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日本黑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日本黑松

中文学名:日本黑松

二名法:Pinus thunbergii

门:裸子植物门

目:松杉目

属:松属

日本黑松,学名为黑松,为松杉目、松科、松属乔木,又称白芽松,原产日本朝鲜中国旅顺大连江苏山东沿海丘陵石山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地均引种栽培。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日本黑松

二名法:Pinus thunbergii

门:裸子植物门

目:松杉目

属:松属

拉丁学名:Pinus thunbergii Parl.

界:植物界

纲:松柏纲

科:松科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2米;幼树树皮暗灰色,老则灰黑色,粗厚,裂成块片脱落;枝条开展,树冠宽圆锥状或伞形;一年生枝淡褐黄色,无毛;冬芽银白色,圆柱状椭圆形或圆柱形,顶端尖,芽鳞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边缘白色丝状。

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有光泽,粗硬,长6-12厘米,径1.5-2毫米,边缘有细锯齿,背腹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皮下层细胞一或二层、连续排列,两角上二至四层,树脂道6-11个,中生。

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长1.5-2厘米,聚生于新枝下部;雌球花单生或2-3个聚生于新枝近顶端,直立,有梗,卵圆形,淡紫红色或淡褐红色。

球果成熟前绿色,熟时褐色,圆锥状卵圆形或卵圆形,长4-6厘米,径3-4厘米,有短梗,向下弯垂;中部种鳞卵状椭圆形,鳞盾微肥厚,横脊显著,鳞脐微凹,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长5-7毫米,径2-3.5毫米,连翅长1.5-1.8厘米,种翅灰褐色,有深色条纹;子叶5-10(多为7-8)枚,长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约2厘米,叶缘具疏生短刺毛,或近全缘。花期4-5月,种子第二年10月成熟。

生态习性

喜光,在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均能生长,亦能耐盐碱。

主要用途

冬芽银白色,是优良观赏树种。抗性强,可用作辽南沿海地区造林树种。

分布范围

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

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泰安、淄博、潍坊、枣庄、临沂、莱芜、东营、新泰、滕州、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安阳、西安、咸阳、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北、蚌埠、韩城、铜川)

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阳、十堰)

栽培技术

育苗

1、采种

选择树干通直、圆满、发育健壮、无病虫害、郁闭度中等,树龄在15-40年生的林木作母树或选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生长健壮的15-25年生的林分作母树林。种子于9-10月成熟,当球果由深绿变为黄褐色,下部鳞片微裂时应及时采种。球果采回后置阳光下曝晒。每日翻动数次,果鳞开裂,种子脱出,经风选净种后即可收藏。如短期不能播种,应在风干后,使种子含水率降至10%-11%再进行密封低温贮藏。调制好的种子千粒重16-20克,纯度为95%以上,发芽率达86%。

2、选地与种子处理

选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深翻平整,施入基肥,做成宽1.2-1.5米的苗床。播种前每亩用硫酸亚铁7公斤,加10倍水溶解后喷洒,进行土壤消毒,以防发生猝倒病。

先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或用0.5%的福尔马林浴液浸种15-30分钟,进行种子消毒。再用50- 70℃热水浸种,搅拌冷却后,浸泡24小时,捞出装入筐中,置温暖处催芽。每天用20-30℃的温水冲洗1次,约4-5天发芽即可播种。

3、播种

黑松春播、冬播皆可,冬播宜迟,而春播宜早。苗床播种或大田式条播均可。播幅5-7厘米,行距15-20厘米,覆土厚度1-1.5厘米,覆土后稍加镇压。山地育苗与油松大致相同,可选阴坡、半阴坡,干缓的生荒地修筑成反坡梯田。早春化冻后即可播种,将播种处培成高15厘米的土垄,以保墒保温。幼芽出土前再分期扒开。黑松播种量每亩10-13公斤。

4、抚育管理

出苗期土壤温度高有利于出苗,如果不是过分干旱,可以不进行灌水,出土后也不宜过早灌水。幼苗期易遭立枯病危害,除播种前对种子及土壤消毒外,出齐苗后每隔15天左右喷1次150-200倍波尔多液,连喷3次。若已发病应立即销毁病苗,并用1%的硫酸亚铁水浇灌健株苗根,每7天1次,连续2次,浇后用清水冲洗,以防药害。幼苗期苗木生长嫩弱,应注意除草。不宜过早中耕松土,待苗木稍大些,根系伸长之后再松土。为促进苗木生长,也可以在速生期追肥1-2次,以速效氮肥为主,每平方米施20-30克。

造林技术

造林可在春季、雨季和冬季进行,以早春开冻后栽植最好。主要用1-2年生裸根苗栽植造林。 ⑴造林密度:222-400株/亩。株行距1*1.5-1.5*2M,1年生一级苗高15CM以上,地径0.3CM以上。2年生一级苗高30CM以上,地径0.5CM以上。在干旱瘠薄的土地上,为加快林木郁闭,造林密度密度可大些,为400株/亩。 ⑵整地方式:因立地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在河滩、海滩常用带状或块状整地。块状整地不小于40×40cm,深度均不小于20cm。栽植穴底径不小于25cm,深不小于25cm。而在山区,常采用水平阶、鱼鳞坑、穴状整地方式。

抚育管理

(1)年度管理:黑松造林的头3年,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威胁,应以除草松土保墒为主,连续抚育3年,按3、2、1次进行。第4年如尚未郁闭,继续抚育1次。一般从6-7年生开始进行人工整枝,每隔3-4年整枝1次,修去所有枯枝和那些濒死的具有寄生性的枝条。整枝强度,10年生以前留树冠为树高的三分之二,10-20年生留树冠为树高的二分之一,最大不能三分之一,20年以后停止修枝。整枝季节以初冬或早春林木休眠时为宜。

(2)间伐期:当林分郁闭度达0.9以上,被压木占总株数的20-30%时,即可进行间伐。间伐起始年限一般为10年左右。采用下层抚育间伐方式,第一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总株数的25-35%,以后为20-30%,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小于0.7,间伐间隔期为5年左右。

(3)主伐期:速生丰产林为30年,一般林分为30-40年。

病害防冶

要防治的病虫害为立枯病,黑松幼苗在5-6月间易受此病为害,故苗木出齐后,每隔15天喷150-200倍的波尔多液1次,连续3-4次。还有日本松干蚧及松毛虫等。[1]

参考文献

  1. 日本黑松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