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宫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文宫镇是仁寿县境内北部的区域中心镇。全镇面积133.88平方公里,场镇建成区面积1.95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1.74万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辖27个村3个社区,240个经济社,总人口8.5万人,场镇人口2万人,耕地面积77425.38亩。先后荣膺“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枇杷第一镇”、“西南蜜桃之乡”、“羊肉美食之乡”、“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之乡”、“新农村建设大示范片”、“仁寿县第一水果大镇”等桂冠。在文宫,春天赏桃花、夏天吃枇杷、秋天品蜜柚、冬天喝羊汤、四季玩农家乐。

开放的文宫、生态的文宫、和谐的文宫,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宾朋。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地处龙泉山脉二峨山南麓,始建于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8年),原名文宫场,是仁寿县境内北部的中心城镇。先后荣膺“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枇杷第一镇”、“西南蜜桃之乡”、“羊肉美食之乡”、“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之乡”、“新农村建设大示范片”、“名人之乡”“仁寿县第一水果大镇”等桂冠。乡镇企业有建材、面粉、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子。养殖猪、山羊。

2019年6月27日上午仁寿县文宫镇,投资120亿的枇杷小镇动工。

2019年12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眉山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3号):撤销元通镇、板燕乡、古佛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文宫镇管辖,文宫镇人民政府驻红专街42号。[1]

地理环境

始建于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8年),始名文宫场。仁寿文宫镇地处龙泉山脉二峨山南麓,是仁寿县境内北部的中心城镇,“中国枇杷之乡”,“蜜桃之乡”,“羊肉美食之乡”,“农业观光旅游之乡”,“名人之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0公里。国道213公路从镇中穿过,成泸高速贯穿南北。文宫春天桃花鲜艳,夏天枇杷金黄,秋天蜜柚、大枣香甜,冬天羊肉汤驱寒,一年四季可以住农家乐。

文宫镇是“中国枇杷之乡”, “文宫枇杷”获全国第四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获“中国枇杷第一镇”,枇杷面积3.7万多亩,主要品种为大五星,5月上中旬成熟,色泽金黄,甜多酸少,具有生津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由于此地土壤、气候适合枇杷生长,在西博会上,“文宫枇杷”荣获水果产品银奖;2006年,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产业优势突出。文宫镇建有全国最大的枇杷生态园,枇杷文化内容丰富。文宫镇注重品种、品质、品牌大力发展枇杷、桃子、蜜柚等,积极打造全省农业乡村旅游示范镇,已发展农家乐30多家,具有吃、住、玩、游,农事体验等功能,2010年4月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镇。文宫水果种植面积4.83万亩,其中枇杷3.8万亩,桃子1万亩。水果年产量5万吨,产值达2.4亿元,人均纯收入9275元。[2]

交通区位优势

交通区位明显。文宫北距成都28公里,南到仁寿县城18公里,东到简阳20公里,交通纵横,村村通水泥路,国道213线由北至南穿境而过,成赤高速公路纵贯文宫,成都平原经济区第三绕城高速公路横跨文宫全境。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纵贯东西。交通便利。

发展后劲十足。文宫镇1986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四川省综合改革试点镇,2004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省级重点镇。2018年被列为省级特色小城镇。文宫镇明确发展定位,把握水果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打造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好全县示范小城镇,提升乡村旅游档次和品位,把文宫建设成为成都的后花园,成都市民休闲度假小镇。成都水果配送中心,最佳宜居场镇,观光休闲的好地方,积极打造幸福镇。按照强力仁寿全域天府新区战略的要求,加快打造北部经济增长极功能配套区,努力建成仁寿北部特色区域中心镇。

西南蜜桃之乡

文宫镇是“西南蜜桃之乡”,有桃树面积1.1万亩,主要集中在龙泉山脉,每到3月,桃花迎风而开,漫山遍野,灿若红云,令人观止。文宫蜜桃甜脆可口,每年的桃花节,游人如织,来同游桃花园,共享桃花情,每到6月,来采摘脆桃子,享受丰收的喜悦。

羊肉美食之乡

文宫镇是“羊肉美食之乡”。山羊养殖大镇,年出栏波尔山羊2.1万只,文宫羊肉全席,羊肉汤,用传统方法烹饪,肉质鲜嫩,有滋阴壮阳之功效,被称为“天下一绝”,“文宫羊肉汤”,“红烧羊蹄”获川菜名菜,有三家羊肉名店,每年的“冬至”前后,有数十万人从全国各地来这里一饱口福。

