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斯托科夫斯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斯托科夫斯基
原文名 LeopoldStokowski
出生 1882年4月18日
英国伦敦
逝世 1977年9月13日
国籍 波兰
职业 艺术家

人物介绍

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1882年4月18日-1977年9月13日);美籍波兰指挥家;在牛津大学皇后学院毕业后,入伦敦音乐学院;1905年去美国任管风琴手兼合唱指挥;1908年在辛辛那提交响乐团任音乐指导;1912年任费城管弦乐团指挥,将该团训练成为以音响绚烂华丽、效果丰富多采而著称的乐队;组织全美青年交响乐团、纽约市交响乐团和美国交响乐团。他从1917年开始录制唱片,1929年开始作广播演出,并作有巴赫、德彪西等作品的乐队改编曲;斯托科夫斯基的指挥风格豪华壮丽,对比强烈,充分发挥了乐队的表现力,令人叹为观止。 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时代周刊》封面莱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1882~1977)美国波兰裔指挥家,古典音乐改编家。他的指挥富于激情,以音响丰满、色彩鲜艳而引人入胜。 斯托科夫斯基对自己的身世三缄其口,从他的姓名看是典型的波兰人,已知他1882年4月18日生于伦敦,并且以他的祖父列奥波尔德之名受洗。 曾在牛津皇后学院和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后去巴黎及慕尼黑深造;1905年去美国,任圣巴索洛缪教堂管风琴手及圣咏团乐长; 1909~1912年任辛辛那提交响乐团音乐指导和指挥。1912~1936年任费城交响乐团音乐指导和指挥。1915年入美国籍。40年代后在美国青年管弦乐团、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纽约市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休斯敦交响乐团任指挥,1962年主持创办美国交响乐团并任音乐指导和指挥。 1972年6月,90岁高龄的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重返伦敦,在皇家节日大厅举办纪念他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60周年的庆典音乐会。 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指挥风采斯托科夫斯基与女演员格洛丽亚·万德比特成婚;1977年9月13日卒于下瓦洛普。 斯托科夫斯基大概主持过2000场的作品首演,而且他对巴赫作品的改编使得他名气崛起。例如为管风琴而作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BWV565,他利用大型管弦乐队使作品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斯托科夫斯基因其“音响魔术”倍受赞誉但又因他对原曲的肆意改动而受到非议。他加盟迪士尼的电影《幻想曲》,使影片的配乐成为经典,他因此获得奥斯卡荣誉奖。 钢琴家格连·古尔德形容斯托科夫斯基是难得的几个能让他由衷的佩服的指挥家之一。他的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就是和斯托科夫斯基一起灌录的。1979年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协会成立。协会致力于使世人永远记住这位大师,并且将他的录音再发布。 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早期录音封面)莱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1882年4月18日出生于英国伦敦,父亲是波兰人,母亲是爱尔兰人。斯托科夫斯基自幼年起便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先学习小提琴,后又学习钢琴。少年时期的斯托科夫斯基在一次随父母前往伦敦大教堂做弥撒时被教堂里管风琴所发出的迷人音响和宏大的气势所震撼,因此便又从师学习管风琴的演奏。13岁时斯托科夫斯基进入了伦敦的皇家音乐学院,不久他又前往巴黎和柏林学习,在学习期间,他曾获得不少的殊荣,这其中包括女王学院和牛津大学的音乐学士学位。 