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摩尼」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摩尼(敘利亞語:ܡܐܢܝ ܚܝܐ Mānī,216年-約274年),或譯牟尼,是摩尼教的創始人。他出生於波斯帝國安息王朝的巴比倫…”)
 
Ms對話 | 貢獻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行 1: 行 1:
 摩尼( 亞語 :ܡܐܢܝ ܚܝܐ Mānī ,216 -約274 年),或譯牟尼,是摩尼教的 始人。他出生 波斯帝 安息王朝的巴比 北部的 第奴(今伊拉克境 底格里斯河畔),即美索不 南部地 。其死亡日期有274年、276年和277年等 幾種說 法。
+
 
 +
{{Infobox person
 +
| name =  <h4 style="background:#0088dd; color:#ffffff; margin-top:0em; padding:10px 0;"> 摩尼</h4>
 +
| image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3/Mani.jpg" width="250" ><br><br>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1%A9%E5%B0%BC#/media/File:Mani.jpg 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
}}
 +
'''摩尼''' [[叙 亚语]] {{lang|syr| ܡܐܢܝ ܚܝܐ}} ''Mānī'',{{bd|216 ||约274 ||catIdx=M}} ),或譯[[ 牟尼]] ,是[[ 摩尼教]] 始人。他出生 于[[ 波斯]] 国[[ 安息王朝]] [[ 巴比 伦]] 北部的[[玛 第奴]] (今[[ 伊拉克]] 内[[ 底格里斯河]] 畔),即[[ 美索不 亚]] 南部地 。其死亡日期有274年、276年和277年等 几种说法。
 +
 
 +
== 家庭 ==
 +
 
 +
摩尼之父名为帕提格({{lang-en|Pātik}})(跋帝),其母名为玛利亚(满艳)。《摩尼光佛教法仪略》中称“摩尼光佛诞苏邻国跋帝王宫,金萨健种夫人满艳之所生也。”“金萨健”为家族名,与波斯安息王室有亲戚关系,在4世纪的[[亚美尼亚]]历史中常常被提及。至于“王宫”等用词当为受[[佛教]]影响。<ref>《摩尼光佛教法仪略》</ref>
 +
 
 +
奈迪木的《群书类述》中记载了摩尼的父母、出生与童年、少年时的主要情况。帕提格原住[[哈马丹]],后来迁徙到[[巴比伦]],定居于[[泰西封]]。有一天,帕提格像往常一样去一座[[拜偶像|拜偶像者]]的寺庙做礼拜时,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对他说话,告诫他禁绝饮酒、食肉和情欲。这神谕持续了三天,于是他加入了净洗派。净洗派亦称穆格塔希拉派({{lang-ar|al-Mugtasila}})、{{Link-en|厄勒克塞派|Elcesaites}},属于受[[犹太教]]影响的的[[基督教]][[异端]]。此时,他的妻子玛利亚正在怀孕,后于公元216年4月14日诞下摩尼。摩尼诞生时,玛利亚曾经入梦,醒来时候看见有一种力量使摩尼升天而去,过了一两天才把他送回来。当摩尼四岁时,他的父亲将摩尼带回到净洗派中去,按照这个教派的规矩来抚养他。
 +
 
