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线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断层线崖 |
又称侵蚀崖,由断层崖发展而来。指断层两侧的岩石长期受差别侵蚀形成的崖壁或陡坡。断层崖受侵蚀逐渐消失,但侵蚀作用继续进行,软弱岩石受侵蚀较快而低下,坚硬岩石受侵蚀较慢而相对高起,形成沿断层线突起的崖壁,即断层线崖。
简介
由断裂活动造成的陡崖称为断层崖。断层崖不一定就是断层面,常常是断层面被剥蚀后退而形成的陡坡,按断层的性质断层崖可分为连续线状分布,间断分布,之字形分布,斜列分布。较新的断层往往在地形上表现为断层崖。较老的由软硬岩层相间的岩层形成的断层也可以造成地形倒置的现象,形成断层线崖。假设断层上、下盘均由硬岩层与软岩层相间组成。最初(阶段A),断层崖出现于上升盘,当它顶部硬岩层剥蚀(阶段B是剥蚀过程中)后,露出的软岩层会侵蚀加快,直至全部蚀去(阶段C)。此时不但断层崖消失,而且上升盘的高度比下降盘还低。因原来的下降盘顶部有硬岩层保护难蚀而相对高起,于是在原来的断层线位置上形成新的陡崖。这个崖面倾向与原始的断层崖相反,它被称为断层线崖。可见断层线崖是在断层线上因差别侵蚀而成,并非活动断层的产物。阶段D为下降盘的蚀余过程。阶段E为下一步新一轮侵蚀过程。断层线通常是一构造破碎带,容易被风化侵蚀。
评价
丹霞地貌是红色砂砾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形成的方山、奇峰、陡崖、赤壁、岩洞、巨石等特殊地貌。由于受地球内外营力的作用,该地貌形成形态各异的悬壁陡崖,孤峰、峰林,馒头般的山形,浑圆的峰顶及线条流畅的岩面和岩石,同时也易被溶蚀冲刷成洞穴。我国著名的丹霞地貌名山有广东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福建的武夷山、福建连城的冠豸山和永安的桃源洞、安徽的齐云山、江西的龙虎山、河北承德磬锤峰等都属于这种地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