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化生態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文化生態學是一個科技名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名詞解釋

文化生態學(cultural ecology)是一門將生態學的方法運用於文化學研究的新興交叉學科,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發展的資源,環境,狀態,及規律的科學。

學科理論

文化生態學的理論和概念主要是用來解釋文化適應環境的過程。它認為,人類是一定環境中總生命網的一部分,與物種群的生成體構成一個生物層的亞社會層,它通常被稱作群落。在這個總生命網中引進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層上建立起一個文化層。兩個層次之間交互作用、交互影響,它們之間存在一種共生關係。這種共生關係不僅影響人類一般的生存和發展,而且也影響文化的產生和形成,並發展為不同的文化類型和文化模式。

文化生態學認為,文化不是經濟活動的直接產物,它們之間存在着各種各樣的複雜的變量。山脈、河流、海洋等自然條件的影響,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環境、先前的社會觀念、現實生活中流行的新觀念,以及社會、社區的特殊發展趨勢,等等,都給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特殊的、獨一無二的場合和情境。文化生態學主張從人、自然、社會、文化的各種變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產生、發展的規律,用以尋求不同民族文化發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斯圖爾德把文化生態學的研究方法看作是真正整合的方法,認為如果孤立地考慮人口、居住模式、親屬關係結構、土地占有形式及使用制度、技術等文化因素,就不能掌握它們之間的關係及與環境的聯繫;只有把各種複雜因素聯繫在一起,進行整合研究,才能弄清楚環境諸因素在文化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說明文化類型和文化模式怎樣受制於環境。

文化生態學除研究文化對於自然環境的適應外,更主要的是研究影響文化發展的各種複雜變量間的關係,特別是科學技術、經濟體制、社會組織及社會價值觀念對人的影響。從文化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式圖看:與自然環境最近、最直接的是科學技術,它與自然環境強相關;其次是經濟體制和社會組織;最遠的是價值觀念,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顯示出弱相關,它是通過經濟體制、社會組織等中間變量來實現的。反過來看,對人的社會化影響最直接的是價值觀念,即風俗、道德、宗教、哲學、藝術等觀念形態的文化,二者表現出強相關;其次是社會組織、經濟體制及科學技術;最遠的是自然環境,它對人類的影響主要通過科學技術、經濟體制、社會組織一類中間變量來實現。

相關區別

文化生態學在尋求解釋特殊的文化形貌及文化模式時,試圖與社會生態學(又稱人類生態學)區別開來。斯圖爾德認為,社會生態學主要在於解釋純生物的人的機能和遺傳功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文化生態學則在於解釋對不同環境的適應中的特殊文化及其類型、模式。他認為,人是歸化了的動物,在體質上完全受文化活動的影響;人的進化與文化的出現是密切相關的,人種形成的文化因素要超過體質的因素。所以,解釋人類文化行為與解釋人的生物進化不同,不能從遺傳上推導某種文化模式,必須從文化適應上做出結論。

文化生態學理論在概念上存在着許多模糊不清的地方,但它在研究不同民族文化產生、發展以及不同行為模式方面仍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2.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