 +
== 少年 ==
 +
 
 +
摩尼自幼就在宗教上展示出了极高的天分,他能言善辩,对宗教本身具有极高的兴趣,并对净洗派的教理知识了如指掌。当他12岁时,他受到了[[明尊|光明王国之王]]的启示,那位带来启示的天使被称之为“神我”({{lang-ar|al-Tawm}},{{lang-el|Syzygos}}),又译双生神、推茵神。“神我”告诉他:“摒弃这个教派,你不属于他们。你必须纯白无暇,不受欲望支配。不过现在还不是你显现的时机,你还太年轻。”就这样,摩尼继续了他在净洗派中的生活,然而他自视为一个孤独者,其思想不被其他人所理解。《科隆摩尼古卷》中描述:“他就像一头置身于异类之中的小羊,或者像一只小鸟与其他语言不同的鸟儿生活在一起。因为他自始至终始终暗藏着智慧与力量生活在他们当中,但却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是谁,或者他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揭示给他的是什么东西。他们只以貌取人。”虽然如此,摩尼仍然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在净洗派中取得了极高的地位。教派长老西塔(Sita)很喜欢摩尼,将他如同儿子一般对待。有一次,他趁无人时带着摩尼去看他隐藏的秘密财富,并有意将这笔财富交给摩尼,让摩尼继承他在净洗派中的职务,但摩尼拒绝了。<ref>姚崇新、王媛媛、陈怀宇:《敦煌三夷教与中古社会》(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p172</ref>
 +
 
 +
== 分歧 ==
 +
 
 +
当摩尼接受了神我的启示后,他的行为逐渐与净洗派产生了分歧。净洗派是素食者,完全以农业为生,摩尼却认为收割行为会损害植物中的光明元素,坚持以施舍的方式获得蔬菜。有一次,教派中的一个领导者迫使摩尼与其一起去干农活,却发现被镰刀割到的植物血流如注,如同一个孩童一般哀号。这使得这个领导者极为震惊,拜倒在摩尼面前。摩尼认为,仪式性地洗净食物的做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污秽来源于人的身体本身。食物经过仪式性地洗净并不能改变物质污秽的本质。同样,仪式性地沐浴也是没有意义的,真正的纯洁是不需要通过物质性的水来洁净的。人类被囚禁在身体的臭皮囊中,无论怎样进行宗教上的清洁都没有现实中的意义。所谓的纯洁只能通过[[诺斯底主义|灵知]]({{lang-el|γνώσις }})来获得,这是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源头活水与污泥浊水的分离。
 +
 
 +
== 决裂 ==
 +
 
 +
摩尼24岁时,他第二次接受到了来自神我的启示:“现在是你显现自己、号召其他人加入你的事业的时候了。”《科隆摩尼古卷》中记述:“当我二十四岁的时候,那一年波斯国王[[阿尔达希尔一世|阿尔达希]]征服了哈特拉城,他的儿子[[沙普尔一世|沙卜尔]]加冕为摄政……最神圣的主……派遣我的神我前来……以这种方式,他召唤我,选择我,引导我,使我与他们分开。他把我引到一边……对我启示,我是谁,我的身体是什么,我从何路而来,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会成为什么人而与最优秀的人物为伍,我怎样以这个肉身而出现于世,经由哪个女人使我诞生、进入这个肉身,我由谁所生……谁是我在天之父,以何种方式我与他分离,根据他的意志被派遣降临于此,在我堕落这具肉身之前,在我陷入昏睡与陋习之前,他给我什么命令与启示,谁是我永远清醒的神我……我天父的秘密,思想和卓越,以及关于我自己;我是谁,谁是我不能分离的神我,此外,关于我的灵魂,什么是宇宙各界的灵魂,它本身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除此之外,他也向我启示无限的高与无底的深……”“他教我有关那棵知识树的奥秘,就是亚当吃了它从而开了眼睛的那棵树;关于被派入到这个世界里去拣选教会的那些使徒们的奥秘……圣灵就这样启示给我一切已经存在以及将要存在之物,一切眼睛看见、耳朵听见与思想想到的东西。通过他,我学会了认识每一样事物,我通过它看到了一切,我成为一个身体与一个灵。”<ref>汉斯·约纳斯《诺斯替宗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p192-193</ref>
 +
 
