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志·卷三十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新唐書·志·卷三十三出自《新唐書》,此書是北宋時期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斷代史書,「二十四史」之一。全書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紀10卷,志50卷,表15卷,列傳150卷。《新唐書》前後修史歷經17年,於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1]
原文
地理七
嶺南道,蓋古揚州之南境,漢南海、鬱林、蒼梧、珠崖、儋耳、交趾、合浦、 九真、日南等郡。韶、廣、康、端、封、梧、藤、羅、雷、崖以東為星紀分,桂、 柳、鬱林、富、昭、蒙、龔、繡、容、白、羅而西及安南為鶉尾分。為州七十有三, 都護府一,縣三百一十四。其名山:黃嶺、靈洲。其大川:桂、郁。厥賦:蕉、紵、 落麻。厥貢:金、銀、孔翠、犀、象、彩藤、竹布。
廣州南海郡,中都督府。土貢:銀、藤簟、竹蓆、荔支、皮、鱉甲、蚺蛇膽、 石斛、沈香、甲香、詹糖香。戶四萬二千二百三十五,口二十二萬一千五百。縣十 三:有府二,曰綏南、番禺。有經略軍,屯門鎮兵。南海,上。有南海祠。山峻水 深,民不井汲,都督劉巨麟始鑿井四。有牛鼻鎮兵,有赤岸、紫石二戍。有靈洲山, 在郁水中。番禺,上。增城,中。四會,中。武德五年以四會、化蒙二縣置南綏州, 並析置新招、化注、化穆三縣。貞觀元年省新招、化注,以廢威州之懷集、廢齊州 之洊安隸之。八年更名湞州。十三年州廢,省化穆,以四會、化蒙、懷集、洊安來 屬。化蒙,中。有鉛穴一。懷集,中。武德五年置威州,並析置興平、霍清、威成 三縣。
貞觀元年州廢,省興平、霍清、威成入懷集。開元二年省永固縣入焉。有驃 山,有鐵。洊水,中。本洊安,武德五年置齊州,並析置宣樂、宋昌二縣。貞觀元 年州廢,省宣樂、宋昌入洊安。至德二載更名。東莞,中。本寶安,至德二載更名。 有鹽,有黃嶺山。清遠,中。武德六年省政賓縣入焉。浛洭,中。武德五年以浛洭、 真陽二縣置洭州,並析置翁源縣。貞觀元年州廢,以翁源隸韶州,浛洭、真陽來屬。 湞陽,中。本真陽,貞觀元年更名。有鐵,西南有洭浦故關。新會,中。武德四年, 以南海郡之新會、義寧二縣置岡州新會郡,以地有金岡以名州,並析置封平、封樂 二縣。貞觀十三年州廢,省封平、封樂,以新會、義寧來屬。是年,復以新會、義 寧置岡州,又析義寧置封樂縣。後省封樂。開元二十三年州廢,以新會、義寧復來 屬。有鹽。義寧。中。
韶州始興郡,下。本番州,武德四年析廣州之曲江、始興、樂昌、翁源置。尋 更名東衡州,貞觀元年又更名。土貢:竹布、鍾乳、石斛。戶三萬一千,口十六萬 八千九百四十八。縣六:曲江,上。武德四年置臨瀧、良化二縣,貞觀八年省。始 興,下。有大庾嶺新路,開元十六年,詔張九齡開。東北有安遠鎮兵。樂昌,下。 翁源,下。仁化,下。本隸廣州,垂拱四年析曲江置,後來屬。湞昌,下。光宅元 年析始興置。
循州海豐郡,下。本龍川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布,五色藤盤、鏡匣,蚺 蛇膽,甲煎,鮫革,荃台,綬草。戶九千五百二十五。縣六:歸善,中下。貞觀元 年省龍川縣入焉。博羅,中下。貞觀元年省羅陽縣入焉。河源,中下。武德五年析 置石城縣,貞觀元年省。海豐,中下。武德五年析置陸安縣,貞觀元年省。興寧, 貞觀元年省齊昌縣入焉。雷鄉。中下。天授二年置。
潮州潮陽郡,下。本義安郡。土貢:蕉、鮫革、甲香、蚺蛇膽、龜、石井、銀 石、水馬。戶四千四百二十,口二萬六千七百四十五。縣三:海陽,中下。有鹽。 潮陽,中下。永徽初省,先天初復置。程鄉。中下。
康州晉康郡,下。本南康州,武德六年析端州之端溪置,九年州廢。貞觀元年 復置,十一年又廢,十二年復置,更名康州。土貢:金、銀。戶萬五百一十,口萬 七千二百一十九。縣四:端溪,下。武德五年析端州之博林置撫納縣,後省。晉康, 下。本遂安,至德二載更名。悅城,下。本樂城,隸端州,武德五年來屬,後更名。 都城。下。
瀧州開陽郡,下。本永熙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銀、石斛。戶三千六百二 十七,口九千四百三十九。縣四:瀧水,下。武德四年析置正義縣,並領懷德縣。 後省正義,以懷德隸竇州。開陽,下。武德四年析瀧水置。鎮南,下。本安南,武 德四年置南建州,以永熙郡之安遂、永熙、永業三縣隸之。五年析瀧水置安南縣。 貞觀八年更南建州曰藥州。十八年州廢,省安遂、永業,以永寧、安南來屬。至德 二載更名。建水。下。本永熙,武德五年曰永寧,天寶元年復更名,以建水在西也。
端州高要郡,下。本信安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銀、柑。戶九千五百,口 二萬一千一百二十。縣二:高要,下。貞觀十三年省博林縣入焉。東有青岐鎮。平 興。下。武德七年析置清泰縣,貞觀十三年省。
新州新興郡,下。本新昌郡,武德四年以端州之新興置。土貢:金、銀、蕉。 戶九千五百。縣二:新興,下。武德四年析置索盧、新昌、單牒、永順四縣。後省 新昌、單牒,乾元後又省索盧。永順。下。
封州臨封郡,下。本廣信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銀、鮫革、石斛。戶三千 九百,口萬一千八百二十七。縣二:封川,下。武德四年析置封興縣,後省。開建。 下。武德四年置。
潘州南潘郡,下。本南宕州南巴郡,武德四年以合浦郡之南昌、定川置。本治 南昌,貞觀元年徙治定川,八年更名,後徙治茂名。後廢,地入高州。永徽元年復 以茂名、南巴、毛山三縣置。土貢:銀。戶四千三百,口八千九百六十七。縣三: 茂名,下。本隸高州,以茂名水名,貞觀元年來屬。潘水,下。武德五年置,以潘 水名,又析南昌、定川置陸川、思城、溫水、宕川四縣。貞觀八年省思成,後以定 川、宕川隸牢州,陸川、溫水隸禺州,後省南昌。二十三年析潘水置毛山縣,以毛 山名。其後省潘水縣。開元二年改毛山曰潘水。南有博畔鎮。南巴。下。本隸高州, 武德五年置,永徽元年來屬。
春州南陵郡,下。本陽春郡,武德四年以高涼郡之陽春置,天寶元年更郡名。 土貢:銀、鍾乳、石斛。戶萬一千二百一十八。縣二:陽春,下。武德四年並置流 南縣,五年又置西城縣,後皆省。有鉛。羅水。下。天寶後置。
勤州雲浮郡,下。本銅陵郡,武德四年析春州置,五年州廢。萬歲通天二年復 置,長安中復廢。開元十八年平春、瀧等州,首領陳行范餘黨保銅陵北山,廣州都 督耿仁忠奏復置州,治富林洞,因以為縣。乾元元年徙治銅陵。土貢:金、銀、石 斛。戶六百八十二,口千九百三十三。縣二:銅陵,下。本隸端州,武德五年隸春 州,後來屬。有銅。富林。下。武德四年析銅陵置。州廢,隸春州,後縣亦廢,乾 元元年復置。
羅州招義郡,下。本石城郡,武德五年以高涼郡之石龍、吳川置,六年徙治石 城。土貢:銀、孔雀、鸚鵡。戶五千四百六十,口八千四十一。縣四:廉江,下。 本石城,以石城水名。武德五年,析石龍、吳川置南河、石城、招義、零綠、石龍、 陵羅、龍化、羅辯、慈廉、羅肥十縣。後以石龍而下六縣隸南石州。天寶元年更名。 大曆八年以南河隸順州。吳川,下。干水,下。本石龍,武德五年曰招義,天寶元 年更名,以干水名。零綠。下。以零綠水名。
辯州陵水郡,下。本南石州石龍郡,武德六年,以羅州之石龍、陵羅、龍化、 羅辯、慈廉、羅肥置。貞觀九年更名。天祐元年,硃全忠以「辯」「汴」聲近,表 更名勛州。土貢:銀、竹奚。戶四千八百五十八,口萬六千二百九。縣二:石龍, 下。貞觀元年省慈廉、羅肥二縣入焉。陵羅。下。
高州高涼郡,下。武德六年分廣州之電白、連江置。本治高涼,貞觀二十三年 徙治良德,大曆十一年徙治電白。土貢:銀、蚺蛇膽。戶萬二千四百。縣三:電白, 下。良德,下。本隸瀧州,武德中來屬。保寧。下。本連江,開元五年曰保安,至 德二載更名。
恩州恩平郡,下。本齊安郡,貞觀二十三年以高州之西平、齊安、杜陵置。大 順二年徙治恩平。土貢:金、銀。戶九千。縣三:有清海軍。恩平,下。本海安, 武德五年曰齊安,至德二載更名。有西平縣,本高涼,亦武德五年更名,後省。杜 陵,下。本杜原,武德五年更名。陽江。下。有銀。
雷州海康郡,下。本南合州徐聞郡,武德四年以合浦郡之海康、隋康、鐵杷置。 貞觀元年更名東合州,八年又更名。土貢:絲電、班竹、孔雀。戶四千三百二十, 口二萬五百七十二。縣三:海康,中。遂溪,下。本鐵杷、椹川二縣,後並省,更 名。徐聞。下。本隋康,貞觀二年更名。
崖州珠崖郡,下。土貢:金、銀、珠、玳瑁、高良姜。戶八百一十九。縣三: 舍城,下。以舍城水名。西南有勤連鎮兵。有顏城縣,本顏盧,貞觀元年更名,開 元後省。澄邁,下。文昌。下。本平昌,武德五年置,貞觀元年更名。
瓊州瓊山郡,下都督府。貞觀五年以崖州之瓊山置。自乾封后沒山洞蠻,貞元 五年,嶺南節度使李復討復之。土貢:金。戶六百四十九。縣五:瓊山,下。貞觀 十三年析置曾口、顏羅、容瓊三縣。貞元七年省容瓊。有鹽。臨高,下。本臨機, 隸崖州,貞觀五年來屬,州沒隸崖州。開元元年更名。曾口,下。樂會,下。顯慶 五年置。顏羅。下。
振州延德郡,下。本臨振郡,又曰寧遠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金、五色藤 盤、班布、食單。戶八百一十九,口二千八百二十一。縣五:寧遠,下。以寧遠水 名。有鹽。延德,下。以延德水名。吉陽,下。貞觀二年析延德置。臨川,下。落 屯。下。天寶後置。
儋州昌化郡,下。本儋耳郡,隋珠崖郡治,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金、糖香。 戶三千三百九。縣五:義倫,下。有鹽。昌化,下。貞觀元年析置吉安縣,乾元後 省。感恩,下。洛場,下。乾元後置。富羅。下。本毘善,武德五年更名。
萬安州萬安郡,下。龍朔二年以崖州之萬安置。開元九年徙治陵水。至德二載 更名萬全郡。貞元元年復治萬全,後復故名。土貢:金、銀。戶二千九百九十七。 縣四:萬安,下。本隸瓊州,貞觀五年析文昌置,並置富雲、博遼二縣。十三年隸 崖州,後來屬。至德二載曰萬全,後復故名。陵水,下。本隸振州,後來屬。富雲, 下。博遼。下。
邕州朗寧郡,下都督府。本南晉州,武德四年以隋鬱林郡之宣化置。貞觀八年 更名。土貢:金、銀。有金坑。戶二千八百九十三,口七千三百二。縣七:有經略 軍。宣化,中下。武德五年析置武緣、晉興、朗寧、橫山四縣。乾元後省橫山。郁 水自蠻境七源州流出,州民常苦之,景雲中,司馬呂仁引渠分流以殺水勢,自是無 沒溺之害,民乃夾水而居。武緣,中下。西有都稜鎮。晉興,中下。朗寧,中下。 思籠,中下。乾元後開山洞置。如和,中下。本隸欽州,武德五年析南賓、安京置, 景龍二年來屬。封陵。中下。乾元後開山洞置。
澄州賀水郡,下。本南方州,武德四年以鬱林郡之嶺方地置,貞觀八年更名。 土貢:金、銀。戶千三百六十八,口八千五百八十。縣四:上林,下。武德四年, 析嶺方縣地置無虞、琅邪、思干、上林、止戈五縣。無虞,下。止戈,下。賀水。 下。本隸柳州,武德四年析馬平置,八年來屬。
賓州嶺方郡,下。本安城郡,貞觀五年,析南方州之嶺方、思干、琅邪,南尹 州之安城置。至德二載更名。土貢:藤器。戶千九百七十六,口八千五百八十。縣 三:嶺方,中下。貞觀十二年省思干縣。琅邪,中下。保城。中下。本安城,至德 二載更名。
橫州寧浦郡,下。本簡州,武德四年以鬱林郡之寧浦、樂山置。六年曰南簡州, 貞觀八年更名。土貢:金、銀。戶千九百七十八,口八千三百四十二。縣三:寧浦, 中下。武德四年析置蒙澤縣。五年以貴州之嶺山來屬。貞觀十二年省蒙澤入焉,後 又省嶺山。從化,中下。本淳風,武德四年析寧浦置,永貞元年更名。樂山。下。
潯州潯江郡,下。貞觀七年以燕州之桂平、大賓置。十三年州廢,縣隸龔州, 後復置。土貢:金、銀。戶二千五百,口六千八百三十六。縣三:桂平,下。本隸 貴州,武德五年隸燕州。七年置陵江縣,十二年省入焉。皇化,下。本隸繡州,貞 觀七年來屬。大賓,下。
巒州永定郡,下。本淳州,武德四年以故秦桂林郡地置,永貞元年更名。土貢: 金、銀。戶七百七十,口三千八百三。縣三:永定,下。武羅,下。靈竹。下。
欽州寧越郡。土貢:金、銀、翠羽、高良姜。戶二千七百,口萬一百四十六。 縣五:欽江,下。東南有西零戍。保京,下。本安京,至德二載更名,內亭,下。 武德五年以內亭、遵化二縣置南亭州,貞觀二年州廢,二縣來屬。遵化,中下。靈 山。下。本南賓,貞觀十年更名。
貴州懷澤郡,下。本南定州鬱林郡,武德四年曰南尹州,貞觀八年曰貴州,天 寶元年更郡名。土貢:金、銀、鉛器、紵布。戶三千二十六,口九千三百。縣四: 有府一,曰龍山。鬱林,中下。懷澤,下。武德四年置。潮水,下。武德四年析郁 林置。義山。下。武德四年更馬嶺縣曰馬度。貞觀後省,天寶後更置,曰義山。
龔州臨江郡,下。貞觀七年,以燕州故治,析潯州之武林、燕州之泰川置,後 徙治平南。土貢:銀。戶九千,口二萬一千。縣五:平南,下。貞觀七年置,又置 西平、歸政、大同三縣。十二年省泰川入平南,又省歸政、西平。武林,下。本隸 藤州,貞觀七年來屬。隋建,下。本隸藤州,貞觀十三年來屬。大同,下。陽川。 下。本陽建,後更名。
象州象郡,下。本桂林郡,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陽壽、桂林置,以象山為州名。 貞觀十三年徙治武化,大曆十一年復治陽壽。土貢:銀、藤器。戶五千五百,口萬 八百九十。縣三:陽壽,下。武德四年析桂林置武德、西寧、武仙三縣。貞觀十二 年省西寧入武德,天寶元年省武德入陽壽。武仙,下。乾封元年省桂林縣入焉。武 化。下。武德四年析桂州之建陵置,本隸封州,後隸晏州;又析陽壽置長風縣,隸 晏州。州廢,縣皆來屬,大曆十一年省長風入焉。
藤州感義郡,下。本永平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銀。戶三千九百八十。縣 四:鐔津,中下。初州治永平,無鐔津,又有隋安、賀川、寧人等縣,皆貞觀後省 並更置,而寧人隸容州,永平隸昭州。有鉛。感義,下。本淳民,武德中更名。義 昌,下。本安昌,至德二載更名。寧風。下。武德五年以縣置燕州,以貴州之桂平 隸之。貞觀三年又以藤州之大賓隸之,增領長恭、泰川、池陽、龍陽四縣,治長恭, 五年置新樂、寧風、梁石、羅風四縣。七年更名泰州,徙治寧風,更池陽曰承恩, 復以藤州之安基隸之;以梁石、羅風隸藤州;省長恭縣。八年徙治安基,復為燕州。 十二年省龍陽、承恩二縣。十八年州廢,以寧風來屬。後省新樂、安基、梁石、羅 風。
岩州常樂郡,下。調露二年析橫、貴二州置,以岩岡之北因為名。天寶元年曰 安樂郡,至德二載更名。土貢:金。戶千一百一十。縣四:常樂,下。本安樂,蕭 銑分興德縣置。貞觀元年省,乾封元年復置,隸鬱林州,永隆元年來屬。至德二載 更名。恩封,下。本伏龍洞,當牢、宜二州之境,調露二年與高城、石岩同置。高 城,下。以高城水名。石岩。下。
宜州龍水郡,下。唐開置,本粵州,乾封中更名。有銀、丹沙。戶千二百二十, 口三千二百三十。縣四:龍水,下。崖山,下。東璽,下。天河,下。邕管所領, 又有顯州、武州、瀋州,後皆廢省。
瀼州臨潭郡,下。貞觀十二年,清平公李弘節開夷獠置。戶千六百六十六。縣 四:瀼江,下。波零,下。鵠山,下。弘遠。下。貞元後州、縣名存而已。
籠州扶南郡,下。貞觀十二年,李弘節招慰生蠻置。戶三千六百六十七。縣七: 武勤,下。武禮,下。羅籠,下。扶南,下。龍額,下。武觀,下。武江,下。
田州橫山郡,下。開元中開蠻洞置,貞元二十一年廢,後復置。戶四千一百六 十八。縣五:都救,下。惠佳,下。武龍,下。橫山,下。如賴。下。
環州整平郡,下。貞觀十二年,李弘節開拓生蠻置。縣八:正平,下。福零, 下。龍源,下。饒勉,下。思恩,下。武石,下。歌良,下。都蒙。下。
桂州始安郡,中都督府。至德二載更郡曰建陵,後復故名。土貢:銀、銅器、 麖皮鞾、簟。戶萬七千五百,口七萬一千一十八。縣十一:有經略軍。臨桂,上。 本始安,武德四年置福祿縣,貞觀八年省入焉,更名。有相思埭,長壽元年築,分 相思水使東西流。又東南有回濤堤,以捍桂水,貞元十四年築。有侯山。理定,中。 本興安,武德四年置宣風縣,貞觀十二年省入焉。至德二載更名。西十里有靈渠, 引灕水,故秦史祿所鑿,後廢。寶曆初,觀察使李渤立斗門十八以通漕,俄又廢。 咸通九年,刺史魚孟威以石為鏵堤,亘四十里,植大木為斗門,至十八重,乃通巨 舟。靈川,中。龍朔二年析始安置。陽朔,中下。武德四年置歸義縣,貞觀元年省 入焉。荔浦,中下。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荔浦、建陵、隋化三縣置荔州,又析置 崇仁、純義、東區三縣。五年以隋化、東區隸南恭州,貞觀元年以建陵隸晏州。十 二年州廢,以荔浦、崇仁來屬。崇仁後省,純義隸蒙州。豐水,中下。本永豐,隸 昭州,武德四年析陽朔置,後來屬。長慶三年更名。修仁,中下。本建陵,貞觀元 年置晏州,並置武龍、武化、長風三縣。十二年州廢,省武龍,以武化、長風隸象 州,建陵來屬。長慶三年更名。恭化,中下。本純化,武德四年析始安置,永貞元 年更名。永福,中下。武德四年析始安置。全義,中下。本臨源,武德四年析始安 置,大曆三年更名。古。乾寧二年析慕化置。
梧州蒼梧郡,下。武德四年以靜州之蒼梧、豪靜、開江置。土貢:銀、白石英。 戶千二百九。縣三:蒼梧,下。貞觀八年以賀州之綏越來屬。十二年省豪靜,其後 又省綏越,而開江復隸富州。戎城,下。本隸藤州,永徽中來屬。光化四年,馬殷 表以縣隸桂州。孟陵。下。本猛陵,隸藤州,蕭銑置。貞觀八年來屬,更名。光化 中,馬殷表以縣隸桂州。
賀州臨賀郡,下。本綏越郡,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富川、熙平郡之桂嶺、零 陵郡之馮乘、蒼梧郡之封陽置。土貢:銀。戶四千五百五十二,口二萬五百七十。 縣六:臨賀,下。武德四年置。東有銅冶,在橘山。桂嶺,下。朝岡、程岡皆有鐵。 馮乘,下。有荔平關,有錫冶三。封陽,下。貞觀元年省,九年復置。富川,下。 有富水。天寶中更名富水,後復故名。有錫,有鍾乳穴三。盪山。下。天寶後置。
