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撕蛙鳄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撕蛙鳄属
图片来自dawndinos

撕蛙鳄属(属名:Batrachotomus)是三叠纪副鳄形类的一,化石发现于德国,地质年代相当于2亿4200万到2亿3700万年前,相当于三叠纪中期的拉丁尼阶

撕蛙鳄是种大型肉食性动物,四足采直立步态,因此它们行动较为灵活;撕蛙鳄的背部中线有两排平坦鳞甲(皮内成骨)。撕蛙鳄可能是迅猛鳄的近亲,迅猛鳄生存于较晚时期,与最早的恐龙生存于相同时期。

撕蛙鳄被命名时,被推测会以同时代的大型两栖动物为食,因此属名在古希腊文意为“青蛙撕裂”。

叙述

撕蛙鳄是种体型粗壮、大型、四足爬行动物,身长估计约6公尺。与其他副鳄形类相比,撕蛙鳄的最大特征是背部有两排小型、平坦鳞甲,沿者背部中线排列[1]。这些鳞甲是从鳞片形成的皮内成骨(Osteoderms)。这些鳞甲平坦、呈叶状,从颈部排列到身体,再排列到尾巴末端、逐渐缩小。撕蛙鳄的尾巴下侧也覆盖者小型鳞甲,如同铁沁鳄。如此之外,身体两侧、腹部、四肢也附盖者鳞甲。

如同其他副鳄形类,撕蛙鳄的四肢采直立步态。前肢长度较短,大约是后肢长度的70%,因此撕蛙鳄的臀部位置较高。撕蛙鳄的手掌、脚掌部位化石保存状态差,只有发现第五跖骨,该跖骨外形成钩状。研究人员推测,撕蛙鳄的前肢有四指,而后肢有五趾。

撕蛙鳄的头部高而狭窄,头颅骨长约40到50公分头颅骨共有五对洞孔,最前方是鼻孔,中间是一对眶前孔(Antorbital fenestrae),之后是眼眶,最后方是两对颞颥孔(Temporal fenestrae)。头部后段的两对颞颥孔,有助于减轻头颅骨重量,并使下颌肌肉附著,因此嘴巴可以张开更大[2]。鼻孔与眼眶之间有一对眶前孔,下颌后段有一对小洞孔,这些是主龙类的典型特征

撕蛙鳄的颌部有锐利牙齿,牙齿侧向扁平,各部位牙齿的形状、大小不一致,因此撕蛙鳄属于异型齿动物。前上颌骨牙齿修长,上颌骨牙齿后缘笔直。上颌共有30颗牙齿,每块前上颌骨有4颗牙齿,每块上颌骨有11颗;下颌则共有22颗牙齿。

发现历史与命名

在1977年,化石收集家Johann G. Wegele在德国南部巴登-符腾堡的库普弗采尔发现一些化石,该地属于埃尔福特组(Erfurt Formation),地质年代相当于拉丁尼阶晚期。邻近的施韦比施哈尔克赖尔斯海姆(Crailsheim)也有发现撕蛙鳄的化石。在施韦比施哈尔发现两个保存良好的撕蛙鳄化石,编号MHI 1895标本包含脊椎、肋骨,编号SMNS 90018标本则包含前肢、后肢。

自从发现以后,这些化石没有经过正式研究,古生物学界多称呼这些化石为“库普弗采尔发现的劳氏鳄科”。在1999年,化石被发现后的第22年,古生物学家大卫·高尔(David J. Gower)将这些化石作命名研究。模式种库普弗采尔撕蛙鳄B. kupferzellensis),属名是由古希腊文青蛙batrachos/βάτραχος”与撕裂“tome/τομή”构成,因为化石发现处以前是沼泽地带,撕蛙鳄被推测会以虾蟆螈等大型两栖动物为食;种名则是以化石发现地的库普弗采尔为名[3]

正模标本(编号SMNS 52970)是其中最大型标本,是在1977年发现的化石,包含:不完整的头颅骨、身体骨骼。在2002年发现的编号SMNS 80260标本,是一个脑壳,有助于古生物学界了解劳氏鳄目的演化关系[4]。在2009年,大卫·高尔、Rainer R. Schoch重新整理、研究撕蛙鳄的化石,并公布详细的撕蛙鳄研究。

参考文献

  1. (英文)Gower, David J.; Schoch, Rainer R. Postcranial Anatomy of the Rauisuchian Archosaur Batrachotomus kupferzellensi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9, 29 (1): 103–122. doi:10.1671/039.029.0122. 
  2. (英文)Benton, Michael J. The Evolution of Early Amniotes.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Thi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First published 1990]. ISBN 0632056371. 
  3. Template:DeGower, David J. Cranial osteology of a new Rauisuchian Archosaur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of southern Germany. Stuttgarter Beiträge zur Naturkunde B. 1999, 280: 1–9. 
  4. (英文)Gower, David J. Braincase evolution in Suchian Archosaurs (Reptilia: Diapsida): Evidence from the Rauisuchian Batrachotomus kupferzellensi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2, 136 (1): 49–76. doi:10.1046/j.1096-3642.2002.0002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