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晃侗族傩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晃侗族傩戏

中文名称;新晃侗族傩戏

流行地带;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

荣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等

傩;指驱鬼逐疫仪式

新晃侗族傩戏,被人们称为"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在土家村寨,傩戏随处可见。土家人崇拜祖先和鬼神,傩文化保存较为完好。傩戏起源于原始宗教中的巫。土家人把驱鬼逐疫仪式"傩",并由此产生了祀神娱鬼的傩仪傩舞。巴寨傩戏在怒溪土家族中产生的具体时间,虽然很难从文字上找到详细记载,但从一些地方志书、傩戏班师坛图和一些健在的高龄老人回忆中,可以断定它在怒溪土家族中有着十分古老悠久的历史。

简介

新晃侗族傩戏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1]

"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龙姓侗族人,明永乐十七年(1419)从本省靖州迁来。龙姓人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论,这种傩戏,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传来的。

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也有《关公捉貂蝉》 、《古城会》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咚咚推"的音乐多由当地山歌、民歌发展而成,常用的曲调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诵腔】、【垒歌】等。"咚咚推"演唱时所有角色全戴面具。常用的面具称为"交目",共有36个。

"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进行,演员的双脚一直是合著"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老艺人介绍,这种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又是一个三角形。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1949年,"咚咚推"所有的面具失散。此后,演唱时或以临时做的纸面具,或以涂面化妆代替。1992年,当地群众重做面具,恢复了"咚咚推"的本来面目。近年来,"咚咚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先后有日、韩等专家对其进行过多次考察,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生存环境

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史册上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侗族共有251.4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今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他们在唐宋以前就已定居于此地。先民为百越中的骆越,或干越的后裔。至今仍保留了较多骆越人的习俗和文化。

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侗族原无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汉字。1958年以侗语南部方言为基础,以贵州省榕江话为标准音,采用拉丁字母创设了侗文。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

湖南的侗族,主要居住于湘西南地区,包括有怀化地区的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黔阳县及邵阳市的绥宁、城步苗族自治县等地,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共有人口749026人。

湖南侗族分布在武夷山脉、雪峰山脉及武陵山脉和云贵高原的过度地带,属多山地区。由于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自然阻隔,与外界交流甚少,封建统治者难以长驱直入,闭塞的环境使侗族地区保存了较多早期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侗族傩戏咚咚推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事例。

新晃侗族傩戏,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一处,湖南境内别无侗傩。

新晃县与贵州天柱县毗邻,属侗语区。天井寨更处在万山丛中,离新晃县城南60公里。明代永乐年间才有人类迁入居住。清道光、咸丰年间,曾发展至200余户、千余人口,天井成为集市墟场;咸丰四年(1854)侗人姜芝灵起义,天井人奋起响应,至同治十三年(1874)起义遭镇压,天井寨人口锐减。至1949年底,仅住14户侗民,其中龙姓6户、姚姓4户、杨姓4户。

民国22年《龙氏族谱》记述,龙姓45世祖龙地盛与弟弟龙地文于1334年(元顺帝二年)从贵州榕江(旧称古州)的乐里乡平茶,迁徙至湖南靖州飞山脚下,一年以后兄弟分家,龙地盛又迁往今新晃县平溪龙寨。明洪武年间,其子龙金海龙金湖从龙寨迁四路村盆溪。永乐年间某日,龙氏兄弟见一白牛入一山谷未出,于是登顶查看,见其地脉"山环水绕,气聚风茂,可以为宅",遂于永乐十七年(1419),由盆溪往迁5公里之外的新址,取名"天池"(后世将其更名为天井)。

之后,姚姓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县内新寨乡迁至田家寨,其子辈再迁徙四路村。姚姓进入天井,晚于龙姓近百年。

据调查,新晃侗族傩戏为龙、姚二姓世代相传。

对于新晃侗族傩戏,龙、姚二族各有说法:龙氏认为,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姚氏认为,"头在新寨,尾在天井"。两种说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证明,在进入天井寨之前,两族人均为侗族,两族人都有新晃侗族傩戏的祭祀演出活动。然而,根据族谱所记,龙氏咚咚推之"头",不止在靖州,而在遥远的"古州"--今贵州榕江。

1949年之前,"咚咚推结合天井寨中盘古庙和飞山庙的祭祀活动进行",解放军进驻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时,"百姓逃散,天井寨空无一人,解放军战士在当地的盘古庙里,发现了傩面具,觉得好玩,便拿走了。后来,这些面具随着部队的转移,散落到各地。从此以后,侗傩无活动。文艺工作者的历次调查,由于没有面具,都不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的侗傩演出"。

