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昌黎地秧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的传统舞蹈,是一种体现农民生活情趣、舞蹈风格鲜明独特的秧歌形式,它反映了农业社会、农村生活的部分特征和农民乐观诙谐的精神风貌。

2006年5月20日,昌黎地秧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018年11月,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项目传承人为常建明侯海波杨常青

基本内容

中文名:昌黎地秧歌

地 区:河北

申报地区:河北省昌黎县

遗产类型:传统音乐

传承人:常建明、侯海波、杨常青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编号:05—0043、05—0044、05—004/5

批准时间:2018年11月

非遗级别:省级

戏剧特性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分布在河北省昌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等地。它最早产生于元代,一直流传至今。昌黎地秧歌以在地面上轻快自如、自由灵活地扭动,做出比较细腻、风趣的戏剧性表演见长。

秧歌溯源

昌黎地秧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昌黎先民,为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借助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来抒发情感,磨炼性格,寄托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昌黎地秧歌的雏型。她历经昌黎人民世世代代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一地摊到舞台,而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艺术种类。多少年来,凡遇年节或喜庆日子,地秧歌队伍遍及昌黎城乡,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演出,自我表现已成为昌黎人民世代相沿的传统习俗。

昌黎地秧歌产生之初,男女角色均由男性扮演,追至元代,由于蒙古族女性较为开放,出现了由女性扮演的"妞"、""等角色。又由于秧歌可即兴参演,所以又出现了戴"缨子帽"的丑角,这一蒙古族的服饰,在昌黎地秧歌的表演艺术中一直保留至今。以前的昌黎地秧歌,不是单纯的舞蹈,而是有舞有唱、舞唱结合。直至清末民初,"唱"的部分转向了"莲花落"、"二人转"、"评剧"等舞台艺术,"舞"的部分,逐步演变为现存的纯舞形式。

由于昌黎在地理上的位置及战争、移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昌黎地秧歌在发展中融进了其它民族和地区的民间艺术。如在秧歌开始和演出行进中,耍"少林棍"打场开道,所唱的《秧歌调》中揉有《凤阳歌》的韵律,即与山东、河南而来的大量移民有直接关系。再如;"丑"角的晃肩动作,即带有明显的蒙古舞蹈特点。地秧歌中出现过"踩寸子"的"妞"角,即是受满族服饰影响的产物。

昌黎秧歌

昌黎地秧歌的演出分场子秧歌和排街秧歌两种形式,场子秧歌即固定于某一场所进行演出,排街秧歌则人数较多,沿街串巷,行进演出,乐队由打击乐和唢呐组成,人数虽少,但声音洪亮,行进方便。

艺术特点

昌黎地秧歌以行当表演为主。主要分妞(类似戏剧中的旦角),丑(类似戏剧中的丑角), (类似戏剧中的彩旦和滑稽老旦)。在表演形式上分排衔秧歌和场子秧歌,可即兴表演,又可表现某一故事情节的小出子。妞、丑角的道具以扇子为主,角的道具以棒捶或团扇为主。各行当的表演各具特色,但总的要求是都要具有体轻、气提、腿沉、腰柔、肩活、腕灵、眼有神等艺术特点。

伴奏为大喇叭加鼓、杈等打击乐。昌黎地秧歌的表演内容,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大多数"出子"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风貌和戏曲、电影、故事中的片段,取材广泛,叙事性较强。

昌黎地秧歌的道具大多为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棒槌、烟袋、扇子、手帕等,这充分体现了昌黎地秧歌来自于平民百姓;是群众自娱性较强的一种舞蹈艺术。

昌黎地秧歌产生之初,各行当均由男性扮演。在角色、结构、服饰上受蒙古族文化影响,现在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缨子帽"就是从蒙古族服饰发展而来的。昌黎地秧歌与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戏有密切联系,表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呈现出角色化、行当化的艺术特征,能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丰富细腻地表达动作意图,这在民间舞蹈中显得十分突出。

