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津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津区(疫情防控)原图链接来自 腾讯网 的图片

新津区四川省成都市辖区,位于成都市南郊岷江之滨。新津自北周定名,是成都平原古蜀文明发源地之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示范区成员,是成都市的南大门。

东接双流区、南濒眉山市彭山区、西临邛崃市、北靠大邑县崇州市,行政区域面积330平方千米,辖4街道、4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津区常住人口为363591人;北面花源街道距成都市区19千米,距西南航空港10千米。

2008年、2009年、2012年至2016年,新津荣获“四川省十强县”称号。2018年10月,新津区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入选2018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入选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2020年6月19日,四川省政府官网公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新津县设立成都市新津区的批复。6月30日,成都市新津区正式挂牌。

2020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00.5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 6.0%。其中:一产业增加值23.30 亿元,增长 5.3%;二产业增加值 165.36 亿元,增长5.0%;三产业增加值 211.93 亿元,增长 7.4%。三次产业比重 5.8:41.3:52.9,三次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分别为 4.7%、44.1%、51.2%。

2020年11月17日,荣获2020中国楼宇经济投资高地城区奖。[1]

区划详情

新津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市南部,东接双流区,西临邛崃市,南濒彭山区,是成都市的南大门,处于东经103.82°、北纬30.42°位置,行政区域面积330平方千米,距成都市区19千米,距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10千米。

地形地貌

新津区位于狭义成都平原南部,狭义的成都平原仅指都江堰市绵竹市、罗江区、金堂县、新津区、邛崃市为边界地岷江、沱江冲积平原,长约210千米,宽约50~70千米,是构成川西平原的主体部分。

新津区地势平坦,面积方圆。主要为河流,漫滩和阶地构成地平原地貌。由76.6%的平坝和14.1%的丘陵和9.3%的水面构成,海拔高度442~673米。平原在地质构造上属成都新生代断陷,其东南和西南的牧马山和长秋山为浅丘与台地,属龙泉山褶断束。

水文

新津境内诸河属岷江水系,可分岷江正流及其支流。支流中有的是常年性自然河如西河、南河,有的是岷江的分支河如羊马河、杨柳河,以及季节性自然河——龙溪河。以上诸河除季节性自然河外,在新津均属过境河道,都在新津五津镇东南汇合。

岷江自都江堰市至新津武阳镇段,称外江。古名“皂江,一名皂里江,又曰寿阝江”。这段河道流经平原,分支较多,成一网篼状,在新津武阳镇东南汇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江流迁徙不定,干流也因时而易名:近至清朝,黑石河为岷江干流时有“黑石大江”之称;清末,岷江干流又转走羊马河,有“羊马之河”之称;叠溪大水后,金马河变成了岷江干流。此后,金马河一直是都江堰的主要排洪河道,是一条基本定型的岷江正流。1953年羊马河口被封以后,羊马口以上至渠道河段仍为金马河河段,故有“金马河渠首段”之称。

气候

新津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等因素,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多变,秋多绵雨”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16.4℃,年降雨量987毫米。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7℃,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5.5℃,其14时平均气温为28.0℃。极端最低气温为-4.7℃;极端最高气温为36.6℃。无霜期年平均为297天,日平均气温

人口

2019年,新津区户籍人口31.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35万人,乡村人口16.53万人;男性人口15.67万人,女性人口16.21万人。全县出生人口3439人,人口出生率10.68‰;死亡2335人,死亡率7.25‰,人口自然增长率3.4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津区常住人口为363591人。

第一产业

2019年,新津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7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14.86亿元,增长5.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760.53公顷,油料面积3998.33公顷,蔬菜面积4154.8公顷。全年粮食产量6.19万吨,下降4.4%;油料产量1.06万吨,增长2.0%;蔬菜产量21.35万吨,增长11.0%;水果产量5.06万吨,增长2.7%。2019年全县畜牧业实现产值18.5亿元,下降0.9%,实现增加值8.38亿元,下降1.3%。全年出栏生猪12.6万头,比上年下降52.9%,出栏家禽1051.57万只,增长5.3%,肉类总产量2.94万吨,下降23.4%;全年水产品产量1.65万吨,增长0.6%。

2020 年,新津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5.7%;其中农业产值 18.14 亿元,增长 1.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820.67 公顷,油料面积 3983.33 公顷,蔬菜面积 4207.53 公顷。全年粮食产量 6.27 万吨,增长 1.2%;油料产量 1.07 万吨,增长 2.3%;蔬菜产量 22.57 万吨,增长 8.6%;水果产量5.38 万吨,增长 6.3%。全区畜牧业实现产值 16.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3%。全年出栏生猪 16.89 万头,增长 34.1%;出栏家禽 1022.42万只,下降 2.8%;肉类总产量 2.85 万吨,下降 3.2%;全年水产品产量 1.57 万吨,下降 5.0%。

第二产业

2019年,新津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34.19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18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4.2%,增加值增长10.5%;主导产业中,食品饮料业总产值下降7.5%,交通装备业总产值增长5.6%。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3.5%,资产负债率68.1%。实现利润8.06亿元,利税11.14亿元。全县有经营活动的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3个,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1.01亿元,建筑业竣工产值27.54亿元,施工面积183.46万平方米。