 +
经历了这种启示之后,摩尼开始公开指出净洗派的谬误。这为他赢得了少数朋友,却带来了许多敌人,其为首者就是长老西塔。在辩论中,摩尼引用净洗派创立者厄勒克塞的故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摩尼精通教理,具有杰出的口才,净洗派在辩论上无 击败他。摩尼不肯放弃自己的观点,净洗派因而恼羞成怒,抓住他的头发大声怒吼,企图勒死摩尼。帕提格请求他们不要对教友做出这种恶行,他们这才让摩尼离开。摩尼独自祈祷,祈求主的支持。这时候摩尼的神我又出现在他面前 摩尼向他诉说,既然他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教派变成了他的敌人,他将往何处去呢?如果这些最熟悉摩尼的人都不给他余地去接受真理,这个世界及统治者们会接受摩尼吗?神我安慰摩尼说:“你被派来不仅仅是为了这个教派,而且是为了世界上的每个民族,每个学派,每个城镇和每个地区。这个希望,将通过你向世界上所有的地带和地区解释和弘扬。无数人将接受你的福音。因此,离开这里,出去游历吧。当你各处宣示我启示给你的一切时,我将作为协助者和保护者出现,我必将与你同在。不要担忧,不要悲伤。”
 +
 
 +
摩尼得到了神我的鼓励,与净洗派最终决裂,前往[[泰西封]]。净洗派的两个年轻人西门(Simeon)和阿必札却斯前来追随摩尼,成为他的助手。帕提格四处寻找摩尼,在泰西封附近的村庄里找到了他。在理解了儿子得到的启示之后,也成为了他的门徒。
 +
 
 +
== 传道 ==
 +
 
 +
摩尼及信徒没有在泰西封活动很久,就开始向东北方进行传教活动。在冈萨克(Ganzak)发生大饥荒时,摩尼治好了一个人女儿的重病,并未索要报酬,而是仅仅要求他为摩尼的弟子们提供一天的伙食。在高山地带,摩尼遇到了一个隐士。在隐士的恳求之下,摩尼将他的思想传授给隐士,后来他与摩尼分别之后,成为希望的先驱,将真知传给百姓。日出时,摩尼来到一个地方,这个国家的国王和贵族正出来打猎。摩尼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大为吃惊。摩尼向国王解说了自己的思想,并把[[二宗三际论]]传授给他们。他们接受了摩尼所说的一切。当国王端坐在王位上时,神我突然自天而降,向摩尼走过去。国王对智慧的信念更加坚定,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摩尼传授给他的宗教,并在全国加以宣讲。摩尼曾在杜兰(Turan)访问一位义人和国王,当场显示了自己的神力,使义人升空,并与他讨论玄学。<ref>帕提亚语残片M48, W. Sundermann, Mitteliranische manichäische Texte kirchengeschichtlichen Inhalts ,p.21;M. Boyce ,Reader, pp.34-37</ref>摩尼给了国王杜兰沙洞察力与智慧,向他宣讲教义,杜兰沙也接受了这些思想和戒律,并将摩尼视为佛陀。当摩尼回到波斯以后,又派遣帕提格和约翰(Hanni)到塔布(Deb)继续传教,后来还写信给印度的门徒们。印度有不少[[佛教]]僧侣也皈依了摩尼教。
 +
 
 +
262年以前,摩尼说服了米希尼的统治者米赫尔沙改宗了摩尼教。米赫尔沙拥有一处极为精美的花园,以此为傲,并质问摩尼,在摩尼的天堂里是否有如此超凡的花园。摩尼当即有神力展示了光明的天堂,这里是众神的居所,花园里应有尽有。米赫尔沙见到此景,倒地昏迷了三小时之久。摩尼将手放在他的头上,他恢复了知觉,便拜倒在摩尼脚下,握住了摩尼的手,信奉了摩尼教。此后,摩尼求助于沙卜尔一世的兄弟卑路斯,卑路斯将他介绍给沙卜尔。当摩尼出现时,他的肩上有两道灯光一样的光芒,这给沙卜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摩尼敬畏有加。沙卜尔本打算杀掉摩尼,但当他见到摩尼时顿时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沙卜尔对摩尼极其欣赏,问摩尼为他带来了什么,并答应再次会见摩尼。摩尼提出希望他和他的信徒在波斯全境享有充分的活动自由,沙卜尔同意了摩尼所有的要求。沙卜尔乐于与摩尼相伴,摩尼陪同沙卜尔参加了数次攻打[[罗马帝国]]的战役。260年沙卜尔俘获罗马皇帝[[瓦列里安]]时,摩尼也在场。为了让沙卜尔理解他的神学,摩尼用中古波斯文写成《[[沙卜拉干]]》一书,向沙卜尔陈述摩尼教思想。数年间,摩尼陪伴沙卜尔游历各处,作为先知出现在朝廷上,并积极与沙卜尔讨论神学思想。
 +
 
