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斑腰燕
斑腰燕[原图 连结][1]

中文学名:斑腰燕
学名:Hirundo striolata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燕科 Hirundinidae
属: 金腰燕属 Cecropis
种: 赤腰燕 C. striolata

斑腰燕

俗 名 : 粗纹燕。花鳦仔(闽南语)[1]

原产地 : 印度尼西亚爪哇。

分布地理 :中国、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台湾

中国分布 : 云南等地,多栖息于与金腰燕相似。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

亚种

赤腰燕云南亚种

(学名:Hirundo striolata stanfordi)。分布于缅甸、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赤腰燕指名亚种

(学名:Hirundo striolata striolata)。分布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台湾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

目录

物种特征

体长约20厘米,斑腰燕雌雄羽色相似。[2]

上体

从前额、头顶、后颈直到背和翅上小覆羽均为蓝黑色而具金属光泽。背部较黑褐、羽基白色,且常显露于外。腰深栗色具粗著的黑色羽干纹或羽干纹不明显,下腰栗色较淡。尾上覆羽黑色,尾黑褐色,最外侧一对尾羽最长,向内依次逐渐缩短,尾呈深叉状。飞羽黑褐色,羽轴富有光泽,羽缘缀有乳白色狭边。眼先黑色,颊、眼后上方和头侧栗色。

下体

白色,颏、喉和上胸微缀棕色具细密的黑色纵纹,下胸和腹淡赭桂色。尾下覆羽基部白色,先端黑褐色,在腰和胁交界处通常有一辉亮黑斑。

栖息环境

喜近耕作区的低地。结小群活动,飞行时振翼较缓慢且比其他燕更喜高空翱翔。

善飞行,飞行迅速敏捷,有时飞得很高,像鹰一样在空中翱翔,有时又紧贴水面一闪而过,时东时西,忽上忽下,没有固定飞行方向,有时还不停地发出尖锐而急促的叫声。活动范围不大,通常在栖息地2平方公里范围内活动。有时亦与金腰燕一起活动。[3]


鸣叫声

清脆婉转的声音。

繁殖

繁殖期4-7月。[4]

通常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繁殖活动,此时雌雄鸟甚为活跃,常成对活动在居民点,时而在空中飞翔,时而栖于房顶或房檐下横梁上。

营巢

巢大呈葫芦状。

经过这种求偶表演后,雌雄燕即开始营巢。杯形巢由泥团黏附于屋檐或悬崖,有管道状入口。筑巢时雌雄亲鸟轮流从江河、湖泊、沼泽、水田、池塘等水域岸边衔取泥、麻、线和枯草茎、草根,再混以唾液,形成小泥丸,然后再用嘴从巢的基部逐渐向上整齐而紧密地堆砌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坚固的外壳。然后用3-5天的时间衔取干的细草茎和草根,再用唾液将它们粘铺于巢底,形成一个干燥而舒适的内垫,最后再垫以柔软的植物纤维、头发和鸟类羽毛。

多数1年繁殖2窝,第一窝通常在4-6月,第二窝多在6-7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