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矿产资源与数字地质重点实验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新疆矿产资源与数字地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中国科学院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作为核心研究团队,于2014年10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正式批准组建。
机构简介
“重点实验室”目前已有科技和管理人员30人,其中固定人员23人,流动人员7人。拥有高级研究人员14人,其中研究员7人,平均年龄在37岁以下。培养博士后[1]14名,在站博士后7名;培养研究生90名,其中在读博士研究生18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0人。
重要基地
“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和新疆战略需求,服务于新疆资源安全与西部矿产资源基地建设,服务于增强新疆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创建区域成矿作用的新理论,研发矿产资源[2]勘查新方法,发展成矿预测、矿产勘查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形成“理论支撑—技术集成—勘查示范-矿业开发”的创新价值链,为构建新疆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成为西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完成了90多项国家、地方和企业各类研发项目,取得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
“重点实验室”面向新疆资源需求目标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资源勘查和工程建设中重大战略性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固体矿产和能源矿产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研究,复杂条件下资源的勘查、探测和开发工程新方法、新技术研究;构建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矿产资源与数字地质实验室,形成了具备先进实验室样品测试分析技术、超低空成像高光谱和航磁等先进探测技术、地质矿产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技术等综合技术系统,为研究工作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撑,同时开展技术应用示范;形成了理论研究-技术集成开发-应用示范为一体的团队。“重点实验室”支撑区域矿产勘查取得新突破,加快发现一批大型-超大型矿产地,为新疆矿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实验室主任:肖文交 副主任:周可法
相关资讯
自治区国土综合整治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座谈交流会
10月30日下午,自治区国土综合整治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走进新疆自然博物馆,开展“加强生态保护,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活动。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独特气候、巍峨山地、潋滟水系、浩瀚荒漠、多彩土壤、缤纷绿洲、数字空间、殷阜矿产、绿色生命、自然精灵”等十个主题展厅,观看实物陈列、场景展示、视频资料、电子沙盘以及各类动植物、矿物标本,了解大美新疆壮美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彭加木展厅”,党员干部被新疆综合考察工作者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纷纷表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争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和自然资源的守护者。?
参观结束后,王明辉书记带领相关负责同志与中科院新疆生地所举行工作座谈会,双方就推进共同申报建设自然资源部干旱区生态保护修复实验室、深化共同协作发展进行了对接和交流。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党委书记董云社、科研外事处、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矿产资源与数字地质重点实验室、新疆旅游研究院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董云社书记介绍了研究所的发展历程、重大科研成果和发展战略等内容。王明辉书记围绕生态保护修复、耕地保护、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等方面,介绍科技支撑和保障服务方面的需求。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亚宁主任重点介绍了实验室申报建设的经验,以及在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三大生态系统的关键科学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参加座谈的专家学者分别就如何推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修复的科研攻关、科技合作、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上,双方就未来在资源共享、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共识。
参考文献
- ↑ 什么是博士后?,搜狐,2018-11-22
- ↑ 科普:一文了解矿产资源种类 ,搜狐,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