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挖柴根(丁耀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挖柴根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挖柴根中国当代作家丁耀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挖柴根

平房后面就是小山,长着许多小植物,地下的根却大得不相称,既长又粗的根系,怎么只有小枝?即使不用手或锄头挖,很多根部就隐隐藏在土中,或大或小树桩枯竭干瘪,没有新植物向上挺拔。

听大人们说,那是以前为了声势浩大的劳动竞赛砍伐高大树木引起的。一时间,矿山周围丘陵地带,大片林海化为荒山秃岭,沉浸在童山濯濯的萧疏中,没有植被,覆盖上面的只有少得可怜的丁点绿意。

每座小山是孩子们的乐园,大家喜欢在那儿玩游戏,由躲猫猫、做红缨枪、跳鞍马、打泥巴仗等等,发展到一个有趣故事:周日的一天上午,一个小朋友背着锄头来玩,大家看到一阵纳闷:他要干什么?只见这位男孩高亢嗓子喊道:“我们来挖柴根,可以烧土灶用,烧饭烧菜,帮爸爸妈妈的忙!”说完已走到一个树桩旁,大家围着看,他沿着边圈,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土,树根裸露出来,一直挖下去,根部已完全暴露,他停下挖掘,将锄头放一边,用双手把根系之间的泥土掰掉,再拿锄头将根部斩断,整体的树根提上来了。他告诉小伙伴:把它晒晒,敲打掉泥土,就可以当柴烧!又能玩又能为家里干活,他做到了一举两得的事情。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坚持下去,便会为自己平凡的日子,增添一缕不一样的光彩。

一传十,十传百。在东风莹石矿范围内的山上,不断看见男孩,后来女孩也参阵,背起锄头或三角钯在地上挖树根。那里有仨兄弟,两人一左一右抓住锄头把手拼命刨向树根,粗大的根让他俩气喘吁吁,但他们不依不饶,那眼神如誓将反动派消灭似的,既用锄头刨土,又用双手挖土,三下五除二,用斧头把树根砍掉,另一个男孩手提铁锹,稳妥地把它铲进畚箕上;这里兄妹俩,一个用工具使劲向下挖,一上一下像啄木鸟追食一样,专心致志,眼神向往着好像掘到宝贝似的,开心不已,一个手拎着竹篮,目不转睛看着,树根的局部细密使她既迷惑又猜测,那清澈柔和的眼神充满期盼,树根挖完了,女孩轻灵地蹲下身,手抓树根,往地上用力敲打,装进篮子里。孩子们在告诉自己:这一天还不错,有好事发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矿区每家每户有自建柴房,是砖瓦房或茅草房,里面除了放置劳动工具以外,更多的是放柴火,满足家中开火需要。春、夏、秋三季天气较好时段,挖出柴根,处理干净,孩子们就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有序地摆放柴房内,可以随时拿到家中的锅台旁烧东西吃,可以储存到冬天备用。柴根弯曲,放进土灶里,根与根之间有空隙,很容易用来烧火,火势旺盛,大人一边烹饪一边赞扬自家孩子聪明会干活,为家里主动分担责任,满意笑容溢于言表。能够被父母亲表扬,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挖柴根的兴致更高了!温暖的味道,生活的期待,每天实现!

那时候,只要有空,就有大批矿山孩子的身形出现在矿区的漫山遍野,有的用吃奶力气掘地找柴根,有的匍匐着用手挖泥巴,有的高兴地抓住柴根大声叫喊,有的挑着两畚箕往家赶。丰收的喜悦像农民将源源不断的粮食颗粒归仓那样兴奋着,那是他们献出的心血,是他们追寻的希望,是他们使出的勇劲!小小年纪,从不怕累,虽然比不上农村孩子那样辛苦,但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他们是那么爱劳动,活泼淳朴,不辞劳累。一批批孩子在长大,挖树根队伍在打游击,由近到远,孩子们继续背着工具前往山地,附近村庄成了他们“扫荡树桩”另一个战场。这也是几亿年间站累了躺了下来的山,这些山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仍是那种平淡无奇的形状,绿色植物仍从灰色的土壤和岩缝中顽强地长出来。那时候,已经有“封山育林”规定,但对挖掘没有植被价值的树根放松管理。几个小朋友一起出发,有牵挂,有照应,有帮助,顾盼神飞,就像大人钓鱼一样相伴,几个人悠闲地来到农村的山上,像平时一样,不停歇地寻找树根源。经过几十次在山上奋战,孩子们很有经验,挖树根如庖丁解牛一样,动作从容,表情镇定,游刃有余,尽力而为地多获得“战利品”。每挖出一个树根,都要用泥土把洞穴填平,自觉文明。孩子们喜欢的事情,是不会觉得累的,高高兴兴地来到村庄,平平安安地回到家里。

大凡家中孩子多的,或者一家只有一个大人是正式工的家庭,最喜欢挖柴根,能够有效补充家中紧缺柴源,虽然已有煤球、煤饼,那是定量的,解决不了问题。所以那些家庭的大人,只要有空,也会带着孩子往山上赶,凭他们的力气和技术,一动手就能办到的一点劳动,不用多少时间就满载而归。有时他们甚至在晚上也会挑灯夜战,头顶着矿灯或手举着四节大电池超亮强光手电筒,那就地取材挖树根场面很是让人既同情又感人。

挖树根真正的主力军还是矿二代,因为有时间,可以长期坚持,细水长流地将树根变换成柴根,水到渠成达到生火做饭目的。高尔基说过:“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挖柴根的小小心愿举动让孩子们得到了很好的心灵教育、体魄锻炼,怀揣年少,长大后美美地成为触手生春的能手。芳华时的艰苦和磨练,才是人生最大财福。

现在家庭使用上了天然气,清洁、环保、方便;以前用柴火烧饭炒菜,原生态,很朴素,有暖意。挖柴根是孩子们自发的独特劳动,令我们回味享受,是矿二代置身于青春时期的美妙烙印。[1]

作者简介

丁耀明,笔名大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