18岁时,斯托科夫斯基在伦敦的圣·詹姆斯教堂担任了管风琴师,并且成为皇家学院管风琴学会的成员。1905年他前往美国谋求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初到美国,斯托科夫斯基先在纽约的圣巴特罗谬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在此期间他以演奏巴赫的管风琴作品而名声大噪,每到夏季他都利用假期的时间往返于欧洲学习指挥艺术。不久斯托科夫斯基便正式加入了美国国籍。 1909年,年仅27岁的斯托科夫斯基应邀担任了美国辛辛那提交响乐团的指挥,在这个职位上,他的指挥技艺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并使得乐团的音乐会票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争相竞购情况,从而使得斯托科夫斯基的名声逐渐为人知晓并传播远扬。三年后,斯托科夫斯基的声望引起了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的注意,遂后他们便与斯托科夫斯基在私下的多次接触中透露有聘请他执掌费城交响乐团牛耳之意。当时斯托科夫斯基很矛盾,虽然他非常惊喜能被费城这样的名牌乐团所看中,但他和辛辛那提的合约并未到期,另外,辛辛那提对他还有知遇之恩,但是这个机会也是千载难逢,失不再来,最后,考虑到前途和发展,斯托科夫斯基无奈毁约,转而远走高飞前往了费城。 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精彩录音封面(13张)斯托科夫斯基一心想使费城交响乐团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乐团,于是便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其中包括撤换一些不称职的乐手和改变乐队常规的排练位置。另外他还废除了弦乐演奏必须弓法一致、管乐吹奏必须统一换气的作法,以便使乐队的发声更具有灵活性,斯托科夫斯基花费了10年的心血和独出心裁的训练使费城交响乐团从一个普通的乐团而一跃成为世界著名的一流乐团。 一次,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应邀前来指挥费城交响乐团为RCA唱片公司录制系列唱片。在排练时,托斯卡尼尼对乐团所表现出的极高艺术素质深感惊喜,费城乐团的音乐性、敏锐度、反应力以及华丽的音色和宏大的音响似乎都远远超出了大师的想象。第一次排练就没有停顿一气呵成,从头完整地演奏到尾,在奏完全曲后,托斯卡尼尼放下指挥棒,向乐团深深地鞠了一躬。要知道能让托斯卡尼尼不发脾气已属万幸,而又使这位音乐巨人向费城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行了大礼,我们便可想而知乐团当时的水平是如何之高了。 正当乐团处于巅峰之时,1934年斯托科夫斯基突然提出辞去音乐总监一职的请求,当时谁都不知斯托科夫斯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冒然的决定,据斯托科夫斯基讲他是要去东方旅游,去研究东方音乐,但真正的目的却无人知晓。在斯托科夫斯基辞去费城乐团的首席指挥之后,他并没有立刻离开乐团,而是直到1938年奥曼迪正式接任后,才脱离了费城乐团。 斯托科夫斯基对新鲜事物很敏感,并且酷爱音响学,他经常和一些音响专家在贝尔实验室进行音响试验,斯托科夫斯基也是第一个从事电影工作的指挥家,他和美国动画片大王迪斯尼合作的动画片《幻想曲》,首次运用卡通和真人相结合的手法,并配以宏大的管弦乐演奏获得了意外的效果,在这部影片中,斯托科夫斯基充分发挥了他的管弦乐天才,改编了许多古典音乐名作,并配以迪斯尼奇幻莫测的精美画面,构成了一幅幅迷人的多彩图景,当时使用的是18个不同声道录音,这实际上就是早期立体声的先驱,但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39年就运用这些手法。 莱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经典录音《幻想曲》1940年,斯托科夫斯基创立了全美青年管弦乐团,在美国只招收从15岁至25岁之间的有特殊音乐才华的青少年参加,斯托科夫斯基率领这个乐团在国内、南美、加拿大等地进行了巡回演出,这个乐团生机勃勃、充满了青春的朝气,但可惜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些青年演奏家纷纷应征入伍,全美青年管弦乐团也只得随即宣告解散。 60年代,由斯托科夫斯基本人出资组织了一个美国交响乐团,这个乐团基本上也是由年轻人组成,但更为特别的是它使一些有音乐才能的女性和黑人音乐家也得到了演出的机会。