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明仁宗朱高炽:仁宣之治

明仁宗朱高炽:仁宣之治,历史故事。[1]

目录

故事内容 

 
原图链接朱高炽

仁宣之治(1378-1425)

明仁宗朱高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少见的仁君。


他赦免了建文帝的旧臣和成祖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


朱高炽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博三人(史称三杨)辅政。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洋;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他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使得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史称“仁宣之治”。


在思想上,他崇尚儒学,褒奖忠孝。仁宗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仁宗非常善于纳谏,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


朱高炽在后宫之中也不恋女色,除皇后张氏之外,仅谭妃一人。张皇后非常贤惠,与朱高炽相敬相受;谭妃也是一位贤内助。


仁宗在位仅十个月,但由于很早就在太子位上协助父亲永乐皇帝理政,又处于开国初期,所以他关注百姓疾苦,善于重用贤才。史籍对他的评价是:“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他临死前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

明仁宗朱高炽简介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


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朱棣开始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读书人的待遇比洪武、永乐两朝要好。朱高炽天禀纯明,从善改过,恭检爱民,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重,不久之后就去世了。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献陵。其陵墓称献陵,建造得庄严简朴,象征着他的统治作风。


朱高炽有10子7女;其中9子4女成年。长子朱瞻基为他与张后所生。

视频 

明仁宗朱高炽有多厉害?在位短短8个月,却奠定了仁宣盛世的基础

参考资料 

  1. 明仁宗朱高炽:仁宣之治 中国历史故事网