 +
在沙卜尔一世的庇护下,摩尼教的传教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摩尼派遣[[主教]][[末阿达]]和[[使徒]][[帕提格]]、加布里亚布等进入罗马帝国传教。末阿达在罗马帝国建立了许多寺院,在亚历山大促使许多人改宗摩尼教。末阿达施行奇迹,治好了帕尔米拉王后姐妹的病,并使得城主及王室成员皈依摩尼教。加布里亚布在雷范王国与[[基督教徒]]竞争,争取到了大量信徒。摩尼又派使徒[[末阿莫]]往东方传教,末阿莫在中亚地区促使很多当地统治者改宗了摩尼教,并在那里建立起了庞大的[[电那勿派|中亚教团]]。
 +
 
 +
== 殉教 ==
 +
 
 +
227年,沙卜尔一世去世。摩尼立刻与其继承者[[霍尔木兹一世|奥尔密兹德]]见面,商谈摩尼教相关事宜。经过友好辩论之后,摩尼得到了奥尔密兹德的许诺,摩尼教在波斯的地位维持不变。一年后,奥尔密兹德去世,继任者[[巴赫拉姆一世]]受到祆教祭司司{{link-en|科提尔|Kartir}}的影响,不再实行宗教宽容政策。273年,摩尼打算前往[[贵霜]]地区,但受到阻拦,颇为沮丧地回到米希尼,登船前往泰西封。路上,摩尼对信徒作出了自己将会不久于人世的预言。次年,摩尼受到巴赫拉姆一世的传唤,命令他前往贝拉斐的朝廷。1月21日,摩尼来到贝拉斐,在城门口引起了琐罗亚斯德教祭司们的骚动。他们向大祭司科提尔控诉摩尼,科提尔又转告给国王。巴赫拉姆一世对摩尼的思想极为反感,虽然摩尼向他作出自我辩护,表示自己对帝国无害,始终坚持行善,但巴赫拉姆一世将其完全无视。摩尼表示,沙卜尔为摩尼写信给所有贵族们,要求他们帮助摩尼,不许任何伤害发生在他身上,奥尔密兹德也同样仁慈地对待摩尼教。然而巴赫拉姆一世不为所动,下令将摩尼投入狱中。摩尼在狱中口授了“最后的书信”,通过末阿莫之手向教会做了指示,并作出最后的告别。274年,摩尼因其对于[[琐罗亚斯德教]]的[[异端]]思想而被下令处死。又因他自称是[[耶稣]]的使徒,巴赫拉姆一世决定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其尸身被剥皮、塞以干草,悬挂在贡德沙普尔城的城门口,用以警示摩尼教徒。亦有记载说摩尼死于狱中。使徒末思信受命继承了摩尼的地位,成为了摩尼教的首任[[教宗]]。此后,巴赫拉姆一世对波斯帝国全境摩尼教徒进行镇压,信徒被迫流亡。<ref>馬小鶴:《光明的使者:摩尼與摩尼教》(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p8-21</ref>
 +
 
 +
摩尼教的继承者们并不认为摩尼就此死去。帕提亚文文书M5569记载:如同帝王卸下盔甲与战袍、穿上另一件王袍那样,[[光明使者]]终于卸下了躯体的战袍。他坐上光明的宝船,穿上神圣的妙衣,带上花冠,在光明众神的陪伴下,在琴声和欢歌中飞升明月战车。在沙赫瑞瓦尔月第四日,星期天,11点钟,在贝拉斐城,摩尼升天而去。<ref>芮传明:《摩尼教敦煌吐鲁番文书译释与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ref>
 +
 
