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人物形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探春春何在,蕉下客遠行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這首詩總結了探春的個性和命運。記得開始看紅樓時,我始終不理解,為什麼有一句「生於末世運偏消」,在我的理解中,探春後來的命運是紅樓眾女中比較幸福的。直到在外面漂泊了許多年,才明白什麼叫「千里東風一夢遙」。
紅樓夢中探春人物形象分析
探春性格我極為喜歡,「探春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並不曾隔斷.當地放着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 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着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着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 西牆上當中掛着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着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詞雲:「煙霞閒骨格,泉石野生涯」這一段充分說明了探春的聰明好學,不輸男兒的直爽性格。有意思的是在這裡曹公借探春的房間隱藏了自己的志願:「煙霞閒骨格,泉石野生涯」這句詞據紅學家考證,應該為曹公自己作的詞,而這詞其實和探春的個性並無相似之處。所以我的理解是,曹公對探春也十分偏愛,才會將自己的「泉石野生涯」的志向充過探春的描寫抒發。
探春是個精明的女子,同時也是個出色的組織人才,在人才濟濟的大觀園,是她最先提議創建詩社,並且成功拉到人緣最好的李紈,讓海棠社成功舉辦了詩會。讓我們看看在海棠社時的探春:「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這首詠海棠,和前頭曾借黛玉進園時對探春的形容:「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對照可以看出,探春的神情和氣質。正是她這獨樹一幟的氣質,成就了她有別於寶黛的別樣魅力。無疑,她的才華不是最出色的,人緣也不是最好的。但她卻真正的像豪門大家小姐。
探春的精明在書中有多次描寫,給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第五十五回和第五十六回. 做為一個未出閣的小姐,她能將平時里觀察到的事情記在心中,己是難得,更難得的是一旦她掌權,她會行使權力改變她,而且用權用的好,用的無私.在第五十五回親娘舅喪事一章中,不偏不倚,公正行權.有個網友和我爭論,她認為,本來她也很喜歡探春的,但是覺得她對親娘有點過了. 說這話的人可能沒有真正去了解清朝家族的一些俗習. 探春之所以是三小姐,是因為她從小被王夫人收養,在清朝時期,庶出的子女是很沒有地位的,這個只要看和探春同父同母的兄弟賈環就知道.所以對探春而言,與親母之間感情確實極為有限.這是當時的社會環境使然,錯不在她.
再說到五十六回,探春能夠去除一些不必要的金錢用度,其中涉及的利益關係眾多,不得不說她是個十分有勇氣的人.用她自己的話說:「可惜不是男兒,要不然,我一定要做翻大好事業!「 有人說,鳳姐放在今天一定是個女強人,我卻認為,鳳姐在今天,頂多也就是一飯店老闆娘;而探春,就大有可能是個女CEO.
再來說說探春的才華。大觀園眾女,論才華,當之無愧首推寶黛,有好事者比過她二人的高下,這其實是一個個人偏愛的問題。就我而言,雖然欣賞她們二的才華,但不喜歡。總覺得黛玉的詩詞偏於悲涼,寶釵的詩詞過於世故。而探春的大氣就恰恰是所欣賞的。在菊花詩[簪菊]、[殘菊]里,我們可以深入了解一下探春的才情。
[簪菊]的意思是將菊花插頭。 這是一個非常女兒態的畫面。而探春卻描寫的男兒氣十足。首聯:「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意思是菊花天天都在瓶里園裡,今天我把他折下來插在頭上。頷聯「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這句我查了很多資料也沒理解透,按字面理解是應該是指那個時候長安的公子哥都很喜愛花,彭澤的那些先生都非常好酒。更深一層的意思,我只能理解為每個人有自己的喜好。作者用此句來表示自己喜歡戴菊花。頸聯「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這二句非常有意思,探春身為女子,卻借短鬢、葛巾等男子裝扮戴來作詞。但同時又「冷沾三徑露,香染九秋霜」不失美態。尾聯:「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比較直白道出了探春的才清志高、不俱人言,敢做敢為的個性。
[殘菊]是十二菊花中最後一首,也是總體的收尾之作。「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明歲秋風知再會, 暫時分手莫相思.」這首詩繁華過後的悲涼,相聚之後的離別,據考證,作者安排這首詩做結尾是有深意的。但即便如此,探春還是做出「暫時分手莫相思」之句。
探春的可愛之處還在於她對下人的維護,看第七十四回,抄撿大觀園中,她有理敢言,充分維護自己和下人的尊嚴。所以,她應該也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到後四十回,探春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就用一首她自己的詞詞作結吧:「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