連州連山郡,下。本熙平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赤錢、竹紵練、白紵細布、 鍾乳、水銀、丹沙、白鑞。戶三萬二千二百一十,口十四萬三千五百三十三。縣三: 桂陽,上。有桂陽山,本靈山,天寶八載更名。有銀,有鐵。陽山,中下。有鐵, 有故秦湟溪關。連山。中。有金,有銅,有鐵。
柳州龍城郡,下。本昆州,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馬平置,是年,更名南昆州, 貞觀八年又以地當柳星更名。土貢:銀、蚺蛇膽。戶二千二百三十二,口萬一千五 百五十。縣五:馬平,下。武德四年析置新平、文安、賀水、歸德四縣,尋更名歸 德曰脩德,文安曰樂沙。八年以賀水隸澄州。貞觀七年省樂沙,九年置崖山縣,十 二年省新平。其後又省崖山,以脩德隸嚴州。龍城,下。武德四年置龍州,並置柳 嶺縣。貞觀七年州廢,省柳嶺,以龍城來屬。象,下。本隸桂州,後來屬。洛曹, 下。本洛封,元和十三年更名。洛容。下。貞觀中置。
富州開江郡,下。本靜州龍平郡,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龍平、豪靜,蒼梧郡 之蒼梧置,貞觀八年更名。土貢:銀、班布。戶千四百六十,口八千五百八十六。 縣三:龍平,下。武德四年析置博勞、歸化、安樂、開江四縣,尋以蒼梧、豪靜、 開江隸梧州,九年省安樂、歸化、博勞。思勤,下。天寶後置。馬江。下。本開江, 後隸梧州,又復隸柳州。長慶三年更名。
昭州平樂郡,下。本樂州,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平樂置,貞觀八年更名。土貢: 銀。戶四千九百一十八,口萬二千六百九十一。縣三:平樂,下。以平樂水名之。 有鍾乳穴三。武德四年析置沙亭縣,貞觀七年省沙亭。恭城,下。蕭銑置。有鍾乳 穴十二,在銀帳山。永平。下。本隸藤州,後來屬。
蒙州蒙山郡,下。本南恭州,武德五年析荔州之隋化置,貞觀八年更名。土貢: 麩金、銀。戶千五十九,口五千九百三十三。縣三:立山,下。本隋化,武德五年 更名;又析置欽政縣,貞觀十二年省。東區,下。武德五年析立山置。貞觀六年隸 燕州,十年來屬。正義。下。本純義,隸燕州,十年來屬。永貞元年更名。
嚴州循德郡,下。乾封二年招致生獠,以秦故桂林郡地置。土貢:銀。戶千八 百五十九,口七千五十一。縣三:來賓,下。乾封二年置。循德,下。本隸柳州, 後來屬。歸化。下。乾封二年置。
融州融水郡,下。武德四年析始安郡之義熙置。土貢:金、桂心。戶千二百三 十二。縣二:融水,下。本義熙,武德四年析置臨牂、黃水、安脩三縣,六年更名。 貞觀十三年省安脩入臨牂。武陽。下。天寶初並黃水、臨牂二縣更置。
思唐州武郎郡,下。永隆二年析龔、蒙、象三州置。開元二十四年為羈縻州, 建中元年為正州。土貢:銀。戶百四十一。縣二:武郎,下。思和。下。本平原, 長慶三年更名。
古州樂興郡,下。貞觀十二年,李弘節開夷獠置。土貢:蠟。戶二百八十五。 縣三:樂山,本樂預,寶應元年更名。古書,下。樂興。下。
容州普寧郡,下都督府。本銅州,武德四年以合浦郡之北流、普寧置。貞觀八 年更名。元和中徙治普寧。土貢:銀、丹沙、水銀。戶四千九百七十,口萬七千八 十五。縣六:有經略軍。普寧,下。北流,下。武德四年析置豪石、宕昌、南流、 陵城、新安五縣。貞觀十一年省新安,後又省豪石、宕昌。北三十里有鬼門關,兩 石相對,中闊三十步。陵城,下。渭龍,下。武德四年析普寧置。欣道,下。本寧 人,隸藤州。貞觀二十三年更名,來屬。陸川。下。本隸東峨州,唐末來屬。
牢州定川郡,下。本義州,武德二年以巴蜀徼外蠻夷地置。貞觀十一年以東北 有牢石,因更名,徙治南流,後廢。乾封三年,將軍王杲平蠻獠復置。土貢:布、 銀。戶千六百四十一,口萬一千七百五十六。縣三:南流,下。本隸容州,武德四 年析北流置南流、定川、牢川三縣,以南百步有南流江名之,乾封三年皆來屬。定 川,下。本隸潘州,定川水名之。宕川。下。本隸潘州,因瀘宕水名之。
白州南昌郡,下。本南州,武德四年以合浦郡之合浦地置,六年更名。土貢: 金、銀、珠。戶二千五百七十四,口九千四百九十八。縣四:博白,下。武德四年 置,並置朗平、周羅、龍豪、淳良、建寧五縣。貞觀六年以廉州之大都隸之。十二 年省郎平、淳良,後又省大都。大曆八年以龍豪隸順州。西南百里有北戍灘,咸通 中。安南都護高駢募人平其險石,以通舟楫。建寧,下。周羅,下。南昌。下。本 隸潘州,後來屬。
順州順義郡,下。大曆八年,容管經略使王翃析禺、羅、辯、白四州置。土貢: 銀。戶五百九。縣四:龍化,下。武德四年置,以西有龍化水名之,六年隸辯州。 溫水,下。本隸禺州。南河,下。武德五年析石龍置,隸羅州。龍豪。武德四年析 合浦置,隸白州。
繡州常林郡,下。本林州,武德四年以鬱林郡之阿林縣及郁平縣地置,六年更 名。土貢:金。戶九千七百七十三。縣三:常林,中。武德四年置,又置羅繡、皇 化、歸誠三縣。貞觀七年以皇化隸潯州,省歸誠。阿林,中下。羅繡。下。武德四 年析置盧越縣,貞觀六年縣廢入焉。
鬱林州鬱林郡,下。本郁州,麟德二年析貴州之石南、興德、郁平置,乾封元 年更名。土貢:布。戶千九百一十八,口九千六百九十九。縣四:郁平,下。本隸 貴州,後來屬。興業,下。麟德二年析石南置,建中二年省石南入焉。興德,下。 蕭銑析石南置,尋廢。武德四年析郁平復置。潭栗。下。
黨州寧仁郡,下。本鬱林州地,永淳元年開古黨洞置。土貢:金、銀。戶千一 百四十九,口七千四百四。縣八:撫安,下。古西甌地。善勞,中下。善文,下。 寧仁,下。容山,下。本安仁,永淳二年析黨州置平琴州平琴郡,領安仁、懷義、 福陽、古符四縣。垂拱三年廢,神龍三年復置。至德中更安仁曰容山。建中二年州 廢,縣皆來屬。懷義,下。福陽,下。古符。下。
竇州懷德郡,下。本南扶州,武德四年以永熙郡之懷德置。以獠叛,僑治瀧州, 後徙治信義。貞觀元年州廢,以縣隸瀧州。二年復置,五年又廢,以縣隸瀧州。六 年復置,八年更名。土貢:銀。戶千一十九,口七千三百三十九。縣四:信義,中 下。武德四年置,並析置潭峨縣,五年又析置特亮縣。懷德,中下。潭峨,下。特 亮。下。
禺州溫水郡,下。本東峨州,乾封三年,將軍王杲奏析白、辯、竇、容四州置, 總章二年更名。土貢:銀。戶三千一百八十。縣四:峨石,下。總章二年析白州之 溫水置,以南有峨石名之。羅辯,下。本陸川,隸辯州,後更名。本羅辯洞地。扶 萊,下。武德五年析信義縣置,隸竇州,以扶萊水名之。貞觀中省,後復置。宕昌。 下。本隸容州。
廉州合浦郡,下。本合州,武德四年曰越州,貞觀八年更名,以本大廉洞地。 土貢:銀。戶三千三十二,口萬三千二十九。縣四:合浦,中下。武德五年置安昌、 高城、大廉、大都四縣。貞觀六年置珠池縣。後以大都隸白州。十二年省珠池、安 昌入焉。封山,下。武德五年置姜州,並置東羅、蔡龍二縣。貞觀十年州廢,以封 山、東羅、蔡龍來屬。後省東羅。蔡龍,下。以蔡龍洞名之。貞觀十二年省高城縣 入焉。大廉。下。
義州連城郡,下。本南義州,武德五年以永熙郡之永業縣地置。貞觀元年州廢, 以縣隸南建州。二年復置,五年又廢,以縣隸南建州。六年復置,後第名義州。土 貢:銀。戶千一百一十,口七千三百三。縣三:岑溪,下。本龍城,武德五年置, 並置安義、義城二縣。至德中更龍城曰岑溪。其後又省義城。有郡山。永業,下。 本安義,至德中更名。連城。下。武德五年析瀧州之正義置。
安南中都護府,本交趾郡,武德五年曰交州,治交趾。調露元年曰安南都護府, 至德二載曰鎮南都護府,大曆三年復為安南。寶曆元年徙治宋平。土貢:蕉、檳榔、 鮫革、蚺蛇膽、翠羽。戶二萬四千二百三十,口九萬九千六百五十二。縣八:有經 略軍。宋平,上。武德四年置宋州,並置弘教、南定二縣。五年析置交趾、懷德二 縣,隸交州。六年曰南宋州。貞觀元年州廢,省弘教、懷德,徙交趾於故南慈州, 來屬。南定,本隸宋州,武德四年析宋平置,五年隸交州。大曆五年省,貞元八年 復置。太平,中下。本隆平,武德四年置,以縣置隆州,並置義廉、封溪二縣,治 義廉。六年曰南隆州。貞觀元年州廢,省義廉,以封溪隸峰州,隆平來屬。先天元 年更名。交趾,中下。武德四年置慈州,並置慈廉、烏延、武立三縣,以慈廉水因 名之。六年曰南慈州。貞觀元年州廢,省三縣更置。硃鳶,上。武德四年置鳶州, 並置高陵、定安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高陵、定安,以硃鳶來屬。龍編,中下。 武德四年置龍州,並置武寧、平樂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武寧、平樂,以龍編隸 仙州,州廢來屬。平道,中下。武德四年置道州,並置昌國縣。六年曰南道州,是 年更名仙州。貞觀十年州廢,省昌國,以平道來屬。武平。中下。本隸道州,武德 五年來屬。
陸州玉山郡,下。本玉山州,武德五年以寧越郡之安海、玉山置。貞觀二年州 廢,縣隸欽州。高宗上元二年復置,更名。土貢:銀、玳瑁、裛皮、翠羽、甲香。 戶四百九十四,口二千六百七十四。縣三:烏雷,下。華清,下。本玉山,天寶中 更名。寧海。下。本安海。武德四年又置海平縣,貞觀十二年省。至德二載更名。
峰州承化郡,下都督府。武德四年以交趾郡之嘉寧置。土貢:銀、藤器、白鑞、 蚺蛇膽、豆寇。戶千九百二十。縣五:嘉寧,下。武德四年置新昌、安仁、竹格、 石堤四縣,又領封溪縣。貞觀元年省石堤、封溪入嘉寧,後又省安仁。承化,下。 新昌,下。貞觀元年省竹格縣入焉。嵩山,元和後置。珠綠。元和後置。
愛州九真郡,下。土貢:紗、施、孔雀尾。戶萬四千七百。縣六:九真,下。 武德五年置松源、楊山、安預三縣。貞觀元年省楊山、安預,九年省松源。有金, 有石磬。安順,下。武德五年置順州,並析置東河、建昌、邊河三縣。貞觀元年州 廢,省三縣入安順,來屬。崇平,下。本隆安。武德五年置安州,並置教山、建道、 都握三縣,又置山州,並置岡山、真潤、古安、西安、建初五縣。貞觀元年廢安州, 省教山、建道、都握入隆安,來屬;又廢山州,省岡山、真潤、古安、西安入建初, 來屬。
八年省建初。先天元年更隆安曰崇安,至德二載又更名。軍寧,下。本軍安, 武德五年以縣置永州,七年曰都州。貞觀元年州廢,隸南陵州。至德二載更名。日 南,下。武德五年置積州,又置積善、津梧、方載三縣;又以移風縣地置前真州, 並置九皋、建正、真寧三縣;又以胥浦縣置胥州,並置攀龍、如侯、博犢、鎮星四 縣。九年更積州曰南陵州,貞觀元年曰後真州。是年廢前真州,省九皋、建正、真 寧,以移風隸南陵州;又廢胥州,省攀龍、如侯、博犢、鎮星,以胥浦隸南陵州。 十年州亦廢,以軍安、日南、移風、胥浦來屬,天寶中省移風、胥浦。長林。下。 本無編。
驩州日南郡,下都督府。本南德州,武德八年曰德州,貞觀元年又更名。土貢: 金、金薄、黃屑、象齒、犀角、沈香、班竹。戶九千六百一十九,口五萬八百一十 八。縣四:九德,中下。武德五年置安遠、曇羅、光安三縣。是年,以光安置源州, 又置水源、安銀、河龍、長江四縣。貞觀八年更名阿州。十三年州廢,省水源、河 龍、長江,以光安、安銀來屬。安遠、曇羅、光安、安銀後皆省。浦陽,下。越裳, 下。武德五年置明州,並置萬安、明弘、明定三縣;又以日南郡之文谷、金寧二縣 置智州,並置新鎮、闍員二縣。貞觀元年更曰南智州,省新鎮、闍員。十三年廢明 州,省萬安、明弘、明定入越裳,隸智州。後廢智州,省文谷、金寧入越裳,來屬。 初以隋林邑郡置林州,比景郡置七州。又更名七州曰南景州,貞觀二年綏懷林邑, 乃僑治驩州之南境,領比景、硃吾二縣,並置由文縣。八年第名景州。九年置林州, 亦寄治驩州之南境,領林邑、金龍、海界三縣。又置山州,領龍池、盆山二縣。有 浦陽戍。戶千三百二十,口五千二百。後為龍池郡。皆貞元末廢。懷驩。下。本咸 歡,武德五年置驩州,並置安人、扶演、相景、西源四縣,治安人。貞觀元年更名 演州。十三年省相景。十六年州廢,省安人、扶演、西源,以咸驩來屬。後更咸驩 曰懷驩。
長州文楊郡,下。唐置。土貢:金。戶六百四十八。縣四:文陽,下。銅蔡, 下。長山,下。其常。下。
福祿州唐林郡,下。本福祿郡,總章二年,智州刺史謝法成招慰生獠昆明、北 樓等七千餘落,以故唐林州地置。大足元年更名安武州,至德二載更郡曰唐林,乾 元元年復州故名。土貢:白鑞、紫穀。戶三百一十七。縣三:柔遠,本安遠,至德 二載更名。唐林,唐初以唐林、安遠二縣置唐林州,後州、縣皆廢,更置。福祿。 下。
湯州湯泉郡,下。唐以故秦象郡地置。土貢:金。縣三:湯泉,下。綠水,下。 羅韶。下。
芝州忻城郡,下。唐置。戶千二百,口五千三百。縣七:忻城,下。富川,下。 平西,下。樂光,下。樂艷,下。多雲,下。思龍。下。
武峨州武峨郡,下。唐置。戶千八百五十,口五千三百二十。縣七:武峨,下。 如馬,下。武義,下。武夷,下。武緣,下。武勞,下。梁山。下。
演州龍池郡,下。本忠義郡,又曰演水郡。貞觀中廢,廣德二年析驩州復置。 土貢:金。戶千四百五十。縣七:忠義,下。懷驩,下。龍池,下。思農,下。武 郎,下。武容,下。武金。下。
武安州武曲郡,下。土貢:金、朝霞布。戶四百五十。縣二:武安,下。臨江, 下。
開元中安南所領有龐州,土貢:孔雀尾、紫穀;又有南登州。後皆廢省。
右嶺南採訪使,治廣州。
地理七下
○羈縻州
唐興,初未暇於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諸蕃及蠻夷稍稍內屬,即其部落列 置州縣。其大者為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刺史,皆得世襲。雖貢賦版籍,多不 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著於令式。今錄招降開置之目,以 見其盛。其後或臣或叛,經制不一,不能詳見。突厥、回紇、党項、吐谷渾隸關內 道者,為府二十九,州九十。突厥之別部及奚、契丹、靺鞨、降胡、高麗隸河北者, 為府十四,州四十六。突厥、回紇、党項、吐谷渾之別部及龜茲、于闐、焉耆、疏 勒、河西內屬諸胡、西域十六國隸隴右者,為府五十一,州百九十八。羌、蠻隸劍 南者,為州二百六十一。蠻隸江南者,為州五十一,隸嶺南者,為州九十三。又有 党項州二十四,不知其隸屬。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號為羈縻雲。
○關內道
突厥州十九,府五:
定襄都督府,貞觀四年析頡利部為二,以左部置,僑治寧朔。 領州四:貞觀 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三。 阿德州以阿史德部置。 執失州以執失部置。 蘇農州 以蘇農部置。 拔延州
右隸夏州都督府
雲中都督府,貞觀四年析頡利右部置,僑治朔方境。 領州五:貞觀二十三年 分諸部置州三。 舍利州以舍利吐利部置。 阿史那州以阿史那部置。 綽州以綽 部置。 思壁州 白登州貞觀末隸燕然都護,後復來屬。桑乾都督府,龍朔三年分 定襄置,僑治朔方。領州四:貞觀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三。郁射州以郁射施部置, 初隸定襄,後來屬。 藝失州以多地藝失部置。 卑失州以卑失部置,初隸定襄, 後來屬。 叱略州呼延都督府,貞觀二十年置。領州三:貞觀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 三。賀魯州,以賀魯部置,初隸雲中都督,後來屬。 葛邏州,以葛邏、挹怛部置, 初隸雲中都督,後來屬 跌州初為都督府,隸北庭,後為州,來屬。
右隸單于都護府。
新黎州貞觀二十三年以車鼻可汗之子羯漫陀部置。初為都督府,後為州。渾河 州永徽元年,以車鼻可汗餘眾歌邏祿之烏德鞬山左廂部落置。 狼山州永徽元年以 歌邏祿右廂部落置,為都督府,隸雲中都護。顯慶三年為州,來屬。堅昆都督府, 貞觀二十三年以沙缽羅葉護部落置。右隸安北都護府。
回紇州十八,府九。貞觀二十二年分回紇諸部落置。
燕然州以多濫葛部地置,初為都督府,及雞鹿、雞田、燭龍三州,隸燕然都護。 開元元年來屬,僑治回樂。 雞鹿州以奚結部置,僑治回樂。 雞田州以阿跌部置, 僑治回樂。 東皋蘭州以渾部置,初為都督府,並以延陀餘眾置祁連州,後罷都督, 又分東、西州,永徽三年皆廢。後復置東皋蘭州,僑治鳴沙。 燭龍州貞觀二十三 年析瀚海都督之掘羅勿部置,僑治溫池。燕山州僑治溫池。右隸靈州都督府。
達渾都督府,以延陀部落置,僑治寧朔。領州五:姑衍州 步訖若州嵠彈州永 徽中收延陀散亡部落置。 鶻州 低粟州。安化州都督府僑治朔方。寧朔州都督府 僑治朔方。仆固州都督府僑治朔方。右隸夏州都督府。
榆溪州以契芯部置。 寘顏州以白部置。 居延州以白別部置。稽落州本高闕 州,以斛薩部置。永徽元年廢高闕州,更置稽落州,後又廢,三年以阿特部復置。 余吾州本玄闕州,貞觀中以骨利幹部置,龍朔中更名。浚稽州 仙萼州初隸瀚海都護,後來屬。瀚海都督府以回紇部置。金微都督府以仆固部置。 幽陵都督府以拔野古部置。龜林都督府貞觀二年以同羅部落置。堅昆都督府以結骨 部置。右隸安北都護府。
党項州五十一,府十五:貞觀三年,酋長細封步賴內附,其後諸姓酋長相率亦 內附,皆列其地置州縣,隸松州都督府。五年又開其地置州十六,縣四十七;又以 拓拔赤詞部置州三十二。乾封二年以吐蕃入寇,廢都、流、厥、調、湊、般、匐、 器、邇、鍠、率、差等十二州,咸亨二年又廢蠶、黎二州。祿山之亂,河、隴陷吐 蕃,乃徙党項州所存者於靈、慶、銀、夏之境。
清塞州 歸德州僑治銀州境。蘭池都督府 芳池都督府 相興都督府永平都督 府 旭定都督府 清寧都督府 忠順都督府 寧保都督府 靜塞都督府萬吉都督府 樂容州都督府,領州一:東夏州 靜邊州都督府,貞觀中置,初在隴右,後僑治 慶州之境。領州二十五:布州 北夏州 思義州 思樂州昌塞州 吳州天授二年置 吳、朝、歸、浮等州。 朝州「朝」一作「彭」。 歸州「歸」,一作「陽」。浮 州 祐州貞觀四年置,領縣二:廓川,歸定。 卑州 西歸州 嶂州貞觀四年置。縣四:洛平,顯川,桂川,顯平。 餝州 開 元州 歸順州本在山南之西,寶應元年詣梁州刺史內附。淳州貞觀十二年以降戶置 於洮州之境,並置素恭、烏城二縣。開元中廢,後為羈糜。烏籠州恤州嵯州貞觀五 年置。縣一: 相雞。相雞本隸西懷州, 貞觀十年來屬。 蓋州本西唐州,貞觀四 年置,八年更名。縣四:湘水,河唐,曲嶺,祐川。 悅州 回樂州 烏掌州 諾 州貞觀五年置。縣三:諾川,德歸,籬渭。右隸靈州都督府。