1956年,中央民间音乐普查小组曾对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咚咚推的音乐进行过调查。1981年,新晃文化馆吴声先生深入天井寨调查,撰写了《新晃侗族傩戏源流及艺术特点初探》 ,揭开了新晃侗族傩戏的神秘面纱;1992年,经怀化市群众艺术馆抢救,天井寨村民根据记忆制作了全坛面具,恢复了新晃侗族傩戏的演出。

表演形式

角色行当:早期的傩堂戏角色,以其面具造型来识别。民国初年,出现行当之分,以生、旦、净、丑四行为主体,随后向更细致的分行方面发展,但是,无论是傩堂正戏还是大本戏,均以"对子戏"为主,或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或老生、老旦。

表演技法:傩戏长期在傩坛演出,艺人多为法师出身,其剧目又多具宗教色彩,某些剧中人物亦为傩坛所祀神只的化身,因此,傩戏的表演具有浓烈的宗教风格,如台步中的"走罡",手式中的"按决",特殊道具(柳巾、师刀、师棍)的表演等,傩戏根植于农村,因此也收到了一些民间歌舞和说唱的表演成份。七甲坪的傩戏,是在清末民初时,傩戏艺人与辰州戏艺人互相交流融会,而形成今天带有辰州高腔唱腔的傩戏腔。通过交流,也促进了傩戏的表演艺术的程式化,同时也收到了少量袍靠戏程式和点将、起寨、过兵等。

傩戏的音乐

傩戏声腔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法师腔、傩坛正戏腔和傩戏腔这三个发展阶段。法师腔是傩坛法师所哼唱的曲调。

旋律多口语化节奏自由,属朗诵体。只是具备了某些戏曲化因素。傩坛正戏腔多属法事程序,正戏腔是发展傩戏腔的基础,其旋律和节奏虽简单,但音乐形象已渐鲜明,行当已成形,唱腔结构已渐严谨。

傩堂戏腔随同傩堂小戏,大本戏的形成而产生。它承袭了全部巫傩音乐的遗产,保持了浓郁的"巫风",成为湖南省戏曲音乐系统中自成一格的古老声腔。

巫傩艺术有着"封闭式"的历史,互相很少进行横向交流。均以当地语言为其舞台语言。因此,强烈的地方性就成了它的重大特征,虽有局限性,但体现了他丰富多彩的音乐性。沅陵七甲坪辰州傩戏共有21种曲调,常用曲调有 《姜女调》 、《范郎调》、 《下池调》 ,特殊情节中亦有《差兵调》、《过关调》,多五声征、角调式。亦有羽调式和角商交替调式。情调古朴,旋律具山歌特色。

傩戏面具

在傩祭中,面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傩祭之风盛行的商周时期,为了在摊祭中获得强烈的祭祖效果,主持傩祭的方相氏佩戴着"黄金四目"面具。 《周礼·夏官》说:"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末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摊,以索室驱疫。"方相氏成"了驱鬼逐疫、消灾纳吉的神化形象,那模样神秘可畏。在摊戏表演中,面具则成了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傩戏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道具。演员佩戴面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

新晃侗族傩戏现存面具36副:

⑴、三国人物12副:关公、刘备、张飞、关平、周仓、王允、吕布、貂蝉、华佗、蔡阳、甘夫人、糜夫人。其中关公面具使用率最高,所有三国戏,关公均有出场。

⑵、傩神2副:姜良、姜妹。传说中的侗族人祖先。此面具不为演员所戴;仅供冲傩时供奉。

⑶、神鬼面具6具:土地、雷公、雷婆、小鬼公、小鬼婆、瓜精。

⑷、动物面具3具:公牛、母牛、狗。

⑸、其他人物13具:刘高(打瓜精中人物)、官员、秀才、巫师、王婆、强盗、癞子各1具;差役2具、兵丁4具。

新晃侗族傩戏的头饰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剧中各种角色戴上面具之后,头上均缠约8尺长的黑色丝帕,帕两端从脑后长拖于地,表演时,头帕自双肩搭过,双手各执一端进行各种象征性的表演,如摸胡子、牵牛、骑马,乃至开肠破肚。

现状

傩戏"咚咚推"是中国原始农耕文明在侗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而成的,具体反映农业生产祭祀活动的遗风古俗,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和浓烈的原始农耕文化特质。

