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拟古二章(程公许)

拟古二章(程公许)

作品名称:拟古二章(程公许)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程公许

拟古二章(程公许)是宋朝诗人程公许作品之一。

程公许,(?—1251),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屡遭排挤,官终权刑部尚书。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1]

目录

正文

(一)

刚风轶飞浮,丛霄隐戮阔。 其上仙者家。俯世尘漠漠。 慨我志远游,幽思无与豁。 披云一长啸,曾举骠轇轕。 整袂谒灵君,授予我一丸药。 侍宴旬始宫,从游紫虚阁。 琅函必道帙,许我抽玉钥。 玄期记三生,广度有夙诺。 世氛日澒洞,帝念惨不乐。 愿借万里风,从君驾鸾鹤。 鞭雷挥斗柄,夔冈絷缚。 扫清六合尘,景象囘阊阖。 帝命不可稽,侍晨司校录。 永劫保澄明,何问痴仙愕。

(二)

霜英滤云母,月华吐幽魄。 浚房销葳蕤,弄杼夜咿轧。 天寒日苦短,箧不贮寸帛。 婵娟自妍,襟袖无乃窄。 停机掩孤嚬,欲歌心已咽。 积此万幼女工,织成苧罗白。 蹇修来何时,复关滞涂辙。 女无终不嫁,谨勿昧所择。 忍寒青琐窗,熏麝翠罗幙。 粲粲双明珰,团团双白璧。 稚齿昔所如愿,习之不能译。 春风汇繁囿。角眼会良匹。 撷芳索幽占,两美斯有合。 及兹岁示晏,为君媚芳泽。[2]

相关史料

程公许,字季与,叙州宣化人。嘉定四年考取进士,调任温江尉,还没上任,遭遇母亲去世。丧期已满,改任隆州知州,未上任。恰逢金人进犯阆中,制置使桂如渊逃跑,三川震动,朝廷擢升李代他,征召公许任施州通判,处理户房公事。当时各位将领乘乱抢劫,事情平息后为自己担心,用重金赂赂结交幕府。大将和彦威身藏金宝来进献,公许严肃的拒绝他,彦威羞愧而退。吴彦把僧侣度牒藏在书信后面来进献,公许卷起来还给他而且责骂了送信的人,听到的人都敬畏佩服。

嘉熙元年,御史杜范弹劾宰相李鸣复,没有结果,调任右史,竟拂衣东回,李鸣复坐在政事堂泰然自若。公许轮流上奏,说:“有志之士,触犯君主尊严,招致众人怨恨,不过为陛下开通视听,为朝廷端正纲纪罢了。如今给他职务而不用他的进谏,希望他让步却优先给他升迁,这是自己毁坏纲纪,自己蒙蔽视听,使得担当这个职位的人即使被提拔,意见不被采纳,开始坚决推辞而不听从,最后勉强留下而满含羞愧。臣恐自此这样的人沮丧,生出隐逸避世之心,后来的互相告戒,从而造成容忍沉默,陛下更加孤立无助了。

担任礼部侍郎,差遣充执绥官。郑清之以少保授宫观官,在侍讲期间,批复他的儿子郑士昌官职,而且允许在皇帝身边侍养。因为士昌曾经奉诏追捕要犯,有人说谎报死讯,清之上殿,向皇帝哭求,所以才有这道任命。公许驳回上奏:“士昌罪大,京都人员众多,为非作歹的人参杂在里面,恐怕他积习难改,加重成为郑清之的拖累;不如暂且甄别起用,稍稍安慰清之,给在京宫观官侍养的命令应该收回。”皇帝暗地派宦官将公许的奏章给郑清之看。公许自从驳回士昌的任命,郑清之整天在讲席上说公许的坏话。郑清之再次任宰相,公许退居湖州四年。

后来郑清之起草文书交给殿中侍御史陈垓弹劾程公许,参知政事吴潜上奏挽留他,皇帝半夜派小太监取陈垓的奏章进宫。两天之后,二府上奏程公许不应该走,朝廷随即授宝章阁学士、隆兴府知府,而公许已经死去。遗表进上,皇帝叹息哀悼,授以龙图阁学士退休待遇,追赠宣奉大夫,给他儿子封官,按国家规定赏赐助丧财物。

程公许淡泊寡欲,晚年仅有一个僮仆,吃饭没有两样菜肴,一件皮衣用十几年不换。家没有多余储蓄,尊敬爱护父母亲属非常周到。[3]

主要作品

著有《尘缶文集》、内外制、奏议、《奏常拟谥》、《掖垣缴奏》、《金革讲义》、《进故事》行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