芳池州都督府,僑治懷安,皆野利氏種落。領州九:寧靜州 種州 玉州貞觀 五年置。縣二:玉山,帶河。濮州 林州 尹州 位州貞觀四年置。縣二:位豐, 西使。 長州 寶州。宜定州都督府,本安定,後更名。領州七:黨州 橋州貞觀 六年置。 烏州 西戎州貞觀五年以拓拔赤詞部落置。初為都督府,後為州,來屬。 野利州 米州 還州。安化州都督府,領州七:永和州 威州 旭州 莫州 西 滄州貞觀六年置,八年更名台州,後復故名。 琮州 儒州本西鹽州,貞觀五年以拓拔部置,治故後魏洪和郡之藍川縣地,八年 更名。開元中廢,後為羈縻。右隸慶州都督府。
吐谷渾州二:
寧朔州初隸樂容都督府,代宗時來屬。右隸夏州都督府;渾州儀鳳中自涼州內 附者,處於金明西境置。右隸延州都督府。
○河北道
突厥州二:
順州順義郡貞觀四年平突厥,以其部落置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於幽、靈 之境;又置北開、北寧、北撫、北安等四州都督府。六年順州僑治營州南之五柳戍; 又分思農部置燕然縣,僑治陽曲;分思結部置懷化縣,僑治秀容,隸順州;後皆省。 祐、化、長及北開等四州亦廢,而順州僑治幽州城中。歲貢麝香。縣一:賓義。瑞 州本威州,貞觀十年以烏突汗達幹部落置,在營州之境。咸亨中更名。後僑治良鄉 之廣陽城。縣一:來遠。右初隸營州都督府,及李盡忠陷營州,以順州隸幽州都督 府,徙瑞州於宋州之境。神龍初北還,亦隸幽州都督府。
奚州九,府一:
鮮州武德五年析饒樂都督府置。僑治潞之古縣城。縣一:賓從。 崇州武德五 年析饒樂都督府之可汗部落置。貞觀三年更名北黎州,治營州之廢陽師鎮。八年復 故名。後與鮮州同僑治潞之古縣城。縣一:昌黎。 順化州縣一:懷遠。 歸義州 歸德郡總章中以新羅戶置,僑治良鄉之廣陽城。縣一:歸義。後廢。開元中,信安 王禕降契丹李詩部落五千帳,以其眾復置。
奉誠都督府,本饒樂都督府,唐初置,後廢。貞觀二十二年以內屬奚可度者部 落更置,並以別帥五部置弱水等五州。開元二十三年更名。領州五:弱水州以阿會 部置。 祁黎州以處和部置。 洛環州以奧失部置。 太魯州以度稽部置。 渴野 州以元俟析部置。
契丹州十七,府一:
玄州貞觀二十年以紇主曲據部落置。僑治范陽之魯泊村。縣一:靜蕃。咸州本 遼州,武德二年以內稽部落置。初治燕支城,後僑治營州城中。貞觀元年更名。後 治良鄉之石窟堡。縣一:威化。 昌州貞觀二年以松漠部落置,僑治營州之靜蕃戍。 七年徙於三合鎮,後治安次之故常道城。縣一:龍山。師州貞觀三年以契丹、室韋 部落置,僑治營州之廢陽師鎮,後僑治良鄉之東閭城。縣一:陽師。 帶州貞觀十 年以乙失革部落置。僑治昌平之清水店。縣一:孤竹。 歸順州歸化郡本彈汗州, 貞觀二十二年以內屬契丹別帥析紇便部置。開元四年更名。縣一:懷柔。 沃州載 初中析昌州置。萬歲通天元年沒於李盡忠,開元二年復置。後僑治薊之南回城。縣 一:濱海。 信州萬歲通天元年以乙失活部落置。僑治范陽境。縣一:黃龍。 青 山州景雲元年析玄州置。僑治范陽之水門村。縣一:青山。
松漠都督府,貞觀二十二年以內屬契丹窟哥部置,其別帥七部分置峭落等八州。 李盡忠叛後廢,開元二年復置。領州八:峭落州以達稽部置。 無逢州以獨活部置。 羽陵州以芬問部置。 白連州以突便部置。
徒何州以芮奚部置。 萬丹州以墜斤部置。 疋黎州以伏部置。赤山州以伏部 分置。
○歸誠州
靺鞨州三,府三:慎州武德初以涑沫、烏素固部落置。僑治良鄉之故都鄉城。 縣一:逢龍。 夷賓州乾符中以愁思嶺部落置,僑治良鄉之古廣陽城。縣一:來蘇。 黎州載初二年析慎州置。僑治良鄉之故都鄉城。縣一:新黎。黑水州都督府開元 十四年置。 渤海都督府 安靜都督府 右初皆隸營州都督,李盡忠陷營州,乃遷 玄州於徐、宋之境,威州於幽州之境,昌、師、帶、鮮、信五州於青州之境,崇、 慎二州於淄、青之境,夷賓州於徐州之境,黎州於宋州之境,在河南者十州,神龍 初乃使北還,二年皆隸幽州都督府。
降胡州一:
凜州天寶初置,僑治范陽境。 右隸幽州都督府。
高麗降戶州十四,府九太宗親征,得蓋牟城,置蓋州;得遼東城,置遼州;得 白崖城,置岩州。及師還,拔蓋、遼二州之人以歸。高宗滅高麗,置都督府九,州 四十二,後所存州止十四。初,顯慶五年平百濟,以其地置熊津、馬韓、東明、金 連、德安五都督府,並置帶方州,麟德後廢:南蘇州 蓋牟州 代那州 倉岩州 磨米州 積利州 黎山州 延津州 木底州 安市州 諸北州 識利州拂涅州 拜 漢州 新城州都督府 遼城州都督府 哥勿州都督府 衛樂州都督府舍利州都督府 居素州都督府 越喜州都督府 去旦州都督府 建安州都督府右隸安東都護府。
○隴右道
突厥州三,府二十七:
皋蘭州貞觀二十二年以阿史德特健部置,初隸燕然都護,後來屬。興昔都督府 右隸涼州都督府。
特伽州 雞洛州開元中又有火拔州、葛祿州,後不復見。
濛池都護府貞觀二十三年,以阿史那賀魯部落置瑤池都督府,永徽四年廢。顯 慶二年禽賀魯,分其地,置都護府二、都督府八,其役屬諸胡皆為州。昆陵都護府 匐陵都督府以處木昆部置。 嗢鹿州都督府以突騎施索葛莫賀部置。 潔山都督 府以突騎施阿利施部置。 雙河都督府以攝舍提暾部置。 鷹娑都督府以鼠尼施處 半部置。 鹽泊州都督府以胡祿屋闕部置。陰山州都督府顯慶三年分葛邏祿三部置 三府,以謀落部置。 大漠州都督府以葛邏祿熾俟部置。 玄池州都督府以葛邏祿 踏實部置。 金附州都督府析大漠州置。 輪台州都督府 金滿州都督府永徽五年 以處月部落置為州,隸輪台。龍朔二年為府。 咽面州都督府初,玄池、咽面為州, 隸燕然,長安二年為都督府,隸北庭。 鹽祿州都督府 哥系州都督府 孤舒州都 督府 西鹽州都督府 東鹽州都督府 叱勒州都督府 迦瑟州都督府 憑洛州都督 府 沙陀州都督府 答爛州都督府 右隸北庭都護府。
回紇州三,府一:帶林州以思結別部置。 金水州 賀蘭州 盧山都督府以 思結部置。 右初隸燕然都護府,總章元年隸涼州都督府。
党項州七十三,府一,縣一:
馬邑州開元十七年置,在秦、成二州山谷間。寶應元年徙於成州之鹽井故城。 右隸秦州都督府。
保塞州 右隸臨州都督府。
密恭縣高宗上元三年為吐蕃所破,因廢,後復置。 右隸洮州。
叢州貞觀三年置。縣三:寧遠,臨泉,臨河。 崌州貞觀元年以降戶置。縣二: 江源,落稽。 奉州本西仁州,貞觀元年置,八年更名。縣三:奉德,恩安,永慈。 岩州本西金州,貞觀五年置,八年更名。縣三:金池,甘松,丹岩。 遠州本西 懷州,貞觀四年置,八年更名。縣二:羅水,小部川。 麟州本西麟州,貞觀五年 置,八年更名。縣七:硤川,和善,劍具,硤源,三交,利恭,東陵。 可州本西 義州,貞觀四年置,八年更名。縣三:義誠,清化,靜方。 闊州貞觀五年置。縣 二:闊源,落吳。 彭州本洪州,貞觀三年置,七年更名。縣四:洪川,歸遠,臨 津,歸正。 直州本西集州,貞觀五年置,八年更名。縣二:集川,新川。 肆州 貞觀五年置。縣四:歸唐,芳叢,鹽水,磨山。 序州貞觀十年置。靜州咸亨三年 以內附部落置。 軌州都督府貞觀二年以細封步賴部置。縣四:玉城,金原,俄徹, 通川。 以上有版。
研州 探那州 忄巳州 毘州 河州 干州 瓊州 犀州 龕州 陪州 如州 麻州 霸州 闌州 光州 至涼州 曄州
思帝州 統州 谷邛州 達違州 萬卑州 慈州 融洮州 執州 答針州稅河 州 吳洛州 齊帝州 苗州 始目州 悉多州
質州 兆州 求易州 托州 志德州 延避州 略州 索京州
柘剛州 明桑州 白豆州 瓚州 酋和州 和昔州 祝州 索川州 拔揭州鼓 州 飛州 索渠州 目州 寶劍州 津州 柘鍾州 紀州 微州 以上無版。
右初隸松州都督府,肅宗時懿、蓋、嵯、諾、嶂、祐、台、橋、浮、寶、玉、 位、儒、歸、恤及西戎、西滄、樂容、歸德等州皆內徙,余皆沒於吐蕃;
乾封州 歸義州 順化州 和寧州 和義州 保善州 寧定州 羅雲州 朝鳳 州以上寶應元年內附。 永定州永泰元年以永定等十二州部落內附,析置州十五。 宜芳州余闕。 右闕。
吐谷渾州一: 合門州 右隸涼州都督府。
四鎮都督府,州三十四。咸亨元年,吐蕃陷安西,因罷四鎮,長壽二年復置。
龜茲都督府,貞觀二十年平龜茲置。領州九。闕。
毘沙都督府,本于闐國,貞觀二十二年內附,初置州五,高宗上元二年置府, 析州為十。領州十。闕。
焉耆都督府貞觀十八年滅焉耆置。有碎葉城,調露元年,都護王方翼築,四面 十二門,為屈曲隱出伏沒之狀雲。
疏勒都督府,貞觀九年疏勒內附置。領州十五。闕。
河西內屬諸胡,州十二,府二:
烏壘州 和墨州 溫府州 蔚頭州 遍城州 耀建州 寅度州 豬拔州 達滿 州 蒲順州 郢及滿州 乞乍州 媯塞都督府 渠黎都督府
西域府十六,州七十二龍朔元年,以隴州南由令王名遠為吐火羅道置州縣使, 自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凡十六國,以其王都為都督府,以其屬部為州縣。凡州八 十八,縣百一十,軍、府百二十六:
月支都督府,以吐火羅葉護阿緩城置。領州二十五:藍氏州以缽勃城置。 大 夏州以縛叱城置。 漢樓州以俱祿犍城置。 弗敵州以烏邏氈城置。 沙律州以咄 城置。 媯水州以羯城置。 盤越州以忽婆城置。 忸密州以烏羅渾城置。 伽倍 州以摩彥城置。 粟特州以阿捺臘城置。 缽羅州以蘭城置。 雙泉州以悉計蜜悉 帝城置。 祀惟州以昏磨城置。 遲散州以悉蜜言城置。 富樓州以乞施巘城置。 丁零州以泥射城置。 薄知州以析面城置。桃槐州以阿臘城置。大檀州以頰厥伊城 具闕達官部落置。
伏盧州以播薩城置。 身毒州以乞澀職城置。 西戎州以突厥 施怛駃城置。 篾頡州以騎失帝城置。 疊仗州以發部落城置。 苑湯州以拔特山 城置。 大汗都督府,以嚈噠部落活路城置。領州十五:附墨州以弩那城置。 奄 蔡州以胡路城置。 依耐州以婆多楞薩達健城置。 犁州以少俱部落置。榆令州以 烏模言城置。 安屋州以遮瑟多城置。 罽陵州以數始城置。 碣石州以迦沙紛遮 城置。 波知州以羯勞支城置。 烏丹州以烏捺斯城置。 諾色州以速利城置。 迷蜜州 以順問城置。 盻頓州以乍城置。
宿利州以頌施谷部落置。 賀那州以汗曜部落 置。 條支都督府,以訶達羅支國伏寶瑟顛城置。領州九:細柳州以護聞城置。虞 泉州以贊候瑟顛城置。 犁蘄州以據瑟部落置。 崦嵫州以遏忽部落置。 巨雀州 以烏離難城置。 遺州以遺蘭部落置。 西海州以郝薩大城置。 鎮西州以活恨部 落置。 乾陀州以縛狼部落置。天馬都督府,以解蘇國數瞞城置。領州二:洛那州 以忽論城置。 束離州以達利薄紇城置。 高附都督府,以骨咄施沃沙城置。領州 二:五翕州以葛邏犍城置。 休蜜州以烏斯城置。 脩鮮都督府,以罽賓國遏紇城 置。領州十:毘舍州以羅漫城置。 陰米州以賤那城置。波路州以和藍城置。 龍 池州以遺恨城置。 烏弋州以塞奔你邏斯城置。羅羅州以濫犍城置。 檀特州以半 制城置。
烏利州以勃逸城置。漠州以鶻換城置。 懸度州以布路犍城置。 寫鳳都 督府,以帆延國羅爛城置。領州四:嶰谷州以肩捺城置。 泠淪州以俟麟城置。悉 萬州以縛時伏城置。 鉗敦州以未臘薩旦城置。 悅般州都督府,以石汗那國艷城 置。領雙靡州。以俱蘭城置。 奇沙州都督府,以護時犍國遏蜜城置。領州二:沛 隸州以漫山城置。 大秦州以睿蜜城置。姑墨州都督府,以怛沒國怛沒城置。領栗 弋州。以弩羯城置。 旅獒州都督府,以烏拉喝國摩竭城置。 昆墟州都督府,以 多勒建國低寶那城置。 至拔州都督府,以俱蜜國褚瑟城置。 鳥飛州都督府,以 護蜜多國摸逵城置。領缽和州。以娑勒色訶城置。 王庭州都督府,以久越得犍國 步師城置。
波斯都督府,以波斯國疾陵城置。 右隸安西都護府。
○劍南道
諸羌州百六十八:
西雅州貞觀五年置。縣三:新城,三泉,石龍。 蛾州貞觀五年置。縣二:常 平,那川。 拱州顯慶元年以缽南伏浪恐部置。 劍州永徽五年以大首領凍就部落 置。右隸松州都督府。
塗州武德元年以臨塗羌內附置,領臨塗、端源、婆覽三縣。貞觀元年州廢,縣 亦省。二年析茂州之端源戍復置,縣三:端源,臨塗,悉鄰。 炎州本西封州,貞 觀五年開生羌置,八年更名。縣三:大封,慕仙,義川。 徹州貞觀六年以西羌董 洞貴部落置。縣三:文徹,俄耳,文進。 向州貞觀五年以生羌置。縣二:貝左, 向貳。冉州本西冉州,貞觀六年以徼外斂才羌地置,八年更名,九年第為冉州。縣 四:冉山,磨山,玉溪,金水。 穹州本西博州,貞觀五年以生羌置,八年更名。 縣五:小川,徹當,璧川,當博,恭耳。笮州本西恭州,貞觀七年以白狗羌戶置, 八年更名。縣三:遂都,亭勸,比思。 蓬魯州永徽二年,特浪生羌董悉奉求、辟 惠生羌卜檐莫等種落萬餘戶內附,又析置州三十二。 姜州 恕州 葛州 勿州 鞮州 占州 達州 浪州 邠州 斂州 補州 賴州 那州 舉州 多州 爾州 射州 鐸州 平祭州 時州箭州 婆州 浩州 質州 居州 可州 宕州 歸化州 柰州竺州 卓州右隸茂州都督府。
思亮州 杜州 初漢州 孚川州 渠川州 丘盧州 祐州 計州 龍施州月亂 州 浪彌州 月邊州 團州 櫃州 威川州 米羌州 右隸巂州都督府。
當馬州此下二十一州,天寶前置。 林波州 中川州 林燒州 鉗矢州會野州 當仁州 金林州 東嘉梁州 西嘉梁州 東石乳州 西石乳州 涉邛州 汶東州 費林州 徐渠州 強雞州 長臂州 楊常州 羅岩州初隸黎州都督,後來屬。 雉州 椎梅州此下三十六州,開元後置。 三井州 束鋒州 名配州 鉗恭州 斜 恭州 畫重州 羅林州 籠羊州 龍逢州 敢川州 驚川州 檛眉州 木燭州 當 品州 嚴城州 昌磊州 鉗并州 作重州 檛林州 三恭州 布嵐州 欠馬州 羅 蓬州 論川州 讓川州 遠南州 卑廬州 夔龍州 耀川州 金川州 鹽井州 涼 川州 夏梁州 甫和州 橛查州 右隸雅州都督府。
奉上州此下二十二州,開元前置。 輒榮州 劇川州 合欽州 蓬口州博盧州 明川州 胣皮州 蓬矢州 大渡州 米川州 木屬州 河東州甫嵐州 昌明州 歸化州初隸巂州,後來屬。 象川州 叢夏州 和良州和都州 附樹州 東川州 上貴州此下二十八州,開元十七年置。 滑川州比川州 吉川 州 甫萼州 比地州 蒼榮州 野川州 邛凍州 貴林州 牒珍州 浪彌州 郎郭 州 上欽州 時蓬州 儼馬州 邛川州 護邛州 腳川州 開望州 上蓬州 比蓬 州 剝重州 久護州 瑤劍州 明昌州 護川州 索古州此下三州,大和以前置。 諾柞州 柏坡州 右隸黎州都督府。
諸蠻州九十二:皆無城邑,椎髻皮服,惟來集於都督府,則衣冠如華人焉。
南寧州漢夜郎地。武德元年開南中,因故同樂縣置,治味。四年置總管府。五 年僑治益州,八年復治味,更名郎州。貞觀元年罷都督。開元五年復故名。天寶末 沒於蠻,因廢。唐末復置州於清溪鎮,去黔州二十九日行。縣七:味,同樂,升麻, 同起,新豐,隴堤,泉麻。 昆州本隋置,隋亂廢。武德元年開南中,復置。土貢: 牛黃。縣四:益寧,晉寧,安寧,秦臧。有滇池,在晉寧。其秦臧,則故臧漢地也。 梨州本西寧州,武德七年析南寧州二縣置,貞觀八年更名。北接昆州。縣二:梁 水,絳。 匡州本南雲州,武德七年置,貞觀八年更名。漢永昌郡地。縣二:勃弄, 匡川。 州本西濮州,武德四年置,貞觀十一年更名。漢越巂郡地,南接姚州。縣 四:濮水,青蛉,岐星,銅山。
尹州武德四年置,北接州。縣五:馬邑,天池, 鹽泉,百泉,湧泉。 曾州武德四年置,西接匡州。縣五:曾,三部,神泉,龍亭, 長和。 鈎州本南龍州,武德七年置,貞觀十一年更名。東北接昆州。縣二:望水, 唐封。 裒州武德七年置。本弄棟地,南接姚州。縣二:楊彼,樂強。 宗州本西 宗州,武德七年置,貞觀十一年第名宗州。北接姚州。縣三:宗居,石塔,河西。 微州本西利州,武德七年置,貞觀十一年更名。北接縻州。縣二:深利,十部。 縻州本西豫州,武德七年置,貞觀三年更名。南接姚州。初為都督府,督縻、望、 謻羅三州,後罷都督。縣二:磨豫,七部。 望州貞觀末以諸蠻內附,與傍州同置, 初隸郎州都督,後來屬。謻羅州 盤州本西平州,武德四年置,貞觀八年更名。故 興古郡地,其南交州。縣三:附唐,平夷,盤水。 麻州貞觀二十二年析郎州置。 英州 聲州 勤州 傍州貞觀二十三年,諸蠻末徒莫祗、儉望二種落內附,置傍、 望、求、丘、覽五州。
求州 丘州覽州 咸州 瀘慈州 歸武州 嚴州 湯望州 武德州 奏龍州 武 鎮州本武恆,避穆宗名改。 南唐州 連州縣六:當為,都寧,邏游,羅龍,加平, 清坎。南州析盈州置。縣三:播政,百榮,洪盧。 德州析志州置。縣二:羅連, 萬岩。 為州析扶德州置。縣二:扶,羅僧。 洛州析鏡州置。縣四:臨津,賓夷, 曾城,蔥藥。 移州析悅州置。縣三:移當,臨河,湯陵。 悅州縣六:甘泉,青 賓,臨川,悅水,夷鄰,胡璠。鏡州縣六:夷郎,賓唐,溪琳,琮連,池臨,野並。 筠州縣八:鹽水,筠山,羅余,臨居,澄瀾,臨昆,唐川,尋源。 志州「志」 一作「總」。縣四:浮萍,雞惟,夷賓,河西。 盈州縣四:盈川,塗賽,播陵, 施燕。 武昌州縣七:洪武,羅虹,琅林,夷朗,來賓,羅新,綺婆。
扶德州縣 三:宋水,扶德,阿陰。 播朗州析鞏州置。縣三:播勝,從顏,順化。 信州 居州炎州 馴州縣五:馴祿,天池,方陀,羅藏,播騁。騁州縣二:斛木,羅相。 浪川州貞元十三年,節度使韋皋表置。縣五:郎浪,郎違,何度,郎仁,因閤。 協州本隋置,隋亂廢。武德元年開南中復置。縣三:東安,西安,胡津。 靖州析 協州置。縣二:靖川,分協。曲州本恭州,隋置,隋亂廢。武德元年開南中復置, 八年更名。故硃提郡,北接協州。縣二:硃提,唐興。硃提,本安上,武德七年更 名。 播陵州析盈州置。 鉗州析開邊縣置。 哥靈州 滈州縣三:拱平,掃宮, 羅谷。 切騎州縣四:柳池,奏祿,縻托,通識。 品州縣三:八秤,松花,牧。 從州縣六:從花,昆池,武安,羅林,梯山,南 寧。 牜可連州縣三:牜可連,羅名,新戍。 碾衛州縣三:麻金,碾衛,涪麻。 右隸戎州都督府。
於州武德四年以古滇王國民多姚姓,因置姚州都督,並置州十三。 異州 五 陵州 礻由州 和往州 舍利州 范鄧州 野共州 洪郎州 日南州 眉鄧州 醿 備州 洛諾州 右隸姚州都督府。
納州都寧郡義鳳二年開山洞置。縣八:羅圍,播羅,施陽,都寧,羅當,羅藍, 都,胡茂。先天二年與薩、晏、鞏皆降為羈縻。 薩州黃池郡儀鳳二年招生獠置。 縣二:黃池,播陵。 晏州羅陽郡儀鳳二年招生獠置。縣七:思峨,牜可陰,新賓, 扶來,思晏,哆罔,羅陽。 鞏州因忠郡儀鳳二年開山洞置。縣五:哆摟,都檀, 波婆,比求,播郎。 奉州儀鳳二年開山洞置。縣二:牜可里,邏蓬。 浙州儀鳳 二年開山洞置。縣四:浙源,越賓,洛川,鱗山。 順州載初二年置。縣五:曲水, 順山,靈岩,來猿,龍池。 思峨州天授二年置。縣二:多溪,洛溪。 淯州久視 元年置。縣四:新定,淯川,固城,居牢。 能州大足元年置。縣四:長寧,來銀, 菊池,猿山。高州縣三:牜可巴,移甫,徒西。 宋州縣四:牜可龍,牜可支,宋 水,盧吾。 長寧州縣四:婆員,波居,青盧,羅門。 定州縣二:支江,扶德。 右隸瀘州都督府。
