一拨拜年客。这时辰知道该有客人到了,她腰系蓝底碎花的土布围裙迎出大门,把妹妹和我拉进屋里。沏茶、相互问候,忙不迭地抓起一把“糖枣”往我手里送,又大着嗓门喊道:“茂松,你陪翠芸和阿良先喝茶,我去烧点心。”

不到十几分钟,我就闻到了从灶间飘出的一阵香。大姨用长方形的木碟端上来满满两大碗土素面:“走了这么远的路,趁热吃,趁热吃。”

我虽然是吃过早饭的,但早已肚子瘪瘪饥肠辘辘。看了一眼嬷嬷,得到她的许可,就抓起筷子嗤溜溜大口狼吞起来。三下五除二的功夫,满满一碗面条被我全部消灭在了肚中,斗笠碗里出现了两只白嫩嫩的煮鸡蛋,我更是两眼放光。正待动筷把鸡蛋划开时,嬷嬷突然收敛了刚才还挂在脸上的笑容:“阿良听话,作客要有客相,鸡蛋不能动。”“鸡蛋不是大姨让咱们吃的吗?我偏不!”我把筷子往八仙桌上重重一掷,有一支筷子啪的嘣到了泥地上,我话音刚落,头上就吃了她的一记“爆栗子”:“难道嬷嬷的话也不听?傻孩子!”我委屈得大声哭起来。

翠兰大姨似乎听到了这边动静,急忙从灶间过来,用她手中拿着的竹筷伸进我的碗里:“阿良,别听嬷嬷的,大姨给你划开,你好吃。”

嬷嬷面带愠色地轻轻挡开大姨的筷子:“从小不懂事还了得?我来端回去!”说完话, 她认真收拾好两双筷子,把两只面碗放入木碟中就径直向灶间走去了……

门口传来一阵大人小孩欢天喜地的说话声,又一拨拜年客到了。和我们一样,那拨客人很快就吃上了大姨烧好的上面撒着喷香小葱的土素面。

等他们吃完,一直偷偷关注着这批客人吃面会不会把鸡蛋剩下的我,用眼光扫视了八仙桌上八只斗笠碗,只见每只碗里的八双鸡蛋都原封不动地留在碗里,而且每人都把筷子齐斩斩地摆放在碗边。正当我纳闷时,我突然又发现了一个现象,仔细瞧碗里的八双鸡蛋怎么颜色是酱黄色的呢?嬷嬷说了一句:“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懂事!”说完拉起我去向大姨告辞,下午还要到别处拜年哩。

多年后我再次提起这件事,嬷嬷才向我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原来当年大姨家春天养着的几只母鸡发瘟疫死了,又没钱去买鸡蛋,这招待拜年客的鸡蛋都是她向富裕一些的村邻家借来的。她深知这些庄户人家过日子的窘困,所以抠着不让我动碗里的鸡蛋,刚到初四,拜年客还多着呢。

后来我长大成人了,更多的了解了那年头的许多事情。按南方人的风俗习惯,无论平时还是过年,有客人来了,第一道“点心”必定是一碗“素面蛋”,一来表示客气,二来先让客人填饱肚子。

那时有比我大姨还要穷困的人家,拿不出鸡蛋款待拜年客,就想出了用番茄淀粉和着豆腐做成大丸子充当“鸡蛋”,有的就用煮熟的毛芋替代鸡蛋。这些都是那些特殊年代里真真实实的事情。当年那拨拜年客碗里的鸡蛋为何不是白色而是酱黄色的谜底也揭开了,那八双鸡蛋因为还要招待其他客人,是被面汤中的酱油浸出这种颜色来的。

嬷嬷用木碟把两双筷子认真地摆放好的细节,也让我对做客“规矩”有了更深的体悟。

参加工作后,我有意无意地读到了一篇写中国人使用筷子禁忌的文章。从古代开始,筷子就成了中国老百姓最常用的食物工具之一,在全世界看来,这也是一种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从大唐时期开始,这种便利性的用餐工具就已经传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我几年前到那些国家旅行,就经常发现当地人在使用筷子。

据说筷子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时候不叫筷子而称作“箸”。这有《韩非子·喻老》为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是商朝末期的一位穷奢极欲的国君,他用的筷子是用象牙制作的。从出土的筷子实物看,无论材质是哪一种的筷子长度都在七寸六分左右,一直流传到现在,筷子的长度尺寸仍然还是这个标准。

为何古人要把筷子的长度定在这个标准之内呢?答案既朴素又严肃。筷子一头方一头圆,方的那头代表着地,圆的那头代表着天,象征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从筷子取材于自然来看,也反映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诉求。先祖们把筷子按七寸六分这个尺寸制作,体现的是人的七情六欲,以此来表示人和动物有本质上的区别。

筷子有两根,人们都不得叫两根筷子,而要说一双筷子,这里面也大有学问,蕴含着太极阴阳的理念。筷子一根动另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两根不动或者两根都动,怎么能夹住食物呢?俗话说,阴阳相调,事半功倍。古人把这种大道易简的智慧融入到了一双简单的筷子之中了。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儿童已经不知道筷子的来历和作用了,许多已经不太会使用筷子了,有的上了小学还要父母亲喂饭菜,连筷子都不会握。

现在我想起当年在那次当拜年客时,乱扔筷子的情形,既好笑又觉得脸红。

从筷子说开去,还让我联想到餐桌上的礼仪。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餐桌上礼仪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恶习,而是他的父母的教育,即他所在家庭的整体素质。乍一听有些夸张甚至危言耸听,其实不然 。

譬如客人来到,小孩先动筷先拣好的吃,不为长辈和后来的客人着想。有的成人,摇动筷子胡乱翻捡盘中食物,更有甚者挥动餐具指着别人,唾沫星子横飞。食毕不是摆好筷子再走,餐桌上筷子横七竖八摆放等等。这难道不是与大人对孩子的失管有着联系的吗?

我们教育孩子们学会吃饭时“龙含珠”(左手拿碗的姿势)和“凤点头”(右手拿勺筷吃饭的姿势),其实这些不难做到的基本文明礼仪,并不是与现代生活方式相悖的。毋庸置疑,许多落后的旧习俗应该被淘汰,但作为餐桌礼仪,它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观念,它是中国人自己的信仰,只能历久弥新而决不能失传遗忘的。

写下上面这些,在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嬷嬷的样貌,她有时和蔼有时严厉。尤其是她那张落着浅浅麻子的脸庞,是那样的可亲可敬,我在上面读出了许多人生道理。我当拜年客时吃过的“爆栗子”,会让我时时去检点和反省那些方寸尽失的不应该。 [1]

作者简介

鄢东良,笔名阿良,男,1955年生。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