 +
== 研究書目 ==
 +
{{Commonscat|Manichaeism}}
 +
* 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辨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
 +
* 林悟殊:《摩尼教及其東漸》(北京:中華書局,1987)。
 +
* 馬小鶴:《摩尼教與古代西域史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
* 芮传明:《摩尼教敦煌吐鲁番文书译释与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
 +
* 馬小鶴:《光明的使者:摩尼與摩尼教》(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
 +
 
 +
== 参考文献 ==
 +
 
 +
{{Reflist|30em}}
 +
 
 +
 
 +
[[Category:基督教人物]]

於 2022年7月31日 (日) 00:34 的最新修訂

摩尼



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摩尼敘利亞語ܡܐܢܝ ܚܝܐ Mānī,216年-約274年),或譯牟尼,是摩尼教的創始人。他出生於波斯帝國安息王朝巴比倫北部的瑪第奴(今伊拉克境內底格里斯河畔),即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地區。其死亡日期有274年、276年和277年等幾種說法。

家庭

摩尼之父名為帕提格(英語:Pātik)(跋帝),其母名為瑪利亞(滿艷)。《摩尼光佛教法儀略》中稱「摩尼光佛誕蘇鄰國跋帝王宮,金薩健種夫人滿艷之所生也。」「金薩健」為家族名,與波斯安息王室有親戚關係,在4世紀的亞美尼亞歷史中常常被提及。至於「王宮」等用詞當為受佛教影響。[1]

奈迪木的《群書類述》中記載了摩尼的父母、出生與童年、少年時的主要情況。帕提格原住哈馬丹,後來遷徙到巴比倫,定居於泰西封。有一天,帕提格像往常一樣去一座拜偶像者的寺廟做禮拜時,聽到一個響亮的聲音對他說話,告誡他禁絕飲酒、食肉和情慾。這神諭持續了三天,於是他加入了淨洗派。淨洗派亦稱穆格塔希拉派(Template:Lang-ar)、厄勒克塞派Elcesaites,屬於受猶太教影響的的基督教異端。此時,他的妻子瑪利亞正在懷孕,後於公元216年4月14日誕下摩尼。摩尼誕生時,瑪利亞曾經入夢,醒來時候看見有一種力量使摩尼升天而去,過了一兩天才把他送回來。當摩尼四歲時,他的父親將摩尼帶回到淨洗派中去,按照這個教派的規矩來撫養他。

少年

摩尼自幼就在宗教上展示出了極高的天分,他能言善辯,對宗教本身具有極高的興趣,並對淨洗派的教理知識了如指掌。當他12歲時,他受到了光明王國之王的啟示,那位帶來啟示的天使被稱之為「神我」(Template:Lang-ar希臘語Syzygos[[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el的條目]]),又譯雙生神、推茵神。「神我」告訴他:「摒棄這個教派,你不屬於他們。你必須純白無暇,不受欲望支配。不過現在還不是你顯現的時機,你還太年輕。」就這樣,摩尼繼續了他在淨洗派中的生活,然而他自視為一個孤獨者,其思想不被其他人所理解。《科隆摩尼古卷》中描述:「他就像一頭置身於異類之中的小羊,或者像一隻小鳥與其他語言不同的鳥兒生活在一起。因為他自始至終始終暗藏着智慧與力量生活在他們當中,但卻沒有一個人知道他是誰,或者他受到了什麼樣的啟示,揭示給他的是什麼東西。他們只以貌取人。」雖然如此,摩尼仍然憑藉着自己的天賦在淨洗派中取得了極高的地位。教派長老西塔(Sita)很喜歡摩尼,將他如同兒子一般對待。有一次,他趁無人時帶着摩尼去看他隱藏的秘密財富,並有意將這筆財富交給摩尼,讓摩尼繼承他在淨洗派中的職務,但摩尼拒絕了。[2]

