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人文主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人文主義

 

 

 

大家都知道,長期以來,中世紀幾乎成為蒙昧,落後。倒退與黑暗的代名詞,所以又稱為」黑暗時代」。「哥特式」一詞就是人文主義者對整個中世紀文化的通稱,「哥特式」一詞原意為「粗野的,低級的」。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為了批判基督教神學和封建意識形態,在14~15世紀爆發了「文藝復興」運動。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文主義(humanism)思想作為這場運動的指導思想與偉大旗幟應運而生。

新人文主義

在中國現代文化傳統中,一提到新人文主義,還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美國學者歐文·白璧德。20世紀初期,在西方文化經過盧梭等倡導的打破束縛、放任自我、棄絕典章制度、復歸自然的「一種」浪漫主義衝擊之後,白璧德逆這股潮頭而動,先後出版了《文學與美國大學》(1908)、《新拉奧孔》(1910)、《現代法國文學批評大師》(1912)、《盧梭與浪漫主義》等著作,抨擊了泛情人道主義和科學人道主義,批評了想象的過度放縱和道德上的不負責任,呼籲節制情感,恢復人文秩序。[5]這就是廣為中國人所知的「西方」新人文主義的基本傾向。白璧德對東方哲學,從佛教到孔、孟、老、莊等都深有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人物梁實秋、梅光迪、吳宓等都曾受教其門下,深受其影響。這使得白璧德的新人文主義也在中國現代文化發展中留下了抹之不去的印痕,梁實秋與學衡派的文學主張中,都能讓人窺到來自北美新大陸的胎記。然而這些都與我們所說的中國現代新人文主義思潮,沒有更多聯繫。在指涉的內容上,二者不一樣,影響的範圍也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中國現代新人文主義思潮,是我們對現代中國文化發展情形考察後得出的一個概念,是對影響中國現代文化與文學精神取向的當下認識結果。

新人文主義的核心是尊重人性,理論基礎是人性論。關注的是人的潛能,感官和感情的歡樂和痛苦,最重要是人的思想境界的不斷提升。在此不會只去頌揚人性的高貴與完美,也不會說什麼:」人是萬物的尺度」之類的誇大言語。但會稱讚人的價值與尊嚴,也會以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來對待財富和享樂。堅決反對犬儒學派,懷疑論學派,苦行主義,禁欲主義和超現實主義主張的」無意識」行動藝術。

人性的定義

論人性,絕不可斷章取義。感性、理性本為一體,物質,精神也不過都是認知過程。客觀講,獸性與神性是相對的,人性兼有之。我所謂的」尊重人性」是指尊重:人在面對一件事物時,潛藏於心中的的判定和願景。尊重人性是因為人性是客觀存在。人性好比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規律,我們才能與自然共同發展。又好比社會規律,掌握社會規律,我們才能共建和諧社會。人性就是人的規律。

要正確處理對於自己的關係,對於別人的關係,對於社會的關係。

對自己

人越長大,就越習慣於壓抑內心的真實感受,不再放聲大哭放聲大笑,什麼都只是淡淡的點到為止,仿佛這樣我們才真正成長為了紳士和淑女。我們還有了更多淺薄的灑脫,每每我們產生了一個有意義的理想後,當遇到困難時很容易經受不住打擊,很容易輕易的放棄,更容易妥協於一些盲目的從眾心理。多傾聽自己心中的吶喊吧,

對別人

這更多的體現在人際關係上的技巧,是要學做聰明人,是要達到共盈關係的目的,為的是儘量避免誤會,增進同志間的感情。

對社會

將人性發揮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上更多表現為奉獻。恐懼讓人們各自疏離,愛總會溢出人際的疆界。融化這種隔閡,伸出助人之手,我們的世界就會漸變廣闊,不枉此生。給他人獻愛之時,亦哺育了自己的心靈。

世界觀

新人文主義者雖然強調重視人的個體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仍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和無神論者。說到宗教,無論東方的佛教還是西方的基督教,我認為它最大的作用無非是愚民,以此來達到統治者鞏固其地位的目的。宗教大多採用暗示和催眠的手段來鎖定人們對其的忠誠,然後無非是鼓勵人們將財產捐於寺院或教會後,進行苦修並提倡禁欲主義,以此到達極樂世界或天堂,從而獲取未可知的永生。中世紀泯滅人性的基督教的醜惡行徑,應該已經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如今,宗教的神秘主義面紗逐漸被現代文明所揭示,它的作用更多的轉為「教人向善」,多以懺悔的方式來達到個人心靈上的救贖。但這樣的功效在我用道德和反思就可以取代,不過既然歷史舞台都曾接受過它,我們還是要尊重這些文化的。

人生觀

馬克思主義說人的內因決定事物的發展,外因是客觀因素。但人的內因從何而來呢?是天生的嗎?我說人的內因恰恰從外因而來。從這點上來看,是外因決定了內因。人生下來如一張乾淨的白紙,又如用來做陶藝的泥土。環境是一支畫筆,慢慢畫出人的性格;環境又像一雙大手,塑造出人的雛形。之後環境對我們施加的這些諸多因素,便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成為了我們的東西。如性格,氣質,思想,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等。然後我們才有可能發展出自己的創造,用這些已得的東西對抗外因,來獲取我們想要的。所以我說,人在未形成自己大概的思想體系前,是外因占主導地位;當那張畫紙的色彩已很豐富,當那個雕塑漸漸成型時,是內因開始獲得主導地位。然而在大多數時,內因與外因是在時刻相互作用,相互鬥爭的。但不論最初的環境怎樣,我們都要以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度來對待人生。[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