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之乡

文宫镇是“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之乡”,已发展餐馆80多家,其中农家乐10多家,具有吃、住、玩、游,农事体验等功能。建有全国最大的枇杷生态园,枇杷文化内容丰富,正在打造全省农业乡村旅游示范镇。这里有起伏的群山,常青的枇杷树,空气清新,民风淳朴,是一个娱乐休闲的好地方,在这里春天是世外桃源,夏天是避暑果园,秋天是丰收乐园,冬天是喝羊肉汤的开心园。

名人之乡

文宫镇是“名人之乡”,诞生了“东方梵高”、“长安画派“创始人石鲁,爱国名将潘文华、董长安,金融和实业名人潘昌猷,文化名人冯建吴,他们的故居已修复一新。


历史文化悠久。文宫镇始建于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8年),因古有文宫庵而得名。1950年建立文公乡人民政府。1992年7月,松树、文宫、五马3乡并入建文宫镇。2005年,全县撤区,文宫镇由县直管。先后诞生了“东方梵高”、长安画派创始人石鲁,爱国名将潘文化、董长安,金融和实业名人潘昌猷,文化名人冯建吴。[3]

行政区划

全镇幅员面积168平方千米,1951年建文宫乡,1952年改镇,1955年复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松树、文宫、五马3乡并入建镇。2019年元通镇、板燕乡、古佛乡并入。

辖长虹、红专、农兴、高桥、岔河、安顺、五建、花碑、桂湾、太清、飞跃11个村委会和石家,文华2个社区居委会,100个经济社,总人口24052人(2017),耕地面积20685亩,主要农副产品有枇杷,桃子,柚子,大枣、山羊,生猪,小麦,油菜,蔬菜等。

交通纵横,村村通水泥路,213国道横穿南北,成赤高速贯文宫9公里,实现了移动电话网无缝覆盖,数字电视连接千家万户。城镇商楼林立、民居栉比、商家云集、市场繁荣,餐饮、娱乐、文化等基础设施齐备,教育、卫生处于仁寿领先地位,场镇建设如火如荼,初具规模,场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到位。1986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四川省综合改革试点镇,2004年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省级重点镇,是一个宜居的好地方。

2019年12月,眉山仁寿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元通镇、板燕乡、古佛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文宫镇管辖,文宫镇人民政府驻红专街42号。[4]

自然特征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单元处于川西台陷龙泉褶皱车与川中台拱、威远穹隆的接合部位。

地貌:地貌以丘陵为主,境内地势西北高东部低,龙泉山脉自境东北角走向西南斜贯,荣威山脉矗立南端,最低海拔350米,最高海拔988米。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交通:国道213线由北至南穿境而过,北距成都28公里,南到仁寿18公里,东到简阳20公里。

基础设施

文宫镇各村已实现公路、电话、数字电视三通工程。全镇农村已开通12105户程控电话,场镇和农户村民逐步安装了数字电视。镇区共有街道15条。客运站1个、农贸市场2个、自来水站1个、加油站3个。场镇设施完善,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教育设施:普通高中校1所、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基点校2所、中心幼儿园1所;

卫生医疗设施:文宫镇中心卫生院,文宫镇计划生育服务站,23个村医疗服务站,可以做到一般疾病不出镇就能进行医治;

社会福利设施:文宫镇敬老院;

文化娱乐设施:文宫镇文化站,文宫镇西米网吧;

服务设施:80余家餐馆(农家乐12家),超市50余家,电信、联通、移动网点齐全;

休闲娱乐设施:街心广场。

教育事业

在“团结向上,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鼓励下,遵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提出了“让师生喜欢,助学生成才”的主体教育思想,构建了“科研兴校,重视基础,发展特长,培养创新”的办学模式,打好学生素质基础,发展学生个性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落实"用纲领凝聚 人,用制度规范人,用机制激励人,用感情温暖人”的“以人为本”的治校方针,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配套,名师带头,教学业务精良和道德品质高尚的相对稳定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文宫镇中采取八大措施加强“留守学生”工作。

认真摸底,健全留守学生信息档案并印发班主任、生活教师和自习辅导教师。

积极创造条件,修建学生公寓,开展寄宿制工作,聘请生活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的生活、学习,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身体健康,生病时帮助就医问药,受挫时及时宽慰开导。

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聘请自习辅导教师认真组织早、晚自习,及时答疑。

建立“留守学生之家”,每学月为当月过生日的学生开一次庆祝会,并通过学校校园广播播送祝福歌曲。

鼓励教师将一些特殊学生(父母离异、体弱多病、心理障碍、残疾等)领回家过周末,感受家庭温暖。

开通亲情热线电话,要求学生一月一次与家长交流谈心。

认真搞好贫困住校学生的生活补助工作和为贫困“留守学生”募捐活动,保障家庭贫困“留守学生”在校期间能吃饱穿暖。同时注重“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严格控制了“留守学生”吃零食、进网吧的现象。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维教育体系,积极与镇团委、民政等部门配合,定期开展与“留守学生”的交心活动。[5]

