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操震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操震球,谱名操建环,字震球,号真求,1902年农历九月初十生于安徽怀宁县万福桥孙家村的一个没落地主家庭。中共党员、民盟中央参委。 80年代以后,操震球出任安徽省民盟副主委、民盟中央委员会顾问、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陶研会顾问等职。他率先倡导的陶研会,今天已在全国几十个省生根、开花、结果,一支由千百万教师组成的学陶大军正深入乡村。操震球于1995年9月14日在合肥逝世,享年93岁。

操震球
出生 1902年
安徽怀宁县万福桥孙家村
逝世 1995年9月14日
国籍 中国
别名 字震球,号真求
职业 教育家

人物生平

他7岁上私塾,后就读于怀宁县高河镇高级小学。因家道中落,无力供他上中学读书,便考入安徽省第一师范,习工本、图画、后由操氏祠堂公田出资资助,就读上海浦东中学。1925年,一举考入清华大学教育心理学系。1927年3月初,操震球到南京神策门外的燕子矾小学,受到了陶行知先生的热情欢迎。操震球开始在晓庄这块新兴的教育园地里寻觅中国教育的曙光,成为晓庄师范的第一期学生。在这里,操震球认识了蔡元培、朱葆初、秉农山、陈鹤琴、赵叔愚、许士驻、吕流楼、邵仲香、丁桂中、于振声等著名专家学者,他们都集合于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的旗帜下。操震球以探求真理的精神,向陶行知先生请教教育的真谛。打开《陶行知全集》第二卷,《答操震球之问》、《生活即教育--再答操震球之问》、《社会即学校--三答操震球之问》,这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真实地再现了师生之情,而操震球正是从陶行知先生的回答中领悟了"教学做合--是全人类教育历程之真相",明白了"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到人生的,从狭隘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身体到身心全顾的",了解了"社会即学校",知识分子可以拜工人、农民等一切人为老师,来改造教育,改造社会。1928年,国立浙江大学因师资短缺,决定办湘湖师范,特邀陶行知先生推荐校长,陶行知先生推荐操震球出任。8月,陶行知为操震球赴湘湖师范亲书3副对联:"以社会为学校,奉万物作宗师";"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和马牛羊鸡犬豕作朋友,对稻寂麦黍稷下工夫",勉励震球及校友。

成就及荣誉

1930年4月,国民党政府强行封闭晓庄师范,有的学生被杀害,陶先生也遭到通缉。操震球离开晓庄回安徽老家,在开明绅士查尧明的资助下,同晓庄师范学生查淑。冶一道在同心村创办了莲花庵小学。1932年应陶行知先生之邀,操震球任上海工学团指导,结识了张劲夫等中国共产党人。1935年,操震球经陶行知先生介绍任池州师范教务主任兼附小校长。操震球到池师后,不断收到张劲夫从上海寄来的马列书籍以及新出版的杂志等。操震球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些书刊,思想产生了飞跃。这年寒假他到上海,参加了邹韬奋、李公朴、陶行知等人发起的抗日救国会,在法租界一个中学里听陶行知先生的抗日演讲;教育没有独立的生命,他是以民族的生命为生命。惟有以民族的生命为生命的教育,才算是我们的教育,国难教育是要教人救民族之命,则教育之命自然而然得救了。操震球完全接受了陶先生的这个观点。他在上海还聆听了邹韬奋先生对苏联情况的介绍,从而使他了解了社会主义苏联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人民生活状况,以及美丽的莫斯科和革命家列宁斯大林

个人作品

从上海回校后,操震球在池州师范学校组织了"抗日救国会",在师生中反对唱《毛毛雨》、《待别快车》等靡靡之音,代之的是《流亡三部曲》、《毕业歌》、《大路歌》等抗日救亡歌曲。他在学生中传播马列主义,宣传革命思想,推动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操震球又约晓庄校友程今吾(解放后曾任北师大党委书记兼副校长)、陈韦(解放后曾在中央卫生部工作)等人来池州师范学校任教。操、程两位先生在学生中公开指责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宣传抗日救亡。根据当年学生汪亦伦、章难生回忆:操震球稳重、朴实,在学生中威信甚高,有一定的号召力。程今吾才华横溢,擅长演讲。今吾先生在校礼堂演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时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台上台下齐唱《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人人泪流满面,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爱国热情。操震球一边进行"小先生制",一边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这些活动引起了学校军事教官的注意。军事教官怂恿蓝衣社对操进行恐吓,企图迫使操震球离开池州师范学校。但操震球、程今吾诸先生在进步同学的支持下,针对安徽省反动厅长杨廉贪污教育经费,实行法西斯教育的罪行,组织学生上街游行示威,打击了蓝衣社的反动气焰坚持到抗战爆发后,受命转移离开池师。由于这个时期的革命宣传活动,使池师部分学生受到了革命的影响。

其他经历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庭宏(在湖北抗日前线牺牲)、何杰之(参加新四军)、易贞痒(赴延安)、章难生(曾参加地下党)等,先后投身于中国革命的洪流中。在辗转大后方的岁月中,操震球一边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一边不忘乡村教育。曾编著《农民课本》8册,《小学行政处理法》和(初中语义课本补充教材)4册,还撰写了《火烧圆明园》一书。在池师执教前后,是操震球思想转变的重要时期。正如他在《和陶行知先生在一起的日子里》文中写道:陶先生在这一时期思想上的进步,行动上的坚决.对我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张劲夫同志对我的教育关怀.使我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使我看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华民族才有希望。从此我跟着陶行知先生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社会评价

1941年操震球到重庆育才中学任教,操震球在管家巷28号聆听了周恩来所作的时事报告。1945年操震球经沈衡老介绍参加了中国民本同盟的中华人民救国会。抗战胜利后,他回安徽执教,积极参加安徽民主同盟活动,协助沈子修(解放后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先生做好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庆的准备。操震球于1949年出任安庆高级中学校长,1951年出任安庆市副市长,1952年出任安徽省教育副厅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年过古稀的操震球又站起来为宣传、倡导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而奔走、呼号。1980年,冰刚刚解冻,操震球在张劲夫的支持下出任陶行知研究会会长。他还将《陶行知光辉的一生》一书赠给池州师范学校图书馆。

1980年2月,80岁的操震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如操震球所说:"择善而从,锲而不舍,向来做大事、立大志、干一番大事业的仁人志士,都是这样对待可贵的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