这个乐团培养了不少的世界一流演奏人才。 斯托科夫斯基在指挥艺术方面是不拘一格的,他在年轻时,在一次指挥音乐会演出时,因动作猛烈不慎折断了指挥棒,从此以后,他就干脆徒手指挥。 斯托科夫斯基在指挥艺术发展史上有着卓绝的贡献。他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热心于各种革新与试验,热衷于介绍新作品,培养新生力量,他塑造了独一无二的管弦乐音色,他具有极富想象力的作品诠释能力。他不是死守原谱派,他认为音乐必须透过指挥家和演奏家的心灵作用才能显现出它的内在美感,换句话说,指挥家是无法客观地置身于音乐之外的。为了体会各种乐器的特性和难度,斯托科夫斯基还利用每年假期的时间专程前往巴黎去学一样新乐器。 斯托科夫斯基艺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那独一无二的音色,坚实、浑厚、富有光泽以及独树一帜的句法。 斯托科夫斯基从1908年初次登台到1975年离开指挥台,前后经历了60多个春秋,共演出了七千多场,现场听众超过一千多万人。 1977年9月13日斯托科夫斯基因心脏病发作,在美国逝世,终年95岁。 1997年是斯托科夫斯基逝世2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指挥家,BMG唱片公司特别发行了一套名为“斯托科夫斯基的立体声艺术”唱片专集,这套专集共由14张CD组成,收录了大师不同时期的指挥精品与代表作。与以往出版的个人专集有所不同的是,这次结集出版的全部为大师的立体声录音。 斯托科夫斯基与他的同辈人托斯卡尼尼和富特文格勒相比可要算幸运许多,由于他的寿命很长,一直活到了95岁,因而他便赶上了录音技术高速发展与变革的时代。 在高科技的运用和操作下,斯托科夫斯基对音乐作品的一些理解和梦想也终于得以实现。所以说这套专集的出版不仅对音乐爱好者而且对音响爱好者来说都是难得的收藏珍品,同时它也是对大师一生艺术追求的最好纪念。 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DECCA录音)斯托科夫斯基1882年生于伦敦,而后在这里成长。这个欧洲大都会一战前的文化塑造了作为艺术家的斯托科夫斯基。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或许永远无法理解那时的文化气氛。在斯托科夫斯基年轻时,浪漫主义曾经蔚为流行,人们认为人是无所不能全知全晓的。 在1914年8月之前,无论是科学,艺术,技术还是创新方面,似乎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而在当时的文化氛围下,关于未来的设想和实践尚未蒙上犬儒主义,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色彩。总而言之,这种极端乐观主义相信,总有一天,人性会使世间的一切变得更为美好。这种浪漫主义的自信反映在音乐,建筑,研究,探索,文学等各个方面。而在音乐演奏上,这种浪漫乐观主义意味着,演奏者与作曲者处于同等的地位,演奏者要激发出乐曲中潜在的深度性,严肃性,美感以及乐趣。考虑到这样的背景,如今被否定的某些斯托科夫斯基式改编,实际上揭示出了一种已被遗忘的表现音乐的方法。 没错,他的节拍和乐句显得随心所欲,他改变乐器组合,有时候他甚至省略神圣不可侵犯的乐谱上的章节(比如对图画展览会做的删节)。现代听众或许觉得这很不可思议,而且,在指挥得兴起时,他不止一次失控。然而,即使如此,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在哪儿听到如此的低音部,如此华美壮丽的音色,以及由自由运弓法所带来的如此生动的弦乐? 斯托科夫斯基的节奏服从各个独立的乐句的表达的需要,而乐器听起来不仅仅像它们自身的音色,更是与上一乐句或下一乐句的这种需要关联。这样生机勃勃的声响,能够直接触及听众的情感深处。温柔的抒情的段落与富丽堂皇的壮阔的段落衔接得完美无瑕,没有任何的冲突,因为每一个乐句听起来都是崭新的。也许,听者会想起马勒曾经说过:“重要的东西都在乐谱之外。”或者,想起在切利比达克问起某一乐章的正确节奏时,福特文格勒所给出的答案:“你指什么?多快吗?这完全取决于听起来如何!” 斯托科夫斯基永远在追求最好的声响,不断地冒险创新,对于他而言,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必须恪守的规则。“声响”不仅仅意味着听觉效果,更意味着将音乐的各个层面展示出来。乐章的存在,并不是由写在纸上的音符所决定,而只能由音乐家所作出的再创作甚至全新创作的演出所决定。这就是斯托科夫斯基对于指挥的见解,他拒绝做乐谱中规中矩的仆人。因此,他属于那个古老的音乐传统,而这个传统随着福特文格勒的逝世而在欧洲终结。 