分歧

當摩尼接受了神我的啟示後,他的行為逐漸與淨洗派產生了分歧。淨洗派是素食者,完全以農業為生,摩尼卻認為收割行為會損害植物中的光明元素,堅持以施捨的方式獲得蔬菜。有一次,教派中的一個領導者迫使摩尼與其一起去干農活,卻發現被鐮刀割到的植物血流如注,如同一個孩童一般哀號。這使得這個領導者極為震驚,拜倒在摩尼面前。摩尼認為,儀式性地洗淨食物的做法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污穢來源於人的身體本身。食物經過儀式性地洗淨並不能改變物質污穢的本質。同樣,儀式性地沐浴也是沒有意義的,真正的純潔是不需要通過物質性的水來潔淨的。人類被囚禁在身體的臭皮囊中,無論怎樣進行宗教上的清潔都沒有現實中的意義。所謂的純潔只能通過靈知希臘語γνώσις [[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el的條目]])來獲得,這是光明與黑暗、生命與死亡、源頭活水與污泥濁水的分離。

決裂

摩尼24歲時,他第二次接受到了來自神我的啟示:「現在是你顯現自己、號召其他人加入你的事業的時候了。」《科隆摩尼古卷》中記述:「當我二十四歲的時候,那一年波斯國王阿爾達希征服了哈特拉城,他的兒子沙卜爾加冕為攝政……最神聖的主……派遣我的神我前來……以這種方式,他召喚我,選擇我,引導我,使我與他們分開。他把我引到一邊……對我啟示,我是誰,我的身體是什麼,我從何路而來,我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我會成為什麼人而與最優秀的人物為伍,我怎樣以這個肉身而出現於世,經由哪個女人使我誕生、進入這個肉身,我由誰所生……誰是我在天之父,以何種方式我與他分離,根據他的意志被派遣降臨於此,在我墮落這具肉身之前,在我陷入昏睡與陋習之前,他給我什麼命令與啟示,誰是我永遠清醒的神我……我天父的秘密,思想和卓越,以及關於我自己;我是誰,誰是我不能分離的神我,此外,關於我的靈魂,什麼是宇宙各界的靈魂,它本身是什麼,它是如何形成的。除此之外,他也向我啟示無限的高與無底的深……」「他教我有關那棵知識樹的奧秘,就是亞當吃了它從而開了眼睛的那棵樹;關於被派入到這個世界裡去揀選教會的那些使徒們的奧秘……聖靈就這樣啟示給我一切已經存在以及將要存在之物,一切眼睛看見、耳朵聽見與思想想到的東西。通過他,我學會了認識每一樣事物,我通過它看到了一切,我成為一個身體與一個靈。」[3]

經歷了這種啟示之後,摩尼開始公開指出淨洗派的謬誤。這為他贏得了少數朋友,卻帶來了許多敵人,其為首者就是長老西塔。在辯論中,摩尼引用淨洗派創立者厄勒克塞的故事來支撐自己的觀點。摩尼精通教理,具有傑出的口才,淨洗派在辯論上無法擊敗他。摩尼不肯放棄自己的觀點,淨洗派因而惱羞成怒,抓住他的頭髮大聲怒吼,企圖勒死摩尼。帕提格請求他們不要對教友做出這種惡行,他們這才讓摩尼離開。摩尼獨自祈禱,祈求主的支持。這時候摩尼的神我又出現在他面前。摩尼向他訴說,既然他從小在這裡長大的教派變成了他的敵人,他將往何處去呢?如果這些最熟悉摩尼的人都不給他餘地去接受真理,這個世界及統治者們會接受摩尼嗎?神我安慰摩尼說:「你被派來不僅僅是為了這個教派,而且是為了世界上的每個民族,每個學派,每個城鎮和每個地區。這個希望,將通過你向世界上所有的地帶和地區解釋和弘揚。無數人將接受你的福音。因此,離開這裡,出去遊歷吧。當你各處宣示我啟示給你的一切時,我將作為協助者和保護者出現,我必將與你同在。不要擔憂,不要悲傷。」