○江南道
諸蠻州五十一:
牂州武德三年以牂柯首領謝龍羽地置,四年更名柯州,後復故名。初,牂、琰、 莊、充、應、矩六州皆為下州,開元中降牂、琰、莊為羈縻,天寶三載又降充、應、 矩為羈縻。縣三:建安,賓化,新興。建安,本牂柯,武德二年更名。新興與州同 置。琰州貞觀四年置。縣五:武侯,望江,應江,始安,東南。貞觀中又領隆昆、 琰川二縣,後省。 莊州本南壽州,貞觀三年以南謝蠻首領謝強地置,四年更名, 十一年為都督府,景龍二年罷都督。故隋牂柯郡地。南百里有桂嶺關。
縣七:石牛, 南陽,輕水,多樂,樂安,石城,新安。貞觀中又領清蘭縣,後省。 充州武德三 年,以牂柯蠻別部置,縣七:平蠻,東停,韶明,牂柯,東陵,辰水,思王。 應 州貞觀三年以東謝首領謝元深地置,縣五:都尚,婆覽,應江,惣隆,羅恭。 矩 州武德四年置。 明州貞觀中以西趙首領趙磨酋地置。 蔿州 勞州 羲州 福州 犍州 邦州 清州峨州 蠻州 縣一:巴江。 歐州「歐」一作「鼓」。 濡州 琳州縣三:多梅,古陽,多奉。 鸞州 令州 那州 暉州 都州 總州咸亨三年, 昆明十四姓率戶二萬內屬分置。
敦州咸亨三年析內屬昆明部置,縣六:武寧,溝 水,古質,昆川,叢燕,孤雲。 殷州咸亨三年析昆明部置,後廢。開元十五年分 戎州復置,後又廢。貞元二年,節度使韋皋表復置。故南漢之境也。縣五:殷川, 東公,龍原,韋川,賓川。初與敦州皆隸戎州都督,後來屬。 候州 晃州 樊州 稜州 添州 普寧州 功州 亮州 茂龍州 延州 訓州 卿州 貞觀十五年置。 雙城州 整州 懸州 撫水州縣四:撫水,古勞,多蓬,京水。 思源州 逸州 南平州 勛州 襲州 寶州萬歲通天二年以昆明夷內附置。 姜州 鴻州縣五: 樂鴻,思翁,都部,新庭,臨川。
右隸黔州都督府
○嶺南道
諸蠻州九十二:
紆州縣六:東區,吉陵,賓安,南山,都邦,紆質。 歸思州思順州縣五:羅 遵,履博,都恩,吉南,許水。 蕃州縣三:蕃水,都伊,思寮。溫泉州溫泉郡土 貢:金。縣二:溫泉,洛富。述昆州土貢:桂心。縣五:夷蒙,夷水,古桂,臨山, 都隴。 格州 右隸桂州都督府。
椳州縣八:正平,富平,龍源,思恩,饒勉,武招,都象,歌良。歸順州本歸 淳,元和初更名。 思剛州 侯州 歸誠州 倫州 石西州 思恩州 思同州 思 明州 縣一:顯川。 萬形州 萬承州 上思州 談州思琅州波州 員州 功饒州 萬德州左州 思誠州 曷州 歸樂州 青州得州 七源州 右隸邕州都督府。
德化州永泰二年以林睹符部落置。縣二:德化,歸義。 郎茫州永泰二年以林 睹符部落分置。縣二:郎茫,古勇。 龍武州大曆中以潘歸國部落置。縣二:龍丘, 福宇。 歸化州縣四:歸朝,洛都,落回,落巍。 郡州土貢:白鑞、孔雀尾。縣 二:郡口,樂安。萬泉州縣一:陸水。 思農州縣三;武郎,武容,武全。 為州 縣三:都龍,漢會,武零。 西原州縣三:羅和,古林,羅淡。 林西州縣二:林 西,甘橘。 思廓州縣三:都寧,昆陽,羅方。 武靈州縣三:文葛,甘郎,蘇物。 新安州縣三:歸化,賓陽,安德。 金廓州 縣三:羅嘉,文龍,祿榮。 提上州縣三:長賓,提頭,硃綠。 甘棠州縣一:忠 誠。 武定州縣三:福祿,柔遠,康林。 都金州縣四:溫泉,嘉陵,甘陽,都金。 諒州縣二:武興,古都。 武陸州開成三年,都護馬植表以武陸縣置。 平原州 開成四年析都金州之平原館置。縣三:龍石,平林,龍當。 龍州 武定州 真州 信州 思陵州 祿州中宗時有單樂縣,後省。 南平州 西平州門州 餘州 巋 州 金鄰州儀鳳元年置。 暑州 羅伏州 儋陵州 樊德州 金龍州 哥富州 貞 元十二年置。 尚思州貞元十二年置。 安德州貞元十二年置。 右隸安南都護府。
蜀爨蠻州十八貞元七年領州名逸。
右隸峰州都督府
唐置羈縻諸州,皆傍塞外,或寓名於夷落。而四夷之與中國通者甚眾,若將臣 之所征討,敕使之所慰賜,宜有以記其所從出。天寶中,玄宗問諸蕃國遠近,鴻臚 卿王忠嗣以《西域圖》對,才十數國。其後貞元宰相賈耽考方域道里之數最詳,從 邊州入四夷,通譯於鴻臚者,莫不畢紀。其入四夷之路與關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 營州入安東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雲中道,四曰中 受降城入回鶻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廣州通海夷道。其 山川聚落,封略遠近,皆概舉其目。州縣有名而前所不錄者,或夷狄所自名雲。
營州西北百里曰松陘嶺,其西奚,其東契丹。距營州北四百里至湟水。營州東 百八十里至燕郡城。又經汝羅守捉,渡遼水至安東都護府五百里。府,故漢襄平城 也。東南至平壤城八百里;西南至都裏海口六百里;西至建安城三百里,故中郭縣 也;南至鴨淥江北泊汋城七百里,故安平縣也。自都護府東北經古蓋牟、新城,又 經渤海長嶺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城臨忽汗海,其西南三十里有古肅慎城,其 北經德理鎮,至南黑水靺鞨千里。
登州東北海行,過大謝島、龜歆島、末島、烏湖島三百里。北渡烏湖海,至馬 石山東之都里鎮二百里。東傍海壖,過青泥浦、桃花浦、杏花浦、石人汪、橐駝灣、 烏骨江八百里。乃南傍海壖,過烏牧島、貝江口、椒島,得新羅西北之長口鎮。又 過秦王石橋、麻田島、古寺島、得物島,千里至鴨淥江唐恩浦口。乃東南陸行,七 百里至新羅王城。自鴨淥江口舟行百餘里,乃小舫溯流東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 海之境。又溯流五百里,至丸都縣城,故高麗王都。又東北溯流二百里,至神州。
又陸行四百里,至顯州,天寶中王所都。又正北如東六百里,至渤海王城。夏州北 渡烏水,經賀麟澤、拔利干澤,過沙,次內橫剗、沃野泊、長澤、白城,百二十里 至可硃渾水源。又經故陽城澤、橫剗北門、突紇利泊、石子嶺,百餘里至阿頹泉。 又經大非苦鹽池,六十六里至賀蘭驛。又經庫也干泊、彌鵝泊、榆祿渾泊,百餘里 至地頹澤。又經步拙泉故城,八十八里渡烏那水,經胡洛鹽池、紇伏干泉,四十八 里度庫結沙,一曰普納沙,二十八里過橫水,五十九里至十賁故城,又十里至寧遠 鎮。
又涉屯根水,五十里至安樂戍,戍在河西壖,其東壖有古大同城。今大同城, 故永濟柵也。北經大泊,十七里至金河。又經故後魏沃野鎮城,傍金河,過古長城, 九十二里至吐俱麟川。傍水行,經破落汗山、賀悅泉,百三十一里至步越多山。又 東北二十里至纈特泉。又東六十里至賀人山,山西磧口有詰特犍泊。吐俱麟川水西 有城,城東南經拔厥那山,二百三十里至帝割達城。又東北至諾真水氵義。又東南 百八十七里,經古可汗城至咸澤。又東南經烏咄谷,二百七里至古雲中城。又西五 十五里有綏遠城。皆靈、夏以北蕃落所居。
中受降城正北如東八十里,有呼延谷,谷南口有呼延柵,谷北口有歸唐柵,車 道也,入回鶻使所經。又五百里至鵜泉,又十里入磧,經麚鹿山、鹿耳山、錯甲 山,八百里至山燕子井。又西北經密粟山、達旦泊、野馬泊、可汗泉、橫嶺、綿泉、 鏡泊,七百里至回鶻衙帳。又別道自鵜泉北經公主城、眉間城、怛羅思山、赤崖、 鹽泊、渾義河、爐門山、木燭嶺,千五百里亦至回鶻衙帳。東有平野,西據烏德鞬 山,南依嗢昆水,北六七百里至仙娥河,河北岸有富貴城。
又正北如東過雪山松樺 林及諸泉泊,千五百里至骨利干,又西十三日行至都播部落,又北六七日至堅昆部 落,有牢山、劍水。又自衙帳東北渡仙娥河,二千里至室韋。骨利干之東,室韋之 西有鞠部落,亦曰祴部落。其東十五日行有俞折國,亦室韋部落。又正北十日行有 大漢國,又北有骨師國。骨利干、都播二部落北有小海,冰堅時馬行八日可度。海 北多大山,其民狀貌甚偉,風俗類骨利干,晝長而夕短。回鶻有延侄伽水,一曰延 特勒泊,曰延特勒郍海。烏德鞬山左右嗢昆河、獨邏河皆屈曲東北流,至衙帳東北 五百里合流。泊東北千餘里有俱倫泊,泊之四面皆室韋。
安西西出柘厥關,渡白馬河,百八十里西入俱毘羅磧。經苦井,百二十里至俱 毘羅城。又六十里至阿悉言城。又六十里至撥換城,一曰威戎城,曰姑墨州,南臨 思渾河。乃西北渡撥換河、中河,距思渾河百二十里,至小石城。又二十里至于闐 境之胡蘆河。又六十里至大石城,一曰於祝,曰溫肅州。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樓烽。 又四十里度拔達嶺。又五十里至頓多城,烏孫所治赤山城也。又三十里渡真珠河, 又西北渡乏驛嶺,五十里渡雪海,又三十里至碎卜戍,傍碎卜水五十里至熱海。又 四十里至凍城,又百一十里至賀獵城,又三十里至葉支城,出谷至碎葉川口,八十 里至裴羅將軍城。又西二十里至碎葉城,城北有碎葉水,水北四十里有羯丹山,十 姓可汗每立君長於此。
自碎葉西十里至米國城,又三十里至新城,又六十里至頓建 城,又五十里至阿史不來城,又七十里至俱蘭城,又十里至稅建城,又五十里至怛 羅斯城。自撥換、碎葉西南渡渾河,百八十里有濟濁館,故和平鋪也。又經故達干 城,百二十里至謁者館。又六十里至據史德城,龜茲境也,一曰郁頭州,在赤河北 岸孤石山。渡赤河,經岐山,三百四十里至葭蘆館。又經達漫城,百四十里至疏勒 鎮,南北西三面皆有山,城在水中。城東又有漢城,亦在灘上。赤河來自疏勒西葛 羅嶺,至城西分流,合於城東北,入據史德界。自撥換南而東,經昆崗,渡赤河, 又西南經神山、睢陽、咸泊,又南經疏樹,九百三十里至于闐鎮城。于闐西五十里 有葦關,又西經勃野,西北渡系館河,六百二十里至郅支滿城,一曰磧南州。
又西 北經苦井、黃渠,三百二十里至雙渠,故羯飯館也。又西北經半城,百六十里至演 渡州,又北八十里至疏勒鎮。自疏勒西南入劍末谷、青山嶺、青嶺、不忍嶺,六百 里至蔥嶺守捉,故羯盤陀國,開元中置守捉,安西極邊之戍。有寧彌故城,一曰達 德力城,曰汗彌國,曰拘彌城。于闐東三百九十里,有建德力河,東七百里有精絕 國。于闐西南三百八十里,有皮山城,北與姑墨接。凍凌山在于闐國西南七百里。 又于闐東三百里有坎城鎮,東六百里有蘭城鎮,南六百里有胡弩鎮,西二百里有固 城鎮,西三百九十里有吉良鎮。
于闐東距且末鎮千六百里。自焉耆西五十里過鐵門 關,又二十里至於術守捉城,又二百里至榆林守捉,又五十里至龍泉守捉,又六十 里至東夷僻守捉,又七十里至西夷僻守捉,又六十里至赤岸守捉,又百二十里至安 西都護府。又一路自沙州壽昌縣西十里至陽關故城,又西至蒲昌海南岸千里。自蒲 昌海南岸,西經七屯城,漢伊脩城也。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鎮,漢樓蘭國也,亦名鄯 善,在蒲昌海南三百里,康艷典為鎮使以通西域者。又西二百里至新城,亦謂之弩 支城,艷典所築。又西經特勒井,渡且末河,五百里至播仙鎮,故且末城也,高宗 上元中更名。又西經悉利支井、祆井、勿遮水,五百里至于闐東蘭城守捉。又西經 移杜堡、彭懷堡、坎城守捉,三百里至于闐。
安南經交趾太平,百餘里至峰州。又經南田,百三十里至恩樓縣,乃水行四十 里至忠城州。又二百里至多利州,又三百里至硃貴州,又四百里至丹棠州,皆生獠 也。又四百五十里至古涌步,水路距安南凡千五百五十里。又百八十里經浮動山、 天井山,山上夾道皆天井,間不容跬者三十里。二日行,至湯泉州。又五十里至祿 索州,又十五里至龍武州,皆爨蠻安南境也。又八十三里至儻遲頓,又經八平城, 八十里至洞澡水,又經南亭,百六十里至曲江,劍南地也。又經通海鎮,百六十里 渡海河、利水至絳縣。
又八十里至晉寧驛,戎州地也。又八十里至柘東城,又八十 里至安寧故城,又四百八十里至雲南城,又八十里至白崖城,又七十里至蒙舍城, 又八十里至龍尾城,又十里至大和城,又二十五里至羊苴咩城。自羊苴咩城西至永 昌故郡三百里。又西渡怒江,至諸葛亮城二百里。又南至樂城二百里。又入驃國境, 經萬公等八部落,至悉利城七百里。又經突旻城至驃國千里。又自驃國西度黑山, 至東天竺迦摩波國千六百里。又西北渡迦羅都河至奔那伐檀那國六百里。又西南至 中天竺國東境恆河南岸羯硃嗢羅國四百里。
又西至摩羯陀國六百里。一路自諸葛亮 城西去騰充城二百里。又西至彌城百里。又西過山,二百里至麗水城。乃西渡麗水、 龍泉水,二百里至安西城。乃西渡彌諾江水,千里至大秦婆羅門國。又西渡大嶺, 三百里至東天竺北界個沒盧國。又西南千二百里,至中天竺國東北境之奔那伐檀那 國,與驃國往婆羅門路合。一路自驩州東二日行,至唐林州安遠縣,南行經古羅江, 二日行至環王國之檀洞江。又四日至硃崖,又經單補鎮,二日至環王國城,故漢日 南郡地也。自驩州西南三日行,度霧溫嶺,又二日行至棠州日落縣,又經羅倫江及 古朗洞之石蜜山,三日行至棠州文陽縣。又經漦誑澗,四日行至文單國之算台縣, 又三日行至文單外城,又一日行至內城,一曰陸真臘,其南水真臘。又南至小海, 其南羅越國,又南至大海。
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乃帆風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又南二日至象 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勞山,山在環王國東二百裏海中。又南二日行至陵山。 又一日行,至門毒國。又一日行,至古笪國。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又兩日行, 到軍突弄山。又五日行至海硤,蕃人謂之「質」,南北百里,北岸則羅越國,南岸 則佛逝國。佛逝國東水行四五日,至訶陵國,南中洲之最大者。又西出硤,三日至 葛葛僧祗國,在佛逝西北隅之別島,國人多鈔暴,乘舶者畏憚之。其北岸則個羅國。 個羅西則哥谷羅國。又從葛葛僧只四五日行,至勝鄧洲。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國。 又六日行,至婆國伽藍洲。又北四日行,至師子國,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 又西四日行,經沒來國,南天竺之最南境。
又西北經十餘小國,至婆羅門西境。又 西北二日行,至拔狖國。又十日行,經天竺西境小國五,至提狖國,其國有彌蘭太 河,一曰新頭河,自北渤昆國來,西流至提狖國北,入于海。又自提狖國西二十日 行,經小國二十餘,至提羅盧和國,一曰羅和異國,國人于海中立華表,夜則置炬 其上,使舶人夜行不迷。又西一日行,至烏剌國,乃大食國之弗利剌河,南入于海。 小舟溯流二日至末羅國,大食重鎮也。又西北陸行千里,至茂門王所都縛達城。自 婆羅門南境,從沒來國至烏剌國,皆緣海東岸行;其西岸之西,皆大食國,其西最 南謂之三蘭國。自三蘭國正北二十日行,經小國十餘,至設國。又十日行,經小國 六七,至薩伊瞿和竭國,當海西岸。又西六七日行,經小國六七,至沒巽國。
又西 北十日行,經小國十餘,至拔離謌磨難國。又一日行,至烏剌國,與東岸路合。西 域有陀拔思單國,在疏勒西南二萬五千里,東距勃達國,西至涅滿國,皆一月行, 南至羅剎支國半月行,北至海兩月行。羅剎支國東至都槃國半月行,西至沙蘭國, 南至大食國皆二十日行。都槃國東至大食國半月行,南至大食國二十五日行,北至 勃達國一月行。勃達國東至大食國兩月行,西北至岐蘭國二十日行,北至大食國一 月行。河沒國東南至陀拔國半月行,西北至岐蘭國二十日行,南至沙蘭國一月行, 北至海兩月行。
岐蘭國西至大食國兩月行,南至涅滿國二十日行,北至海五日行。 涅滿國西至大食國兩月行,南至大食國一月行,北至岐蘭國二十日行。沙蘭國南至 大食國二十五日行,北至涅滿國二十五日行。石國東至拔汗那國百里,西南至東米 國五百里。罽賓國在疏勒西南四千里,東至俱蘭城國七百里,西至大食國千里,南 至婆羅門國五百里,北至吐火羅國二百里。東米國在安國西北二千里,東至碎葉國 五千里,西南至石國千五百里,南至拔汗那國千五百里。史國在疏勒西二千里,東 至俱蜜國千里,西至大食國二千里,南至吐火羅國二百里,西北至康國七百里。[2]
作品編纂 《新唐書》主要作者宋祁、歐陽修是北宋一代文宗,著名文學家。宋祁及其兄宋庠,在當時有「二宋」之稱,宋人《東軒筆錄》說宋祁「博學能文,天資蘊籍」;歐陽修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為其特長。
參加編撰《新唐書》的其它作者,也都為北宋時期名家高手。宋仁宗嘉佑年間曾公亮《進新唐書表》中所列之范鎮、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都是當時文壇知名人物。范鎮曾為翰林學士,文筆流暢,有《東齋紀事》等百餘卷流傳於世。王疇文辭嚴麗,一向為世所稱。宋敏求為北宋一代掌故大家,富於藏書,曾編《唐大詔令集》和《長安志》,對唐史十分熟悉。劉羲叟是著名天文學家,後來曾助司馬光編《資治通鑑》,《新唐書》用這些人主筆,自然文采粲然,體例嚴謹。另一方面,宋、歐等人在修《新唐書》時,態度也很認真。歐陽修負責〈本紀〉、〈志〉、〈表〉部分,撰稿六、七年。宋祁的〈列傳〉部分時間更長,前後長達十餘年。認真謹嚴的態度,體例和筆法、風格上顯得比《舊唐書》完整嚴謹得多。另外,《新唐書》在列傳的標名上也作了歸納整理,如把少數民族仕唐將領合併到「諸夷蕃將傳」中;把割據的藩鎮也歸到一起來寫等等。這樣,就使得眉目更為清楚。 《新唐書》以清新質樸的語言特點為後世人賞識。也有了巨大的影響。[3]
作品影響 《新唐書》是我國正史體裁史書的一大開創,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為以後《宋史》等所沿襲。自司馬遷創紀、表、志、傳體史書後,魏晉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書》始又恢復了這種體例的完整性。以後各朝史書,多循此制,這也是《新唐書》在我國史學史上的一大功勞。[4]
