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西蘭秧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西蘭秧雞
新西蘭秧雞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 新西蘭秧雞
拉丁學名: Gallirallus australis
別 稱: 新西蘭短翼秧雞
二名法: Gallirallus australi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鶴形目
科: 秧雞科
種: 新西蘭秧雞
分布區域: 新西蘭
命名人、時間: Sparrman, 1786

新西蘭秧雞是一種好動的鳥,但失去了飛行能力。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棲息於沼澤地的水草叢中,奔走迅捷,偶作短距離飛行。[1]

外形特徵

著名的新西蘭秧雞是紋秧雞屬(Rallidae)的成員之一,這是一種好動的鳥。它們已經失去了飛行能力,只要看到它們那特有的短翅就能準確的識別。它們壯碩而笨重的軀體披滿棕色羽毛,上面有黑色的條紋。這種不會飛的鳥具有一條很長的尾巴,喙長而彎曲,強壯的腿上布滿網紋。

前額羽毛較硬,嘴長等於或長於跗跖;鼻孔呈縫狀,位於鼻溝內。翅短,向後不超過尾長,初級飛羽上有斑紋。第2枚初級飛羽最長,第1枚初級飛羽的長度介於第6枚和第8枚之間。尾羽短而圓。跗跖長短於中趾或中趾連爪的長度;趾細長,趾間無蹼。上體褐色有黑色條紋,面部和下體前部為灰色或灰藍色。雌雄羽色相似。新西蘭秧雞有四個亞種。亞種的外表看來有些微小的差異。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生活習性

棲息於沼澤地的水草叢中,奔走迅捷,偶作短距離飛行。飛行時頭頸前伸,雙腿下垂。主要取食植物嫩芽和種子,兼食昆蟲和小型水生動物。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叢中以蒲草和蘆葦葉築巢。巢略呈盤狀。每窩產卵6~7枚。卵粉棕色,上布稀疏的暗褐色細斑。雌雄共同孵卵 。雛鳥出殼後滿被黑褐色絨毛,為早成性。

生長繁殖

單配製,有領域性,有時配對關係可維持數年。兩性共同營巢,巢築在草叢或蘆葦叢中,用細枝、蘆葦或薹草建成碟形或杯形巢,高出水面或漂於水面,偶爾也把巢建在灌叢中。雌雄共同餵養照顧雛鳥,有時前窩產的未成年鳥和同窩內的其他成鳥也參與照顧雛鳥。

野外發現一隻白腹秧雞,幾天後孵化出一窩小秧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