2020 年,新津区实现工业增加值 138.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5.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9%;实现利润 21.74 亿元,增长 156.9%;利税 28.61 亿元,增长 14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 65.6%。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1%。全区有经营活动的资质以上建筑企业 43 个,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 36.2 亿元,建筑业竣工产值 21.2 亿元,施工面积 190.9 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9年,新津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工业投资(新口径)增长6.7%,农业投资增长12.5%,三产业投资增长18.0%,民间投资增长6.3%。全年新增固定资产增长32.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55.7%。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19.6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49.2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48.67亿元。

2019年,新津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分区域看,城镇零售额77.57亿元,增长11.7%;乡村零售额16.64亿元,增长12.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72.07亿元,增长8.6%;餐饮收入22.14亿元,增长24.3%。2019年,全县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13个。全年实际到位内资216.6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实际利用外资30085万美元,增长6.8%。实现外贸进出总额32.3亿元。

2019年,新津区接待游客17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入境旅游游客1.98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收入49.7亿元,增长31.8%。

2019年,新津区完成规上企业研发投入3.61亿元,全县57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亿元,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新增新经济企业数362户,全县6户企业(种子企业4户,准独角兽企业2户)进入全市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库,其中广正科技和长客新筑2户企业被评为全市“双百工程”重点培育企业。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企业技术中心3家。

2019年,新津区专利申请量94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91件。全县专利授权量66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8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19年底,新津区拥有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9397人,专任教师532人;普通小学15所,在校学生16738人,专任教师910人;普通中学16所,在校学生11786人,专任教师114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862人,专任教师109人。(以上数据含民办学校)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底,新津区拥有医院、卫生院、专科防治站和妇保院共22个,实有床位数2648张、卫生技术人员239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08人,注册护士1139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底,新津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站12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8.6万册。图书馆接待读者20.12万人次,图书内阅外借15.96万册次。全年开展“文化四季风”品牌群众文化惠民示范活动33场,开展“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62场。开展“纯阳观新春大庙会”“激情颂新津广场演出”“文化四季风”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80余场,获得市级以上文化活动奖项5个;放映公益电影1008场,完成知识产权作品登记180件。

体育事业

2019年,新津区举行第32届“元旦越野赛”、第七届社区联盟运动会等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106次,组织参加成都市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车迷节”自行车比赛等活动20余次,培训注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70人,培训青少年1.1万人次,获得四川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龙舟比赛二等奖等市级以上体育奖项20余个。

基础设施

2019年,新津区全域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7.69平方千米,公共绿地面积3.82平方千米。全年完成公厕新(改)建23座,环卫工人作息房5座。完成6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景观品质提升工程,其中打造示范街1条;完成城市道路检查井盖病害治理322座。修复市政道路设施8000余处、路面2.3万余平方米;维修道路绿灯1.2万余盏、线路1.7万余米。城乡生活污水收处率分别达90.54%、75.06%。

社会保障

2019年,新津区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12734人,城乡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3749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1391人,生育保险参保61278人,工伤保险参保60501人,失业保险参保5446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4人,比上年下降9.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39人,下降7.0%。全县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0所,床位数1807张,收养人数958人,社区服务设施数98处。

成昆铁路:1970年7月1日投入运营。新津段设普兴站。成昆铁路2级货站物资年吞吐量可达120万吨以上。

成昆铁路复线(建设中)。

成绵乐城际铁路:2014年12月20日投入运营。新津境内设新津站(花源街道)、新津南站(永商镇)。从新津乘坐动车前往双流机场站和峨眉天下名山站分别只需15分钟和40分钟。成绵乐城际高铁天府南站连接线。(已规划)

轨道交通

成都地铁10号线二期于2019年12月27日正式开通运营,新津区境内设花源站、新津站、花桥站、五津站、儒林路站、刘家碾站、新平站等7站。

成都轻轨TF2号线、TF5号线、TF6号线。(已规划)成都有轨电车首个项目新津R1线位于新津城区。

航空运输

新津距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西南航空港9千米。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航空枢纽和重要客货集散地。2005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1389万人次。

2019年末实有公交车辆177辆,实有出租汽车100辆,全年公路客运量1440万人次,公路货运量2290万吨,公路客运周转量44230万人千米,公路货运周转量131630万吨千米。

风景名胜

梨花溪风景区距新津3000米,占地近万亩,每年春天,梨树漫山遍野。景区内的乌尤寺创建于唐代,新建的观音殿高大雄伟。

新津观音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四周九峰环抱,形成九朵莲花盛开,观音寺居莲花中央,故名“九莲景”。寺内保存完好的明代绘制的佛教十二圆觉壁画,观音寺殿内明代塑像完成于明成化十八年。

=“古今第一忠孝儒林”——是新津纯阳观为纪念吕纯阳(吕洞宾)于上世纪初修建,为省级保护单位。该观占地2.7万平方米,紧邻县城。

=新津老君山坐落于距新津约2000米处稠梗山颠。老君庙的建筑为纵向布置,依山取势随地平面逐渐升高。

花舞人间景区是成都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的重大旅游项目,拥有新颖的乡村田园、主体运动人文资源,低碳特色的主题娱乐以及非物资文化遗产新津灯谜的人文活动。

视频

新津区 相关视频

新津区中医医院微视频 惊喜
四川成都新津区今天正式挂牌,未来潜力巨大,网友:房价马上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