如今,人们已经认同了作为演出家的斯托科夫斯基的才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并未意识到他对于古典派和浪漫派的重要曲目的诠释是与他所遵循的音乐传统息息相关的。我们如今所说的诠释,与斯托科夫斯基所理解的诠释有非常大的区别。他对于音乐的诠释的见解还停留在马勒和勃拉姆斯仍然在世的时代,因此,他的长寿对我们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使得我们能够通过最好的立体声效果,欣赏往日的世界。 上面的评论或许有些有失偏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斯托科夫斯基的确是二十世纪的伟大指挥家之一,在对于古典音乐的普及,对于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的作曲家的推广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美国首演马勒的“千人”使斯托科夫斯基第一次为世界瞩目,而后,与拉赫玛尼诺夫所合作的第三交响曲,第四钢琴协奏曲以及帕格尼尼狂想曲的世界首演更是将斯托科夫斯基及他所打磨的费城交响乐团推向了世界顶级交响乐团的行列。厚重低沉极富质感的弦乐声色,正是斯托科夫斯基用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所缔造的“费城之声”。 在演出生涯的早期,斯托科夫斯基便极其注重声响的效果。担任费城交响乐团的指挥期间,为了更好的演出效果,斯托科夫斯基选择了把小提琴手排列在舞台的右边,这种方式至今仍被许多交响乐团所采用。不同于早期的众多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热衷于钻研,改造录音技术,也算技术狂人一枚了。 斯托科夫斯基的现场演出极具魅力,事实上,说他是指挥家中的第一位大众明星也不过分。在费城交响乐团期间,斯托科夫斯基的音乐会宣传单上甚至不用写演出曲目,只要写上”斯托科夫斯基“这个名字就足够了。 在斯托科夫斯基的晚年,录音技术终于让他梦寐成真。而在欧洲期间的演出,斯托科夫斯基沿用了当年打磨费城交响乐团的方式,无论是怎样的乐团,经过斯托科夫斯基之手,总能呈现出他所一贯追求的富丽堂皇的辽阔声响,难怪有人说,斯托科夫斯基是有魔力的。 1977年斯托科夫斯基去世,如今,他对于巴赫作品的改编还时常响彻世界各地的音乐厅,然而,再也不会有斯托科夫斯基这样的指挥家了吧。看他的演出视频,很有些指点江山飞扬跋扈的气势,不用指挥棒,不用读谱,似乎这乐章本就是属于他的,他用任何方式诠释,都是无可厚非的。 狂想曲集(RCA) 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狂想曲集(SACD)专辑名称:Rhapsodies 狂想曲 艺术家:LeopoldStokowski(列奥波尔德·斯托科夫斯基) 发行公司:RCA 发行时间:1993年 唱片编号:09026615032 专辑曲目:01HungarianRhapsodyNo.2inCsharpMinor8:48 02RoumanianRhapsodyNo1inA11:40 03SmetanaTheMoldau12:28 04SmetanaTheBarteredBride:Overture7:14 05WagnerTannhauserOvertureandVenusbergMusic25:08 06WagnerTristan&Isolde:PreludetoActIII10:13 专辑简介:RCA的“LIVINGSTEREO”系列是深爱发烧友喜爱的古典唱片系列,该系列唱片绝大部分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的录音,也就是立体声录音刚出现的时代。令人佩服的是,RCA的“LIVINGSTEREO”系列唱片几乎每一张都有优异的录音效果,它们都是当年RCA用AMPEX300磁带录音机、NEUMANNU-47与M-49/50无指向性麦克风录制的。史托科夫斯指挥演奏的这张《狂想曲》既是RCA的“LIVINGSTEREO”系列中最杰出的录音之一。 《狂想曲》收录了李斯特的《第2匈牙利狂想曲》 、埃乃斯库的《罗马尼亚狂想曲》 ,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和《被出卖的新嫁娘》序曲、瓦格纳的《唐豪塞》序曲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三幕前奏曲等管弦乐作品。 史托科夫斯基是著名的“管弦乐音响魔术师”,最喜欢在指挥乐曲时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幅改动乐团配置与乐谱的配器,营造出极有个人特色的神奇管弦效果。