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日系摄影

日系摄影

日系摄影 原图链接 堆糖网

日系“小清新”照片近来开始在国内流行,而且似有延续不衰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胶片相机“找感觉”或是用数码相机做后期处理。这种带有小情节、小情绪和生活气息、温情柔和的“小清新”照片,其中的浅景深效果、每一个小细节以及少少过曝的光线,都透着摄影的魅力。[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日系摄影 定义 带有小情节、小情绪和生活气息、温情柔和的“小清新”照片
出处 日本 类型 摄影
来源 日本 风格 小清新
代表人 嶋本麻利沙川内伦、为代表等

关于日系摄影

朴素淡雅的色彩、略有过曝的光线处理及刻意的虚焦效果等深受一部分拥趸的喜爱。日本小清新风格摄影师以川内伦子、小林纪晴、为代表。每一下快门仿佛都是漠不关心的指尖触碰,但照片中却藏着一种神经质般的敏感,好像青春期的小情绪,猝不及防的便将我们吸入到一个淡淡的世界中。[2]

川内伦子作品

川内伦子,1972年出生在日本的女生。1993年,毕业于SeianWomen'sCollege,2004年以Aila摄影作品出名,在美国、日本画廊展出,前后发表过很多个展,更获得2002年第27回木村伊兵卫写真奖,擅长用6×6的方画幅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事物,而这些细微特写似乎都笼罩在一层朦胧的薄膜之中,色调柔和得接近惨白。

川内伦子惯常使用一台禄莱双反,在拍摄时大量运用闪光灯,削减了自然的光影效果,使得画面更多倾向平板、刺目,形成了川内独有的影像风格。她将日常生活用柔和地色调细微地表现出来,她的作品意在表现特有的质朴忧郁和韧性,有种抓人的魅力,这种魅力不是从第一眼就把你牢牢抓住那种,但在连续看过大量她的作品以后,你不会审美疲劳,倒有些意犹未尽。"淡淡的"是她形式操作很重要的一环,这种淡色调下面却藏着意想不到的冲击力,用“低色调高能量”来形容比较合适。

她的图片就像是"轻薄的假象"透着淡淡迷人的幽雅。因为这层薄雾包藏着"祸心",让人沉溺在轻柔且淡雅的氛围里,而事后上演的,却是一幕幕惊悚的恐怖片。这也只是她较为深层的观察能力。最精彩的部分还在于她成功地展现出了日本两个不同端点的极致文化氛围。

小林纪晴作品

小林纪晴,1968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东京工艺大学短期学部摄影科毕业后,进入报社担任摄影师工作。1991年离职,出发前往亚洲六个国家旅行。1995年发表《ASIAJAPANESE》,以鲜烈的黑白肖像与延展度极高的语言生动地捕捉了在上述旅行中所邂逅的日本年轻人之样貌。首部问世的作品引起了新世代强烈共鸣,之后小林以摄影师、作家身份,积极投入新作,深受各界瞩目。写真集《DAYSASIA》获得1997年的日本写真协会新人奖。尚着有《ASIANJAPANESE2》、《亚洲旅行物语AsianGeneration》、《ASIAROAD》、《东京装置》、《Homeland》、《亚洲少年》《TokyoGeneration》《河内之犬、曼谷之象、恒河之火》、《ASIANJAPANESE3》、《暗室》等。小林纪晴从故乡长野到大都会东京,从日本到亚洲各国,周游一圈后,回到日本,用一年的时间从南端的冲绳,行到极北的北海道。途中遇到的年轻人,各自抱着自己的目标,有的已经出去绕了一圈,有的正整装待发。

经过旅行回望:自身与他者,现下与回忆,地方与都会,故乡与他方,母国与异乡彼此间的差异与变化,都是自旅行中比对出来,感受得到。对小林来说,到自己国家,一个“应该”熟悉的地方,切入角度不是“观光”,而是“观看”。这种熟悉与陌生间的距离拉扯,耐人寻味。因此,与其说是旅行,不如说是移动。但从,一个异乡旅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即使只是去观光–本书所呈现的片段在旅程,或行程的窗外,也不少见:就某种意义来说,这些才是真正我们在旅途中会看到的人事物。更何况,基于台湾与日本的特殊关系,相信书中诸般景象台湾读者来说既熟悉,亦陌生。猛看觉得似曾相识的景物,却让人清楚地“感觉”到(而非知道),那是日本。而途中遇见的诸人对生活的思索关心,在现在的台湾读来,又另有一番滋味。

拍摄技巧

拍摄

  1. 使用胶片机:底片机的颜色层次还有宽容度相当好,使用底片机是拍出清淡日系风格照片的一个重点。当然数码照片也是可以透过后期处理得到类似的结果,但是仔细看还是会发现数码在处理高光部分的时候很容易曝掉,清淡照片当然是不可以高光曝掉的咯。
  2. 使用手动对焦:随着数码单反的普及,自动对焦镜头也多了起来,使用AF镜头的结果就是一切对焦都非常精准,对眼睛半按快门就对焦到了眼睛,缩小1-2级光圈就整个脸都清楚了,其实照片不一定非要对焦对得如此精准,适当的失焦或者些微的脱焦反而令人觉得非常隽永迷人,而MF镜头就是关键。
  3. 挑选多云的天气:多云的天气光线呈现漫射光,照片的明暗反差不会太大,刚好落在底片宽容度里面,而且颜色对比以及饱和度会比较低。
  4. 使用负片:负片宽容度高,调性比较高,而正片(反转片)调性较低,因此负片最适合淡雅风格的拍摄需求
  5. 建议柯达200负片:柯达的色调偏黄,富士的偏绿,当然色调也跟实际拍摄场景的色温关系很大,不过根据最近两次拍摄的经验,10元人民币一卷的柯达200 Color Plus最好用。
  6. 使用Vuescan扫描:拍摄完的负片,使用Vuescan选择对应的Kodak200片基扫描,最容易一次达到自己想要的色调。别再让店扫毁掉你的心血了。使用120或6×6相机:120负片能比135负片捕捉更多的细节,层次丰富,而6×6给人一种很协调,均衡,恰如其中的感受,不会有太大的压力,看起来最舒服。
  7. 使用曲线处理照片:扫描完成之后,在PS里面适当地使用曲线(Ctrl+M)。使用曲线处理的时候,把暗部的部分稍微往上提一下,会让照片有点高调的感觉,必要的话也把亮部的高光部分压一下,就会更接近了。
  8. 注意画面的均衡、协调:从简单的构图开始练习,哪怕只是拍一片西瓜,只要一次抓住一个重点,就不会觉得照片凌乱,感觉就会出来了。
  9. 欣赏大量的日系照片:经常阅读一些摄影名家的作品会让自己在运镜的时候较为接近这些日系风格的手法。

后期处理

  • 数码相机也可以经过后期处理出清淡日系照片的色彩。
  • 在色彩方面,在调整图层中用饱和度工具降低饱和度。
  • 用曲线调整图层减少对比度,并提高整体亮度,对于过曝或高调区域可下拉曲线,注意是沿着右边输出线下拉。
  • 选取拍摄内容时,可留心明度高的色彩,组合成画面。
  • 当然你可以给照片加入淡淡的蓝色或是少许温暖的黄色,洋红色轻微加入也可有种胶片的色彩感觉,都可用曲线工具。
  • 照片风格设为中性,反差减一格,饱和度减两格,色调减一格;使用大光圈,在光线均匀,明亮时拍摄,构图取景应均衡,适当留白。还有很多时候会逆光拍摄。

图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