參考資料 跳轉 ↑ 新唐書-古文典籍網 跳轉 ↑ -古詩文網 跳轉 ↑ 新唐書 - 豆丁網 跳轉 ↑ 新唐書全文_翻譯_簡介 - 查字典詩詞網 高級特殊字符幫助
新唐書·志·卷三十三出自《新唐書》,此書是北宋時期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斷代史書,「二十四史」之一。全書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紀10卷,志50卷,表15卷,列傳150卷。《新唐書》前後修史歷經17年,於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2]
原文
地理七 嶺南道,蓋古揚州之南境,漢南海、鬱林、蒼梧、珠崖、儋耳、交趾、合浦、 九真、日南等郡。韶、廣、康、端、封、梧、藤、羅、雷、崖以東為星紀分,桂、 柳、鬱林、富、昭、蒙、龔、繡、容、白、羅而西及安南為鶉尾分。為州七十有三, 都護府一,縣三百一十四。其名山:黃嶺、靈洲。其大川:桂、郁。厥賦:蕉、紵、 落麻。厥貢:金、銀、孔翠、犀、象、彩藤、竹布。 廣州南海郡,中都督府。土貢:銀、藤簟、竹蓆、荔支、皮、鱉甲、蚺蛇膽、 石斛、沈香、甲香、詹糖香。戶四萬二千二百三十五,口二十二萬一千五百。縣十 三:有府二,曰綏南、番禺。有經略軍,屯門鎮兵。南海,上。有南海祠。山峻水 深,民不井汲,都督劉巨麟始鑿井四。有牛鼻鎮兵,有赤岸、紫石二戍。有靈洲山, 在郁水中。番禺,上。增城,中。四會,中。武德五年以四會、化蒙二縣置南綏州, 並析置新招、化注、化穆三縣。貞觀元年省新招、化注,以廢威州之懷集、廢齊州 之洊安隸之。八年更名湞州。十三年州廢,省化穆,以四會、化蒙、懷集、洊安來 屬。化蒙,中。有鉛穴一。懷集,中。武德五年置威州,並析置興平、霍清、威成 三縣。
貞觀元年州廢,省興平、霍清、威成入懷集。開元二年省永固縣入焉。有驃 山,有鐵。洊水,中。本洊安,武德五年置齊州,並析置宣樂、宋昌二縣。貞觀元 年州廢,省宣樂、宋昌入洊安。至德二載更名。東莞,中。本寶安,至德二載更名。 有鹽,有黃嶺山。清遠,中。武德六年省政賓縣入焉。浛洭,中。武德五年以浛洭、 真陽二縣置洭州,並析置翁源縣。貞觀元年州廢,以翁源隸韶州,浛洭、真陽來屬。 湞陽,中。本真陽,貞觀元年更名。有鐵,西南有洭浦故關。新會,中。武德四年, 以南海郡之新會、義寧二縣置岡州新會郡,以地有金岡以名州,並析置封平、封樂 二縣。貞觀十三年州廢,省封平、封樂,以新會、義寧來屬。是年,復以新會、義 寧置岡州,又析義寧置封樂縣。後省封樂。開元二十三年州廢,以新會、義寧復來 屬。有鹽。義寧。中。 韶州始興郡,下。本番州,武德四年析廣州之曲江、始興、樂昌、翁源置。尋 更名東衡州,貞觀元年又更名。土貢:竹布、鍾乳、石斛。戶三萬一千,口十六萬 八千九百四十八。縣六:曲江,上。武德四年置臨瀧、良化二縣,貞觀八年省。始 興,下。有大庾嶺新路,開元十六年,詔張九齡開。東北有安遠鎮兵。樂昌,下。 翁源,下。仁化,下。本隸廣州,垂拱四年析曲江置,後來屬。湞昌,下。光宅元 年析始興置。 循州海豐郡,下。本龍川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布,五色藤盤、鏡匣,蚺 蛇膽,甲煎,鮫革,荃台,綬草。戶九千五百二十五。縣六:歸善,中下。貞觀元 年省龍川縣入焉。博羅,中下。貞觀元年省羅陽縣入焉。河源,中下。武德五年析 置石城縣,貞觀元年省。海豐,中下。武德五年析置陸安縣,貞觀元年省。興寧, 貞觀元年省齊昌縣入焉。雷鄉。中下。天授二年置。 潮州潮陽郡,下。本義安郡。土貢:蕉、鮫革、甲香、蚺蛇膽、龜、石井、銀 石、水馬。戶四千四百二十,口二萬六千七百四十五。縣三:海陽,中下。有鹽。 潮陽,中下。永徽初省,先天初復置。程鄉。中下。 康州晉康郡,下。本南康州,武德六年析端州之端溪置,九年州廢。貞觀元年 復置,十一年又廢,十二年復置,更名康州。土貢:金、銀。戶萬五百一十,口萬 七千二百一十九。縣四:端溪,下。武德五年析端州之博林置撫納縣,後省。晉康, 下。本遂安,至德二載更名。悅城,下。本樂城,隸端州,武德五年來屬,後更名。 都城。下。 瀧州開陽郡,下。本永熙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銀、石斛。戶三千六百二 十七,口九千四百三十九。縣四:瀧水,下。武德四年析置正義縣,並領懷德縣。 後省正義,以懷德隸竇州。開陽,下。武德四年析瀧水置。鎮南,下。本安南,武 德四年置南建州,以永熙郡之安遂、永熙、永業三縣隸之。五年析瀧水置安南縣。 貞觀八年更南建州曰藥州。十八年州廢,省安遂、永業,以永寧、安南來屬。至德 二載更名。建水。下。本永熙,武德五年曰永寧,天寶元年復更名,以建水在西也。 端州高要郡,下。本信安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銀、柑。戶九千五百,口 二萬一千一百二十。縣二:高要,下。貞觀十三年省博林縣入焉。東有青岐鎮。平 興。下。武德七年析置清泰縣,貞觀十三年省。 新州新興郡,下。本新昌郡,武德四年以端州之新興置。土貢:金、銀、蕉。 戶九千五百。縣二:新興,下。武德四年析置索盧、新昌、單牒、永順四縣。後省 新昌、單牒,乾元後又省索盧。永順。下。 封州臨封郡,下。本廣信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銀、鮫革、石斛。戶三千 九百,口萬一千八百二十七。縣二:封川,下。武德四年析置封興縣,後省。開建。 下。武德四年置。 潘州南潘郡,下。本南宕州南巴郡,武德四年以合浦郡之南昌、定川置。本治 南昌,貞觀元年徙治定川,八年更名,後徙治茂名。後廢,地入高州。永徽元年復 以茂名、南巴、毛山三縣置。土貢:銀。戶四千三百,口八千九百六十七。縣三: 茂名,下。本隸高州,以茂名水名,貞觀元年來屬。潘水,下。武德五年置,以潘 水名,又析南昌、定川置陸川、思城、溫水、宕川四縣。貞觀八年省思成,後以定 川、宕川隸牢州,陸川、溫水隸禺州,後省南昌。二十三年析潘水置毛山縣,以毛 山名。其後省潘水縣。開元二年改毛山曰潘水。南有博畔鎮。南巴。下。本隸高州, 武德五年置,永徽元年來屬。 春州南陵郡,下。本陽春郡,武德四年以高涼郡之陽春置,天寶元年更郡名。 土貢:銀、鍾乳、石斛。戶萬一千二百一十八。縣二:陽春,下。武德四年並置流 南縣,五年又置西城縣,後皆省。有鉛。羅水。下。天寶後置。 勤州雲浮郡,下。本銅陵郡,武德四年析春州置,五年州廢。萬歲通天二年復 置,長安中復廢。開元十八年平春、瀧等州,首領陳行范餘黨保銅陵北山,廣州都 督耿仁忠奏復置州,治富林洞,因以為縣。乾元元年徙治銅陵。土貢:金、銀、石 斛。戶六百八十二,口千九百三十三。縣二:銅陵,下。本隸端州,武德五年隸春 州,後來屬。有銅。富林。下。武德四年析銅陵置。州廢,隸春州,後縣亦廢,乾 元元年復置。 羅州招義郡,下。本石城郡,武德五年以高涼郡之石龍、吳川置,六年徙治石 城。土貢:銀、孔雀、鸚鵡。戶五千四百六十,口八千四十一。縣四:廉江,下。 本石城,以石城水名。武德五年,析石龍、吳川置南河、石城、招義、零綠、石龍、 陵羅、龍化、羅辯、慈廉、羅肥十縣。後以石龍而下六縣隸南石州。天寶元年更名。 大曆八年以南河隸順州。吳川,下。干水,下。本石龍,武德五年曰招義,天寶元 年更名,以干水名。零綠。下。以零綠水名。 辯州陵水郡,下。本南石州石龍郡,武德六年,以羅州之石龍、陵羅、龍化、 羅辯、慈廉、羅肥置。貞觀九年更名。天祐元年,硃全忠以「辯」「汴」聲近,表 更名勛州。土貢:銀、竹奚。戶四千八百五十八,口萬六千二百九。縣二:石龍, 下。貞觀元年省慈廉、羅肥二縣入焉。陵羅。下。 高州高涼郡,下。武德六年分廣州之電白、連江置。本治高涼,貞觀二十三年 徙治良德,大曆十一年徙治電白。土貢:銀、蚺蛇膽。戶萬二千四百。縣三:電白, 下。良德,下。本隸瀧州,武德中來屬。保寧。下。本連江,開元五年曰保安,至 德二載更名。 恩州恩平郡,下。本齊安郡,貞觀二十三年以高州之西平、齊安、杜陵置。大 順二年徙治恩平。土貢:金、銀。戶九千。縣三:有清海軍。恩平,下。本海安, 武德五年曰齊安,至德二載更名。有西平縣,本高涼,亦武德五年更名,後省。杜 陵,下。本杜原,武德五年更名。陽江。下。有銀。 雷州海康郡,下。本南合州徐聞郡,武德四年以合浦郡之海康、隋康、鐵杷置。 貞觀元年更名東合州,八年又更名。土貢:絲電、班竹、孔雀。戶四千三百二十, 口二萬五百七十二。縣三:海康,中。遂溪,下。本鐵杷、椹川二縣,後並省,更 名。徐聞。下。本隋康,貞觀二年更名。 崖州珠崖郡,下。土貢:金、銀、珠、玳瑁、高良姜。戶八百一十九。縣三: 舍城,下。以舍城水名。西南有勤連鎮兵。有顏城縣,本顏盧,貞觀元年更名,開 元後省。澄邁,下。文昌。下。本平昌,武德五年置,貞觀元年更名。 瓊州瓊山郡,下都督府。貞觀五年以崖州之瓊山置。自乾封后沒山洞蠻,貞元 五年,嶺南節度使李復討復之。土貢:金。戶六百四十九。縣五:瓊山,下。貞觀 十三年析置曾口、顏羅、容瓊三縣。貞元七年省容瓊。有鹽。臨高,下。本臨機, 隸崖州,貞觀五年來屬,州沒隸崖州。開元元年更名。曾口,下。樂會,下。顯慶 五年置。顏羅。下。 振州延德郡,下。本臨振郡,又曰寧遠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金、五色藤 盤、班布、食單。戶八百一十九,口二千八百二十一。縣五:寧遠,下。以寧遠水 名。有鹽。延德,下。以延德水名。吉陽,下。貞觀二年析延德置。臨川,下。落 屯。下。天寶後置。 儋州昌化郡,下。本儋耳郡,隋珠崖郡治,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金、糖香。 戶三千三百九。縣五:義倫,下。有鹽。昌化,下。貞觀元年析置吉安縣,乾元後 省。感恩,下。洛場,下。乾元後置。富羅。下。本毘善,武德五年更名。 萬安州萬安郡,下。龍朔二年以崖州之萬安置。開元九年徙治陵水。至德二載 更名萬全郡。貞元元年復治萬全,後復故名。土貢:金、銀。戶二千九百九十七。 縣四:萬安,下。本隸瓊州,貞觀五年析文昌置,並置富雲、博遼二縣。十三年隸 崖州,後來屬。至德二載曰萬全,後復故名。陵水,下。本隸振州,後來屬。富雲, 下。博遼。下。 邕州朗寧郡,下都督府。本南晉州,武德四年以隋鬱林郡之宣化置。貞觀八年 更名。土貢:金、銀。有金坑。戶二千八百九十三,口七千三百二。縣七:有經略 軍。宣化,中下。武德五年析置武緣、晉興、朗寧、橫山四縣。乾元後省橫山。郁 水自蠻境七源州流出,州民常苦之,景雲中,司馬呂仁引渠分流以殺水勢,自是無 沒溺之害,民乃夾水而居。武緣,中下。西有都稜鎮。晉興,中下。朗寧,中下。 思籠,中下。乾元後開山洞置。如和,中下。本隸欽州,武德五年析南賓、安京置, 景龍二年來屬。封陵。中下。乾元後開山洞置。 澄州賀水郡,下。本南方州,武德四年以鬱林郡之嶺方地置,貞觀八年更名。 土貢:金、銀。戶千三百六十八,口八千五百八十。縣四:上林,下。武德四年, 析嶺方縣地置無虞、琅邪、思干、上林、止戈五縣。無虞,下。止戈,下。賀水。 下。本隸柳州,武德四年析馬平置,八年來屬。 賓州嶺方郡,下。本安城郡,貞觀五年,析南方州之嶺方、思干、琅邪,南尹 州之安城置。至德二載更名。土貢:藤器。戶千九百七十六,口八千五百八十。縣 三:嶺方,中下。貞觀十二年省思干縣。琅邪,中下。保城。中下。本安城,至德 二載更名。 橫州寧浦郡,下。本簡州,武德四年以鬱林郡之寧浦、樂山置。六年曰南簡州, 貞觀八年更名。土貢:金、銀。戶千九百七十八,口八千三百四十二。縣三:寧浦, 中下。武德四年析置蒙澤縣。五年以貴州之嶺山來屬。貞觀十二年省蒙澤入焉,後 又省嶺山。從化,中下。本淳風,武德四年析寧浦置,永貞元年更名。樂山。下。 潯州潯江郡,下。貞觀七年以燕州之桂平、大賓置。十三年州廢,縣隸龔州, 後復置。土貢:金、銀。戶二千五百,口六千八百三十六。縣三:桂平,下。本隸 貴州,武德五年隸燕州。七年置陵江縣,十二年省入焉。皇化,下。本隸繡州,貞 觀七年來屬。大賓,下。 巒州永定郡,下。本淳州,武德四年以故秦桂林郡地置,永貞元年更名。土貢: 金、銀。戶七百七十,口三千八百三。縣三:永定,下。武羅,下。靈竹。下。 欽州寧越郡。土貢:金、銀、翠羽、高良姜。戶二千七百,口萬一百四十六。 縣五:欽江,下。東南有西零戍。保京,下。本安京,至德二載更名,內亭,下。 武德五年以內亭、遵化二縣置南亭州,貞觀二年州廢,二縣來屬。遵化,中下。靈 山。下。本南賓,貞觀十年更名。 貴州懷澤郡,下。本南定州鬱林郡,武德四年曰南尹州,貞觀八年曰貴州,天 寶元年更郡名。土貢:金、銀、鉛器、紵布。戶三千二十六,口九千三百。縣四: 有府一,曰龍山。鬱林,中下。懷澤,下。武德四年置。潮水,下。武德四年析郁 林置。義山。下。武德四年更馬嶺縣曰馬度。貞觀後省,天寶後更置,曰義山。 龔州臨江郡,下。貞觀七年,以燕州故治,析潯州之武林、燕州之泰川置,後 徙治平南。土貢:銀。戶九千,口二萬一千。縣五:平南,下。貞觀七年置,又置 西平、歸政、大同三縣。十二年省泰川入平南,又省歸政、西平。武林,下。本隸 藤州,貞觀七年來屬。隋建,下。本隸藤州,貞觀十三年來屬。大同,下。陽川。 下。本陽建,後更名。 象州象郡,下。本桂林郡,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陽壽、桂林置,以象山為州名。 貞觀十三年徙治武化,大曆十一年復治陽壽。土貢:銀、藤器。戶五千五百,口萬 八百九十。縣三:陽壽,下。武德四年析桂林置武德、西寧、武仙三縣。貞觀十二 年省西寧入武德,天寶元年省武德入陽壽。武仙,下。乾封元年省桂林縣入焉。武 化。下。武德四年析桂州之建陵置,本隸封州,後隸晏州;又析陽壽置長風縣,隸 晏州。州廢,縣皆來屬,大曆十一年省長風入焉。 藤州感義郡,下。本永平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銀。戶三千九百八十。縣 四:鐔津,中下。初州治永平,無鐔津,又有隋安、賀川、寧人等縣,皆貞觀後省 並更置,而寧人隸容州,永平隸昭州。有鉛。感義,下。本淳民,武德中更名。義 昌,下。本安昌,至德二載更名。寧風。下。武德五年以縣置燕州,以貴州之桂平 隸之。貞觀三年又以藤州之大賓隸之,增領長恭、泰川、池陽、龍陽四縣,治長恭, 五年置新樂、寧風、梁石、羅風四縣。七年更名泰州,徙治寧風,更池陽曰承恩, 復以藤州之安基隸之;以梁石、羅風隸藤州;省長恭縣。八年徙治安基,復為燕州。 十二年省龍陽、承恩二縣。十八年州廢,以寧風來屬。後省新樂、安基、梁石、羅 風。 岩州常樂郡,下。調露二年析橫、貴二州置,以岩岡之北因為名。天寶元年曰 安樂郡,至德二載更名。土貢:金。戶千一百一十。縣四:常樂,下。本安樂,蕭 銑分興德縣置。貞觀元年省,乾封元年復置,隸鬱林州,永隆元年來屬。至德二載 更名。恩封,下。本伏龍洞,當牢、宜二州之境,調露二年與高城、石岩同置。高 城,下。以高城水名。石岩。下。 宜州龍水郡,下。唐開置,本粵州,乾封中更名。有銀、丹沙。戶千二百二十, 口三千二百三十。縣四:龍水,下。崖山,下。東璽,下。天河,下。邕管所領, 又有顯州、武州、瀋州,後皆廢省。 瀼州臨潭郡,下。貞觀十二年,清平公李弘節開夷獠置。戶千六百六十六。縣 四:瀼江,下。波零,下。鵠山,下。弘遠。下。貞元後州、縣名存而已。 籠州扶南郡,下。貞觀十二年,李弘節招慰生蠻置。戶三千六百六十七。縣七: 武勤,下。武禮,下。羅籠,下。扶南,下。龍額,下。武觀,下。武江,下。 田州橫山郡,下。開元中開蠻洞置,貞元二十一年廢,後復置。戶四千一百六 十八。縣五:都救,下。惠佳,下。武龍,下。橫山,下。如賴。下。 環州整平郡,下。貞觀十二年,李弘節開拓生蠻置。縣八:正平,下。福零, 下。龍源,下。饒勉,下。思恩,下。武石,下。歌良,下。都蒙。下。 桂州始安郡,中都督府。至德二載更郡曰建陵,後復故名。土貢:銀、銅器、 麖皮鞾、簟。戶萬七千五百,口七萬一千一十八。縣十一:有經略軍。臨桂,上。 本始安,武德四年置福祿縣,貞觀八年省入焉,更名。有相思埭,長壽元年築,分 相思水使東西流。又東南有回濤堤,以捍桂水,貞元十四年築。有侯山。理定,中。 本興安,武德四年置宣風縣,貞觀十二年省入焉。至德二載更名。西十里有靈渠, 引灕水,故秦史祿所鑿,後廢。寶曆初,觀察使李渤立斗門十八以通漕,俄又廢。 咸通九年,刺史魚孟威以石為鏵堤,亘四十里,植大木為斗門,至十八重,乃通巨 舟。靈川,中。龍朔二年析始安置。陽朔,中下。武德四年置歸義縣,貞觀元年省 入焉。荔浦,中下。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荔浦、建陵、隋化三縣置荔州,又析置 崇仁、純義、東區三縣。五年以隋化、東區隸南恭州,貞觀元年以建陵隸晏州。十 二年州廢,以荔浦、崇仁來屬。崇仁後省,純義隸蒙州。豐水,中下。本永豐,隸 昭州,武德四年析陽朔置,後來屬。長慶三年更名。修仁,中下。本建陵,貞觀元 年置晏州,並置武龍、武化、長風三縣。十二年州廢,省武龍,以武化、長風隸象 州,建陵來屬。長慶三年更名。恭化,中下。本純化,武德四年析始安置,永貞元 年更名。永福,中下。武德四年析始安置。全義,中下。本臨源,武德四年析始安 置,大曆三年更名。古。乾寧二年析慕化置。 梧州蒼梧郡,下。武德四年以靜州之蒼梧、豪靜、開江置。土貢:銀、白石英。 戶千二百九。縣三:蒼梧,下。貞觀八年以賀州之綏越來屬。十二年省豪靜,其後 又省綏越,而開江復隸富州。戎城,下。本隸藤州,永徽中來屬。光化四年,馬殷 表以縣隸桂州。孟陵。下。本猛陵,隸藤州,蕭銑置。貞觀八年來屬,更名。光化 中,馬殷表以縣隸桂州。 賀州臨賀郡,下。本綏越郡,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富川、熙平郡之桂嶺、零 陵郡之馮乘、蒼梧郡之封陽置。土貢:銀。戶四千五百五十二,口二萬五百七十。 縣六:臨賀,下。武德四年置。東有銅冶,在橘山。桂嶺,下。朝岡、程岡皆有鐵。 馮乘,下。有荔平關,有錫冶三。封陽,下。貞觀元年省,九年復置。富川,下。 有富水。天寶中更名富水,後復故名。有錫,有鍾乳穴三。盪山。下。天寶後置。 