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排队挑水的日子(彭春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重定向页面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排队挑水的日子》中国当代作家梁琴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排队挑水的日子

排队挑水,是一段消逝已久的城市记忆。

木桶里晃荡出来的水,沿路而洒,地面都浇得湿漉漉的……

随着木轮车“吱吱”的转动,幽深的巷子里传来了苍凉的卖水声:“要水----啵?水----甜咧!”这是挑水工在吆喝卖水,也是老南昌五、六十年代的街头一景。

那时,南昌人家家备有一口大水缸,户户有一双漆了桐油的木桶。家境好的,缺少劳力的,多花两个钱,请人挑水把缸灌满,也有包月买水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在公用自来水亭挑水。

自来水亭有一间小屋,那屋窄逼的只塞得下一个干瘦的,吃“五保”的婆婆。那婆婆端坐在小屋里,守着一节很粗的自来水管,卖水牌子(一分钱两竹牌子,或纸票),收水牌子,放水。

类似的自来水亭,遍布大街小巷。

自来水亭大多安装在巷口,或安装在街的两头,一条街大约3、4个水亭子,小巷只有一个水亭子。因此,排队挑水,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日课。各家的孩子,拿了水牌子,天天守着自来水龙头排队。人排队,水桶也排队,各色的水桶随着人排成一长溜。我们的童年,有一部分时光就是在哗哗的自来水中流失的。

虽说自来水亭放水,有钟点限制,一日三次,过时不候。但是钟点到了,放水的婆婆每每准备挂锁休班,总有一两个人拖拖沓沓跑得喘气,老远就喊:“等一下,等一下。”只听见木桶撞得咣咣响。

放水婆婆只好瘪瘪嘴,摇晃着脑壳,等就等一下吧。

街道居民住的板壁房,大都由天井连着,分前后两进,楼上楼下住七八户人家。

舀米煮饭,自家缸里没有水了,就到邻居缸里舀,是常有的事,这点水不必还。也有临时向邻居借水的,那多半是抢着出太阳洗被单,好早点上竹篙晒干,晚上还等着铺。先借一桶水用,等到家里挑水的人来了,往往加倍地把一担水倒进邻居家的缸里。于是水缸边就有了十分亲切的絮语:“唉呀呀,水又不是油,街坊四邻,哪里分得这样清咧”。

自来水亭还是个“街谈巷议”的场所,街面上的大小事情,邻里间的家长里短,都能在水边听出个大概。谁家孩子考上大学,谁家媳妇生孩子坐月子,谁家老婆婆偏心妯娌不和,也有小媳妇闲言碎语搬弄是非的,就被德高望重的老人一声断喝:“别跟着嚼舌头,快回屋去,锅里饭潽啦!”

有自来水之前,人们用了上千年井水。那时,住家的附近都有一口井,井水清粼粼的。每家有一只打水用的平桶,两平桶水才满一水桶。打水的绳子是用禾秆编的草绳,又粗又结实,不用麻绳,麻绳勒手。井边摆满了大盆小盆,搓衣的、洗菜的、冲凉的。黄昏时分,井边围满了人,男人抖动着平桶打水,女人用井水擦洗竹床,小孩子抱个西瓜浸泡在井水里。过去,“六眼井”、“三眼井”,都是老南昌熟悉的地名。

三眼井,实则是一口大井,在麻石条铺就的井台上凿了三眼孔,呈品字型,打水的人,可以同时在三口井圈里提水。六眼井,准确地说是三口独立的双井,每口井凿了两眼孔,三口井离得很近,环成一个大圆型,俗称六眼井。从这些地名中,不难看出南昌曾经拥有很多水井,水资源非常丰富。逐渐消逝的老地名,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变迁。

老城改造中,繁华闹区的六眼井最早被填平,只有小巷深处的三眼井一直保存到70年代末。一段时间里,还能在老街旧巷看见几口井,那是供水部门怕自来水一时供应不上,才保留了几口井。直至1980年,南昌的水井才销声匿迹。

自来水亭子,则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中期,直到自来水龙头接进每一户居民家中。

一年四季排队挑水,苦了孩子。老北风一刮,衣服都吹单薄了,戴上猴帽蒙上围巾也不济事。天寒地冻,自来水滴水的洼地,结了厚厚一层冰,走路一步一滑,稍不留神,就会摔个大跟头。

下大雨打雷,一般不去挑水,等暴雨初歇,一担担水桶就晃出了家门。上了年纪的人,习惯穿蓑衣戴斗笠挑水,后生不愿戴斗笠,宁愿光着头,在雨里跑。

夏天,水的用量特别大,毒日头下排队的孩子腿都站酸了,晒得头晕脑涨,七窍生烟。

规规矩矩排队,只要一个人想捣蛋插队,整个队伍立马就乱了。也不多啰嗦,排队的夺过插队人的木桶,使劲往地上蹾,蹾得漏水。天气热,火气更大,碰上那脾气爆的,抄起扁担就追着打。

“扁担架”一开仗,所有的孩子都抱头鼠窜,生怕跑晚了,挨上一扁担。

奔跑的孩子,大都穿着类似木屐的“踏板子”。“踏板子”用一块木板做成鞋的形状,钉上一条胶皮,样子极简单。满街的踏板子,跑得呱哒呱哒响。

架打完了,跑掉了鞋子的孩子回头来捡踏板子……

排队挑水的日子,是我涉世之初的记忆。每当我拧开水龙头,常常会想起到邻居家借水舀米的情景,就有一种亲如一家的感动。即便打架也透出人间的烟火味。现代坚固的钢筋水泥,隔断了邻里之间的来往,甚至楼上楼下做了几年的邻居,也彼此不相识。在人与人愈来愈淡漠疏远的今天,我是多么怀念满街的踏板子的脆响啊。

原载《文汇报》文汇笔会2007年9月21日[1]

作者简介

梁琴,女, 回族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原江西省文联《创作评谭》杂志主编,现居北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