新晃侗族傩戏

2005年经县文化局申报,侗族傩戏"咚咚推"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咚咚推"究竟有多少年历史,已无法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说明的是,傩戏"咚咚推"在远古时期就是这一带民族地区集祭祀、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活动。傩戏"咚咚推"流传主要在新晃贡溪乡天井寨,并保持了它的原始遗风。举行傩的祭祀过后,傩戏开场。艺人们在鼓声"咚咚",锣声"推"的不断反复中跳着特定的三角舞步,"咚咚推"因此而得名。[2]

《跳土地》是"咚咚推"最主要的剧目,传递着古代侗族人农耕文化的信息。农耕之本在于土地,土地神由此而产生。天井一带,土地庙遍地皆是,村头寨尾的土地庙、建筑考究,田间地头的土地庙,常常是由三块石头垒成。农人希望得到土地神的保佑与恩赐,获得好的收成。《跳土地》就是通过农人与土地神的对话,表现了农人虔诚祈求和土地神的慷慨赐予。 "咚咚推"对于神灵的艺术表现是多方面的。 《菩萨反局》是一出独角傩戏。通常人们对于菩萨毕恭毕敬,而在这出戏中,充满着人对菩萨的调侃。人居然要求绑在他前胸的菩萨背他下山。这尊菩萨像,已经在天井寨保存了一百多年。平时,他们设坛供奉,而到了演出"咚咚推"时,就只好委屈这尊菩萨了。天才的侗族民间艺人,还将农耕文化的内涵融入到表演艺术之中。艺人们说,"咚咚推"三角舞步的创作来源于耕牛。牛头和两条前腿是一个三角,牛尾和两条后腿也是一个三角。古代侗族农耕对于大牲畜的利用,在"咚咚推"中得到了艺术的体现。湘黔毗邻地区所有的傩戏,信奉的傩神都是东山圣公,南山圣母,唯独"咚咚推"对圣公、圣母加以嘲讽。寨子里发生瘟疫,乡民去求圣公、圣母,居然无济于事。最后,他们靠的是一位游乡的医生。这位医生便是大名鼎鼎的华陀。华陀为乡民开膛破肚,清洗肠子,一场瘟疫得以消除。傩戏《天府流瘟,华陀救民》就这样展示了侗民心目中的华陀。湘黔毗邻地区所有的傩戏都由巫师演唱,唯独"咚咚推"的演唱者是普通老百姓。他们敬奉的傩神是盘古大王和飞山大王。对于圣公,圣母的不恭,也就不足为怪了。

自1995年以来,贡溪傩戏、傩技班共接待中国和日本、韩国著名专家、学者近150人次前来考察,并外出香港、怀化、吉首、芷江、新晃等地演出120余场次。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的马金龙、程真二位专家著述的《新晃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一文中指出:(新晃)稻作文化和傩文化景观可达到国家级,代表中国文明之源,并可产生世界性的轰动效应,可望吸引大批中外游客,特别是日本游客.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杰出价值

新晃侗族傩戏是发生在元代之前、宋时的戏剧在南方的遗存,它至少已经存活了660至700余年;是中国早期南戏传承至今的"活化石"。

新晃侗族傩戏的存在,证明了贵州地戏,并非"明太祖朱元璋派颖川侯傅友德率兵三十万出征云南,从江南各省大量移民来此'填南',而由军队带入贵州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即并非明代受弋阳腔影响而形成的戏剧形式(明代戏剧,经过宋、元南戏-杂剧阶段,它所形成的戏剧形态,都已成熟;受弋阳腔影响而形成的地方戏剧剧种,无一例外都成为了以后各地的大戏剧种;而地戏却呈现出一种更为原始的状态)。

正如《天府掳瘟》所描述,新晃侗族傩戏不信巫术不驱傩,而祭祖,说明中国戏剧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咚咚推正好是这一阶段存在于世的证明。

傩戏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脱胎出来的戏剧形式,是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这种戏曲艺术形式,曾经一度遍布三湘四水,省内的苗、侗、瑶、土家族村寨都有其活跃的身影,是我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湘西称之为傩堂戏、傩神戏、土地戏、师公子戏,湘南称为师道戏、狮子戏、脸子戏,湘北一带则称为傩愿戏、姜女儿戏,湘中称为还傩愿、老君戏等。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剧本唱多白少,善于通过大段叙事性唱词交待事件,展开矛盾,塑造形象。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腔调。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傩戏的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多数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

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地戏是由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而阳戏则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师在作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所唱腔调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各地的傩戏主要流传于乡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不断丰富,愿意观看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傩戏传承困难。

相关视频

0316新晃新闻:徐朝大北京传授侗族傩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