連州連山郡,下。本熙平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赤錢、竹紵練、白紵細布、 鍾乳、水銀、丹沙、白鑞。戶三萬二千二百一十,口十四萬三千五百三十三。縣三: 桂陽,上。有桂陽山,本靈山,天寶八載更名。有銀,有鐵。陽山,中下。有鐵, 有故秦湟溪關。連山。中。有金,有銅,有鐵。 柳州龍城郡,下。本昆州,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馬平置,是年,更名南昆州, 貞觀八年又以地當柳星更名。土貢:銀、蚺蛇膽。戶二千二百三十二,口萬一千五 百五十。縣五:馬平,下。武德四年析置新平、文安、賀水、歸德四縣,尋更名歸 德曰脩德,文安曰樂沙。八年以賀水隸澄州。貞觀七年省樂沙,九年置崖山縣,十 二年省新平。其後又省崖山,以脩德隸嚴州。龍城,下。武德四年置龍州,並置柳 嶺縣。貞觀七年州廢,省柳嶺,以龍城來屬。象,下。本隸桂州,後來屬。洛曹, 下。本洛封,元和十三年更名。洛容。下。貞觀中置。 富州開江郡,下。本靜州龍平郡,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龍平、豪靜,蒼梧郡 之蒼梧置,貞觀八年更名。土貢:銀、班布。戶千四百六十,口八千五百八十六。 縣三:龍平,下。武德四年析置博勞、歸化、安樂、開江四縣,尋以蒼梧、豪靜、 開江隸梧州,九年省安樂、歸化、博勞。思勤,下。天寶後置。馬江。下。本開江, 後隸梧州,又復隸柳州。長慶三年更名。 昭州平樂郡,下。本樂州,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平樂置,貞觀八年更名。土貢: 銀。戶四千九百一十八,口萬二千六百九十一。縣三:平樂,下。以平樂水名之。 有鍾乳穴三。武德四年析置沙亭縣,貞觀七年省沙亭。恭城,下。蕭銑置。有鍾乳 穴十二,在銀帳山。永平。下。本隸藤州,後來屬。 蒙州蒙山郡,下。本南恭州,武德五年析荔州之隋化置,貞觀八年更名。土貢: 麩金、銀。戶千五十九,口五千九百三十三。縣三:立山,下。本隋化,武德五年 更名;又析置欽政縣,貞觀十二年省。東區,下。武德五年析立山置。貞觀六年隸 燕州,十年來屬。正義。下。本純義,隸燕州,十年來屬。永貞元年更名。 嚴州循德郡,下。乾封二年招致生獠,以秦故桂林郡地置。土貢:銀。戶千八 百五十九,口七千五十一。縣三:來賓,下。乾封二年置。循德,下。本隸柳州, 後來屬。歸化。下。乾封二年置。 融州融水郡,下。武德四年析始安郡之義熙置。土貢:金、桂心。戶千二百三 十二。縣二:融水,下。本義熙,武德四年析置臨牂、黃水、安脩三縣,六年更名。 貞觀十三年省安脩入臨牂。武陽。下。天寶初並黃水、臨牂二縣更置。 思唐州武郎郡,下。永隆二年析龔、蒙、象三州置。開元二十四年為羈縻州, 建中元年為正州。土貢:銀。戶百四十一。縣二:武郎,下。思和。下。本平原, 長慶三年更名。 古州樂興郡,下。貞觀十二年,李弘節開夷獠置。土貢:蠟。戶二百八十五。 縣三:樂山,本樂預,寶應元年更名。古書,下。樂興。下。 容州普寧郡,下都督府。本銅州,武德四年以合浦郡之北流、普寧置。貞觀八 年更名。元和中徙治普寧。土貢:銀、丹沙、水銀。戶四千九百七十,口萬七千八 十五。縣六:有經略軍。普寧,下。北流,下。武德四年析置豪石、宕昌、南流、 陵城、新安五縣。貞觀十一年省新安,後又省豪石、宕昌。北三十里有鬼門關,兩 石相對,中闊三十步。陵城,下。渭龍,下。武德四年析普寧置。欣道,下。本寧 人,隸藤州。貞觀二十三年更名,來屬。陸川。下。本隸東峨州,唐末來屬。 牢州定川郡,下。本義州,武德二年以巴蜀徼外蠻夷地置。貞觀十一年以東北 有牢石,因更名,徙治南流,後廢。乾封三年,將軍王杲平蠻獠復置。土貢:布、 銀。戶千六百四十一,口萬一千七百五十六。縣三:南流,下。本隸容州,武德四 年析北流置南流、定川、牢川三縣,以南百步有南流江名之,乾封三年皆來屬。定 川,下。本隸潘州,定川水名之。宕川。下。本隸潘州,因瀘宕水名之。 白州南昌郡,下。本南州,武德四年以合浦郡之合浦地置,六年更名。土貢: 金、銀、珠。戶二千五百七十四,口九千四百九十八。縣四:博白,下。武德四年 置,並置朗平、周羅、龍豪、淳良、建寧五縣。貞觀六年以廉州之大都隸之。十二 年省郎平、淳良,後又省大都。大曆八年以龍豪隸順州。西南百里有北戍灘,咸通 中。安南都護高駢募人平其險石,以通舟楫。建寧,下。周羅,下。南昌。下。本 隸潘州,後來屬。 順州順義郡,下。大曆八年,容管經略使王翃析禺、羅、辯、白四州置。土貢: 銀。戶五百九。縣四:龍化,下。武德四年置,以西有龍化水名之,六年隸辯州。 溫水,下。本隸禺州。南河,下。武德五年析石龍置,隸羅州。龍豪。武德四年析 合浦置,隸白州。 繡州常林郡,下。本林州,武德四年以鬱林郡之阿林縣及郁平縣地置,六年更 名。土貢:金。戶九千七百七十三。縣三:常林,中。武德四年置,又置羅繡、皇 化、歸誠三縣。貞觀七年以皇化隸潯州,省歸誠。阿林,中下。羅繡。下。武德四 年析置盧越縣,貞觀六年縣廢入焉。 鬱林州鬱林郡,下。本郁州,麟德二年析貴州之石南、興德、郁平置,乾封元 年更名。土貢:布。戶千九百一十八,口九千六百九十九。縣四:郁平,下。本隸 貴州,後來屬。興業,下。麟德二年析石南置,建中二年省石南入焉。興德,下。 蕭銑析石南置,尋廢。武德四年析郁平復置。潭栗。下。 黨州寧仁郡,下。本鬱林州地,永淳元年開古黨洞置。土貢:金、銀。戶千一 百四十九,口七千四百四。縣八:撫安,下。古西甌地。善勞,中下。善文,下。 寧仁,下。容山,下。本安仁,永淳二年析黨州置平琴州平琴郡,領安仁、懷義、 福陽、古符四縣。垂拱三年廢,神龍三年復置。至德中更安仁曰容山。建中二年州 廢,縣皆來屬。懷義,下。福陽,下。古符。下。 竇州懷德郡,下。本南扶州,武德四年以永熙郡之懷德置。以獠叛,僑治瀧州, 後徙治信義。貞觀元年州廢,以縣隸瀧州。二年復置,五年又廢,以縣隸瀧州。六 年復置,八年更名。土貢:銀。戶千一十九,口七千三百三十九。縣四:信義,中 下。武德四年置,並析置潭峨縣,五年又析置特亮縣。懷德,中下。潭峨,下。特 亮。下。 禺州溫水郡,下。本東峨州,乾封三年,將軍王杲奏析白、辯、竇、容四州置, 總章二年更名。土貢:銀。戶三千一百八十。縣四:峨石,下。總章二年析白州之 溫水置,以南有峨石名之。羅辯,下。本陸川,隸辯州,後更名。本羅辯洞地。扶 萊,下。武德五年析信義縣置,隸竇州,以扶萊水名之。貞觀中省,後復置。宕昌。 下。本隸容州。 廉州合浦郡,下。本合州,武德四年曰越州,貞觀八年更名,以本大廉洞地。 土貢:銀。戶三千三十二,口萬三千二十九。縣四:合浦,中下。武德五年置安昌、 高城、大廉、大都四縣。貞觀六年置珠池縣。後以大都隸白州。十二年省珠池、安 昌入焉。封山,下。武德五年置姜州,並置東羅、蔡龍二縣。貞觀十年州廢,以封 山、東羅、蔡龍來屬。後省東羅。蔡龍,下。以蔡龍洞名之。貞觀十二年省高城縣 入焉。大廉。下。 義州連城郡,下。本南義州,武德五年以永熙郡之永業縣地置。貞觀元年州廢, 以縣隸南建州。二年復置,五年又廢,以縣隸南建州。六年復置,後第名義州。土 貢:銀。戶千一百一十,口七千三百三。縣三:岑溪,下。本龍城,武德五年置, 並置安義、義城二縣。至德中更龍城曰岑溪。其後又省義城。有郡山。永業,下。 本安義,至德中更名。連城。下。武德五年析瀧州之正義置。 安南中都護府,本交趾郡,武德五年曰交州,治交趾。調露元年曰安南都護府, 至德二載曰鎮南都護府,大曆三年復為安南。寶曆元年徙治宋平。土貢:蕉、檳榔、 鮫革、蚺蛇膽、翠羽。戶二萬四千二百三十,口九萬九千六百五十二。縣八:有經 略軍。宋平,上。武德四年置宋州,並置弘教、南定二縣。五年析置交趾、懷德二 縣,隸交州。六年曰南宋州。貞觀元年州廢,省弘教、懷德,徙交趾於故南慈州, 來屬。南定,本隸宋州,武德四年析宋平置,五年隸交州。大曆五年省,貞元八年 復置。太平,中下。本隆平,武德四年置,以縣置隆州,並置義廉、封溪二縣,治 義廉。六年曰南隆州。貞觀元年州廢,省義廉,以封溪隸峰州,隆平來屬。先天元 年更名。交趾,中下。武德四年置慈州,並置慈廉、烏延、武立三縣,以慈廉水因 名之。六年曰南慈州。貞觀元年州廢,省三縣更置。硃鳶,上。武德四年置鳶州, 並置高陵、定安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高陵、定安,以硃鳶來屬。龍編,中下。 武德四年置龍州,並置武寧、平樂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武寧、平樂,以龍編隸 仙州,州廢來屬。平道,中下。武德四年置道州,並置昌國縣。六年曰南道州,是 年更名仙州。貞觀十年州廢,省昌國,以平道來屬。武平。中下。本隸道州,武德 五年來屬。 陸州玉山郡,下。本玉山州,武德五年以寧越郡之安海、玉山置。貞觀二年州 廢,縣隸欽州。高宗上元二年復置,更名。土貢:銀、玳瑁、裛皮、翠羽、甲香。 戶四百九十四,口二千六百七十四。縣三:烏雷,下。華清,下。本玉山,天寶中 更名。寧海。下。本安海。武德四年又置海平縣,貞觀十二年省。至德二載更名。 峰州承化郡,下都督府。武德四年以交趾郡之嘉寧置。土貢:銀、藤器、白鑞、 蚺蛇膽、豆寇。戶千九百二十。縣五:嘉寧,下。武德四年置新昌、安仁、竹格、 石堤四縣,又領封溪縣。貞觀元年省石堤、封溪入嘉寧,後又省安仁。承化,下。 新昌,下。貞觀元年省竹格縣入焉。嵩山,元和後置。珠綠。元和後置。 愛州九真郡,下。土貢:紗、施、孔雀尾。戶萬四千七百。縣六:九真,下。 武德五年置松源、楊山、安預三縣。貞觀元年省楊山、安預,九年省松源。有金, 有石磬。安順,下。武德五年置順州,並析置東河、建昌、邊河三縣。貞觀元年州 廢,省三縣入安順,來屬。崇平,下。本隆安。武德五年置安州,並置教山、建道、 都握三縣,又置山州,並置岡山、真潤、古安、西安、建初五縣。貞觀元年廢安州, 省教山、建道、都握入隆安,來屬;又廢山州,省岡山、真潤、古安、西安入建初, 來屬。
八年省建初。先天元年更隆安曰崇安,至德二載又更名。軍寧,下。本軍安, 武德五年以縣置永州,七年曰都州。貞觀元年州廢,隸南陵州。至德二載更名。日 南,下。武德五年置積州,又置積善、津梧、方載三縣;又以移風縣地置前真州, 並置九皋、建正、真寧三縣;又以胥浦縣置胥州,並置攀龍、如侯、博犢、鎮星四 縣。九年更積州曰南陵州,貞觀元年曰後真州。是年廢前真州,省九皋、建正、真 寧,以移風隸南陵州;又廢胥州,省攀龍、如侯、博犢、鎮星,以胥浦隸南陵州。 十年州亦廢,以軍安、日南、移風、胥浦來屬,天寶中省移風、胥浦。長林。下。 本無編。 驩州日南郡,下都督府。本南德州,武德八年曰德州,貞觀元年又更名。土貢: 金、金薄、黃屑、象齒、犀角、沈香、班竹。戶九千六百一十九,口五萬八百一十 八。縣四:九德,中下。武德五年置安遠、曇羅、光安三縣。是年,以光安置源州, 又置水源、安銀、河龍、長江四縣。貞觀八年更名阿州。十三年州廢,省水源、河 龍、長江,以光安、安銀來屬。安遠、曇羅、光安、安銀後皆省。浦陽,下。越裳, 下。武德五年置明州,並置萬安、明弘、明定三縣;又以日南郡之文谷、金寧二縣 置智州,並置新鎮、闍員二縣。貞觀元年更曰南智州,省新鎮、闍員。十三年廢明 州,省萬安、明弘、明定入越裳,隸智州。後廢智州,省文谷、金寧入越裳,來屬。 初以隋林邑郡置林州,比景郡置七州。又更名七州曰南景州,貞觀二年綏懷林邑, 乃僑治驩州之南境,領比景、硃吾二縣,並置由文縣。八年第名景州。九年置林州, 亦寄治驩州之南境,領林邑、金龍、海界三縣。又置山州,領龍池、盆山二縣。有 浦陽戍。戶千三百二十,口五千二百。後為龍池郡。皆貞元末廢。懷驩。下。本咸 歡,武德五年置驩州,並置安人、扶演、相景、西源四縣,治安人。貞觀元年更名 演州。十三年省相景。十六年州廢,省安人、扶演、西源,以咸驩來屬。後更咸驩 曰懷驩。 長州文楊郡,下。唐置。土貢:金。戶六百四十八。縣四:文陽,下。銅蔡, 下。長山,下。其常。下。 福祿州唐林郡,下。本福祿郡,總章二年,智州刺史謝法成招慰生獠昆明、北 樓等七千餘落,以故唐林州地置。大足元年更名安武州,至德二載更郡曰唐林,乾 元元年復州故名。土貢:白鑞、紫穀。戶三百一十七。縣三:柔遠,本安遠,至德 二載更名。唐林,唐初以唐林、安遠二縣置唐林州,後州、縣皆廢,更置。福祿。 下。 湯州湯泉郡,下。唐以故秦象郡地置。土貢:金。縣三:湯泉,下。綠水,下。 羅韶。下。 芝州忻城郡,下。唐置。戶千二百,口五千三百。縣七:忻城,下。富川,下。 平西,下。樂光,下。樂艷,下。多雲,下。思龍。下。 武峨州武峨郡,下。唐置。戶千八百五十,口五千三百二十。縣七:武峨,下。 如馬,下。武義,下。武夷,下。武緣,下。武勞,下。梁山。下。 演州龍池郡,下。本忠義郡,又曰演水郡。貞觀中廢,廣德二年析驩州復置。 土貢:金。戶千四百五十。縣七:忠義,下。懷驩,下。龍池,下。思農,下。武 郎,下。武容,下。武金。下。 武安州武曲郡,下。土貢:金、朝霞布。戶四百五十。縣二:武安,下。臨江, 下。 開元中安南所領有龐州,土貢:孔雀尾、紫穀;又有南登州。後皆廢省。 右嶺南採訪使,治廣州。 地理七下 ○羈縻州 唐興,初未暇於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諸蕃及蠻夷稍稍內屬,即其部落列 置州縣。其大者為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刺史,皆得世襲。雖貢賦版籍,多不 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著於令式。今錄招降開置之目,以 見其盛。其後或臣或叛,經制不一,不能詳見。突厥、回紇、党項、吐谷渾隸關內 道者,為府二十九,州九十。突厥之別部及奚、契丹、靺鞨、降胡、高麗隸河北者, 為府十四,州四十六。突厥、回紇、党項、吐谷渾之別部及龜茲、于闐、焉耆、疏 勒、河西內屬諸胡、西域十六國隸隴右者,為府五十一,州百九十八。羌、蠻隸劍 南者,為州二百六十一。蠻隸江南者,為州五十一,隸嶺南者,為州九十三。又有 党項州二十四,不知其隸屬。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號為羈縻雲。 ○關內道 突厥州十九,府五: 定襄都督府,貞觀四年析頡利部為二,以左部置,僑治寧朔。 領州四:貞觀 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三。 阿德州以阿史德部置。 執失州以執失部置。 蘇農州 以蘇農部置。 拔延州 右隸夏州都督府 雲中都督府,貞觀四年析頡利右部置,僑治朔方境。 領州五:貞觀二十三年 分諸部置州三。 舍利州以舍利吐利部置。 阿史那州以阿史那部置。 綽州以綽 部置。 思壁州 白登州貞觀末隸燕然都護,後復來屬。桑乾都督府,龍朔三年分 定襄置,僑治朔方。領州四:貞觀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三。郁射州以郁射施部置, 初隸定襄,後來屬。 藝失州以多地藝失部置。 卑失州以卑失部置,初隸定襄, 後來屬。 叱略州呼延都督府,貞觀二十年置。領州三:貞觀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 三。賀魯州,以賀魯部置,初隸雲中都督,後來屬。 葛邏州,以葛邏、挹怛部置, 初隸雲中都督,後來屬 跌州初為都督府,隸北庭,後為州,來屬。 右隸單于都護府。 新黎州貞觀二十三年以車鼻可汗之子羯漫陀部置。初為都督府,後為州。渾河 州永徽元年,以車鼻可汗餘眾歌邏祿之烏德鞬山左廂部落置。 狼山州永徽元年以 歌邏祿右廂部落置,為都督府,隸雲中都護。顯慶三年為州,來屬。堅昆都督府, 貞觀二十三年以沙缽羅葉護部落置。右隸安北都護府。 回紇州十八,府九。貞觀二十二年分回紇諸部落置。 燕然州以多濫葛部地置,初為都督府,及雞鹿、雞田、燭龍三州,隸燕然都護。 開元元年來屬,僑治回樂。 雞鹿州以奚結部置,僑治回樂。 雞田州以阿跌部置, 僑治回樂。 東皋蘭州以渾部置,初為都督府,並以延陀餘眾置祁連州,後罷都督, 又分東、西州,永徽三年皆廢。後復置東皋蘭州,僑治鳴沙。 燭龍州貞觀二十三 年析瀚海都督之掘羅勿部置,僑治溫池。燕山州僑治溫池。右隸靈州都督府。 達渾都督府,以延陀部落置,僑治寧朔。領州五:姑衍州 步訖若州嵠彈州永 徽中收延陀散亡部落置。 鶻州 低粟州。安化州都督府僑治朔方。寧朔州都督府 僑治朔方。仆固州都督府僑治朔方。右隸夏州都督府。 榆溪州以契芯部置。 寘顏州以白部置。 居延州以白別部置。稽落州本高闕 州,以斛薩部置。永徽元年廢高闕州,更置稽落州,後又廢,三年以阿特部復置。 余吾州本玄闕州,貞觀中以骨利幹部置,龍朔中更名。浚稽州 仙萼州初隸瀚海都護,後來屬。瀚海都督府以回紇部置。金微都督府以仆固部置。 幽陵都督府以拔野古部置。龜林都督府貞觀二年以同羅部落置。堅昆都督府以結骨 部置。右隸安北都護府。 党項州五十一,府十五:貞觀三年,酋長細封步賴內附,其後諸姓酋長相率亦 內附,皆列其地置州縣,隸松州都督府。五年又開其地置州十六,縣四十七;又以 拓拔赤詞部置州三十二。乾封二年以吐蕃入寇,廢都、流、厥、調、湊、般、匐、 器、邇、鍠、率、差等十二州,咸亨二年又廢蠶、黎二州。祿山之亂,河、隴陷吐 蕃,乃徙党項州所存者於靈、慶、銀、夏之境。 清塞州 歸德州僑治銀州境。蘭池都督府 芳池都督府 相興都督府永平都督 府 旭定都督府 清寧都督府 忠順都督府 寧保都督府 靜塞都督府萬吉都督府 樂容州都督府,領州一:東夏州 靜邊州都督府,貞觀中置,初在隴右,後僑治 慶州之境。領州二十五:布州 北夏州 思義州 思樂州昌塞州 吳州天授二年置 吳、朝、歸、浮等州。 朝州「朝」一作「彭」。 歸州「歸」,一作「陽」。浮 州 祐州貞觀四年置,領縣二:廓川,歸定。 卑州 西歸州 嶂州貞觀四年置。縣四:洛平,顯川,桂川,顯平。 餝州 開 元州 歸順州本在山南之西,寶應元年詣梁州刺史內附。淳州貞觀十二年以降戶置 於洮州之境,並置素恭、烏城二縣。開元中廢,後為羈糜。烏籠州恤州嵯州貞觀五 年置。縣一: 相雞。相雞本隸西懷州, 貞觀十年來屬。 蓋州本西唐州,貞觀四 年置,八年更名。