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
xuite

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瑞典语Stockholm-Arlanda flygplats;(瑞典语:Stockholm-Arlanda flygplats;IATA代码:ARN;ICAO代码:ESSA)是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省锡格蒂纳的一个国际机场。阿兰达机场是瑞典最大的机场,和2006年度北欧国家第三大机场,全年共有1750万乘客。该机场是瑞典大部分地区国际航空旅行的主要门户。此机场座落于斯德哥尔摩市以北42公里,和乌普萨拉东南40公里。以公路和铁路来往斯德哥尔摩的距离分别不大,但是以铁路来往乌普萨拉的距离比公路短得多。它也是北欧航空(SAS)其中一个主要枢纽机场。2017年,阿兰达机场的旅客接近2700万,其中国际旅客2120万,国内旅客550万。

除了用作民航外,阿兰达机场也是美国太空总署太空穿梭机紧急降落点之一。[1]

历史

阿兰达机场于1959年已开始运作,但只是用作飞行训练。直至1960年,它才开始用作公共交通,而开幕典礼于1962年才举行。起初只有一个客运大楼,即现时的5号大楼。因当时的布鲁玛机场跑道太短,所以阿兰达机场在1960年已用作洲际航线。其名称“Arlanda”于开幕前征募,由机场位处的Ärlinghundra区的旧名──Arland而来,而名字后面的字母-a是为了模仿瑞典地名(Landa)而加上,同时landa是瑞典语中的动词“降落”。

1983年,新的客运大楼建成(今称为4号大楼),国内航线由布鲁玛机场迁至阿兰达机场。1990年,两个新的国内客运大楼──2号和3号大楼建成,位于首个国内客运大楼以南。1992年时,2号大楼因使用量减少,曾被暂停使用,之后才被重新用于国际航线。首两个运作的大楼其后被重新编号为4、5号大楼。第三条跑道于1998至2002年间建造,但至2003年才开始使用。

2014年初,瑞典宣布了进一步扩建机场航站楼的计划,包括为5号航站楼增建一个码头,以便更好地容纳更大的飞机,如空客A380和波音747-8,并应对乘客人数不断增长的预测。

2020年春季,由于COVID-19大流行,大多数航班被取消。SAS决定从2020年4月6日起仅飞往阿兰达(Arlanda)的四个国内航班和四个国内航班,再加上一些国际航班,而挪威人则取消了从阿兰达(Arlanda)到奥斯陆的所有航班。

结构

现时,阿兰达机场有四个客运大楼。2号和5号用作国际航线,而3和4号用作国内航线。2003年底才开放的Arlanda N(阿兰达北)大楼连接5号大楼和新建的F码头。SAS和其星空联盟盟友运作的国际航线都使用这大楼。曾经有计划兴建Arlanda S(阿兰达南)连接2、3、4号大楼,但因资金不足而暂停。

机场内共有64个闸口、5个货柜大楼、5个飞机库和3个起飞、降落跑道(分别长3300米、2500米和2500米)。

4号和5号客运大楼之间有一个购物中心“Sky City”,该处同时拥有铁路车站。阿兰达快线火车连接机场和斯德哥尔摩市中心。

候机厅

  • 芬航候机厅,2号大楼(寰宇一家商务或头等乘客)
  • Novia候机室,5号大楼(合约候机厅)
  • SAS商务候机厅,5号大楼(星空联盟及北欧航空商务或头等乘客)
  • SAS斯堪的纳维亚候机厅,5号大楼(星空联盟及北欧航空商务或头等乘客)
  • SAS斯德哥尔摩候机厅,5号大楼(星空联盟及北欧航空商务或头等乘客)

事故

  • 1969年11月1日:一架注册为SE-BSU的Linjeflyg Convair 440在用于训练时发生事故。在起飞时模拟发动机故障后,左机翼接触地面,飞机在机头和主起落架坍塌后坠毁。机上四人均未遇难,但飞机被注销。
  • 1970年1月5日:一架注册为EC-BNM的Spantax Convair 990在从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到苏黎世机场(ZRH)的渡轮飞行中,起飞后爬升时坠毁。该飞机原定于当天早些时候进行包机飞行,但在次日之后被取消。机上1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中有5人丧生,飞机被注销。
  • 1997年10月7日:在从布加勒斯特-奥托佩尼国际机场(OTP)飞往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的定期航班上,属于Tarom的BAC十一飞机被注册为YR-BCM,在重降26号跑道后,前轮转向失败。飞机减速时,机长发现他无法控制飞机,飞机离开了跑道,一直进入右侧的草地。飞机缓慢减速,停下来后,乘客和机组人员就可以使用正常出口下飞机。这架飞机被注销并由Le Caravelle Club带到Halmstad,用作消防教练。[2]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