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點長翻車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斑點長翻車魨
學名 : Ranzania laevis,又名翻車魚,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魨亞目翻車魨科長翻車魨屬下的一個種,為亞熱帶海水魚。[1]
學名 : 蜇魚、海蟲(澎湖)、曼波(成功)。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全球三大洋,棲息深度1-140公尺,體長可達100公分。通常單獨活動,以浮游性甲殼類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全世界各熱帶及溫帶暖水域海域。
臺灣分布 : 東部海域有產。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魨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科: 翻車魨科 Molidae
屬: 長翻車魨屬 Ranzania
種: 斑點長翻車魨 R. laevis
形態特徵
體高而側扁,呈長橢圓形,無尾柄。頭高而側扁。眼小,上側位,眼間隔突起。吻圓鈍。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喙狀齒板,無中央縫。鰓孔小,位於胸鰭基底前方。體和鰭均粗糙,具棘狀或粒狀突起;無側線。背鰭高大呈鐮刀形;臀鰭與背鰭同形且相對;背鰭與臀鰭鰭條向後延伸至體末端相連而形成一截形假尾鰭(pseudo- caudal fin)或稱舵鰭(clavus);無腹鰭;胸鰭較長,尖形,胸鰭基部斜行;尾鰭消失。[2]
體背側灰褐色,腹側銀灰色;頭部約具6條暗色弧線;體側前部約3-4條暗色點狀斜帶;體背側亦具多條大小不一之暗色點狀帶;體側後端灰黑色,上有多條大小不一之白色帶。各鰭灰褐色。
棲所生態
大洋性表層魚類,棲息於較外海水域。通常獨游或集聚成群。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而隨波逐流,或正常游泳於表水面,露出背鰭。
主要以浮游甲殼類為食。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為定置網,全年皆產,無明顯盛漁期,東部偶而可見。
參考文獻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Pennant, T. 1776John E. Fitch 1969Robison, B.H. 1975Leis, J.M. 1977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3] 共 6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