縣四:湘水,河唐,曲嶺,祐川。 悅州 回樂州 烏掌州 諾 州貞觀五年置。縣三:諾川,德歸,籬渭。右隸靈州都督府。 芳池州都督府,僑治懷安,皆野利氏種落。領州九:寧靜州 種州 玉州貞觀 五年置。縣二:玉山,帶河。濮州 林州 尹州 位州貞觀四年置。縣二:位豐, 西使。 長州 寶州。宜定州都督府,本安定,後更名。領州七:黨州 橋州貞觀 六年置。 烏州 西戎州貞觀五年以拓拔赤詞部落置。初為都督府,後為州,來屬。 野利州 米州 還州。安化州都督府,領州七:永和州 威州 旭州 莫州 西 滄州貞觀六年置,八年更名台州,後復故名。 琮州 儒州本西鹽州,貞觀五年以拓拔部置,治故後魏洪和郡之藍川縣地,八年 更名。開元中廢,後為羈縻。右隸慶州都督府。 吐谷渾州二: 寧朔州初隸樂容都督府,代宗時來屬。右隸夏州都督府;渾州儀鳳中自涼州內 附者,處於金明西境置。右隸延州都督府。 ○河北道 突厥州二: 順州順義郡貞觀四年平突厥,以其部落置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於幽、靈 之境;又置北開、北寧、北撫、北安等四州都督府。六年順州僑治營州南之五柳戍; 又分思農部置燕然縣,僑治陽曲;分思結部置懷化縣,僑治秀容,隸順州;後皆省。 祐、化、長及北開等四州亦廢,而順州僑治幽州城中。歲貢麝香。縣一:賓義。瑞 州本威州,貞觀十年以烏突汗達幹部落置,在營州之境。咸亨中更名。後僑治良鄉 之廣陽城。縣一:來遠。右初隸營州都督府,及李盡忠陷營州,以順州隸幽州都督 府,徙瑞州於宋州之境。神龍初北還,亦隸幽州都督府。 奚州九,府一: 鮮州武德五年析饒樂都督府置。僑治潞之古縣城。縣一:賓從。 崇州武德五 年析饒樂都督府之可汗部落置。貞觀三年更名北黎州,治營州之廢陽師鎮。八年復 故名。後與鮮州同僑治潞之古縣城。縣一:昌黎。 順化州縣一:懷遠。 歸義州 歸德郡總章中以新羅戶置,僑治良鄉之廣陽城。縣一:歸義。後廢。開元中,信安 王禕降契丹李詩部落五千帳,以其眾復置。 奉誠都督府,本饒樂都督府,唐初置,後廢。貞觀二十二年以內屬奚可度者部 落更置,並以別帥五部置弱水等五州。開元二十三年更名。領州五:弱水州以阿會 部置。 祁黎州以處和部置。 洛環州以奧失部置。 太魯州以度稽部置。 渴野 州以元俟析部置。 契丹州十七,府一: 玄州貞觀二十年以紇主曲據部落置。僑治范陽之魯泊村。縣一:靜蕃。咸州本 遼州,武德二年以內稽部落置。初治燕支城,後僑治營州城中。貞觀元年更名。後 治良鄉之石窟堡。縣一:威化。 昌州貞觀二年以松漠部落置,僑治營州之靜蕃戍。 七年徙於三合鎮,後治安次之故常道城。縣一:龍山。師州貞觀三年以契丹、室韋 部落置,僑治營州之廢陽師鎮,後僑治良鄉之東閭城。縣一:陽師。 帶州貞觀十 年以乙失革部落置。僑治昌平之清水店。縣一:孤竹。 歸順州歸化郡本彈汗州, 貞觀二十二年以內屬契丹別帥析紇便部置。開元四年更名。縣一:懷柔。 沃州載 初中析昌州置。萬歲通天元年沒於李盡忠,開元二年復置。後僑治薊之南回城。縣 一:濱海。 信州萬歲通天元年以乙失活部落置。僑治范陽境。縣一:黃龍。 青 山州景雲元年析玄州置。僑治范陽之水門村。縣一:青山。 松漠都督府,貞觀二十二年以內屬契丹窟哥部置,其別帥七部分置峭落等八州。 李盡忠叛後廢,開元二年復置。領州八:峭落州以達稽部置。 無逢州以獨活部置。 羽陵州以芬問部置。 白連州以突便部置。 徒何州以芮奚部置。 萬丹州以墜斤部置。 疋黎州以伏部置。赤山州以伏部 分置。 ○歸誠州 靺鞨州三,府三:慎州武德初以涑沫、烏素固部落置。僑治良鄉之故都鄉城。 縣一:逢龍。 夷賓州乾符中以愁思嶺部落置,僑治良鄉之古廣陽城。縣一:來蘇。 黎州載初二年析慎州置。僑治良鄉之故都鄉城。縣一:新黎。黑水州都督府開元 十四年置。 渤海都督府 安靜都督府 右初皆隸營州都督,李盡忠陷營州,乃遷 玄州於徐、宋之境,威州於幽州之境,昌、師、帶、鮮、信五州於青州之境,崇、 慎二州於淄、青之境,夷賓州於徐州之境,黎州於宋州之境,在河南者十州,神龍 初乃使北還,二年皆隸幽州都督府。 降胡州一: 凜州天寶初置,僑治范陽境。 右隸幽州都督府。 高麗降戶州十四,府九太宗親征,得蓋牟城,置蓋州;得遼東城,置遼州;得 白崖城,置岩州。及師還,拔蓋、遼二州之人以歸。高宗滅高麗,置都督府九,州 四十二,後所存州止十四。初,顯慶五年平百濟,以其地置熊津、馬韓、東明、金 連、德安五都督府,並置帶方州,麟德後廢:南蘇州 蓋牟州 代那州 倉岩州 磨米州 積利州 黎山州 延津州 木底州 安市州 諸北州 識利州拂涅州 拜 漢州 新城州都督府 遼城州都督府 哥勿州都督府 衛樂州都督府舍利州都督府 居素州都督府 越喜州都督府 去旦州都督府 建安州都督府右隸安東都護府。 ○隴右道 突厥州三,府二十七: 皋蘭州貞觀二十二年以阿史德特健部置,初隸燕然都護,後來屬。興昔都督府 右隸涼州都督府。 特伽州 雞洛州開元中又有火拔州、葛祿州,後不復見。 濛池都護府貞觀二十三年,以阿史那賀魯部落置瑤池都督府,永徽四年廢。顯 慶二年禽賀魯,分其地,置都護府二、都督府八,其役屬諸胡皆為州。昆陵都護府 匐陵都督府以處木昆部置。 嗢鹿州都督府以突騎施索葛莫賀部置。 潔山都督 府以突騎施阿利施部置。 雙河都督府以攝舍提暾部置。 鷹娑都督府以鼠尼施處 半部置。 鹽泊州都督府以胡祿屋闕部置。陰山州都督府顯慶三年分葛邏祿三部置 三府,以謀落部置。 大漠州都督府以葛邏祿熾俟部置。 玄池州都督府以葛邏祿 踏實部置。 金附州都督府析大漠州置。 輪台州都督府 金滿州都督府永徽五年 以處月部落置為州,隸輪台。龍朔二年為府。 咽面州都督府初,玄池、咽面為州, 隸燕然,長安二年為都督府,隸北庭。 鹽祿州都督府 哥系州都督府 孤舒州都 督府 西鹽州都督府 東鹽州都督府 叱勒州都督府 迦瑟州都督府 憑洛州都督 府 沙陀州都督府 答爛州都督府 右隸北庭都護府。 回紇州三,府一:帶林州以思結別部置。 金水州 賀蘭州 盧山都督府以 思結部置。 右初隸燕然都護府,總章元年隸涼州都督府。 党項州七十三,府一,縣一: 馬邑州開元十七年置,在秦、成二州山谷間。寶應元年徙於成州之鹽井故城。 右隸秦州都督府。 保塞州 右隸臨州都督府。 密恭縣高宗上元三年為吐蕃所破,因廢,後復置。 右隸洮州。 叢州貞觀三年置。縣三:寧遠,臨泉,臨河。 崌州貞觀元年以降戶置。縣二: 江源,落稽。 奉州本西仁州,貞觀元年置,八年更名。縣三:奉德,恩安,永慈。 岩州本西金州,貞觀五年置,八年更名。縣三:金池,甘松,丹岩。 遠州本西 懷州,貞觀四年置,八年更名。縣二:羅水,小部川。 麟州本西麟州,貞觀五年 置,八年更名。縣七:硤川,和善,劍具,硤源,三交,利恭,東陵。 可州本西 義州,貞觀四年置,八年更名。縣三:義誠,清化,靜方。 闊州貞觀五年置。縣 二:闊源,落吳。 彭州本洪州,貞觀三年置,七年更名。縣四:洪川,歸遠,臨 津,歸正。 直州本西集州,貞觀五年置,八年更名。縣二:集川,新川。 肆州 貞觀五年置。縣四:歸唐,芳叢,鹽水,磨山。 序州貞觀十年置。靜州咸亨三年 以內附部落置。 軌州都督府貞觀二年以細封步賴部置。縣四:玉城,金原,俄徹, 通川。 以上有版。 研州 探那州 忄巳州 毘州 河州 干州 瓊州 犀州 龕州 陪州 如州 麻州 霸州 闌州 光州 至涼州 曄州 思帝州 統州 谷邛州 達違州 萬卑州 慈州 融洮州 執州 答針州稅河 州 吳洛州 齊帝州 苗州 始目州 悉多州 質州 兆州 求易州 托州 志德州 延避州 略州 索京州 柘剛州 明桑州 白豆州 瓚州 酋和州 和昔州 祝州 索川州 拔揭州鼓 州 飛州 索渠州 目州 寶劍州 津州 柘鍾州 紀州 微州 以上無版。 右初隸松州都督府,肅宗時懿、蓋、嵯、諾、嶂、祐、台、橋、浮、寶、玉、 位、儒、歸、恤及西戎、西滄、樂容、歸德等州皆內徙,余皆沒於吐蕃; 乾封州 歸義州 順化州 和寧州 和義州 保善州 寧定州 羅雲州 朝鳳 州以上寶應元年內附。 永定州永泰元年以永定等十二州部落內附,析置州十五。 宜芳州余闕。 右闕。 吐谷渾州一: 合門州 右隸涼州都督府。 四鎮都督府,州三十四。咸亨元年,吐蕃陷安西,因罷四鎮,長壽二年復置。 龜茲都督府,貞觀二十年平龜茲置。領州九。闕。 毘沙都督府,本于闐國,貞觀二十二年內附,初置州五,高宗上元二年置府, 析州為十。領州十。闕。 焉耆都督府貞觀十八年滅焉耆置。有碎葉城,調露元年,都護王方翼築,四面 十二門,為屈曲隱出伏沒之狀雲。 疏勒都督府,貞觀九年疏勒內附置。領州十五。闕。 河西內屬諸胡,州十二,府二: 烏壘州 和墨州 溫府州 蔚頭州 遍城州 耀建州 寅度州 豬拔州 達滿 州 蒲順州 郢及滿州 乞乍州 媯塞都督府 渠黎都督府 西域府十六,州七十二龍朔元年,以隴州南由令王名遠為吐火羅道置州縣使, 自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凡十六國,以其王都為都督府,以其屬部為州縣。凡州八 十八,縣百一十,軍、府百二十六: 月支都督府,以吐火羅葉護阿緩城置。領州二十五:藍氏州以缽勃城置。 大 夏州以縛叱城置。 漢樓州以俱祿犍城置。 弗敵州以烏邏氈城置。 沙律州以咄 城置。 媯水州以羯城置。 盤越州以忽婆城置。 忸密州以烏羅渾城置。 伽倍 州以摩彥城置。 粟特州以阿捺臘城置。 缽羅州以蘭城置。 雙泉州以悉計蜜悉 帝城置。 祀惟州以昏磨城置。 遲散州以悉蜜言城置。 富樓州以乞施巘城置。 丁零州以泥射城置。 薄知州以析面城置。桃槐州以阿臘城置。大檀州以頰厥伊城 具闕達官部落置。
伏盧州以播薩城置。 身毒州以乞澀職城置。 西戎州以突厥 施怛駃城置。 篾頡州以騎失帝城置。 疊仗州以發部落城置。 苑湯州以拔特山 城置。 大汗都督府,以嚈噠部落活路城置。領州十五:附墨州以弩那城置。 奄 蔡州以胡路城置。 依耐州以婆多楞薩達健城置。 犁州以少俱部落置。榆令州以 烏模言城置。 安屋州以遮瑟多城置。 罽陵州以數始城置。 碣石州以迦沙紛遮 城置。 波知州以羯勞支城置。 烏丹州以烏捺斯城置。 諾色州以速利城置。 迷蜜州 以順問城置。 盻頓州以乍城置。 宿利州以頌施谷部落置。 賀那州以汗曜部落 置。 條支都督府,以訶達羅支國伏寶瑟顛城置。領州九:細柳州以護聞城置。虞 泉州以贊候瑟顛城置。 犁蘄州以據瑟部落置。 崦嵫州以遏忽部落置。 巨雀州 以烏離難城置。 遺州以遺蘭部落置。 西海州以郝薩大城置。 鎮西州以活恨部 落置。 乾陀州以縛狼部落置。天馬都督府,以解蘇國數瞞城置。領州二:洛那州 以忽論城置。 束離州以達利薄紇城置。 高附都督府,以骨咄施沃沙城置。領州 二:五翕州以葛邏犍城置。 休蜜州以烏斯城置。 脩鮮都督府,以罽賓國遏紇城 置。領州十:毘舍州以羅漫城置。 陰米州以賤那城置。波路州以和藍城置。 龍 池州以遺恨城置。 烏弋州以塞奔你邏斯城置。羅羅州以濫犍城置。 檀特州以半 制城置。 烏利州以勃逸城置。漠州以鶻換城置。 懸度州以布路犍城置。 寫鳳都 督府,以帆延國羅爛城置。領州四:嶰谷州以肩捺城置。 泠淪州以俟麟城置。悉 萬州以縛時伏城置。 鉗敦州以未臘薩旦城置。 悅般州都督府,以石汗那國艷城 置。領雙靡州。以俱蘭城置。 奇沙州都督府,以護時犍國遏蜜城置。領州二:沛 隸州以漫山城置。 大秦州以睿蜜城置。姑墨州都督府,以怛沒國怛沒城置。領栗 弋州。以弩羯城置。 旅獒州都督府,以烏拉喝國摩竭城置。 昆墟州都督府,以 多勒建國低寶那城置。 至拔州都督府,以俱蜜國褚瑟城置。 鳥飛州都督府,以 護蜜多國摸逵城置。領缽和州。以娑勒色訶城置。 王庭州都督府,以久越得犍國 步師城置。 波斯都督府,以波斯國疾陵城置。 右隸安西都護府。 ○劍南道 諸羌州百六十八: 西雅州貞觀五年置。縣三:新城,三泉,石龍。 蛾州貞觀五年置。縣二:常 平,那川。 拱州顯慶元年以缽南伏浪恐部置。 劍州永徽五年以大首領凍就部落 置。右隸松州都督府。 塗州武德元年以臨塗羌內附置,領臨塗、端源、婆覽三縣。貞觀元年州廢,縣 亦省。二年析茂州之端源戍復置,縣三:端源,臨塗,悉鄰。 炎州本西封州,貞 觀五年開生羌置,八年更名。縣三:大封,慕仙,義川。 徹州貞觀六年以西羌董 洞貴部落置。縣三:文徹,俄耳,文進。 向州貞觀五年以生羌置。縣二:貝左, 向貳。冉州本西冉州,貞觀六年以徼外斂才羌地置,八年更名,九年第為冉州。縣 四:冉山,磨山,玉溪,金水。 穹州本西博州,貞觀五年以生羌置,八年更名。 縣五:小川,徹當,璧川,當博,恭耳。笮州本西恭州,貞觀七年以白狗羌戶置, 八年更名。縣三:遂都,亭勸,比思。 蓬魯州永徽二年,特浪生羌董悉奉求、辟 惠生羌卜檐莫等種落萬餘戶內附,又析置州三十二。 姜州 恕州 葛州 勿州 鞮州 占州 達州 浪州 邠州 斂州 補州 賴州 那州 舉州 多州 爾州 射州 鐸州 平祭州 時州箭州 婆州 浩州 質州 居州 可州 宕州 歸化州 柰州竺州 卓州右隸茂州都督府。 思亮州 杜州 初漢州 孚川州 渠川州 丘盧州 祐州 計州 龍施州月亂 州 浪彌州 月邊州 團州 櫃州 威川州 米羌州 右隸巂州都督府。 當馬州此下二十一州,天寶前置。 林波州 中川州 林燒州 鉗矢州會野州 當仁州 金林州 東嘉梁州 西嘉梁州 東石乳州 西石乳州 涉邛州 汶東州 費林州 徐渠州 強雞州 長臂州 楊常州 羅岩州初隸黎州都督,後來屬。 雉州 椎梅州此下三十六州,開元後置。 三井州 束鋒州 名配州 鉗恭州 斜 恭州 畫重州 羅林州 籠羊州 龍逢州 敢川州 驚川州 檛眉州 木燭州 當 品州 嚴城州 昌磊州 鉗并州 作重州 檛林州 三恭州 布嵐州 欠馬州 羅 蓬州 論川州 讓川州 遠南州 卑廬州 夔龍州 耀川州 金川州 鹽井州 涼 川州 夏梁州 甫和州 橛查州 右隸雅州都督府。 奉上州此下二十二州,開元前置。 輒榮州 劇川州 合欽州 蓬口州博盧州 明川州 胣皮州 蓬矢州 大渡州 米川州 木屬州 河東州甫嵐州 昌明州 歸化州初隸巂州,後來屬。 象川州 叢夏州 和良州和都州 附樹州 東川州 上貴州此下二十八州,開元十七年置。 滑川州比川州 吉川 州 甫萼州 比地州 蒼榮州 野川州 邛凍州 貴林州 牒珍州 浪彌州 郎郭 州 上欽州 時蓬州 儼馬州 邛川州 護邛州 腳川州 開望州 上蓬州 比蓬 州 剝重州 久護州 瑤劍州 明昌州 護川州 索古州此下三州,大和以前置。 諾柞州 柏坡州 右隸黎州都督府。 諸蠻州九十二:皆無城邑,椎髻皮服,惟來集於都督府,則衣冠如華人焉。 南寧州漢夜郎地。武德元年開南中,因故同樂縣置,治味。四年置總管府。五 年僑治益州,八年復治味,更名郎州。貞觀元年罷都督。開元五年復故名。天寶末 沒於蠻,因廢。唐末復置州於清溪鎮,去黔州二十九日行。縣七:味,同樂,升麻, 同起,新豐,隴堤,泉麻。 昆州本隋置,隋亂廢。武德元年開南中,復置。土貢: 牛黃。縣四:益寧,晉寧,安寧,秦臧。有滇池,在晉寧。其秦臧,則故臧漢地也。 梨州本西寧州,武德七年析南寧州二縣置,貞觀八年更名。北接昆州。縣二:梁 水,絳。 匡州本南雲州,武德七年置,貞觀八年更名。漢永昌郡地。縣二:勃弄, 匡川。 州本西濮州,武德四年置,貞觀十一年更名。漢越巂郡地,南接姚州。縣 四:濮水,青蛉,岐星,銅山。
尹州武德四年置,北接州。縣五:馬邑,天池, 鹽泉,百泉,湧泉。 曾州武德四年置,西接匡州。縣五:曾,三部,神泉,龍亭, 長和。 鈎州本南龍州,武德七年置,貞觀十一年更名。東北接昆州。縣二:望水, 唐封。 裒州武德七年置。本弄棟地,南接姚州。縣二:楊彼,樂強。 宗州本西 宗州,武德七年置,貞觀十一年第名宗州。北接姚州。縣三:宗居,石塔,河西。 微州本西利州,武德七年置,貞觀十一年更名。北接縻州。縣二:深利,十部。 縻州本西豫州,武德七年置,貞觀三年更名。南接姚州。初為都督府,督縻、望、 謻羅三州,後罷都督。縣二:磨豫,七部。 望州貞觀末以諸蠻內附,與傍州同置, 初隸郎州都督,後來屬。謻羅州 盤州本西平州,武德四年置,貞觀八年更名。故 興古郡地,其南交州。縣三:附唐,平夷,盤水。 麻州貞觀二十二年析郎州置。 英州 聲州 勤州 傍州貞觀二十三年,諸蠻末徒莫祗、儉望二種落內附,置傍、 望、求、丘、覽五州。 求州 丘州覽州 咸州 瀘慈州 歸武州 嚴州 湯望州 武德州 奏龍州 武 鎮州本武恆,避穆宗名改。 南唐州 連州縣六:當為,都寧,邏游,羅龍,加平, 清坎。南州析盈州置。縣三:播政,百榮,洪盧。 德州析志州置。縣二:羅連, 萬岩。 為州析扶德州置。縣二:扶,羅僧。 洛州析鏡州置。縣四:臨津,賓夷, 曾城,蔥藥。 移州析悅州置。縣三:移當,臨河,湯陵。 悅州縣六:甘泉,青 賓,臨川,悅水,夷鄰,胡璠。鏡州縣六:夷郎,賓唐,溪琳,琮連,池臨,野並。 筠州縣八:鹽水,筠山,羅余,臨居,澄瀾,臨昆,唐川,尋源。 志州「志」 一作「總」。縣四:浮萍,雞惟,夷賓,河西。 盈州縣四:盈川,塗賽,播陵, 施燕。 武昌州縣七:洪武,羅虹,琅林,夷朗,來賓,羅新,綺婆。 扶德州縣 三:宋水,扶德,阿陰。 播朗州析鞏州置。縣三:播勝,從顏,順化。 信州 居州炎州 馴州縣五:馴祿,天池,方陀,羅藏,播騁。騁州縣二:斛木,羅相。 浪川州貞元十三年,節度使韋皋表置。縣五:郎浪,郎違,何度,郎仁,因閤。 協州本隋置,隋亂廢。武德元年開南中復置。縣三:東安,西安,胡津。 靖州析 協州置。縣二:靖川,分協。曲州本恭州,隋置,隋亂廢。武德元年開南中復置, 八年更名。故硃提郡,北接協州。縣二:硃提,唐興。硃提,本安上,武德七年更 名。 播陵州析盈州置。 鉗州析開邊縣置。 哥靈州 滈州縣三:拱平,掃宮, 羅谷。 切騎州縣四:柳池,奏祿,縻托,通識。 品州縣三:八秤,松花,牧。 從州縣六:從花,昆池,武安,羅林,梯山,南 寧。 牜可連州縣三:牜可連,羅名,新戍。 碾衛州縣三:麻金,碾衛,涪麻。 右隸戎州都督府。 於州武德四年以古滇王國民多姚姓,因置姚州都督,並置州十三。 異州 五 陵州 礻由州 和往州 舍利州 范鄧州 野共州 洪郎州 日南州 眉鄧州 醿 備州 洛諾州 右隸姚州都督府。 納州都寧郡義鳳二年開山洞置。縣八:羅圍,播羅,施陽,都寧,羅當,羅藍, 都,胡茂。先天二年與薩、晏、鞏皆降為羈縻。 薩州黃池郡儀鳳二年招生獠置。 縣二:黃池,播陵。 晏州羅陽郡儀鳳二年招生獠置。縣七:思峨,牜可陰,新賓, 扶來,思晏,哆罔,羅陽。 鞏州因忠郡儀鳳二年開山洞置。縣五:哆摟,都檀, 波婆,比求,播郎。 奉州儀鳳二年開山洞置。縣二:牜可里,邏蓬。 浙州儀鳳 二年開山洞置。縣四:浙源,越賓,洛川,鱗山。 順州載初二年置。縣五:曲水, 順山,靈岩,來猿,龍池。 思峨州天授二年置。縣二:多溪,洛溪。 淯州久視 元年置。縣四:新定,淯川,固城,居牢。 能州大足元年置。縣四:長寧,來銀, 菊池,猿山。高州縣三:牜可巴,移甫,徒西。 宋州縣四:牜可龍,牜可支,宋 水,盧吾。 長寧州縣四:婆員,波居,青盧,羅門。 定州縣二:支江,扶德。 右隸瀘州都督府。 ○江南道 諸蠻州五十一: 牂州武德三年以牂柯首領謝龍羽地置,四年更名柯州,後復故名。初,牂、琰、 莊、充、應、矩六州皆為下州,開元中降牂、琰、莊為羈縻,天寶三載又降充、應、 矩為羈縻。縣三:建安,賓化,新興。建安,本牂柯,武德二年更名。新興與州同 置。琰州貞觀四年置。縣五:武侯,望江,應江,始安,東南。貞觀中又領隆昆、 琰川二縣,後省。 莊州本南壽州,貞觀三年以南謝蠻首領謝強地置,四年更名, 十一年為都督府,景龍二年罷都督。故隋牂柯郡地。南百里有桂嶺關。