农业经济

以水果、养殖为主,全镇有枇杷面积3.1万亩,桃子0.8万亩,其他水果0.2万亩,年出栏波尔山羊3万只,出栏生猪2.1万头。有农家乐12家。

特色发展

文宫镇位于仁寿县城北部,北距成都28公里,南至仁寿18公里,东去简阳市20公里。

国道213线纵贯我镇7个村,长达9.2公里,是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及宣传委员会命名的“中国枇杷之乡”,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生产基地”。场镇水、电、气全通;数字电视、移动通信覆盖全镇。

文宫镇党委、政府贯彻县委、政府发展目标,结合镇情实际,提出了“以游促镇”的发展思路,大力支持桃花节、枇杷节的开展。[6]

发展建设

仁寿县文宫镇结合实际,积极打造幸福镇 ,明确发展定位,把握水果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打造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好全县示范小城镇,提升乡旅游档次和品位,把文宫建设成为成都的后花园,天府新区生活休闲区。成都水果配送中心,最佳宜居场镇,观光休闲的好地方”。

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围绕水果产业 ,加强水果管理,搞好现代枇杷科技示范园建设,提升枇杷,桃子的品质和产量,用好枇杷品牌,搞好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水果营销,水果一项人均增加农民收入300元以上。

树下经济

发展好树下经济,利用水果面积大,树下没有很好利用的潜力,发展好树下养土鸡,种菌,种中药材,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上。

旅游资源

在成功创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的基础上,挖掘旅游资源,开放”潘文华故居“,恢复”太清观“,修建石鲁博物馆,枇杷展览馆,乡村酒店和民宿。利用群众积累资金多的特点,扩大农家乐的规模,提升档次,搞好文宫的对外宣传,高水平的协助办好三月“桃花节”,五月“枇杷节”,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上。

新农村建设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利用好打造全省新农村示范片的有利时机,搞好国道213线6个村的新农居建设,搞好风貌建设,搞好以水路电沼气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有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新型农民的培养,把文宫镇真正建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保持文宫镇是仁寿县农业的一面旗帜,再为仁寿农业大县增光添彩。

城镇建设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利用成赤高速公路在文宫建设500亩以上星级服务区,在文宫场子镇有出口,二峨山隧道建设及国道213线,建设大型物流中心,利用文宫镇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是全县两个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机遇,做好长远规划,投资1亿元搞好10万平方米的文华公寓,文和春天三期等小区建设,启动文宫沿河休闲走廊建设,经营好场镇,搞好场镇综合治理,让场镇更大,更靓,人气更旺,居民,商人更满意。

招商引资

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步伐:搞好土地流转,做好以水果及造林为主的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搞好以水果加工为主的招商工作;搞好以乡村旅游为主的业主招商工作;搞好异地招商工作,为文宫镇的长远发展积累税源。

部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特别讲大局,特别讲奉献,特别讲实干,特别讲廉洁的要求,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建设“生态文宫,富裕文宫,和谐文宫,幸福文宫”。[7]

村情介绍

石家社区简介

石家社区位于龙泉山脉中部,该村共有7个经济社519户2039人,党员70名,预备党员1名。耕地面积1424亩,水果面积3850亩,其中:桃树2500亩,枇杷1050亩,其它水果300亩,是全县有名的水果专业社区。2011年9月,石家社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8年居民人均收入达23979元。

石家社区是全国枇杷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四川省绿色食品基地,通过“三品”认证的基地规模占村主导产业的100%。石家社区充分挖掘枇杷、桃子的观赏性和可品鉴特性,改造519户农房风貌,黑化5公里村道,整治5公里沟渠,建成“桃花源”村门、“1+6”村(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和休闲广场,每年举办“桃花文化旅游节”,建设“桃花源”旅游新村。

安顺村简介

安顺村地处二峨山中段,文宫镇西南方,与清水镇接壤,距文宫镇政府10公里,由原仰天村、安顺村合并,现有5个经济社,280户,人口730人,有党员35名,预备党员1名。主要以种植桃子和枇杷为主,已有8位业主在该村规模种植桃子、枇杷和枣子共计1500余亩,2018年人均收入15408元。

岔河村简介

岔河村地处二峨山中段,位于文宫镇西南方,距文宫镇政府8公里,由原花林村和岔河村合并,现岔河村共有9个经济社。全村总户数878户,人口3440人,党员35名,预备党员1名。主要以种植枇杷和桃子为主,2018年人均收入为16806元。

