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挠羊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稷山县举行“摔跤挠羊”闹新春比赛原图链接来自山西新闻网 的图片

挠羊赛是一项流行于山西省忻州市的民间摔跤竞赛,现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挠”在乡间解释为“扛”,“挠羊”就是扛羊,把羊拉走了。所以说,“挠羊赛”,就是赢或者输羊的比赛。  

2019年11月,挠羊赛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比之中国跤正式比赛,挠羊赛最大的不同有二,一是不穿跤衣,赤膊上场;二是游戏规则简单,裁判权力不大,在场上几近看客。

挠羊赛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时间限制,为此产生了一个专门词语叫“熬油”[2],意即场上跤手势均力敌,总也不分胜负,观众看得眼皮下沉却不愿离去,谓之“熬油”。民间挠经常挠到东方欲晓,观众无分男女皆兴致勃勃。这种健康、简单的竞技游戏,极大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具有很高的娱乐价值。

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者增多,农村文化活动减少,加之时尚文化的影响,参加挠羊赛的人员锐减,这一活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亟待保护。   

历史

挠羊赛源于古代的角抵戏,只不过在其他地区已经失传,因为忻州自古处于兵家必争之地,居民具有尚武精神,角抵戏得以在此保留下来。 根据《旧五代史》里的记载,至迟在唐朝,忻州地区就已经有大众的角抵赛了。据考证,挠羊赛起源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传统的挠羊赛常常在庙会时举行,前半夜唱戏,后半夜举办挠羊赛。后来挠羊赛成了当地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有俗语“赶会不摔跤,瞧得人就少,唱戏又摔跤,十村八村都来看热闹”[3]。 此外,农闲时也会有挠羊赛举办,当地有民谣“立了秋,挂锄钩,唱戏挠羊放牲口”。

亦有说法称挠羊赛的起源与岳飞有关。岳飞被害后,麾下的老兵程婴气愤至极退伍还乡,在家乡忻州传授军中摔跤本领,以求抵抗金兵。

规则

赛前,主办挠羊赛的村镇会张贴广告宣传比赛,并在场地(一般是戏台)后插两面旗,上书“英雄跌对,跌死无罪”[4]八个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先后改为“和平跤对,勿伤害人”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而能够拔旗的人一般是曾经获得过挠羊赛冠军的人。如果主办的村镇有或者邀请到了获得过挠羊赛冠军的人,跤旗只插一面。主办方的高手即“保羊的”。旧时农历七月二十二,在原平天地庙庙会上举办的挠羊赛影响力最大[5], 届时有忻州(今忻府区)、定襄原平(今原平市)三县的高手强强对决。

传统挠羊赛的选手不着跤衣,上身赤裸;不论体重轻重、年龄大小。主办方聘请有经验的老者作为比赛裁判。比赛时,除脚以外的身体部位不能着地,否则判输。比赛一跤定胜负,失利者下场,胜利一方留在台上接受下一位选手的挑战。连续摔倒五人则被称作“好汉”,而连胜六人的选手将被誉为“挠羊汉”(五和六据说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有关),即比赛的最终赢家,他将获得一只活羊作为比赛奖品。众人为他戴上红花,送上活羊,让他骑上高头大马绕场庆贺,在酒宴后欢送他出村回家。“好汉”和连胜三人以上的选手也有奖品。现今的“忻州摔跤节”和“山西内蒙挠羊对抗赛”等挠羊赛一般沿袭传统规则,变化不大。

视频

挠羊赛相关视频

2016全国传统挠羊赛直播
2017年忻州跤乡体育馆挠羊赛(三)——忻州广播电视台微频
挠羊赛非遗传承人崔富海
“挠羊赛”120名跤手论战凤凰山

参考文献

  1. 挠羊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 “龙王爷爷”的生日派对,新浪,2004年10月20日09:35
  3. 魅力跤乡之二:忻州人喜闻乐见的挠羊活动 ,忻州网,2008-05-13 08:21:00
  4. 山西民间摔跤活动:挠羊赛,中国新闻网
  5. 原平七月二十二古庙会百年记忆 ,搜狐,原平故事,2017-09-11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