縣七:石牛, 南陽,輕水,多樂,樂安,石城,新安。貞觀中又領清蘭縣,後省。 充州武德三 年,以牂柯蠻別部置,縣七:平蠻,東停,韶明,牂柯,東陵,辰水,思王。 應 州貞觀三年以東謝首領謝元深地置,縣五:都尚,婆覽,應江,惣隆,羅恭。 矩 州武德四年置。 明州貞觀中以西趙首領趙磨酋地置。 蔿州 勞州 羲州 福州 犍州 邦州 清州峨州 蠻州 縣一:巴江。 歐州「歐」一作「鼓」。 濡州 琳州縣三:多梅,古陽,多奉。 鸞州 令州 那州 暉州 都州 總州咸亨三年, 昆明十四姓率戶二萬內屬分置。 敦州咸亨三年析內屬昆明部置,縣六:武寧,溝 水,古質,昆川,叢燕,孤雲。 殷州咸亨三年析昆明部置,後廢。開元十五年分 戎州復置,後又廢。貞元二年,節度使韋皋表復置。故南漢之境也。縣五:殷川, 東公,龍原,韋川,賓川。初與敦州皆隸戎州都督,後來屬。 候州 晃州 樊州 稜州 添州 普寧州 功州 亮州 茂龍州 延州 訓州 卿州 貞觀十五年置。 雙城州 整州 懸州 撫水州縣四:撫水,古勞,多蓬,京水。 思源州 逸州 南平州 勛州 襲州 寶州萬歲通天二年以昆明夷內附置。 姜州 鴻州縣五: 樂鴻,思翁,都部,新庭,臨川。 右隸黔州都督府 ○嶺南道 諸蠻州九十二: 紆州縣六:東區,吉陵,賓安,南山,都邦,紆質。 歸思州思順州縣五:羅 遵,履博,都恩,吉南,許水。 蕃州縣三:蕃水,都伊,思寮。溫泉州溫泉郡土 貢:金。縣二:溫泉,洛富。述昆州土貢:桂心。縣五:夷蒙,夷水,古桂,臨山, 都隴。 格州 右隸桂州都督府。 椳州縣八:正平,富平,龍源,思恩,饒勉,武招,都象,歌良。歸順州本歸 淳,元和初更名。 思剛州 侯州 歸誠州 倫州 石西州 思恩州 思同州 思 明州 縣一:顯川。 萬形州 萬承州 上思州 談州思琅州波州 員州 功饒州 萬德州左州 思誠州 曷州 歸樂州 青州得州 七源州 右隸邕州都督府。 德化州永泰二年以林睹符部落置。縣二:德化,歸義。 郎茫州永泰二年以林 睹符部落分置。縣二:郎茫,古勇。 龍武州大曆中以潘歸國部落置。縣二:龍丘, 福宇。 歸化州縣四:歸朝,洛都,落回,落巍。 郡州土貢:白鑞、孔雀尾。縣 二:郡口,樂安。萬泉州縣一:陸水。 思農州縣三;武郎,武容,武全。 為州 縣三:都龍,漢會,武零。 西原州縣三:羅和,古林,羅淡。 林西州縣二:林 西,甘橘。 思廓州縣三:都寧,昆陽,羅方。 武靈州縣三:文葛,甘郎,蘇物。 新安州縣三:歸化,賓陽,安德。 金廓州 縣三:羅嘉,文龍,祿榮。 提上州縣三:長賓,提頭,硃綠。 甘棠州縣一:忠 誠。 武定州縣三:福祿,柔遠,康林。 都金州縣四:溫泉,嘉陵,甘陽,都金。 諒州縣二:武興,古都。 武陸州開成三年,都護馬植表以武陸縣置。 平原州 開成四年析都金州之平原館置。縣三:龍石,平林,龍當。 龍州 武定州 真州 信州 思陵州 祿州中宗時有單樂縣,後省。 南平州 西平州門州 餘州 巋 州 金鄰州儀鳳元年置。 暑州 羅伏州 儋陵州 樊德州 金龍州 哥富州 貞 元十二年置。 尚思州貞元十二年置。 安德州貞元十二年置。 右隸安南都護府。 蜀爨蠻州十八貞元七年領州名逸。 右隸峰州都督府 唐置羈縻諸州,皆傍塞外,或寓名於夷落。而四夷之與中國通者甚眾,若將臣 之所征討,敕使之所慰賜,宜有以記其所從出。天寶中,玄宗問諸蕃國遠近,鴻臚 卿王忠嗣以《西域圖》對,才十數國。其後貞元宰相賈耽考方域道里之數最詳,從 邊州入四夷,通譯於鴻臚者,莫不畢紀。其入四夷之路與關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 營州入安東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雲中道,四曰中 受降城入回鶻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廣州通海夷道。其 山川聚落,封略遠近,皆概舉其目。州縣有名而前所不錄者,或夷狄所自名雲。 營州西北百里曰松陘嶺,其西奚,其東契丹。距營州北四百里至湟水。營州東 百八十里至燕郡城。又經汝羅守捉,渡遼水至安東都護府五百里。府,故漢襄平城 也。東南至平壤城八百里;西南至都裏海口六百里;西至建安城三百里,故中郭縣 也;南至鴨淥江北泊汋城七百里,故安平縣也。自都護府東北經古蓋牟、新城,又 經渤海長嶺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城臨忽汗海,其西南三十里有古肅慎城,其 北經德理鎮,至南黑水靺鞨千里。 登州東北海行,過大謝島、龜歆島、末島、烏湖島三百里。北渡烏湖海,至馬 石山東之都里鎮二百里。東傍海壖,過青泥浦、桃花浦、杏花浦、石人汪、橐駝灣、 烏骨江八百里。乃南傍海壖,過烏牧島、貝江口、椒島,得新羅西北之長口鎮。又 過秦王石橋、麻田島、古寺島、得物島,千里至鴨淥江唐恩浦口。乃東南陸行,七 百里至新羅王城。自鴨淥江口舟行百餘里,乃小舫溯流東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 海之境。又溯流五百里,至丸都縣城,故高麗王都。又東北溯流二百里,至神州。
又陸行四百里,至顯州,天寶中王所都。又正北如東六百里,至渤海王城。夏州北 渡烏水,經賀麟澤、拔利干澤,過沙,次內橫剗、沃野泊、長澤、白城,百二十里 至可硃渾水源。又經故陽城澤、橫剗北門、突紇利泊、石子嶺,百餘里至阿頹泉。 又經大非苦鹽池,六十六里至賀蘭驛。又經庫也干泊、彌鵝泊、榆祿渾泊,百餘里 至地頹澤。又經步拙泉故城,八十八里渡烏那水,經胡洛鹽池、紇伏干泉,四十八 里度庫結沙,一曰普納沙,二十八里過橫水,五十九里至十賁故城,又十里至寧遠 鎮。 又涉屯根水,五十里至安樂戍,戍在河西壖,其東壖有古大同城。今大同城, 故永濟柵也。北經大泊,十七里至金河。又經故後魏沃野鎮城,傍金河,過古長城, 九十二里至吐俱麟川。傍水行,經破落汗山、賀悅泉,百三十一里至步越多山。又 東北二十里至纈特泉。又東六十里至賀人山,山西磧口有詰特犍泊。吐俱麟川水西 有城,城東南經拔厥那山,二百三十里至帝割達城。又東北至諾真水氵義。又東南 百八十七里,經古可汗城至咸澤。又東南經烏咄谷,二百七里至古雲中城。又西五 十五里有綏遠城。皆靈、夏以北蕃落所居。 中受降城正北如東八十里,有呼延谷,谷南口有呼延柵,谷北口有歸唐柵,車 道也,入回鶻使所經。又五百里至鵜泉,又十里入磧,經麚鹿山、鹿耳山、錯甲 山,八百里至山燕子井。又西北經密粟山、達旦泊、野馬泊、可汗泉、橫嶺、綿泉、 鏡泊,七百里至回鶻衙帳。又別道自鵜泉北經公主城、眉間城、怛羅思山、赤崖、 鹽泊、渾義河、爐門山、木燭嶺,千五百里亦至回鶻衙帳。東有平野,西據烏德鞬 山,南依嗢昆水,北六七百里至仙娥河,河北岸有富貴城。
又正北如東過雪山松樺 林及諸泉泊,千五百里至骨利干,又西十三日行至都播部落,又北六七日至堅昆部 落,有牢山、劍水。又自衙帳東北渡仙娥河,二千里至室韋。骨利干之東,室韋之 西有鞠部落,亦曰祴部落。其東十五日行有俞折國,亦室韋部落。又正北十日行有 大漢國,又北有骨師國。骨利干、都播二部落北有小海,冰堅時馬行八日可度。海 北多大山,其民狀貌甚偉,風俗類骨利干,晝長而夕短。回鶻有延侄伽水,一曰延 特勒泊,曰延特勒郍海。烏德鞬山左右嗢昆河、獨邏河皆屈曲東北流,至衙帳東北 五百里合流。泊東北千餘里有俱倫泊,泊之四面皆室韋。 安西西出柘厥關,渡白馬河,百八十里西入俱毘羅磧。經苦井,百二十里至俱 毘羅城。又六十里至阿悉言城。又六十里至撥換城,一曰威戎城,曰姑墨州,南臨 思渾河。乃西北渡撥換河、中河,距思渾河百二十里,至小石城。又二十里至于闐 境之胡蘆河。又六十里至大石城,一曰於祝,曰溫肅州。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樓烽。 又四十里度拔達嶺。又五十里至頓多城,烏孫所治赤山城也。又三十里渡真珠河, 又西北渡乏驛嶺,五十里渡雪海,又三十里至碎卜戍,傍碎卜水五十里至熱海。又 四十里至凍城,又百一十里至賀獵城,又三十里至葉支城,出谷至碎葉川口,八十 里至裴羅將軍城。又西二十里至碎葉城,城北有碎葉水,水北四十里有羯丹山,十 姓可汗每立君長於此。
自碎葉西十里至米國城,又三十里至新城,又六十里至頓建 城,又五十里至阿史不來城,又七十里至俱蘭城,又十里至稅建城,又五十里至怛 羅斯城。自撥換、碎葉西南渡渾河,百八十里有濟濁館,故和平鋪也。又經故達干 城,百二十里至謁者館。又六十里至據史德城,龜茲境也,一曰郁頭州,在赤河北 岸孤石山。渡赤河,經岐山,三百四十里至葭蘆館。又經達漫城,百四十里至疏勒 鎮,南北西三面皆有山,城在水中。城東又有漢城,亦在灘上。赤河來自疏勒西葛 羅嶺,至城西分流,合於城東北,入據史德界。自撥換南而東,經昆崗,渡赤河, 又西南經神山、睢陽、咸泊,又南經疏樹,九百三十里至于闐鎮城。于闐西五十里 有葦關,又西經勃野,西北渡系館河,六百二十里至郅支滿城,一曰磧南州。 又西 北經苦井、黃渠,三百二十里至雙渠,故羯飯館也。又西北經半城,百六十里至演 渡州,又北八十里至疏勒鎮。自疏勒西南入劍末谷、青山嶺、青嶺、不忍嶺,六百 里至蔥嶺守捉,故羯盤陀國,開元中置守捉,安西極邊之戍。有寧彌故城,一曰達 德力城,曰汗彌國,曰拘彌城。于闐東三百九十里,有建德力河,東七百里有精絕 國。于闐西南三百八十里,有皮山城,北與姑墨接。凍凌山在于闐國西南七百里。 又于闐東三百里有坎城鎮,東六百里有蘭城鎮,南六百里有胡弩鎮,西二百里有固 城鎮,西三百九十里有吉良鎮。 于闐東距且末鎮千六百里。自焉耆西五十里過鐵門 關,又二十里至於術守捉城,又二百里至榆林守捉,又五十里至龍泉守捉,又六十 里至東夷僻守捉,又七十里至西夷僻守捉,又六十里至赤岸守捉,又百二十里至安 西都護府。又一路自沙州壽昌縣西十里至陽關故城,又西至蒲昌海南岸千里。自蒲 昌海南岸,西經七屯城,漢伊脩城也。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鎮,漢樓蘭國也,亦名鄯 善,在蒲昌海南三百里,康艷典為鎮使以通西域者。又西二百里至新城,亦謂之弩 支城,艷典所築。又西經特勒井,渡且末河,五百里至播仙鎮,故且末城也,高宗 上元中更名。又西經悉利支井、祆井、勿遮水,五百里至于闐東蘭城守捉。又西經 移杜堡、彭懷堡、坎城守捉,三百里至于闐。 安南經交趾太平,百餘里至峰州。又經南田,百三十里至恩樓縣,乃水行四十 里至忠城州。又二百里至多利州,又三百里至硃貴州,又四百里至丹棠州,皆生獠 也。又四百五十里至古涌步,水路距安南凡千五百五十里。又百八十里經浮動山、 天井山,山上夾道皆天井,間不容跬者三十里。二日行,至湯泉州。又五十里至祿 索州,又十五里至龍武州,皆爨蠻安南境也。又八十三里至儻遲頓,又經八平城, 八十里至洞澡水,又經南亭,百六十里至曲江,劍南地也。又經通海鎮,百六十里 渡海河、利水至絳縣。
又八十里至晉寧驛,戎州地也。又八十里至柘東城,又八十 里至安寧故城,又四百八十里至雲南城,又八十里至白崖城,又七十里至蒙舍城, 又八十里至龍尾城,又十里至大和城,又二十五里至羊苴咩城。自羊苴咩城西至永 昌故郡三百里。又西渡怒江,至諸葛亮城二百里。又南至樂城二百里。又入驃國境, 經萬公等八部落,至悉利城七百里。又經突旻城至驃國千里。又自驃國西度黑山, 至東天竺迦摩波國千六百里。又西北渡迦羅都河至奔那伐檀那國六百里。又西南至 中天竺國東境恆河南岸羯硃嗢羅國四百里。 又西至摩羯陀國六百里。一路自諸葛亮 城西去騰充城二百里。又西至彌城百里。又西過山,二百里至麗水城。乃西渡麗水、 龍泉水,二百里至安西城。乃西渡彌諾江水,千里至大秦婆羅門國。又西渡大嶺, 三百里至東天竺北界個沒盧國。又西南千二百里,至中天竺國東北境之奔那伐檀那 國,與驃國往婆羅門路合。一路自驩州東二日行,至唐林州安遠縣,南行經古羅江, 二日行至環王國之檀洞江。又四日至硃崖,又經單補鎮,二日至環王國城,故漢日 南郡地也。自驩州西南三日行,度霧溫嶺,又二日行至棠州日落縣,又經羅倫江及 古朗洞之石蜜山,三日行至棠州文陽縣。又經漦誑澗,四日行至文單國之算台縣, 又三日行至文單外城,又一日行至內城,一曰陸真臘,其南水真臘。又南至小海, 其南羅越國,又南至大海。 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乃帆風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又南二日至象 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勞山,山在環王國東二百裏海中。又南二日行至陵山。 又一日行,至門毒國。又一日行,至古笪國。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又兩日行, 到軍突弄山。又五日行至海硤,蕃人謂之「質」,南北百里,北岸則羅越國,南岸 則佛逝國。佛逝國東水行四五日,至訶陵國,南中洲之最大者。又西出硤,三日至 葛葛僧祗國,在佛逝西北隅之別島,國人多鈔暴,乘舶者畏憚之。其北岸則個羅國。 個羅西則哥谷羅國。又從葛葛僧只四五日行,至勝鄧洲。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國。 又六日行,至婆國伽藍洲。又北四日行,至師子國,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 又西四日行,經沒來國,南天竺之最南境。
又西北經十餘小國,至婆羅門西境。又 西北二日行,至拔狖國。又十日行,經天竺西境小國五,至提狖國,其國有彌蘭太 河,一曰新頭河,自北渤昆國來,西流至提狖國北,入于海。又自提狖國西二十日 行,經小國二十餘,至提羅盧和國,一曰羅和異國,國人于海中立華表,夜則置炬 其上,使舶人夜行不迷。又西一日行,至烏剌國,乃大食國之弗利剌河,南入于海。 小舟溯流二日至末羅國,大食重鎮也。又西北陸行千里,至茂門王所都縛達城。自 婆羅門南境,從沒來國至烏剌國,皆緣海東岸行;其西岸之西,皆大食國,其西最 南謂之三蘭國。自三蘭國正北二十日行,經小國十餘,至設國。又十日行,經小國 六七,至薩伊瞿和竭國,當海西岸。又西六七日行,經小國六七,至沒巽國。 又西 北十日行,經小國十餘,至拔離謌磨難國。又一日行,至烏剌國,與東岸路合。西 域有陀拔思單國,在疏勒西南二萬五千里,東距勃達國,西至涅滿國,皆一月行, 南至羅剎支國半月行,北至海兩月行。羅剎支國東至都槃國半月行,西至沙蘭國, 南至大食國皆二十日行。都槃國東至大食國半月行,南至大食國二十五日行,北至 勃達國一月行。勃達國東至大食國兩月行,西北至岐蘭國二十日行,北至大食國一 月行。河沒國東南至陀拔國半月行,西北至岐蘭國二十日行,南至沙蘭國一月行, 北至海兩月行。 岐蘭國西至大食國兩月行,南至涅滿國二十日行,北至海五日行。 涅滿國西至大食國兩月行,南至大食國一月行,北至岐蘭國二十日行。沙蘭國南至 大食國二十五日行,北至涅滿國二十五日行。石國東至拔汗那國百里,西南至東米 國五百里。罽賓國在疏勒西南四千里,東至俱蘭城國七百里,西至大食國千里,南 至婆羅門國五百里,北至吐火羅國二百里。東米國在安國西北二千里,東至碎葉國 五千里,西南至石國千五百里,南至拔汗那國千五百里。史國在疏勒西二千里,東 至俱蜜國千里,西至大食國二千里,南至吐火羅國二百里,西北至康國七百里。[3]
作品編纂
《新唐書》主要作者宋祁、歐陽修是北宋一代文宗,著名文學家。宋祁及其兄宋庠,在當時有「二宋」之稱,宋人《東軒筆錄》說宋祁「博學能文,天資蘊籍」;歐陽修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為其特長。 參加編撰《新唐書》的其它作者,也都為北宋時期名家高手。宋仁宗嘉佑年間曾公亮《進新唐書表》中所列之范鎮、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都是當時文壇知名人物。范鎮曾為翰林學士,文筆流暢,有《東齋紀事》等百餘卷流傳於世。王疇文辭嚴麗,一向為世所稱。宋敏求為北宋一代掌故大家,富於藏書,曾編《唐大詔令集》和《長安志》,對唐史十分熟悉。劉羲叟是著名天文學家,後來曾助司馬光編《資治通鑑》,《新唐書》用這些人主筆,自然文采粲然,體例嚴謹。另一方面,宋、歐等人在修《新唐書》時,態度也很認真。歐陽修負責〈本紀〉、〈志〉、〈表〉部分,撰稿六、七年。宋祁的〈列傳〉部分時間更長,前後長達十餘年。認真謹嚴的態度,體例和筆法、風格上顯得比《舊唐書》完整嚴謹得多。另外,《新唐書》在列傳的標名上也作了歸納整理,如把少數民族仕唐將領合併到「諸夷蕃將傳」中;把割據的藩鎮也歸到一起來寫等等。這樣,就使得眉目更為清楚。 《新唐書》以清新質樸的語言特點為後世人賞識。也有了巨大的影響。[4]
作品影響
《新唐書》是我國正史體裁史書的一大開創,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為以後《宋史》等所沿襲。自司馬遷創紀、表、志、傳體史書後,魏晉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書》始又恢復了這種體例的完整性。以後各朝史書,多循此制,這也是《新唐書》在我國史學史上的一大功勞。[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