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锐散文榆林采风散记(二)(许学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锐散文榆林采风散记(二)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新锐散文榆林采风散记(二)》中国当代作家许学琪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新锐散文榆林采风散记(二)

四号早上,雨终于停了,天依然阴着。雨后的城市变得格外清爽,道路两边的树木青翠葱茏,轻松惬意。

等最后一名老师登上大巴,我们便驶向城南的会场。会议主持人是湖北宜昌市作协的常务副主席阎刚老师。他详细地介绍了笔会筹备情况和新锐散文发展的不凡历程。刘莉主编受柏峰老师委托,作了《读经与散文写作》的报告。榆阳区作协副主席高仲岗致欢迎辞,与会老师逐一发言,交流创作心得。一早赶来的崔斌老师介绍了他的新作——《人间四月》。

其中一老一少两位发言人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是王澜老师,老太太是一名资深编审和作家,对文学创作具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许多前沿的观点和理论令人耳目一新,拨云见月。另一位是河北关汉卿中学的霍栩同学,小小年纪,出语不凡,颇有灵气。会议还有一项重要议程,就是给签约作家、专栏作家和重点作者颁发奖品,此一重任当然由高仲岗老师和刘莉主编担当完成,奖品是山西作家、书法家董俊高老师精心书写的作品,装裱精美,令人羡慕不已。

在我的恳请下,高仲岗老师将他的新作——《西夏后传》——很慷慨的带来40多本,会议讲座结束后,他又一一郑重签名,赠送与会老师。而那边,子翔同学带了文房四宝,在会议桌上一字摆开,蔡汉顺老师、董俊高老师和子翔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与会老师们把自己拟定的内容写在纸条上,排队等候,一时竟然不能停止。眼看着午饭时间到了,刘莉主编和我连着催促了几次,答应了晚上继续写,才好不容易收了场子。回到酒店,在绥德转车的郑老师夫妇,终于来了,他们的火车在路上停了11个小时,本来晋中到榆林开车有十来小时也到了。

午饭过后,给老师们留了10分钟的时间休整。1点钟,趁着凉爽,我们便向采风活动的第一个景点——榆林红石峡驶去。光晔、建军和吴静作了先导,早早地开车去了。我和增龙、师帅在大巴上照应。在车上,增龙给老师们讲,本来说好请了一个导游,听说是作家团,有点发怵,临时变卦,说家中有事不来了,大家不禁莞尔

红石峡位于榆林城北3公里处。听从先头部队的指挥,我们在半坡的停车场下了车,我和师帅在车门口给老师们分发矿泉水,增龙在前面领着大伙向红石峡走去。吴静请了管理所最好的讲解员,给老师们讲解。走下斜道,右手侧红色的沙石石壁布满摩崖石刻。一帧帧石刻大气磅礴,惊心动魄,铁钩银划,直逼人眼。每一帧作品都有包含着悲壮或豪情。阳刻、阴刻、飞白,变幻莫测,“还我河山”,“榆溪胜境”,“溪壑回春”。篆、隶、楷、行、草琳琅满目,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徜徉期间,见一壑静幽,双崖对峙,溪流淙淙,垂柳青青。行走期间,老师们品评之间,皆惊叹不已。大家纷纷拍照,舍不得放过任何一幅石刻作品。

边塞文化,果然雄浑大气,势吞山河。老师们被充沛于山水之间浩然的民族正气深深感动。天津周老师,最喜提问,爱做名山大川的功课,熟稔历史掌故,见识过人。一路问了好几个问题,要不是讲解员在边上,我都答不上来。

过了峡内石桥,只见溪流湍急,飞银溅雪。老师们拍照合影。此时,榆林民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是四点以前请务必赶到,再迟了就不好接待了。收了电话,赶紧向主编汇报,分头催促老师们,抓紧时间出峡,尽快向大巴集合。

上了车,便有老师问到,镇北台远吗。我说不远,几分钟就到。说话间,大巴拐上一段缓坡,雄伟的高台已闯入大家的眼帘。在吴静的引导下,大家进入检票口,在台下广场集合,留下了笔会的第一张珍贵合影。我和光晔、子翔、建军也请老师们帮忙,在台前合影,成为四个办会绥德汉的留念。照片发到我们高中文科四班群,有同学戏称是“四班四帅”。毕业20多年,首次跻身于“四帅”之列,对于我,真是欣喜若狂!

[1]

作者简介

许学琪,男,陕西绥德人,陕西财专(现西安财经学院)毕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