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天河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越剧古装舞台戏(剧照)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新天河配》,神话剧,该剧1944年南毛佩卿、姚素贞主演于上海浙东大戏院。

剧目介绍

越剧《新天河配》根据传统戏曲改编。写商人张有才妻葛氏虐待有才弟牛郎,并逼有才与牛郎分家,牛郎只分得老牛、破车,自谋生路。老牛乃金牛星下凡,告牛郎,七仙女沐浴于荷花池,叫他速往池畔窃取其衣,即可与她成婚。牛郎照计而行,果娶织女为妻。夫妻恩爱。不久,生下一男一女。事为天上王母发觉,派天将逼织女回天庭。时老牛已死,托梦牛郎,促其持牛角而肩负儿女上天追赶,牛郎上天追赶。王母拔下银钗划出一道天河,以阻牛郎去路。牛郎悲恸,感动天上玉帝,许牛郎织女每年七夕会面一次。

中国戏曲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样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用来娱神的原始歌舞。《尚书尧典》上说:“于!子击石拊石,百鲁率舞。”《吕氏春秋古乐》上也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日《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1]”;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视频

新天河配 相关视频

越剧的历史和发展
中国戏曲绝活展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