摩尼得到了神我的鼓勵,與淨洗派最終決裂,前往泰西封。淨洗派的兩個年輕人西門(Simeon)和阿必札卻斯前來追隨摩尼,成為他的助手。帕提格四處尋找摩尼,在泰西封附近的村莊裡找到了他。在理解了兒子得到的啟示之後,也成為了他的門徒。

傳道

摩尼及信徒沒有在泰西封活動很久,就開始向東北方進行傳教活動。在岡薩克(Ganzak)發生大饑荒時,摩尼治好了一個人女兒的重病,並未索要報酬,而是僅僅要求他為摩尼的弟子們提供一天的伙食。在高山地帶,摩尼遇到了一個隱士。在隱士的懇求之下,摩尼將他的思想傳授給隱士,後來他與摩尼分別之後,成為希望的先驅,將真知傳給百姓。日出時,摩尼來到一個地方,這個國家的國王和貴族正出來打獵。摩尼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使他們大為吃驚。摩尼向國王解說了自己的思想,並把二宗三際論傳授給他們。他們接受了摩尼所說的一切。當國王端坐在王位上時,神我突然自天而降,向摩尼走過去。國王對智慧的信念更加堅定,心甘情願地接受了摩尼傳授給他的宗教,並在全國加以宣講。摩尼曾在杜蘭(Turan)訪問一位義人和國王,當場顯示了自己的神力,使義人升空,並與他討論玄學。[4]摩尼給了國王杜蘭沙洞察力與智慧,向他宣講教義,杜蘭沙也接受了這些思想和戒律,並將摩尼視為佛陀。當摩尼回到波斯以後,又派遣帕提格和約翰(Hanni)到塔布(Deb)繼續傳教,後來還寫信給印度的門徒們。印度有不少佛教僧侶也皈依了摩尼教。

262年以前,摩尼說服了米希尼的統治者米赫爾沙改宗了摩尼教。米赫爾沙擁有一處極為精美的花園,以此為傲,並質問摩尼,在摩尼的天堂里是否有如此超凡的花園。摩尼當即有神力展示了光明的天堂,這裡是眾神的居所,花園裡應有盡有。米赫爾沙見到此景,倒地昏迷了三小時之久。摩尼將手放在他的頭上,他恢復了知覺,便拜倒在摩尼腳下,握住了摩尼的手,信奉了摩尼教。此後,摩尼求助於沙卜爾一世的兄弟卑路斯,卑路斯將他介紹給沙卜爾。當摩尼出現時,他的肩上有兩道燈光一樣的光芒,這給沙卜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對摩尼敬畏有加。沙卜爾本打算殺掉摩尼,但當他見到摩尼時頓時改變了自己的看法。沙卜爾對摩尼極其欣賞,問摩尼為他帶來了什麼,並答應再次會見摩尼。摩尼提出希望他和他的信徒在波斯全境享有充分的活動自由,沙卜爾同意了摩尼所有的要求。沙卜爾樂於與摩尼相伴,摩尼陪同沙卜爾參加了數次攻打羅馬帝國的戰役。260年沙卜爾俘獲羅馬皇帝瓦列里安時,摩尼也在場。為了讓沙卜爾理解他的神學,摩尼用中古波斯文寫成《沙卜拉干》一書,向沙卜爾陳述摩尼教思想。數年間,摩尼陪伴沙卜爾遊歷各處,作為先知出現在朝廷上,並積極與沙卜爾討論神學思想。

