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无根藤(学名:Cassytha filiformis L.)寄生缠绕草本植物,借盘状吸根攀附于寄主植物上。茎线形,稍木质,叶退化为微小的鳞片。穗状花序长2-5厘 米,花小,白色,长不及2毫米,无梗。花药2室,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三角形,具柄。子房卵珠形,花柱短,略具棱,柱头小,头状。果小,卵球形。花、果期5-12月。

分布于云贵、湖广、江西、福建、台湾、浙江等地的灌木丛。红树林区内主要分布在林缘。全球热带地区也有。全草药用,有祛湿消肿、利水作用,治肾炎、水肿等症。

目录

形态特征

寄生缠绕草本植物,借盘状吸根攀附于寄主植物上。茎线形,绿色或绿褐色,稍木质,幼嫩部分被锈色短柔毛,老时毛被稀疏或变无毛。叶退化为微小的鳞片。[1]

穗状花序长2-5厘 米,密被锈色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微小,宽卵圆形,长约1毫米,褐色,被缘毛。花小,白色,长不及2毫米,无梗。花被裂片6,排成二轮,外轮3枚小,圆形,有缘毛,内轮3枚较大,卵形,外面有短柔毛,内面几无毛。能育雄蕊9,第一轮雄蕊花丝近花瓣状,其余的为线状,第一、二轮雄蕊花丝无腺体,花药2室,室内向,第三轮雄蕊花丝基部有一对无柄腺体,花药2室,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三角形,具柄。[2]

子房卵珠形,几无毛,花柱短,略具棱,柱头小,头状。果小,卵球形,包藏于花后增大的肉质果托内,但彼此分离,顶端有宿存的花被片。花、果期5-12月。

主要价值

生于灌木丛中,对寄主有害。全草药用,有去湿消肿、利水作用,治肾炎、水肿等症。[3]

【傣药】嘿罕(西傣) :全草用于尿黄,尿急,尿痛,退黄利胆,风湿关节炎,疮疖《版纳傣药》、《滇省志》、《滇药录》、《傣药录》。嘿罕:用于清热利湿《傣医药》。嘿罕:全株治皮肤过敏,尿黄,尿急,风湿关节炎,疮疖,退黄利胆《民族药志三》。

【黎药】拜运,横梗:茎用于骨折肿痛,接骨《民族药志三》。

【拉祜药】戛梅:全株用于尿黄,尿急,尿痛,风湿关节炎,疮疔,骨折《滇省志》。戛梅的: 全草用于骨折《拉祜药》。茎治习惯性流产,肝炎《民族药志三》。

【阿昌药】奴(牛) 米:治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皮肤湿疹《德宏药 录》。【德昂药】当德: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

【景颇药】Mauyu nui:功 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

【佤药】无娘藤,金丝藤:全草治疗感冒发热,疟疾,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结石,肾炎水肿《中佤药》。

【壮药】丝龙:全草治黄疸型肝炎,小儿疳积《桂药编》。茎治下肢水肿《民族药志三》。【畲药】无头根,毛头藤,毛根草:全草治疗痢疾,急性黄疸型肝炎,咯血,衄血,尿血,肾炎,滑精《畲医药》。

【瑶药】啤钟咪:茎治感冒头痛《民族药志三》。

【苗药】根治月经不调,闭经,各种出血,外治骨折;果实用于大便不通《民族药志三》。

【哈尼药】茎治肝炎,习惯性流产,浑身酸痛《民族药志三》。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灌木丛或疏林中,海拔980-16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热带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中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及台湾等省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