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无限意趣“一”洞天(卢小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无限意趣“一”洞天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无限意趣“一”洞天》中国当代作家卢小会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无限意趣“一”洞天

中国人崇尚含蓄之美,在表情达意的时候,往往会借助一个具体的意象来物我合一,从而构建种种意境,产生难以言传又可意会的情趣。

意象通常是带有主观情感的,是经过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经过审美经验筛选承载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虽是眼中之景,实为心中之情,因而彰显个性。

朱光潜先生在谈及文学的趣味时强调“知”比“好”“乐”更重要,他认为鉴赏诗词更需推敲诗词中一些言外的无限意趣。

我们常赞叹“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精妙:一叶足以知秋,从纹理感知秋风,从颜色窥见秋色,从气味嗅到秋香,从形状感悟秋韵……

这“一”叶似乎少到极限的寡数,却传递出了多少妙思和意趣。

“一”有时表示一种“满”“完全”之意。词帝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脍炙人口。亡国之恨,不堪回首的伤感,即便浸在酒里,也难以释怀。他用“一江春水”化抽象为形象,可感可触可摸,连读者都禁不住伤感。一江即“满江”,有着特殊意味:表示愁之多,恨之切,犹如江水东流,汹涌翻腾,没有尽头,承载着李煜满腔言不尽道不完的惆怅。这是一首招致杀身之祸的文学上的绝命词。

“贺梅子”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一川即为“满川”,放眼远望,满川的烟草满城的风絮都无法传递出诗人心中的闲愁。宋代罗大经赞叹:“以烟草、风絮、梅时雨三者喻愁之多,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一”还有一种孤傲的意向,有“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最为典型的要数王安石的“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正是这“红一点”的细节,却能形成一种超群出众,孤傲清高的形象,而意在言外。欧阳修《玉楼春》中有“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离愁别绪,人之常情,诗人却要劝阻,表意如此恳切,来反衬“肠寸结”的哀伤。只清歌一曲,就足以让人愁肠寸寸郁结,何必言多?这与“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异曲同工,白居易评:“《何满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一点一曲一声中,写了多少不尽之情。

诗人也借“一”以动衬静,抒写内心的孤寂与凄楚。唐韩翃的“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初读就让人感到秋夜的清冷,星河寂寥,一雁孤独。深秋之夜的幽境,有只孤雁独飞,不由人感伤满怀。捣衣声声,孤雁哀哀,更显秋夜寂寂。诗人孤寂凄凉的心境,透过笔墨扑面而来。以动衬静的愁绪,像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悄无声息地漫廷古今。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的“孤”就是“一”,在鸟飞绝人踪灭的冰山雪地里,只有一江一舟一翁,那是怎样的孤独?这孤独力透纸背,千百年来浸透入文人的骨髓。

“一”还表示众多,非言数字之少。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构思新奇,富有理趣。春色是关不住的,红杏,即便是一枝,也要出墙。这“一”枝就是满园春色的意向,让人联想到园内的万紫千红,景、情、理溶为一体,了无痕迹,让人寻味。读之品之,我们仿佛看见了叶翁的笑脸。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散发着稻花香的夏夜,诗人俨然听到群蛙齐声喧嚣争说丰年,眼前的一片蛙声,实为人们庆祝丰收喜悦的笑声,这种以动衬静显示了田园深夜的悄静,诗人沉浸在稻花香里以至于忘了路途远近,“忽现”写出了内心的惊喜,完全可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媲美。

“一”有时也不是确数,而是虚数。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就是虚数,这是诗人想象纵横的空间,把眼前景和意中景溶为一体,富含人生哲理:要想穷尽目力看得更远,就必须用力攀援,登上更高的顶楼。“欲穷”“更上”蕴含的希望和憧憬,展示出了更广的视野,更高的境界,实在让人寻味。诗人用浅显之语,表达了极深之理。抱负万里河山,只用十个字写尽,即便千年之后,我们读来仍如身临其境,见景生情,可见工句之妙。

宋卢梅坡名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其中“三分、一段”就是虚数,没人傻到去用刻度衡量。其实,梅是幽香四溢的雪,雪是洁白无瑕的梅;梅和雪只有相互衬托才能各显其华,没有雪的映衬,就不能凸显梅的凌寒独开、傲霜斗雪的风骨。同时,没有梅,也难凸显雪的晶莹剔透、冰清玉洁的特质。正像诗言“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不是春”,二者只有互相辉映才能成趣。此外,诗中蕴含生活哲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只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完善提高自己。仅仅十四个字,包容景、情、理、趣之内涵,让后人望尘莫及望梅兴叹!

当然,诗词鉴赏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仅是我浅显理解的众多的“一”,我觉得要想培养提升文学趣味和素养,除了积沙成塔积水成渊的积累外,还要展开想象与联想,用更为敏感的触觉和嗅觉去体会感悟,也许你会发现瑰丽的诗词殿堂之上别有洞天。[1]

作者简介

卢小会,乾县教师,市诗词学会会员,工作之余喜欢阅读,写文画图,用文字记录生命的精彩,作品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和微信平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