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摩亨佐-達羅

移除 12 位元組, 4 年前
增加內部連結
'''史前核爆'''
在對「 [[ 死丘事件 ]] 」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爆炸留下的痕跡,爆炸中心的建築物全部夷為平地,破壞程度由近及遠逐漸減弱,只有最邊遠的建築物完整。廢墟的中央發現了一些散落的碎塊,這是黏土和其他礦物燒結而成的,[[羅馬]]大學和[[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實驗證明, 廢墟當時的溫度高達1400—1500℃。其實,印度歷史上曾經流傳過遠古時發生過一次奇特大爆炸的傳說,許多「耀眼的光芒」、「無煙的大火」、「紫白色的極光」、「銀色的雲」、「奇異的夕陽」、「黑夜中的白晝」等等描述, 都可引証摩亨佐-達羅曾發生核爆炸。
印度大型敘事詩《摩訶婆羅多》就是其中之一,詩中描繪了英雄亞斯瓦達曼向敵人發射「連神都難以抵抗的亞格尼亞武器」:「太陽異動,天空燒成焦黑,散發出異常的熱氣。象群被此武器的能量焚燒,慌忙地從火焰中四處逃匿。水蒸發,住在水中的生物也燒焦了。」「焚燒的巨象群倒在附近,並發出慘痛的哀號聲。被燒傷的其他象群,則像發瘋般地四處奔逃,尋找水源。」這一慘烈的場面,真可與1945年8月的廣島長崎核爆炸相提並論。
1978年,英國考古學家大衛勃特在距遺蹟中心不遠的地方,本地人稱為「玻璃化的市鎮」,這裏到處都鋪着綠色光澤的黑石,這應是「托立尼提物質」。因為當世界第一顆原子彈「托立尼提號」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試爆時,沙漠中的沙就因核子爆炸的高熱而熔化,凝固成玻璃狀物質,便將它稱為「托立尼提物質」。因此,大衛勃特肯定古城曾發生核爆炸。
‘’’ ''' 黑色閃電 ’’’'''
有些科學家認為是由「黑色閃電」所引起的, 在大氣中,由於陽光、 宇宙射線和電場的作用, 會形成一種化學性能十分活潑的微粒。這種微粒凝成一個又一個核,在電磁場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從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球。這種物理化學有冷球與亮球的區分。所謂冷球沒有光亮,也不放射能量,可以存在較長時間,形狀像橄欖球,發暗,不透明,白天才能看到。 科學家叫它為「黑色閃電」。
所謂亮球, 呈白色或檸檬色,是一種化學發光構造。它出現時, 並不伴隨某種雷電,能在空中自由移動,在地面停留,或者沿着奇異的軌跡快速移動,一會兒變暗,一會兒再發光 。1 9 2 2 。1922 年,印度考古學家經過發掘後發現,古城確實是由於一次特大爆炸而毀滅的。巨大的爆炸力將半徑約1千米以內的建築物全部移為平地。
從發掘出來的人骨骼看出,在災難到來前,許多人悠閒地在街道上走。居民先是中了有毒空氣,接着發生了猛烈的爆炸。同時,大量的黑色閃電 也存在着。只要其中有一個發生爆炸,, 其他的黑色閃電緊跟着發生爆炸,溫度高達15000℃,足以把石塊熔化,爆炸的衝擊波把城市毀滅了。
13,3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