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无芒隐子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无芒隐子草

中文学名:无芒隐子草

拉丁学名:Cleistogenes songorica (Roshev.) Ohw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隐子草属[1]

无芒隐子草(学名:Cleistogenes songorica (Roshev.) Ohwi)是禾本科、隐子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直立或稍倾斜,高可达50厘米,基部具密集枯叶鞘。叶鞘长于节间,无毛,鞘口有长柔毛;叶片线形,上面粗糙,扁平或边缘稍内卷。圆锥花序开展,分枝开展或稍斜上,分枝腋间具柔毛;绿色或带紫色;颖卵状披针形,近膜质,先端尖,外稃卵状披针形,内稃短于外稃,脊具长纤毛;花药黄色或紫色,7-9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陕西等省区;日本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及中亚等地区也有分布。多生于干旱草原、荒漠或半荒漠沙质地。

无芒隐子草为优良牧草,各种家畜均喜采食。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稍倾斜,高15-50厘米,基部具密集枯叶鞘。叶鞘长于节间,无毛,鞘口有长柔毛;叶舌长0.5毫米,具短纤毛;叶片线形,长2-6厘米,宽1.5-2.5毫米,上面粗糙,扁平或边缘稍内卷。 圆锥花序开展,长2-8厘米,宽4-7毫米,分枝开展或稍斜上,分枝腋间具柔毛;小穗长4-8毫米,含3-6小花,绿色或带紫色;颖卵状披针形,近膜质,先端尖,具1脉,第一颖长2-3毫米,第二颖长3-4毫米;外稃卵状披针形,边缘膜质,第一外稃长3-4毫米,5脉,先端无芒或具短尖头;内稃短于外稃,脊具长纤毛;花药黄色或紫色,长1.2-1.6毫米。颖果长约1.5毫米。花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无芒隐子草为荒漠草原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在小针茅草原、沙生针茅草原群落及蓍状亚菊、女蒿群落中为优势成分,在荒漠草原则为伴生种和亚优势种。

无芒隐子草是荒漠草原旱生种,在克列门茨针茅草原、沙生针茅群落中为优势成分,进入草原化荒漠则成为伴生种或亚优势种。一般不进入典型草原带。在荒漠草原及荒漠,成为糙隐子草的替代种。喜生于壤质土、沙壤质土及砾质化土壤,不耐土壤盐渍化和碱化。

分布范围

无芒隐子草分布于中国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及新疆等地;蒙古、中亚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南部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在中国内蒙古伊克昭盟,无芒隐子草5月开始生长,7月中旬抽穗,8月上旬开花,8月中旬至9月中旬结实,9月下旬地上部分干枯。地下部分具须根系和砂套。须根可入土25厘米左右,斜向扩展,根幅可达10厘米左右。地下部分具须根系和砂套。须根可入土25厘米左右,斜向扩展,根幅可达10厘米左右。 [4]

无芒隐子草节间种子存在休眠现象,20/30℃变温可有效破除种子休眠,过高或过低的变温处理和恒温处理都无法有效破除其休眠现象,通过单纯高温处理也可以达到破除无芒隐子草节间种子休眠的目的,通过85℃处理18小时,种子休眠现象显著破除,并促进了幼苗的生长。对无芒隐子草种子萌发的水热响应结果显示,无芒隐子草野生种子具有较高活力,其种子在10-50℃的较宽幅度里都可以萌发,其中20/35℃变温为最适宜的萌发条件,温度过高或过度萌发率均下降。无芒隐子草萌发需要较高的水分条件。另外,光照对无芒隐子草种子发芽情况也有较大影响,光照环境可显著提高其种子发芽率。

主要价值

该种为优良牧草,各种家畜均喜采食。茎叶柔嫩,适口性良好。从5月返青到9月枯黄,羊和马最喜食。由于株丛多成斜升状态,因而牛和骆驼采食较差,但也乐食。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即使到结实期其含量仍不降低。为优等放牧型小禾草。耐干旱,被利用的时间较长,干枯后残留较好,不易被风刮走,能为家畜充分利用。

参考资料

  1. 无芒隐子草.中国植物图像库[引用日期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