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旧馆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旧馆镇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介于东经120°12'44"~120°18'33",北纬30°47'52"~30°50'52"之间,地处南浔区北部,东与双林镇相邻,南与双林镇、和孚镇接壤,西与吴兴区八里店镇相连,北与吴兴区织里镇为邻,距南浔城区13.4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31.3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旧馆镇户籍人口为21448人。

1949年10月,设新罗乡;1993年11月,改设旧馆镇。截至2020年6月,旧馆镇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塘南村共富路87号。

截至2019年末,旧馆镇有工业企业297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3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1]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设新罗乡。

1950年6月,分设罗汉乡、新兴乡。

1956年6月,2个乡合并,设塘南乡。

1959年3月,属双林公社,为新兴、罗汉、松亭3个管理区。

1961年5月,分设塘南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设新兴、罗汉、松亭3个管理区。

1984年2月,复设塘南乡。

1993年11月,改设旧馆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旧馆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祝良、罗汉、麒麟、塘南、寺桥、北港、潘家庄、载旺、三桥、大洋、光明、港胡、新兴港13个村民委员会,共14个群众自治组织;下设2个居民小组、17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旧馆镇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塘南社区、祝良村、罗汉村、麒麟村塘南村、寺桥村、北港村、潘家庄村、载旺村、三桥村、大漾村、光明村、港胡村、新兴港村,镇人民政府驻塘南村共富路87号。[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旧馆镇,介于东经120°12'44"~120°18'33",北纬30°47'52"~30°50'52"之间,地处南浔区北部,东与双林镇相邻,南与双林镇、和孚镇接壤,西与吴兴区八里店镇相连,北与吴兴区织里镇为邻,距南浔城区13.4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31.35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旧馆镇有农业耕地面积18923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旧馆镇辖区总人口1925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36人,城镇化率16.8%。另有流动人口7435人。总人口中,男性9560人,占49.6%;女性9697人,占50.4%;14岁以下1826人,占9.5%;15~64岁13522人,占70.2%;65岁以上3909人,占20.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8313人,占95.1%;有苗、壮等20个少数民族,共94人,占4.9%。其中苗族98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0.4%;壮族88人,占9.3%。2011年,人口出生率12.2‰,人口死亡率9.3‰,人口自然增长率2.9‰。

截至2019年末,旧馆镇户籍人口为21448人。[3]

综述

2011年,旧馆镇财政总收入1.4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5亿元,比上年增长29.6%。人均财政收入72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68元。

截至2019年末,旧馆镇有工业企业297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3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

农业

2011年,旧馆镇农业总产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6%。生产粮食13660吨,其中水稻10176吨,小麦2008吨。蔬菜种植面积3882亩,产量5200吨;水果种植面积622亩,产量1007吨。2011年,生猪饲养量0.71万头,家禽饲养量12.44万羽;畜牧业总产值19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8%。

工业

2011年,旧馆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1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2家,其中20亿元以上的1家。

商贸

截至2011年末,旧馆镇有商业网点113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2011年,进出口总额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4%。其中进口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9%,主要产品有木材等;出口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主要产品有木地板、纺织面料等。

金融业

2011年,旧馆镇各类存款余额6.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9亿元。

邮电业

2011年,旧馆镇邮政业务收入6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50万元。[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旧馆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81人,专任教师16人;小学1所,在校生1428人,专任教师6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84人,专任教师4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成人学校1所,在校生23人。2011年,教育经费达1399万元,比上年增长13.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352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7.0%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旧馆镇有文化艺术团队8个,会员185人;市级文化示范村5个,文化示范户9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年放映156场次;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藏书0.2万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旧馆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个,病床25张,固定资产总值75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5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6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7.65万人次,出院病人408人次20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2/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均为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672人,参合率97.9%。

社会保障

2011年,旧馆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户,人数33人,支出9万元,比上年增长67.0%,月人均228元,比上年增长36.5%;城市医疗救助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人次,共支出0.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1户,人数285人,支出59万元,比上年增长40.9%,月人均172元,比上年增长34.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6人,支出14.7万元;农村医疗救助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41人次,共支出10.1万元。

2011年,旧馆镇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4万元,比上年增长2.8%。社会服务中心1家,床位65张。农村、社区服务中心7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34万元,使124人(次)困难群众受益。2011年末,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4058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108人,失地农民保险507人,养老保险覆盖率85.1%。[5]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旧馆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24.5千米,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8个。固定电话用户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0.4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4万户。

给排水

截至2011年末,旧馆镇有镇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0千米,生产能力6000吨/日,年工业用水73万吨、生活用水110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10千米,污水治理工程1项,日污水处理能力5000吨。

供电

截至2011年末,旧馆镇有镇区拥有110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压器6台,总容量22.7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3条,总长度15千米,用电负荷33156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23亿千瓦时

燃气

截至2011年末,旧馆镇有镇区天然气(煤气)管线5.02千米,天然气(煤气)用户89户,其中工业用户3户,居民用户86户,燃气普及率3.5%,月天然气(煤气)平均用量2.95万立方米。

园林绿化

截至2011年末,旧馆镇有镇区公园2个,公园面积0.018平方千米,园林绿地面积0,075平方千米,其中公共绿地0.068平方千米,绿化覆盖率25.7%。

交通运输

旧馆镇境内有县乡(镇)级公路1条,总长5.8千米。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8千米,道路铺装面积4万平方米。镇区桥梁11座,总长度1千米。镇区公交汽车线路2条,运营里程达10千米,年客运量8万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旧馆镇因境内古县治地旧馆得名。

民间艺术

旧馆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纸艺花、织制品等。

荣誉称号

2021年9月,旧馆镇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