飞跃村简介

飞跃村地处二峨山中段,位于文宫镇北面,地广人稀,人口2049人,面积约8平方公里。飞跃村是由原来的飞跃村、义和、罗湾村三个村合并而成的,现有5个经济社。国道213线纵贯该村,飞跃村有悠久的历史古迹,有五郎庙,有5棵大约600年的古树。全村以种植水果为主,是眉山最先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村,也是中国枇杷之乡的发源地,目前全村人均收入突破9898元。

高桥村简介

高桥村地处龙泉山脉南麓,国道213纵贯全境,距仁寿县城15公里,村道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对外联系紧密,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7个经济社,分别有4个社处于213国道线,3个社处于文古线,总户数为820户,总人口为2792人。全村田土面积为2300亩,其中枇杷1500亩,桃子300亩,水产养殖100亩。全村水泥路13.11公里,社与社之间的水泥路基本贯通,交通便利。水利设施有型槽结构8.8公里,农户房的改造达到了97%,人均纯收入为8162元。高桥村环境优美,被列为省级环境优美乡村。

桂湾村简介

桂湾村地处文宫镇东面,面积5平方公里,由原桂湾村、马桥村、夏村部分社合并。规划建设中国枇杷小镇,人口3400人,现共有经济社11个,主要以枇杷产业及水稻养殖为主,现人均纯收入9903元。

红专村简介

红专村位于文宫场镇附近,由原红专村和红河村合并,现有7个经济社,总人口2948人,总户数972户。全村种植枇杷1800亩,桃子1000亩和水产面积105亩。全村村公路硬化2公里,社道路硬化5.4公里,支渠整治12000米。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达9764元。

花碑村简介

花碑村位于文宫镇东面,成赤高速公路横穿花碑村7个经济社,其出口位于花碑村。全村总有10个经济社,面积10.5平方公里,总户数1176户,总人口3523人。全村总面积3164亩,其中耕地面积2650亩,非耕地面积514亩,主要以枇杷产业为主,共种植枇杷2464亩,桃子200亩,柚子120亩。全村村社道路已硬化达16.6公里,整治山坪塘2口,已整治渠道2公里,农户改造达到85%。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074元。

农兴村简介

农兴村位于文宫镇西面,全村有6个经济社,全村总户数738户,人口2074人。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9.5亩,其中水田面积800亩,退耕还林面积300亩,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446元。全村社道路村道路合计13公里,已硬化9公里,2011年已建7公里农兴农渠于U型渠。

太清村简介

太清村地处“中国枇杷之乡”腹心地带,辖4个经济社352户1525人,耕地面积720亩。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在高台位旱地和二台土以上坡地坚持不懈地发展枇杷产业,种植水果1550亩,其中优质枇杷1350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033元。

太清村是全县有名的枇杷专业村,有枇杷种植大户62户、营销大户16户,是国家枇杷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国家科普示范基地,“文宫牌”枇杷获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四川省著名商标”等称号。文宫枇杷协会2004年已获得全国百强协会称号。

枇杷产业的成功发展,夯实了新农村建设基础,全村实现社社通水泥路、户户通连户路;新建楼房68户、改造农房风貌150户、“五改”627户;建起了村民活动广场、信息室、图书阅览室、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旅游接待中心,聘请知名作家为枇杷撰赋,建立枇杷文化展示厅,打造“中国仁寿万亩枇杷生态园”,每年举办“枇杷采摘节”,是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新农村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年均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年均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人均6500余元。

文华社区简介

文华社区始建于2002年10月,由原川主居委会、骑龙居委会和跳蹲居委会组成,属辖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有20条街巷,14个居民小组,3个党小组,4个老年协会,32个单位,2个农货市场,1个文化广场。全社区有户籍3560户,街道营业户608户,户籍人口11285人,常住人口12568人,人均收入6980元。全社区现有土地面积686亩,枇杷种植589亩。全社区交通便利,街道整洁,有村、社道12公里,渠道3公里,河道4.5公里。2012年社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982元。

五建村简介

五建村由原五建村和春光村合并,现有9个经济社,总户数915户,总人口为3079人,现有常住人口约1500人,外出务工人口为1579人。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枇杷面积达2400余亩,2012年实现人均收入9311元。

长虹村简介

长虹村共有6个经济社,总人口1538人,面积有55平方公里。全村以种植水果和养鱼为主,2012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875元,90%以上的农户已修建楼房。现已硬化道路2.5公里,修建蓄水池有360个。[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