在沙卜爾一世的庇護下,摩尼教的傳教事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摩尼派遣主教末阿達使徒帕提格、加布里亞布等進入羅馬帝國傳教。末阿達在羅馬帝國建立了許多寺院,在亞歷山大促使許多人改宗摩尼教。末阿達施行奇蹟,治好了帕爾米拉王后姐妹的病,並使得城主及王室成員皈依摩尼教。加布里亞布在雷范王國與基督教徒競爭,爭取到了大量信徒。摩尼又派使徒末阿莫往東方傳教,末阿莫在中亞地區促使很多當地統治者改宗了摩尼教,並在那裡建立起了龐大的中亞教團

殉教

227年,沙卜爾一世去世。摩尼立刻與其繼承者奧爾密茲德見面,商談摩尼教相關事宜。經過友好辯論之後,摩尼得到了奧爾密茲德的許諾,摩尼教在波斯的地位維持不變。一年後,奧爾密茲德去世,繼任者巴赫拉姆一世受到祆教祭司司科提爾Kartir的影響,不再實行宗教寬容政策。273年,摩尼打算前往貴霜地區,但受到阻攔,頗為沮喪地回到米希尼,登船前往泰西封。路上,摩尼對信徒作出了自己將會不久於人世的預言。次年,摩尼受到巴赫拉姆一世的傳喚,命令他前往貝拉斐的朝廷。1月21日,摩尼來到貝拉斐,在城門口引起了瑣羅亞斯德教祭司們的騷動。他們向大祭司科提爾控訴摩尼,科提爾又轉告給國王。巴赫拉姆一世對摩尼的思想極為反感,雖然摩尼向他作出自我辯護,表示自己對帝國無害,始終堅持行善,但巴赫拉姆一世將其完全無視。摩尼表示,沙卜爾為摩尼寫信給所有貴族們,要求他們幫助摩尼,不許任何傷害發生在他身上,奧爾密茲德也同樣仁慈地對待摩尼教。然而巴赫拉姆一世不為所動,下令將摩尼投入獄中。摩尼在獄中口授了「最後的書信」,通過末阿莫之手向教會做了指示,並作出最後的告別。274年,摩尼因其對於瑣羅亞斯德教異端思想而被下令處死。又因他自稱是耶穌的使徒,巴赫拉姆一世決定將他釘死在十字架上。其屍身被剝皮、塞以乾草,懸掛在貢德沙普爾城的城門口,用以警示摩尼教徒。亦有記載說摩尼死於獄中。使徒末思信受命繼承了摩尼的地位,成為了摩尼教的首任教宗。此後,巴赫拉姆一世對波斯帝國全境摩尼教徒進行鎮壓,信徒被迫流亡。[5]

摩尼教的繼承者們並不認為摩尼就此死去。帕提亞文文書M5569記載:如同帝王卸下盔甲與戰袍、穿上另一件王袍那樣,光明使者終於卸下了軀體的戰袍。他坐上光明的寶船,穿上神聖的妙衣,帶上花冠,在光明眾神的陪伴下,在琴聲和歡歌中飛升明月戰車。在沙赫瑞瓦爾月第四日,星期天,11點鐘,在貝拉斐城,摩尼升天而去。[6]

研究書目

  1. 重定向 Template:Commons category
  • 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辨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
  • 林悟殊:《摩尼教及其東漸》(北京:中華書局,1987)。
  • 馬小鶴:《摩尼教與古代西域史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 芮傳明:《摩尼教敦煌吐魯番文書譯釋與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
  • 馬小鶴:《光明的使者:摩尼與摩尼教》(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

參考文獻

  1. 《摩尼光佛教法儀略》
  2. 姚崇新、王媛媛、陳懷宇:《敦煌三夷教與中古社會》(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p172
  3. 漢斯·約納斯《諾斯替宗教》(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p192-193
  4. 帕提亞語殘片M48, W. Sundermann, Mitteliranische manichäische Texte kirchengeschichtlichen Inhalts ,p.21;M. Boyce ,Reader, pp.34-37
  5. 馬小鶴:《光明的使者:摩尼與摩尼教》(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p8-21
  6. 芮傳明:《摩尼教敦煌吐魯番文書譯釋與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