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早期基督教艺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早期基督教艺术是一种出自早期基督教信徒,或受其恩惠者之手的艺术形式。根据定义不同,有时会被认为存在于公元260年到525年。实际上,基督教艺术公认的起源只能追溯到公元二世纪。最晚从公元550年起,基督教艺术就失去其自身的独有分类,被视作拜占庭艺术,或其他地方艺术的一部分。

1517年,神学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反对放纵欧洲建立的拉丁教会。而他们共同秉持的“简化宗教手续,人人皆为神父”等理念[1],则最终导致了基督教中“新教”的诞生[2]

简介

基督教艺术具体起源于什么时候已经难以考证。在公元100年之前,基督徒可能因宗教原因受到迫害,从而无法留下大量艺术创作。由于这段时期的基督教主要传唱于庶民间[来源请求],现存艺术品的稀少反映出的也许是彼时信徒与艺术赞助的稀少。《旧约圣经》对神像的限制也有可能制约了信徒们的创作。早期的基督徒们也许制作或购买过异教的图像志,但赋予了它们基督教的含义,正如他们在日后所做的那样。若如此,基督教艺术的起源恐怕会更加久远。

早期基督教的艺术载体与其他宗教相同。包括湿壁画、镶嵌艺术和泥金装饰手抄本。信徒们在创作时受古罗马艺术影响很大,无论是创作形式还是创作风格。早期基督教艺术还有部分晚期古典风格作品,包括对人体的对称描写,以及对空间的印象主义风格展现。这种艺术风格在湿壁画中有所体现,比如那些在殉道者墓窟中的大量壁画,这些壁画几乎是能代表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全部作品。

早期基督教艺术吸收了古罗马艺术中某些象征异教的创作主题,并给予他们全新的含义,其中就有孔雀、葡萄酒和“善牧”。教徒们亦发展了他们自己的图像志,比如耶稣鱼——这可不是从其他宗教里借来的。

学者们通常将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这其中的分水岭便是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13年发布的米兰敕令。在君士坦丁大帝,或者说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庇护下,基督教教徒们迎来了所谓的教堂凯旋。敕令前被称作前君士坦丁时期或前尼西亚时期,而敕令后则是全地公会时期。早期基督教艺术时期的终结通常被艺术史学家们认定在5到7世纪间,而早期基督教的历史则通常被神学家和宗教历史学家们认为于君士坦丁大帝统治的公元313至325年间结束——这种宗教艺术的结束比宗教本身要晚许多。

视频

早期基督教艺术 相关视频

科普:世界三大宗教的趣史
人类发展史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