另外,史托科夫斯算得上是个标准的音响发烧友,他对发展录音技术的事业非常热衷,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参与了贝尔实验室关于立体声录音技术的研究工作,是最早实践采用立体声技术的先驱。 这张录音充分地把史托科夫斯对管弦乐演奏的观念反映出来,Track1《匈牙利狂想曲》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了,乐曲开始不到5秒钟,那厚重丰满的弦乐齐奏,保证能使任何首次聆听的乐迷惊叹不已。如果你特别喜爱听大型管音乐,那这张《狂想曲》绝不会让你失望,同时它还能让踏进音响发烧大门不久的初哥认识到,真实还原乐团音色的重要性。 20世纪大指挥家系列(EMI) 20世纪指挥家/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唱片编号:EMI CLASSICS 7243 5 75480 2 CD1 西贝柳斯:第一交响曲 国家爱乐乐团,1976年11月2日、4日和5日录于伦敦 尼尔森:第二交响曲(四种气质) 丹麦国家交响乐团,1967年8月4日录于哥本哈根,现场录音 格兰杰:亨德尔在海滨、乡间庭院、牧羊人的欢呼 斯托科夫斯基交响乐团,1950年5月31日录于纽约 CD2 杜卡:鼓号曲(选自芭蕾舞剧《仙女》) 斯托科夫斯基交响乐团,1957年2月12日录于纽约 勃拉姆斯:悲剧序曲 国家爱乐乐团,1977年4月9日录于伦敦阿贝路录音室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 NBC交响乐团成员,1955年2月10日录于纽约 图里纳:斗牛士的祷告 斯托科夫斯基交响乐团,1958年2月19日录于纽约 伊贝尔:《港口》 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1958年5月录于巴黎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之“爱情音乐”(斯托科夫斯基改编) 费城管弦乐团,1960年2月25日录于费城 格利埃尔:俄罗斯水兵舞(选自芭蕾《红罂粟》组曲) 斯托科夫斯基交响乐团,1953年2月14日录于纽约 这套精彩的唱片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音乐上不可避免的话题,即在诠释音乐作品时究竟应完全忠实于谱面还是循着音乐的精神有所发挥。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正是因喜好自由改编所要指挥的音乐作品而闻名,甚至因此受到指责。但在这套唱片中的大部分录音里,斯托科夫斯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出格。这些录音明晰地证明了斯托科夫斯基仍是一位能将音乐的情感和精神忠实地传达给听众的优秀指挥家,他将这种才能应用于异常广泛的曲目,包括大量当代和近代作曲家的作品。 CD1从一个优秀的西贝柳斯第一交响曲的演绎开始,这一录音于1976年11月在伦敦完成,演奏的乐团是国家爱乐乐团,这是一支全部由自由艺术家组成的高水准乐团。第一交响曲在作曲家的七部交响曲中是相对较弱的一首,但斯托科夫斯基的处理使这部作品同样光彩照人。指挥家和演奏员均发挥至最好的状态,造就了这一以当时的标准评判就已是极具水准的优秀录音。斯托科夫斯基对细节的把握也极为精到,请听一下行板乐章(CD1曲目2)开始处竖琴背景下清晰的低音提琴乐句,还有大号上的一些重要乐段,西贝柳斯似乎常用大号来隐示北欧神话中那些从地下深处钻出来的黑暗怪物。 第一乐章诠释出色,速度控制的也很好。斯托科夫斯基不仅强调了音乐的戏剧性和激情,还突出了西贝柳斯特有的交响发展理念。听了这一录音,我头一次发现该乐章漫长的展开部(曲目1从5分18秒至8分)与作曲家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后半部分竟是如此相似,而在此之前我从未有过这样的感受。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毫不相干的乐思和片断是如何慢慢地结合在一起,最后成为一体的。这一技巧在作曲家的后期作品中曾创造出更伟大的效果,但它的根源就在这里。 行板乐章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因为斯托科夫斯基采用了过于平缓的速度,从而忽略了作曲家对速度术语Andante的限定,即不太慢的行板。我估计一些听众会发现这一乐章起头十分拖沓,不过随着乐章的发展而产生的十分符合作品原意的哀伤情调以及在前一个乐章中指挥家对乐思的精彩把握,可能会弥补这一不足。谐谑曲乐章达到了应有的强健,虽然定音鼓的演奏似乎太激烈一点了!