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断层海岸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断层海岸是生态学一个名词术语。

汉字作为一种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1],源于日月鸟兽之形,作为中华文明之标志[2],连接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方正之间充满美感。

目录

名词解释

断层线走向与海岸线的总方向基本一致的海岸称断层海岸。其特征为山地逼近海岸,海岸线平直而陡峭,大陆架狭窄。如我国台湾东部的海岸就是断层海岸。

断层海岸是指断层线与海岸线的总方向基本一致的海岸。这种海岸大多海岸线平直而陡峭,大陆架狭窄。中国台湾省东部为挺直的断层海岸,北起三貂角,南至鹅銮鼻,长达360公里,有的地方高达18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断层海岸。

生态学

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60年代形成了系统生态学而成为系统生物学的第一个分支学科。如今,由于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生了多个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