表演形式

大多是前边有两个武生打扮的人物(有的扮成武松、鲁智深),手舞花棒,开路打场,后跟提花篮、佛尘的童子及田公、渔妇、樵夫、书生等角色。在行当上分“妞”(少女或小媳妇)、丑(诙谐、幽默的滑稽角色)、擓(kuai)(中年或老年妇女)、公子(文质彬彬的书生)。表演上的共同特点是脚下步伐上下颠颤,结合肩部与腰部扭动和双手摇摆为主,就好象凤摆杨柳一般。手中的道具根据人物性格,分别手持彩扇、花绢、团扇、拨郎鼓、棒槌、烟袋等,手部的基本动作以八字翻花为主,上下左右,前后抖动扇花,变化万干,如双双对对的彩蝶在花丛中飞舞,既抒情、优美、典雅,又火爆、泼辣、热情、欢快,富有诙谐、幽默、质朴健康的生活情趣。伴奏以悠扬的大唢呐为主,配以中、小钗作打击乐。大多习惯于吹奏《满堂红》、《句句双》、《柳青娘》等喇叭牌子曲,易于表现乐观、欢快、喜悦的节日气氛。地秧歌中的妞、丑((文丑、武丑)、公子等各种人物的舞姿动作非常细腻,富于表现力,能在地秧歌的“小场子”、“小出于”中,塑造各种不同人物的艺术形象,善于表现有故事情节的双人舞、三人舞和小舞剧。

创新发展

昌黎地秧歌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主要是注重揉进了戏剧性,由传统的歌、舞结合变成了舞、戏结合,突出了秧歌的戏剧表演特点。这样,昌黎地秧歌的角色,最注重的是刻画人物的戏剧形象,而不是单纯地红火、招人。同时,昌黎地秧歌艺人集思广益,把不少戏剧片段移植到秧歌表演中,并把生活中有戏剧性的小故事编排成秧歌“出子”,使地秧歌的表演几乎"戏"连"戏",成为哑剧味道极足的秧歌戏的大荟萃。昌黎地秧歌中的成名之作:跑驴,就是根据传统地秧歌《傻柱子接媳妇》推陈出新,改编而成的。这个节目把北方人钟爱的小毛驴引入秧歌表演,显得异常新颖、活泼。

相关资料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北方诸民族盛行的娱乐舞蹈形式。它原为模仿稻作劳动的一种原始舞蹈,后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时间的化妆表演。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 中国秧歌按地区分位六大类:河北昌黎地秧歌、山东鼓子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山东海阳大秧歌、陕北秧歌和抚顺地秧歌,还有许多小地方秧歌,福客网将逐一进行介绍,本期我们介绍闻名中外的昌黎地秧歌。

传承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的昌黎地秧歌艺人周国宝、周国珍和张谦等人,将内容换成表现一个翻身农民送媳妇回娘家的故事,表演格调也焕然一新,充分体现了地秧歌表演特有的风趣,幽默、滑稽的舞蹈动作,红火、热烈的表演场面,鲜明、亮丽的人物形象,产生了不同凡响的喜剧效果。1953年,这个节目在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大会一举夺魁,被评为优秀节目,并拍成电影,推向全国。1956年,中央歌舞团带着周国宝等人传授的跑驴节目,参加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民主青年联欢节,荣获银质奖章。

昌黎地秧歌中著名的秧歌小戏有《扑蝴蝶》、《锯缸》、《王二小赶脚》、《傻柱子接媳妇》、《跑驴》等。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强调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肩、胯、膝、腕扭动灵活,表现诙谐有趣。以著名民间艺人周国宝为代表的周派、张谦为代表的张派、卢凤春为代表的卢派等几种地秧歌的风格流派各具魅力,家喻户晓。

昌黎地秧歌的动作,简单易学,扭起来红火奔放,欢乐开心。村村户户有不少秧歌世家,他们年年活动,代代相传,全家人一块儿扭秧歌,既是艺术享受,又是天伦之乐。较有影响的名秧歌艺人有周国宝、张谦、秦焕、鲁凤春等人。他们曾被全国部分艺术院校、文艺团体聘请任教传艺。

昌黎地秧歌艺术于解放后发展到鼎盛时期,通过专业群艺工作者与民间艺人相结合,对昌黎地秧歌艺术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挖掘整理和改革创新,使得昌黎地秧歌节目屡次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多次获奖。

近几年,昌黎地秧歌经过进一步革新,越扭越火,接连在亚运会帆板赛区开幕式、沈阳国际秧歌节、全国广场舞比赛等重大活动和赛事中获得殊荣。1996年,昌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传说遗产

昌黎地秧歌是一种体现农民生活情趣、舞蹈风格鲜明独特的秧歌形式,它反映了农业社会、农村生活的部分特征和农民乐观诙谐的精神风貌。但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艺人高龄化等原因,昌黎地秧歌的传承面临着严峻形势,亟待抢救和保护。

荣誉记录

2006年5月20日,昌黎地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11月,《昌黎地秧歌》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项目传承人为常建明、侯海波、杨常青。[1]

参考文献

  1. 昌黎地秧歌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