斯托科夫斯基处理下的三声中段色彩斑斓,韵味十足,圆号如小夜曲般咏唱,竖琴上的滑音则好似清泉般溅散。终曲乐章非凡的大气使人心悦诚服,演奏员们再次在斯托科夫斯基的鼓舞下全力以赴,音乐中间歇性的不确定似乎不再重要,而在通篇的音乐表达中我们只能感受到回肠荡气的魄力,这就是一种真正“伟大的音调”。 尼尔森的第二交响曲是1967年在哥本哈根的一场音乐会上现场录制的。丹麦国家交响乐团的演奏虽有些刺耳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这一演绎是出色的。第三乐章演奏得尤为情感洋溢,这一标明为“忧郁的行板”的乐章我认为是该交响曲四个乐章中最好听的。总体来说,这部交响曲显示了尼尔森尚缺乏在第三交响曲中才达到的精深技巧,它是在一个新奇的灵感的基础上谱写成的,即用四个乐章中的每一个来表达人类的一种气质(或曰性格),于是有了“暴躁的”第一乐章,狂怒而激烈、“冷静的”第二乐章,温和而幽默、“忧郁的”第三乐章,如上所提到的,以及一个“乐观的”第四乐章。这最后一个乐章显然对尼尔森看说是最难谱写的,最后的结尾虽然充满胜利的激情,但显得极其空洞,进行曲式的节奏令人想起埃尔加的一些为金钱而粗制滥造的作品。 1950年在纽约录制的三首格兰杰Grainger的小品则引出了一段轶事。1949年,斯托科夫斯基写信给自1915年起就已在美国定居的格兰杰,希望他能将其所作的最受欢迎的一些小品进行改编,应利用(用斯托科夫斯基的原话)“诸如颤音琴、马林巴、萨克斯管、钢片琴等乐器,给人以在乡村绿地上嬉戏和舞蹈的感觉”。究竟是什么使斯托科夫斯基将看似毫无关联的颤音琴、萨克斯管的音色同乡村绿地联系起来?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些改编曲是典型的愉悦风格,并在这儿的演奏中得到了极好的把握,尽管其中一些有定音的打击乐器的演奏以现在的标准来看显得有些过于简单。 CD2类似一个名曲大杂烩,以杜卡的芭蕾舞剧《仙女》中著名的鼓号曲开场。接着是1977年录制的勃拉姆斯的悲剧序曲,这肯定是斯托科夫斯基最后的一系列录音室录音之一,因为这时候他已经95岁,5个月以后他便去世了,但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录音中一点都听不出他的功力有任何消退。虽称不上是这部伟大作品的首选版本,但这无疑是一个生动而充满活力的演绎。开始时激烈而敏捷的乐句显得井井有条,奠定了通篇清晰的乐思。8分20秒处无疑是乐曲的精髓所在,斯托科夫斯基处理得同样令人满意,圆号声如祈福般升起。 唱片中的其他曲目均是一些演奏出色的轻快作品,但伊贝尔的交响组曲《港口》是绝对不容错过的,奇怪的是这部优秀的作品在当今各唱片公司的录音中已很少见到(常见的只有拿索斯出的汤浅卓雄指挥的版本,好像还有一个巴黎管弦乐团的版本),因此本专辑中的这个录音是极其珍贵的。该曲包含三段,顺次为:“罗马”、“突尼斯”和“巴伦西亚”,乐曲谱写得极具特色,配器精彩,旋律和和声也甚为优美,充满异国情调。也许“突尼斯”一段在弦乐拨奏背景下曲折迂回的双簧管旋律显得有些陈词滥调,但“巴伦西亚”中活泼轻快的节奏足以弥补这一不足。这三小段乐曲的确是迷人的音乐风景画,与科普兰的《墨西哥沙龙》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张CD中的重头曲目出自瓦格纳的一部呕心沥血的巨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里是由斯托科夫斯基将歌剧第二、第三幕中的一些乐段串起来而改编成的“爱情音乐”。费城管弦乐团的演奏华丽无比,大提琴演奏着的令人熟悉的旋律,就好像歌剧演员的咏唱一般。我一直认为这部歌剧中最具想象力的成就就是侍女在监视时所唱的预告性的咏叹调,唱词中充满巧妙的讽喻,充满了对未来的预知。这在这部史上最滥情的音乐作品中无疑是一大亮点。 斯托科夫斯基对这段瓦格纳作品的演绎更让我们敬佩三分,但实际上他本人并非指挥瓦格纳的专家,连一部完整的瓦格纳歌剧都没指挥过。我认为他由瓦格纳的歌剧改编成的这段“交响诗”还是有不足之处的,主要是缺乏足够的对比,听这段音乐就好像是让你一口气吃下两盒甜腻的巧克力(试试看?)。虽然音乐充满着光辉,但结束时我耳朵已经疲倦了,我总觉得唱片公司的人在让人体验完这段情感的放纵之后又安排一首格利埃尔的俄罗斯水兵舞有恶作剧之嫌,就好像在说:“快把刚才的歌剧舞台拆空,芭蕾剧团来了!”真是在整人。 不管怎么说,这仍是一套出色的唱片,让我们得以一窥斯托科夫斯基巨大的音乐成就、宽广的曲目范围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总是能把他所热爱的音乐的精髓忠实地传达给听众,他指挥下的演出从不会流于老套而乏味。这种指挥艺术是没有其他人能够模仿的。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