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斓中的一抹白(吕长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斑斓中的一抹白》是中国当代作家吕长磊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斑斓中的一抹白
时间悄无声息地步入冬月,风儿轻轻吹过,让人感觉有几分寒冷。黄昏时分,走在街头巷尾,总能遇到一车车绿油油的白菜,小喇叭里反复传来叫卖声,此起彼伏。来到超市里,生鲜区的柜台上码放着琳琅满目的蔬菜,五颜六色的,而普普通通的白菜,却成了斑斓中最不起眼的一抹白。
白菜古时称为“菘”,《本草纲目》上记载:“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在纷繁的蔬菜品种中,白菜最为常见,物美价廉,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菜,原产于华北,现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因个头儿较大,又称为“大白菜”,是名副其实的“百菜之王“。其温润洁白,味美甘甜,清新淡雅,素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深受人们喜爱。在建国初期,毛主席访问苏联时,曾被选为国礼走出国门。
北方的谚语说: “头伏萝卜二伏芥,末伏里头种白菜。”每年的初秋时节,乡亲们都会种上一些白菜,由于白菜的生命力很强,在土壤的怀抱里,在雨水的滋养下,长得青葱翠绿,一片生机盎然,却总会引来菜青虫的光顾,他们不得不背上喷雾器打药驱虫,为幼嫩的白菜保驾护航。终于等到白菜卷心,乡亲们找来稻草和绳子,将周围松散的菜叶拢起来捆好,好让白菜长得更加瓷实。
“立冬萝卜,小雪白菜。”小雪过后,正值白菜收获的季节,碧绿碧绿的大白菜,看着很是喜人。白菜个大体重,亩产能高达四五千斤,收获时,菜农们将大白菜一棵棵砍倒,再把白菜表面的老叶层层剥去,直到露出新鲜的菜叶,然后直接装袋上车,大部分都会卖掉,只留几百斤,作为冬藏菜自家吃,这可是北方冬天的“当家菜”。记得小时候,每年到了冬季,母亲都会换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把白菜做成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酸辣白菜、凉拌菜心、醋熘白菜、白菜馅水饺,猪肉白菜炖粉条……就这样,白菜就着玉米红薯粥、馒头和米饭,支撑起整个冬天的一日三餐。这不禁使我想起那首打油诗:
白菜人尊百菜王,天宫开宴百仙尝。 玉帝夸赞不绝口,王母贪吃未搭腔。 养胃生津好滋味,可拌可炒可炖汤。 最喜严冬好存储,家家户户窖中藏。
俗话说:“葱怕雨淋蒜怕晒,大堆里头烂白菜”。在我国北方,收获回来的白菜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白菜运回来以后,沿着墙根儿整整齐齐地摆满了整个小院,只留一个过道,勉强可以通行。为了晾干表面水分,防止腐烂,把白菜先在阳光下晾晒几天,天冷了,就给白菜盖上棉被,随吃随用。也有的乡亲把白菜放菜窖里储藏,这样保存起来,半年都不会坏,有了这些大白菜,心里就有了底,再寒冷的冬天也不慌。
中医理论认为,白菜性平味甘,主入肺、胃、大肠经,具有解热除烦,生津止渴,清肺消痰,通利肠胃的功效,适合大众食用。民间素有“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之说。《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记载:“白菜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癫痫的早期症状烦,解酒渴,利大小便,能消脂减肥。”可见人们说“白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一点都不为过。因此有不少人选择晚上不吃或少吃饭,专门做水煮白菜吃,以达到瘦身美体的效果。
著名画家齐白石也爱吃白菜,在众多蔬果类作品中,对白菜情有独钟,他“画白菜换白菜而不得”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人们每每谈及,无不感慨。为了感恩白菜在困难年代的抚慰,曾写下“充肚者当半年粮,得志者勿忘其香”的佳句。他的画作《清白传世图》清新素雅,更是经典,因为柿子可以清火,白菜叶青帮白,二者一幅图,有“清白”之意。
白菜因和“百财”谐音,能工巧匠们把一块块玉石雕刻成“玉白菜”,做成工艺品摆件,被广泛用于收藏和作为馈赠佳品,深受人们喜爱,“玉白菜”摆放在家里或办公室的显眼位置,寄托着“遇百财”的愿望。一件艺术品白菜,一片片清白碧绿的叶子,仿佛散发着淡雅的清香,昭示着百财聚来,连年丰收。
岁月犹如一把刻刀,刀刀催人老,却也留下了岁月的印记。如今的我,已步入不惑之年,就像是一颗饱经风霜的白菜,没有花朵的芬芳、小麦的锋芒,也没有葱姜的辛辣、古藤老树的颓废,有的只是外表的略有沧桑和内心的坚定与从容,正满怀着丰收的期盼,奋力向上生长着,挺立着……
一阵寒风吹过,空气中裹着酸辣白菜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刹那间,我发现那斑斓中的一抹白,就是人间的烟火气息啊![1]
作者简介
吕长磊,河南南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